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所有著名的企業和企業家,無不有著信譽卓著的良好形象。那些靠背信棄義、坑蒙拐騙牟取不義之財的,或許能得逞于一時,但最終難免身敗名裂,為人所不齒。著名的三鹿集團,在中國屹立了半個世紀,但是就因為三聚氰胺事件,瞬間垮臺。因此,名聲雖非錢財而勝似錢財,一旦聲名喪落,企業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礎了。
4.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
李嘉誠接受《商界》采訪時說:“有人問我何為做人成功的要訣?我認為做人成功的重要條件是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要做到這樣,第一是誠信。我答應的事,明明吃虧都會做,這樣一來,很多商業的事,人家說我答應的事,比簽合約還有用。曾經,我有個對手,人家問他,李嘉誠可靠嗎?他說,他講過的話,就算對自己不利,他還是按諾言照做,這是他的優點。答應人家的事,錯的還是照做。讓敵人都相信你,你就成功了?!?
有一次,李嘉誠的長江集團與一家擁有很多土地的公司進行合作,一般來說,小公司與大公司合作,多少都會出現以大欺小的情況,雖然和長江集團合作的公司也算是有些規模,但是比起長江集團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合作議案提出之后,公司全部的人包括高級主管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這么大的一個提案竟然一次會議就通過。結果,這次合作長江集團賺了很多錢,這家公司也賺了很多錢,成為雙贏。
許多人都很納悶,為什么這么大一個公司,竟然沒有一個高管反對和長江集團合作呢?后來,該公司的董事長對自己的一個友人說:“跟李嘉誠合作,合約簽好以后你就可以高枕無憂,麻煩就沒有了,跟其他的人合作,合約簽好后,麻煩才開始?!边@算是道出了其中的玄機。
李嘉誠說:“敵人相信你不單只是誠信,敵人相信你是因為相信你不會傷害他。例如,我是他的競爭者,但他相信我不會傷害他,不會用不恰當的手段來得到任何東西,或是傷害任何一個人?!?
在經商方面,李嘉誠一貫的處世態度是善待他人,即使對競爭對手也是如此。商場是競爭異常激烈的“戰場”,但是能做到在生意場上只有對手而無敵人,只有合作而無廝殺,只有禮讓而無潰敗,李嘉誠堪稱商界典范。
李嘉誠總是說:“要照顧對方的利益,這樣人家才愿與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弊錾饩褪侨伺c人之間的博弈,利益相爭是必然的,但不是絕對的。與其爭得你死我活,不如尋求合作,爭取雙贏??偸桥c別人相爭,到最后,只會四面樹敵,造成難免敗亡的結局。以人格魅力征服別人,使別人信服自己,獲得與更多人合作的機會,才能贏得有利的局面,取得最后的成功。
1979年某一天,李嘉誠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在不影響長江實業原有業務基礎上,長江實業以每股7.1元的價格,購買匯豐銀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萬普通股的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股權。”為什么匯豐銀行讓售李嘉誠的和黃普通股價格只有市價的一半,并且同意李嘉誠暫付20%的現金(1.278億港元)便可控制如此龐大的公司。事后匯豐銀行向記者透露:“長江實業近年來成績良佳,聲譽又好,而和黃的業務脫離1975年的困境踏上軌道后,現在已有一定的成就。匯豐在此時出售和黃股份是順理成章的。匯豐銀行出售其在和黃的股份,將有利于和黃股東長遠的利益。我們堅信長江實業將為和黃未來發展做出極其寶貴的貢獻?!?
做生意本應就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不能犧牲合作人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利益。當兩人的合作不能帶給合伙人利益的時候,主動放棄,這樣的人才具有人格魅力,才能贏得別人的信服,才能在生意場上如魚得水。與這樣的人合作,不用擔心會吃虧,更多的人會主動向這樣的人尋求合作機會。這樣的人才會成為成功的人。
跟隨李嘉誠20多年的洪小蓮在談到李嘉誠做事風格的時候說:“要照顧對方的利益,這樣人家才愿與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凡與李先生合作過的人,哪個不是賺得盆滿缽滿?”正是因為這種行事的風格,讓李嘉誠在生意場上贏得良好口碑的同時,也贏得了朋友們由衷的愛戴。
5.以誠信感召,奠定企業不敗之基
李嘉誠在汕頭大學演講《超越夢想的人生》,他說道:“盡管世道無常,矛盾錯雜,游戲規則也每每有不公平和不公正,汕大人仍會堅持以原則與價值觀走在康莊大道上。在你們靈魂深處,充滿著反省的活力與仁心的朝氣,大家能以果敢的人格與誠信活出精彩。”
回顧歷史,李嘉誠在許多重要的關頭,都以誠信作為第一要則。1945年,李嘉誠來到塑膠褲帶公司工作,他先從小工做起,由于勤奮好學,精明能干,很快就被提拔為部門經理,統管產品銷售。兩年后,他又晉升為總經理,全盤負責日常事務。那時候,他才不到20歲。
在此期間,李嘉誠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并掌握了全盤經營塑膠廠的經驗。后來,他回憶在塑膠公司的經歷時感慨道:“這段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煉,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明白了不少道理。所有這些,是我今天10億、100億也買不到的。”
1955年,李嘉誠決定離開塑膠褲帶公司,創辦自己的塑膠公司,臨走之前,他對老板說:“我離開你的塑膠公司,是打算自己辦一間塑膠廠,我難免會使用在你手下學到的技術,也大概會開發一些同樣的產品,現在塑膠廠遍地開花,我不這樣做,別人也會這樣做。不過我絕不會把客戶帶走,用你的銷售網推銷我的產品,我會另外開辟銷售線路。”
果然如他所說,后來在創辦新廠的時候,沒有聯系過一個從前的老客戶,就連別人主動聯系他,要他的貨,他也都婉言拒絕,介紹別人去老東家那里。
“誠”字的含義是誠懇、誠實,不弄虛作假;“信”字的含義,簡單地說就是講信用,不欺詐,誠懇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做人當講誠實,商人更應如此。在大千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人之道,奸詐者有之,投機者有之,輕狂者有之,驕傲者有之,但是這些人絕不能成大事,至少一輩子不能成大事。
真正有所為者都是以誠信為做人之道,懂得誠實是獲得彼此信任的基石。李嘉誠認為,以誠為本,才能永遠有飯吃,才能做大生意,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李嘉誠講誠實,并把誠實守信落實到經商過程之中的高尚行為更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和學習。
2006年年初,美國堪薩斯城郊的一所名叫Piper的高中,118名二年級學生按照要求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結果該課程的任課老師,27歲的女教師帕敦發現,其中有28名學生的作業都是從互聯網上抄襲的一些現成材料。帕敦覺得這些行為就是剽竊,于是將這28名學生的生物課作業得分全部判為零分,使這些學生面臨留級的危險。
但是在一些當事人家長的抱怨和反對下,校方要求帕敦提高那些學生的得分,結果反導致了這位性情剛烈的女教師憤然辭職,帕敦說,她在帶學生的第一天,就和學生定下規矩并由家長簽字認可。規矩稱:所有布置的作業都必須完全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欺騙或剽竊將導致課程失敗。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迫于社會輿論的壓力,校方舉行了公開會議,聽取各方意見。結果絕大多數與會者支持女教師。該校近半數教師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滿足少數家長修改成績的要求,他們也將辭職。他們認為,教育學生成為一名誠實的公民,遠比通過一門生物課更加重要。
在事件發生之后,帕敦每天都會接到十幾個支持她或打算聘用她的電話。而一些公司甚至傳真給學校索要當事學生的名單,以確保公司今后永遠不會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由此,我們可以感覺到“誠信”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
誠信對于每一個人或者是企業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凡是遵守誠信的人,人們都會相信他,從而愿意幫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獲得別人的幫助,才能夠真正的無往不利。
而一個企業講誠信,人們就會購買它的產品或者服務,它的客戶就會無窮無盡。一個企業擁有了大量的客戶,當然就會有大量的收益。企業的這種無形財富,在現實中往往表現為一種品牌,人們之所以一想到某個品牌就會購買它,就是因為人們認為這種品牌是非常講誠信的,可見,誠信支撐著企業的快速發展。
任何一個企業想要快速發展,就必須亮出自己的誠信“名片”。對企業來說,誠信是一種軟實力,它的作用甚至比材料、設備、工藝等硬實力更加重要。不講誠信,等于自動放棄軟實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代市場經濟就是誠信經濟。
富蘭克林在《對一個年輕商人的忠告》信中說過兩句至理名言:時間就是金錢,信譽也是金錢。如今熟知前一句的人不少,對后一句有人則不以為然。其實,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相處過程中,規定和秩序往往是靠守信來堅守的。守信更是市場經濟的必要條件和內在要求,它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契約經濟。在市場經濟的運轉鏈條中,無論是生產、交換,還是分配、消費,哪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誠信。
6.成就李嘉誠的一道功夫茶
李嘉誠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光是因為他做生意的獨到眼光和他堅忍不拔的意志,他更強調的是“做人”,做生意先做人,李嘉誠做任何事情都本著不虧待別人的思想,誠信做人,生意自然就能好起來。
李嘉誠當年創建長江塑膠廠,經歷過一次質量危機,危機處理掉之后,母親莊碧琴叫李嘉誠給她泡一道功夫茶。
李嘉誠用地道的鳳凰茶給媽媽泡上一道潮州功夫茶。莊碧琴吩咐李嘉誠坐下來,品了幾口茶后,問:“你認識老家開元寺法號叫元寂那個住持嗎?”未等李嘉誠回答,莊碧琴繼續說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個合適的接班人。候選人是他的兩個徒弟,一個法號一寂,另一個法號二寂。”
李嘉誠靜靜地聽著母親說,她知道母親肯定有什么話說,他又給母親滿上一杯功夫茶。莊碧琴喝了一口功夫茶,又接著說:“元寂把這兩個徒弟叫到跟前給了兩個徒弟每人一袋稻谷,約定明年秋天誰種出來的谷子多,誰就是他的接班人。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來滿滿的一擔谷子,二寂則兩手空空。元寂卻當眾宣布二寂擔當接班人?!崩罴握\很疑惑:“不是說好誰收獲的谷子多,就選誰當接班人嗎?”
莊碧琴說:“是的。一寂很不服氣,找元寂辯論,元寂說出了真相,原來他給兩人的谷子都是用滾水煮熟過的,根本種不出來,二寂是誠實的,不誠實的一寂無話可說了?!?
莊碧琴忽然話鋒一轉:“經商如同做人,誠信當頭,則無危而不克了?!?
李嘉誠深深地記住了母親的這句話,在今后的經商生涯里無愧他名字里的一個“誠”字,凡事“誠”字當先,無論是跨越世界各國的大生意,還是金額很少的小買賣,李嘉誠都用他的誠信贏得了人們的贊譽,他曾經說過:“做生意,就應該以誠信為本,否則還叫什么做生意?!?
古人說:“誠信是金?!睂ψ錾鈦碇v最失人心、流失消費者的做法正是不誠信。信譽對商人來說,就像是水和魚之間的關系,沒有信譽的商人就像是沒有水的魚——是活不長久的。如今的網絡越來越普及,只有誠信做生意才能走得長久,首先,價格要透明化,嚴把質量關,產品也應該有獨特性,才能吸引及留住消費者,才能使生意更長久。
胡雪巖在創業之初,就親自立下了“戒欺”匾,上書:“凡百貨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采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睉覓斓晏脙葌龋瑫r時告誡員工。胡慶余堂制藥所涉及的藥材不下3000種,全為在全國藥材產區自設機構收購的地道藥材上品,若有假冒藥材進店,一概棄之。
有一天,一位湖州香客買了一盒“胡氏避瘟丹”,看過之后想換掉,不巧已經售完了。胡雪巖知道后再三致歉后即命三日后趕制出來,甚至讓那位香客免費住在自己的店里,等候重新趕制出來。
還有一次,有個四川人帶著五百兩銀子,走遍杭城錢莊,都被告知銀質差劣不予兌換,來到阜康錢莊后,胡雪巖看后笑說:“這是上等紋銀,有何可疑?”此事經過不斷地頌揚,導致當時的達官顯貴都以存資阜康為榮。
當年有一個老兵,在上前線之前慕名到胡雪巖處存一萬兩銀子,并說不要利息,不要收據,三年后來取。結果他不幸陣亡了。胡雪巖得知后,在毫無憑據的情況下,主動連本帶息付他的家人一萬五千兩銀子。
做生意重義而不重利,重誠信而不欺詐,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他們會對誠信商人的產品產生一種依賴感,他會覺得產品是安全可靠的,這樣累積下來一定會比那些貪圖一時利益的商人賺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