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商人有德,如有神助(1)

1.商人以利為重,但不能見利忘義

李嘉誠曾說:“重要的是首先得顧及對方的利益,不可為自己斤斤計較。對方無利,自己就無利。要舍得讓利,使對方得利。這樣,最終會為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做生意不能眼中只盯著利益,生意場就是一個社交場,你只有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別人尊重你肯與你合作你才能如魚得水取得長久的發(fā)展,如果你緊盯著眼前的利益,而不顧交易之中的和氣,就會在交易中失去客戶和資源。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后,《新京報》記者在采訪馬云時問,阿里巴巴上市,造就“上千富人幫”原因在哪兒?馬云說:“阿里巴巴要做的事情首先是幫助客戶賺到錢,然后才是讓自己賺錢,這才是電子商務(wù)的根本,也是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的根本。”見利忘義只會給人留下惡劣的印象,破壞接下來的合作,但如果你在獲利的同時也能把利益分享出去,往往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1978年,長實與會德豐洋行共同出資購得天水圍的土地。第二年下半年,中資華潤集團等購得其大部分股權(quán),共同組建了巍城公司,決定開發(fā)天水圍。

然而由于港政府一系列的決策,要求巍城公司在12年內(nèi)在這塊40公頃的土地上完成價值14.58億港元以上的建筑,后又承包給他們25.8億港元的工程。這利益雖大,但風(fēng)險卻空前絕后的大,這對華潤來說無異于興頭上被潑冷水。

但李嘉誠依然看好天水圍的前景。他開始全力出手,不慌不忙逐年從其他股東手中購入拋出的“垃圾”股票。到1988年,李嘉誠成為與華潤并列的兩家股東之一。

其后,長實與華潤簽訂協(xié)議,長實保證華潤可獲純利7.52億港元,并即付5.64億港元給華潤。如將來樓宇售價超過協(xié)議范圍,其超額盈利由長實與華潤共享,華潤占51%。華潤只管坐收漁利,其風(fēng)險全部由長實承擔(dān)。

李嘉誠信心滿滿,果真如期完成了工程。按照協(xié)議,第一期發(fā)售的7幢,稅后利潤共計10.86億港元,其中長實得6.23億港元,華潤得4.63億港元。另外7幢,華潤可贏得協(xié)議范圍中的7.52億港元利潤。以后六期華潤所分得的利潤,等于完全是“額外”所得,而長實的利潤所得,更是難以估計。

凡是做生意的人都喜歡供個“關(guān)二爺”,生意人看重的是關(guān)羽身上的義氣,為了利益失了道義也就失去了信任和人脈。要想求得別人的合作,并為下次合作打開門路,就必要懂得照顧他人的利益。司馬遷說“君子富,好行其德”,強調(diào)的是人要以仁德致富,做買賣需講求雙贏,先讓對方賺取該有的利益,自己方有利可圖。

有些商人認(rèn)為,少個合作伙伴沒什么,最重要的是這次收益頗豐。這種犧牲對方,只顧眼前利益,目光短淺的做法,會對企業(yè)造成更大的危機。沒有信譽,心胸狹窄的企業(yè),勢必被冠上唯利是圖,過河拆橋的帽子,而這些黑心老板、無良企業(yè)也就會漸漸在商業(yè)競爭中失去立足之地。

郭得勝被稱為香港地產(chǎn)巨子,他為人憨厚,笑容謙和。創(chuàng)業(yè)之初,便為自己打出了物美價廉的好名聲,他的生意更是日益昌盛。他所批售的華洋雜貨以及工業(yè)原料,價格都合理適中,街坊鄰居稱贊他是難得的“老實商人”。

郭得勝從不會為了多賺取一分一毫,隨意抬高商品價格,他的客戶異常喜歡與他做生意。1952年郭得勝將公司改稱為鴻昌進(jìn)出口有限公司,專注洋貨批發(fā)。沒多久,大家又稱他為“洋雜大王”。事實證明,采用讓利法則不僅能夠吸引顧客的購買欲,還能夠招來更多的合作伙伴,使你的財源滾滾而來。

商人不可將得失看得太重,想追求長久的利益,在保證企業(yè)名譽、商品質(zhì)量的同時,必須懂得有舍才有得的道理。互惠是經(jīng)商之道,無論是與合作伙伴還是與顧客之間,唯有讓對方嘗到更多甜頭,對方才愿意與你合作,才會光顧你的產(chǎn)品,為你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益。損小利而得大利,這種只需小做犧牲,暗吃小虧便可財源廣進(jìn)的迂回策略,才是經(jīng)商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高明之處。

馬克思說:“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資本交易的事實是殘酷的,但操控資本的人卻可以重情重義。在商業(yè)交易中我們一定不能為了小利而做小人。

2.尊重你是因為你的道德,而不是財力

李嘉誠說:“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由衷地喜歡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財力,也不是表面上讓人聽你的。”生意上的成功并不代表做人的成功。只有兩者都成功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做生意成功不是最難的,難的是做人的成功。

1973年,石油危機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膠原料全部依賴進(jìn)口,因此香港的入口商乘機壟斷價格,將價格炒到廠家難以接受的高位。年初時每磅塑膠原料是6角5分港幣,秋后竟暴漲到每磅4元到5元港幣。不少廠家被迫停產(chǎn),瀕臨倒閉。

李嘉誠當(dāng)時的經(jīng)營重心已轉(zhuǎn)移到地產(chǎn)上,因此這場塑膠原料危機對他影響不大,況且,長江公司本身有充足的原料庫存。但李嘉誠毫不猶豫地掛帥救業(yè),在他的倡議和牽頭下,數(shù)百家塑膠廠家入股組建了聯(lián)合塑膠原料公司。

原先單個塑膠廠家無法直接向國外進(jìn)口塑膠原料,是因為購貨量太小。現(xiàn)在由聯(lián)合塑膠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入口商還大,因此可以直接交易。所購進(jìn)的原料,按實價(其實并不高,只是被入口商炒高了)分配給股東廠家。在廠家的聯(lián)盟面前,入口商的壟斷不攻自破。籠罩全港塑膠業(yè)兩年之久的原料危機,一下子煙消云散。

李嘉誠還將長江公司的12.43萬磅原料,以低于市價一半的價格救援停工待料的會員廠家。直接購入國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長江本身的配額20萬磅,以原價轉(zhuǎn)讓給需量大的廠家。危難之中,得到李嘉誠幫助的廠家達(dá)幾百家之多。

李嘉誠能夠成功地領(lǐng)導(dǎo)他的商業(yè)帝國,除了自身能力,便是他本人贏得生意上伙伴甚至是對手的敬服,而非他的財力使人屈服。許多人樂于和李嘉誠做生意,看中的不僅僅是長江實業(yè)的雄厚財力,還有他個人散發(fā)的獨特魅力。

在商場上“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事情時有發(fā)生,許多商人都認(rèn)為“財力”那就是一種勢,有勢不用那才是真正的傻瓜呢。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行商既要有精明的時候,但有時候也要憨厚,處處耍小聰明,處處都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來擠壓對手的利潤空間,那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沒有人再和你做生意。

李嘉誠的身上有著眾多良好的品質(zhì),如,善良、謙恭、隨和、助人為樂,等等。這些良好的品質(zhì)使他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他正是憑借著這些獨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自己的員工,也征服了生意場上的對手與朋友。他誠懇待人,與人為善,這才使很多客商蜂擁而至,積極主動尋求跟他合作的機會。

成功者身邊總是少不了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之人,因為他們想要借成功者之勢,來達(dá)到自己的目的。他們說到底不過是一些“見財傾心”的小人,財往哪邊吹,人往哪邊倒。他們說的話雖然比較中聽,卻言不由衷。

甜言蜜語會混淆視聽,將事實顛倒黑白,不想一敗涂地,就必須清楚一個事實:別人贊美你、奉承你、服從你,到底是因為你的財,還是你本身的品質(zhì)讓他折服?只有以德服人,才能讓別人真正信服。

莎士比亞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算得上是一個有錢人了,可是他心胸狹窄,冷酷無情,而且貪婪無度,一毛不拔。所以沒有人會真心地尊敬他,人們鄙夷他的貪婪,還憎恨他的殘酷。結(jié)果到頭來,仆人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兒更是抱著自己的財產(chǎn)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輸?shù)袅俗约菏S嗟囊徊糠重敭a(chǎn)。真是又可恨又可悲。

有人常說,李嘉誠的成功是由于幸運。其實,誰都知道,僅憑幸運成不了商場中的常勝將軍,李嘉誠靠的是他的良好素質(zhì)。他并沒有因為成功而高高在上,依然堅守著做人的本分,積極努力地為社會做著貢獻(xiàn)。

李嘉誠并沒有把賺來的錢用在花天酒地上,而是用在了慈善事業(yè)上。創(chuàng)辦汕頭大學(xué),向各種慈善機構(gòu)捐款。對慈善事業(yè)他向來是一擲千金。李嘉誠將名下基金會稱為“第三個兒子”,有一次他在集團業(yè)績公布會上表示,基金會過去已捐出近八十億元,未來還將有巨資投入,而直到有一天,基金一定不會少于他財產(chǎn)的三分之一。

李嘉誠在生活上向來都非常小氣,但是在慈善事業(yè)上卻十分大方。他的善舉為他迎來了全社會人的贊譽,人格魅力再度凸顯。不論日后他的生意會怎樣,他本人將永遠(yuǎn)被世人記住。

商場如戰(zhàn)場,精明、老練、會算計,雖能獲利,卻危機重重。靠財力贏得他人恭維,是暴發(fā)戶的體態(tài),若滿足一時虛榮,就會被小人鉆了空子,利用你的財力達(dá)成一些目的。精明的商人在注重事業(yè)的同時,更注重人心所向,讓別人敬佩你,對你折服,才是真正的精明。

3.多結(jié)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

李嘉誠說:“對人誠懇,做事負(fù)責(zé),多結(jié)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做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

做生意就是與不同的人打交道。想要得到更多合作的機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取得生意上的成功,就必須對人誠懇,做事負(fù)責(zé),多結(jié)善緣。李嘉誠深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響,注意培養(yǎng)自己真誠、負(fù)責(zé)、善良的品性。他說:“無論是作為一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商者,道德始終是第一位的。我能有今天的成績,都是一種個人道德乃至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結(jié)果。”

年少時的李嘉誠在一家茶樓做伙計。有一天,他給客人倒水的時候,一不小心,把水灑到茶客的褲腳上。

那時的李嘉誠嚇得呆在了那里,不知道該怎么辦。老板跑了過來,他正準(zhǔn)備責(zé)罵李嘉誠,卻被這位茶客攔住了:“是我不小心碰了他,不能怪這位小師傅。”茶客一直給李嘉誠開脫,老板就不好意思批評李嘉誠了,于是不停地向茶客道歉。

年少的李嘉誠打心眼里感念那位茶客的善心。老板對李嘉誠說:“我知道是你把水淋了客人的褲腳,以后做事千萬要小心。萬一有什么錯失,要趕快向客人賠禮,說不準(zhǔn)就能大事化了。今天這位客人心善,所以你才免了一劫。”

回到家里,李嘉誠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母親聽完,語重心長地說:“菩薩保佑,客人和老板都是好人。你要記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積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待人誠懇一些,心里多一些善念,會有好的回報。”

后來步入商場的李嘉誠,一直都記得母親的教導(dǎo),堅守著做人的原則,始終保持著心中那一份善念,在與人交往中真誠相待,遇到事情敢于負(fù)責(zé)。這樣一來,別人都對李嘉誠另眼相看,愿意跟他交往、合作,甚至主動提供幫助。

有的人很有經(jīng)商天賦,資金實力雄厚,但是就是做不成生意,原因就在于他這個人有問題,沒有給人留下良好印象,不能成為別人眼里可以信賴的人。

對人誠懇,做事負(fù)責(zé),多結(jié)善緣不僅會贏得別人的信賴,更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為自己增加無形的資產(chǎn)。主動擔(dān)負(fù)責(zé)任,熱心幫助別人,會讓一個商人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作家圣修伯里當(dāng)年在非洲空軍基地時,他一位摩洛哥仆人想回家,他便在朋友中為這位仆人募捐,很快就籌得一千法郎。

一位飛行員駕機將這位仆人送至摩洛哥西北部港口城市卡薩布蘭卡,回來后跟大伙兒講述了他的所見所聞。

仆人回到家鄉(xiāng),首先在當(dāng)?shù)匾患易詈玫牟宛^吃了一頓飯,給了服務(wù)生可觀的小費,豪爽地支付了館子里所有人的酒水費,還給村里的所有小孩子買了玩具,聽了飛行員的敘述有人在人群中說:“這家伙一點都不珍惜我們大家捐給他的錢。”這個說法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

但是,圣修伯里聽到之后,說道:“他知道世上最好的投資方向就是人,那樣花錢,他便完全贏得了鄉(xiāng)鄰的尊重,結(jié)下善緣,自然就會得到別人的幫助,肯定會有人給他提供工作。因為,只有贏家才會如此大方。”

我們都想成為人生的贏家,卻很少有人懂得“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在生活中學(xué)會與人為善,結(jié)一份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如果我們只想索取而不知付出與回報,最后不僅會一無所得,我們的人生也將陷入痛苦之中。

古人云:“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我們的生活中應(yīng)充滿真誠,養(yǎng)成以誠待人的習(xí)慣,行善事,結(jié)善緣。唯有這樣,你的心靈才會美好而快樂,才會安寧地生活每一天,才會在你的事業(yè)上獲得更多別人回饋給你的幫助,你的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加平穩(wěn)。

4.要照顧對方的利益,這樣人家才愿與你合作

李嘉誠在香港回答記者關(guān)于匯豐及香港地鐵合作成功的奧秘,他說道:“奧秘實在談不上,我想重要的是首先得顧及對方的利益,不可為自己斤斤計較。對方無利,自己也就無利。要舍得讓利使對方得利,這樣,最終會為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我母親從小就教育我不要占小便宜,否則就沒有朋友,我想經(jīng)商的道理也該是這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丘北县| 如皋市| 虹口区| 潜江市| 大荔县| 晋州市| 德惠市| 丹江口市| 潼南县| 来凤县| 齐齐哈尔市| 老河口市| 平舆县| 宿松县| 阿拉善左旗| 鄄城县| 象山县| 阿巴嘎旗| 威宁| 商水县| 明溪县| 临漳县| 黎平县| 巩义市| 高青县| 怀远县| 灌南县| 文水县| 平邑县| 通河县| 岫岩| 松溪县| 冕宁县| 丰台区| 瓦房店市| 娄底市| 凤翔县| 高碑店市| 沛县|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