- 沃頓商學院時間管理課
- 元亨利
- 2259字
- 2019-01-03 06:18:16
8.給工作一個“到此為止”的界限
將你的工作時間由每周80小時縮減為40小時,你能夠在此過程中完成更多的工作——換而言之,少即是多。
——沃頓商學院法學教授 哈爾斯·雷利
哪怕掌握了再多時間管理方面的技能,我們也無法在一夜之間便擁有高效率。與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一樣,高效率是需要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但如果你只是坐等它發生,你將不會有任何的改變。為了讓自己在擁有高效率的同時,擁有高效能的生活,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時間安排,并想辦法優化自我能量。
沃頓教授雷利在自己17歲的時候曾有過一段過分努力的時光。當時,他正在高中苦讀,常常為了獲得更高的學業分數與社會評價,一天工作學習20個小時左右。他利用課間完成工作,晚上則去管理一個公益組織。那時付出的努力給了他無數參加全國性活動的機會,使他得以與最優秀的組織合作,并直接造就了他最后收獲成功的事業。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管理領域專業知識的逐漸豐富,雷利教授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他意識到,加倍地努力并不總是通往成功的正確途徑,有時候,少做一些,給自己一個“到此為止”的界限,也許會有更好的結果。
比如,一個企業不斷地工作不休息,就算如此,也不能保證它便可以從成千上萬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時間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為什么有些小型創業公司完成了許多大型企業未能做到的事情呢?Facebook花費10億美元收購了圖片分享應用Instagram,而這家公司僅有13名員工!固然,他們的成功一部分靠了運氣,但另一部分絕對是源自于他們的高效率。
由此,雷利教授指出,成功的關鍵并不在于你伏案工作了多少個小時,而在于你是否靈活。
雷利教授所說的“靈活與否”恰恰是很多人對時間管理存在的誤區:他們誤以為忙碌就是高效,但事實上,忙碌與高效有著天壤之別:高效更多地側重于,你如何去管理自己的精力,而非如何管理自己現有的時間,而這是需要持續一生的功課。我們需要學會怎樣用最少的精力去獲得最大的收益。換而言之,在效率領域中存在著“少即是多”的定律。
鑒于大部分人并不能直接領會這種“少即是多”的奧秘所在,雷利教授給出了一些能夠切實在減少個人伏案工作時間的同時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
(1)忘記工作,不再加班
你是否曾經想過,如今職場通用的“每周40小時工作時間”是從何時開始的呢?在1926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在自己龐大的工廠中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實驗結果非常有趣:當工人將自己的每日工作時長由10小時減少到8小時,將每周工作時間由6天縮短至5天時,工人的生產力便會大大提高。
這與沃頓商學院的多項研究相符合:不管是從長期還是從短期來看,工作時間越長,工作效率與效益便會越低。在沃頓一份名為《加班時間對建設項目的負面影響》報告中指出,若項目團隊成員持續2個多月,每周工作60小時甚至是更長時間的話,那么,他們的生產力便會不斷地下降,從而無法按時完成工作,而其所需要的工作時間,將會超過由相同規模但一周工作40小時的團隊所需要的時間。
這是由于身體的特性所決定的:先不說昨夜通宵工作以后你要怎樣繼續自己的一天,在疲憊的加班以后,你已經不大可能以愉悅的態度面對這個世界,由于過度疲憊所導致的情緒低落會使你比平日里更低效、更消極。比這更糟糕的是,這種心態往往會伴隨著積極思考與行動意愿的大幅度降低,同時個人還會出現控制沖動能力下降、自信度降低、同情心減少、情商降低的癥狀。
很顯然,在加班帶來了如此多的負面作用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明確地讓自己遠離那些非必要性的加班。
(2)停下工作,給自己一個放空的時間
很多人未能意識到,當我們過度專注于某事時,本質上其實是將自己禁錮在了一個盒子里面。因此,偶爾將自己的工作放下,擁有一些獨處的時間其實非常重要。
獨處時間對于恢復個人精神非常有益,沃頓一個持續至今的課題研究證明,若人們相信他們正在獨自經歷某件事情,他們會形成更加持久、更加準確的記憶。而同樣著名的哈佛大學也有研究證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獨處可以令一個人更能理解他人,事實上,雖然沒有人反駁在青少年時期過多的獨處是不健康的,但一定的獨處的確可以幫助青少年調節情緒,并在學校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3)保持部分精力,讓自己做到八成便叫停
從合理化的角度來看,若當天可以將工作完成100分時,其實做到80分便暫停是一種更有效率的方法。
有些人可能會誤以為,這是一種將工作丟著不管的表現。其實,做到80%便暫停,干勁依然會持續到第二天,所以,即使放心大膽地暫停工作,腦中對工作依然會保有完整的記憶,到了第二天,因為只需要完成剩余的兩成即可,所以立即便能夠進入工作狀態之中。
若是當天便將工作一口氣全部完成,那么,第二天便必須要開始另一件新的任務。在面對新任務時,從開始到上手之間,往往會需要一些時間去熱身,而這種熱身往往會浪費不少時間,反而沒有辦法一鼓作氣地將事情做完。
然而,若是接續前一天的工作,就算沒有什么勁,也只需要循序漸進地工作即可,心情上會比較輕松。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一旦前一天的事務完成后,做事的企圖會處于巔峰狀態,所以下一件工作往往能夠很順利地開始。
這種工作辦法對于保持工作意欲相當有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工作辦法所強調的并不是投入全部心力但依然做不完,只能做到八成而不得不中止,而是在做工作時保留部分精力,見事情已經快結束,暫告一段落的意思。所以,不妨在面對工作時,放心大膽地告訴自己:“今天到此為止!”暫時地休息一下。
通過這三件事情,使個人建立起一個工作“到此為止”的界限與意識,不僅工作效率會獲得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個人精力也會在有忙碌、有空閑的情況下,實現最大程度上的利用與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