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智●情緒
-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 (德)尼采
- 5180字
- 2017-07-04 16:25:36
人啊,你要注意聽!
人啊,你要注意聽!
深深的午夜在說甚?
『我睡過,我睡過——,
我從深深的夢中覺醒:
世界很深,
比白晝想象的更深。
世界的痛苦很深——,
快樂——比心中的憂傷更深:
痛苦說:消逝吧!
可是一切快樂要求永恒——
——要求深深的、深深的永恒!』
1 真正動手去做
做事難在真正開始做的動作,不去做,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
——《人性的,太人性的》
2 保持靈敏的心
當你感覺到無聊的時候,你并不是一個懶惰的人。只有保持靈敏的心,對各種活動都抱有激情和崇敬之心,這樣才會偶爾感到無聊。
——《漂泊者及其影子》
3 安逸度日會磨滅進取心
如果你不介意平庸,只想安逸度日,那么,混跡在人群中,時時保持人云亦云,最終大家都不記得你,你也會慢慢忘記自己的存在了。
——《權力意志》
4 內斂與矜持
大多數孔雀都不會在人前開屏。人們將其稱為“孔雀的矜持”。
孔雀那樣的動物都懂得矜持,我們人類就更應當內斂、矜持了。
——《善惡的彼岸》
5 遠離孤獨寂寞
混跡在喧囂的人群,去找眾人的所在。
去人群中,人群將使你成為一個更加圓滑的新生兒。
孤獨,不是一件好事。寂寞會讓你失望,寂寞會讓人腐朽。去吧,走出房間,出門去。
——《狄奧尼索斯之歌》
6 斷言影響力
你想說服更多人,影響更多人,斷言是個好辦法。
費盡口舌地論述自己觀點的正當性通常收效甚微,還有可能讓人心生疑竇。這是個我一般人不常告訴的說服人的訣竅——斷言。
——《各種意見與箴言》
7 保持鈍感
不需要時刻保持敏感。
尤其是與人打交道的時候,即使看穿了對方行為或想法的動機,也要裝作不懂。
盡量從善意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信任他人不要總是有所顧忌,保持比對方遲鈍的狀態既是交友的技巧也是對人的體恤。
——《人性的,太人生的》
8 急躁的破壞力
相愛和戰斗時,相互尊重時,其中的一個人總要承受很多麻煩。
那些人的共性是容易急躁。
那些人無論面對的是什么,事情還沒有結束就做出緊急反應,令感情破裂,做額外的動作。因此,再普通的事情到他們的手中也會成為一個問題。
——《曙光》
9 擁有好的心理習慣
每天重復的小習慣,會成為慢性病的源頭。
心理上的習慣也是一樣,會讓自己的靈魂更加健康或者產生疾病。
與其總是對周圍的人冷言冷語,不如讓大家都更高興些。
這樣治療的不僅是你的靈魂,對你周圍的人,心境也會更有利。
——《曙光》
10 大智若愚更勝一籌
只是足夠聰明是不行的,緩慢是必需的。
只有聰明的人不是很酷。他們很聰明,但是這頂帽子總是會被扣在“太年輕”的人的頭上,被低估了重要性。“生銹”也是必需的。
大智若愚更受歡迎,也更會被幫助,這樣比看似聰明更優惠。
——《玩笑、欺騙與復仇》
11 不要過度沉浸于往事
如果僅僅是不經意間想起過往的美好回憶而心生感慨,那倒也無妨。但,還是請不要過度沉浸于往昔的種種。
過度沉浸于往事,我們的心就會被往事所束縛,這樣我們就不會留意接下來的各種新的人生經歷,更不會明白這些新的經歷帶給我們的新的認知與價值觀。
——《神圣的成長》
12 不被情緒左右
不要帶著情緒做判斷。個人的情緒并不能成為證據,許多人常存在誤解。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也不能作為論據。強調這點的人,很可能是捏造歷史的人,需要小心。
——《曙光》
13 虛榮的多面性
虛榮心也就是人類的面子,它的確是個復雜的玩意。
比如,看似坦白的人,坦白自己的缺點、怪癖或者是壞事,也許是為了掩飾自己更加陰暗的部分。
每個人都有自由決定公開和掩飾的部分,所以這為我們提供了去看待他人的角度,他掩飾了什么,其實也是最羞愧的部分,炫耀什么,就是最在乎的部分。
——《人性的,太人性的》
14 愛感覺
人們將感覺與官能視作下流的、不道德的東西,說它們虛偽,說它們不過是大腦的化學反應,硬是讓自己遠離感覺。
但我們其實是可以愛感覺的。
感覺會根據其程度轉變為精神上的東西。況且自古至今,人類一直將感覺藝術化,這才創造出了“文化”這種東西。
——《權力意志》
15 堅持不懈,發現自己的優勢
每個人都有專屬的特質。成功的人往往是了解自己的特質并加以利用,然而另一部分人卻從未知曉自己的優勢所在。
這個尋找的過程有些人全憑個人摸索,而有些人則比較擅長通過別人的反應來做判斷。
哪種方式都無妨,關鍵是堅持不懈,這才能發現個人的優勢所在。
——《人性的,太人性的》
16 如何說服他人
人們普遍認為,為了支配、感染他人必須調動最強烈的措辭、聲調,最動人的舉止風度,而且不要心存任何僥幸。革命家,社會主義者,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的傳教士們都常常提起“責任”,他們提出的那些具有絕對性質的責任就在攫取在勸誡中絕對不可避免的道德哲學,或者像馬志尼一樣去吸納、同化一些宗教。
——《尼采文集》
17 經驗累積的影響力
我們的激情能否控制整個生命,取決于人們是否經歷過震驚的場面是否留下過深刻印象,例如,看見一個不公正的判斷、死亡或被折磨的父親,看見一個不忠的妻子,看到敵人的殘酷的攻擊。沒有人知道環境、同情、憤怒將推動他到哪里,沒有人知道他可以承受的能力。卑微的小細節造成卑微,不管好人和壞人,其區別都是由經驗的量累積起來的。
——《尼采文集》
18 前進才能靠近夢想
保持向前走的姿態,永遠不是浪費。
有時候不能立竿見影地看到效果也不要盲目地懷疑自己,每一天你都離目標近一些。終點看似遙遙無期,但就在你一點一滴的前行中積攢下前行的動力,才能逐步靠近自己的夢想。
——《漂泊者及其影子》
19 行動比語言更有力
總是把自己值得信賴這樣的口號掛在嘴上的人反而失去更多的信賴,因為這樣的人通常是對自己過度信任的自戀狂,以為自己值得全部人信任。但清醒的人都知道信賴這種東西是多么不堪一擊。
閉上你喋喋不休的嘴,去行動吧,這才是你贏得信賴的捷徑。
——《漂泊者及其影子》
20 洞悉事物的內在
泉水有不同的流法,一些咕咚咕咚,一些細水長流,一些滴滴答答。
不了解情況的人們會根據水的多少來確定的水中礦物的價值。懂得的人會根據其他成分,來確定礦物是好還是壞。
同理,我們不能被一些外觀、膽識和魄力所迷惑。要有一雙能看穿品質、價值和意義的慧眼!
——《漂泊者及其影子》
21 理解他人情緒的重要
然后,在我們的心中會有一種標志性的體會,當我們的行動和感覺是從開始到結束進行推論并從結束到開始進行訓練時,可以產生一種類似的情緒。
在這種理解他人情緒的技巧上,在我們所有的生活里我們有偉大成就。只要你和別人交流,總是自發地去提高這樣的能力。看女性的面部表情更是這樣,她們無時無刻不在效仿和體現周圍的一切,也許渾身發抖,也許激動萬分。
——《尼采文集》
22 直面恐懼
先暗示自己前面沒有了路,那即便事實上有路你也不會見到了。
先覺得危險,那就沒有安全之地。
先亂了陣腳就會錯過好的處理問題的方法。
以上這些無非說明膽怯會導向失敗,甚至毀滅。
失敗的真正原因只可能是你的膽怯和恐懼,對手太強、困難太多、狀況太差、外援太少都只是皮毛的理由。
——《玩笑、欺騙與復仇》
23 控制好情緒
易怒、神經質的人,性格就是如此,我相信他們的性格是不會改變的。因為我相信人類總是本性難移。
但是,憤怒只是出于沖動,可以控制。將憤怒表現出來,會給人一種不耐煩的印象。但你也可以換個方式來表達憤怒,也可以抑制怒氣,等待它消退。
除了憤怒,心中涌動的其他感覺或者情緒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自行處理控制它們,像修剪花園里的花草,收獲樹木的果實一樣。
——《曙光》
24 掌控好自身的力量
我們自身的好惡常常會施加在別人身上并產生有益或者有害的結果。所謂有害是指我們的力量讓對方感受到威脅,痛苦的感覺來得要比快樂更加真切,人們總是愿意追究痛苦的起因,對于快樂則重在當時的享受。對于益處,它使我們善于對待那些樂于依賴我們的人,我們應該增強他們的力量,這也同時增進了我們的力量;或者要使他們懂得,這種優勢是我們的力量的緣故,這樣他們才會更安于現狀,并且與我們的力量之敵相互抗爭。
——《尼采文集》
25 凡事不找借口
再大的好事,有了動機都變成不純粹的卑賤自私的事。
失敗的時候你就會想起這事是為了誰,為了什么事,以此來推卸責任,減輕自己的罪惡。成功的時候就覺得不關誰的事,為自己大唱頌歌,認定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但這一切終究是為了自己,是純粹、主動地為愛去做事,不要給自己找那些“為了……”之類的借口。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26 選擇情緒
無論我們快樂或者不快樂,都不是因為一些外在原因而產生的,其實,更多的都是我們自己心里的一種情緒,別人左右不了。
當我們完成一項工作,也許有的人會因為某一個細節不如意而后悔當初沒有面面俱到,于是便產生了負面情緒,有的人會想到由于之前某些努力,才讓工作順利展開并完成,于是,便覺得十分開心。
我們其實可以選擇上面的任何一種情緒,事情本身無所謂好壞。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情緒,快樂或者不快樂。
——《漂泊者及其影子》
27 本能
不吃飯,身體就會衰弱,最終死亡。睡眠不足四天后,身體狀況就會與糖尿病人無異。若是完全不睡覺,第三天開始便會出現幻覺,最終一命嗚呼。
知性對我們的生活幫助很大,但我們也能將知性用在壞事上??梢哉f,知性是一種極為方便的道具。
我們將本能看做獸性的、野蠻的東西,但本能也會替我們保命。本能乃是救濟的知性,是人人都有的能力。
因此,知性的頂端應該是本能,而本能,才是最為知性的。
——《善惡的彼岸》
28 暫時性地躲避痛苦
工作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不讓你陷入無妄的亂想,這是擁有工作的好處。
生活的困難來的時候,埋頭工作就能躲避這些讓人倍感壓力的困境和憂慮。
面對痛苦,暫時性的躲避也是個好辦法,因為迎頭趕上只會是屢戰屢敗,愈加痛苦,事態也未必能好轉。工作是個疏解情緒的重要途徑,當你埋頭工作時,轉機已經悄悄發生。
——《人性的,太人性的》
29 不要給本能貼上標簽
人類都擁有自然屬性,這種自然屬性會使我們對外界的要求做出本能的回應。
即使這樣說,人們仍然會給這種本能的自然屬性貼上標簽。比如宗教觀、道德觀、成熟觀、社會觀等。
于是就會產生善惡與是非的規范。當觸及這些規范時,原本出于本能就會回應的事情,倒讓我們感覺沉重。所以,本來在本能下會自然做到的事情,也變得困難了起來。
——《神圣的成長》
30 不要急著表現自我
你代表新的力量和權威么?能讓那些行星圍繞著你旋轉么?
人貪婪的欲望真是太多了,野心勃勃的人才容易激動,來證明你不是一個充滿野心和欲望的人吧!
這和風箱是一個道理,鼓脹起來的時候其實是最空虛的時候。
你認為自己自由么?我想聽到的是你的、只屬于你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什么你擺脫束縛的好消息。
你已經具備擺脫束縛的能力了么?很多人獲得解放之后反而丟掉了最后的價值。
——《尼采文集》
31 毫不遲疑地前進
你要在那里站到什么時候,是在等著有什么事發生,還是等待別人的幫助?
不知道何時才能降臨的幸福,會因為你一直呆呆地站在那里而光顧嗎?或者真的有天使或神靈出現賜予你幸福嗎?你是不是認為只要在這里一直等待著,或許真有一天奇跡發生,就能將自己從困境中解救出來呢?
但事實卻是,你的人生即將在這等待中結束。你應該做的事情,難道不是重整旗鼓,開始你新的人生嗎?
而且,在你重新開始的那一瞬間,乃至接下來的日子里,你都能充分體會到活著的充實與生命的美好。
——《神圣的成長》
32 人的自我表現欲
自我表現欲是人類的共性,就是希望自己成為眾人的焦點,全世界都是觀眾,這種特點在舞會或者派對上尤其突出。
使自己令人矚目的方法很多,在舞會上你經常能看到健談的演講家、奇裝異服的行為藝術家、縱橫捭闔的交友家,還有那些刻意顯出冷漠的人們。然而,這些其實都是歧途,他們滿心歡喜以為成為了世界的主角,別人都是看客,但是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注,于是所有人都在上演沉浸于自我卻無人觀賞的戲碼,最終只能自娛自樂。
人類的歷史大抵相似,有人源源不斷地開發出不同的方式來引人注目——權力、學術,甚至不惜用降低身價的可憐來博得同情。但他們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因為沒有哪個人希望做別人的觀眾。
——《人性的,太人性的》
33 等待
等待是如此難以實現的能力,最偉大的詩人,也不會在詩歌里重視不會等的主題。所以,莎士比亞創作了《奧賽羅》,索??死账顾茉炝税0⑺?,只要這些主人公還有時間平息情緒,正如神諭所言,他們就不必自殺。因為他可能會因受傷害的虛榮心的暗示不以為然,并且覺得:誰否認現下的失敗者也是一位英雄?
相反,這只不過是一般人性的東西而已,埃阿斯可以這樣安慰自己。激情不愿等待,偉大人物的生活中之所以充滿了悲劇因素,往往不在于時代和他們自身,也不在于他們同惡人之間的沖突,而在于他們不能將他們的任務推遲一年或兩年——他們不能等待。
必須確定的一點是,在所有的決斗中,參加決斗的人是否還能等待:如果不能,那么這便是一場合乎情理的決斗,只要雙方都對自己說:“要么是我活下去,那么對方馬上就得死,要么相反,他活我死。”在這樣的情況下,等待意味著榮譽將遭受更長時間的蹂躪,承受更長久的痛苦,這種痛苦可能比生命本身更沉重。
——《尼采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