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世間煩惱,皆由“心”起(3)

  • 靜心
  • 墨竹
  • 4935字
  • 2016-12-30 19:43:04

生活是復雜的,但又是簡單的。有些人喜歡讀網絡小說,要知道很多完美的結局大都千篇一律,讓人感到乏味無趣;而跌宕起伏的過程,則可以吸引讀者一讀再讀。人生就是這樣,有得有失,有起有伏,這才是真實的生活。你一味地煩躁不安,固執地壓迫自己,只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作為一位知名的歐洲記者,卡布爾曾因為一幅反映蘇丹大饑荒的新聞照片榮獲普里策獎。那是一張觸目驚心的照片:一只專吃死尸的兀鷲,正用它貪婪的目光盯著一個因饑餓而瘦得皮包骨頭的小女孩,盼望她早點死后,好食掉她的肉。

照片一經發布,立刻引起社會的廣泛爭議,一些媒體同行質問卡布爾:“在別人危難的時候,為什么不伸出援助之手?你作為記者的良心何在?”可能是問題太過尖銳,卡布爾完全沒有思想準備,一時下不了臺,此后的一段時間他總是焦躁不安,抽煙酗酒,大門不出,不睡覺,不開燈,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因為連他的朋友、家人也不原諒他。六月的一個晚上,年僅33歲的卡布爾在絕望中自殺了。

煩躁,就像是一種精神的流行病。人生短促,世事紛繁,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有時候自以為明白,卻比誰都糊涂。煩躁的你,對人生缺乏信念,對生活缺乏了解,盡管整日忙忙碌碌,到頭來卻仍是一無所獲。

煩躁,是因為在前行的路上迷失了自己。你每天都在想,如何先別人一步走向成功。別人的成功,給你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你急于將自己尚不成熟的想法付諸實踐,你想以逸待勞、不勞而獲,可結果卻一敗涂地。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免費的午餐,就算有,那也是最后的晚餐。你付出一分的努力,才能獲得一分的回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煩躁,讓你無所適從,以至于一步步走向生活的懸崖邊上。你也許看不見人世間的真善美,一顆心完全被扭曲的價值觀占據。你可能剛剛告別了物質的貧窮,卻又在不經意間步入了精神的貧窮。滾滾紅塵,物欲橫流,面對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競爭激烈、信息爆炸的多元世界,一定要拒絕浮躁,給心靈一片和諧滋潤的綠地。

無論是誰,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面對很多的困惑,也會經歷不可避免的苦難。但你應該清醒地認識自己,認識生活,一味地煩躁,只會讓自己陷入困苦之中,從而迷失自我、迷失人生的方向。煩躁者的雙手永遠也托不起一份輝煌的事業,煩躁者的雙腳永遠也攀不上勝利的頂峰。看一看古今中外那些成大事者,幾乎各個都具備沉穩的性格,無論在什么環境下都能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保得住操守。想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拒絕煩躁是第一步。

拒絕煩躁,首先要拒絕的是自己的虛榮心,讓頭腦降降溫,給心靈沖個澡,看淡榮辱得失。一定要遠離名利的誘惑,摒棄急功近利的心理,靜下心來分析利弊,找準目標再行動。只有這樣,煩躁這頭不安的野獸,才會從你的心底逃離。跳出煩躁的生活圈子之外,靜心地欣賞生活、反思生活,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獲得更多的生活認識,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7.幸福離不開錢,但有錢不一定就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奉獻,是給予,是獲得,是享受。現代社會,要生存,要立業,要辦成一番大事,都離不開錢。但反過來,認為“有錢就有幸福”,也是有失偏頗的。有人甚至把這種觀點奉為至寶,為了錢,不惜出賣自己,出賣朋友,有的人為了錢,不惜搭上性命。錢與幸福真的有必然的聯系嗎?錢,可以換來享受,但不一定能換來幸福。

假設一個人郁郁寡歡卻擁有萬貫家財。她的內心始終空虛寂寞,身邊沒有一個人陪伴,精神上幾乎陷入了崩潰。這樣的生活對她而言,又有什么意義?可見,錢并不是萬能的,有錢也不一定幸福。

當然,誰都無法否認錢的重要性,它是一切物質生活的基礎。有了錢,也就有了較為舒適的物質生活。錢,雖說只是象征財富的一張普通的紙而已,可是在這個世界里,誰都需要它為自己的幸福做鋪墊。假如人們靠自己的勞動去積攢財富,他的精神生活是愉快的,生活的幸福指數自然也不會低。若是作為工薪階層的你,月收入從最初的3000元逐漸漲到5000、8000,然后超過15000,甚至達到兩萬時,你的幸福感自然會隨著收入的增長、個人財富的增加而逐步獲得提升。在這一階段里,收入和財富的增長,與你的幸福感最成正比。

錢財,本身不能帶給人幸福,幸福需要自己去尋找,它無法用語言表達。當你真心感受到快樂時,那你就是幸福的,與錢財無關!賺錢是人們普遍的愿望,但是人生的意義絕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錢。沉迷于“拜金主義”的旋渦中的人,不僅得不到幸福,反而會因為錢失去幸福,國外流傳這樣一句話,“金錢買不來時間和真情”,細細一想,的確如此。

你也許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有錢的皇帝,下令在全國范圍內找一個最快樂的人。找來找去,結果發現最快樂的人竟然是一個渾身黑不溜秋的乞丐。皇帝想與他換襯衣,以此獲得更大的快樂,可乞丐卻窮得連襯衣也沒得穿。這也證明:幸福未必屬于那些有錢人。

古羅馬有一位皇帝,名叫尼祿,在當時可以稱得上富甲天下了,可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尊貴和富有,使他獸性大發、弒母戮師,甚至荒唐到大燒羅馬城,最后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自幼出身顯赫,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奢侈生活,身邊還有襲人、麝月一幫丫鬟作陪。你能說他不幸福嗎?可他最后偏偏遁入了空門。一個被封建禮教禁錮、沒有絲毫自由的人,幸福對他而言才是奢侈。

有了錢,可以辦很多事;但有了錢,不一定幸福。人有善惡之分,一個心靈富足的人,可以駕馭名利,幫別人創造幸福;而一個精神空虛的人,往往會被金錢所駕馭,淪為金錢的走卒。正如一個研究者所形容的,開奔馳上班的人,并不一定比坐公車上班的人幸福很多。而極少數巨富人群的幸福感,僅僅比一般人口稍高一點,而他們的財富卻遠遠超越普通人群,財富和幸福感不成比例。幸福是由物質和精神兩種“財富”共同構成的,只顧物質享受而忽略精神,不算是真正擁有幸福。

幸福的人與不幸福的人,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有很大不同。幸福的人重視家庭和健康,工作和收入永遠擺在第二位;但那些自認為不幸福的人卻毫不猶豫地把財富擺在首位,家庭和健康次之。生活的目的不是賺錢,賺錢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盲目地累積財富,你的一輩子犧牲會很多。試想,當有一天你的錢財壘成了山,你的生命卻岌岌可危,空有一堆龐大的天文數字,又有什么用呢?

有人說,比正處于痛苦之中的人快樂一丁點兒,就是幸福。有的人沒有錢,生活很不幸,但他很樂觀,能夠積極地面對人生的每一件事,也許在別人眼中他并不幸福,而實際上他自己從不會這樣認為。幸福,每個人都希望獲得;痛苦,每個人都嗤之以鼻。但人們往往被名利沖昏了頭腦,只想著如何升官發財,對待生活如此的麻木不仁,幸福又怎么可能會降臨到他的身上呢?

如果僅僅把錢當作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幾乎不去想錢的問題,你就會變得很快樂。為了實現這一點,你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盡量避免欠債,一旦債務纏身,你想不煩惱都很難。一個記者在大街上問一位盲人:“你整日生活在黑暗之中,難道不覺得痛苦嗎?”盲人回答:“我有什么好痛苦的?說真的,我很幸福。和聾子相比,我能聽見聲音;和啞巴相比,我能說話;和癱子相比,我能行走。”

是啊,拿自己的收入跟世界首富相比,誰都會感到痛不欲生。只要我們把心態調整好,賺自己該賺的,花自己該花的,就是幸福。就比方說大家看足球比賽,一開始大家都是坐著看,但是為了看得更清楚,只要有一個人站起來,大家都會接二連三地站起來。實質上,無論站起來,還是坐著,看清楚的程度是一樣的,但大家就是愿意興奮地站著。對于物質的追求也是如此,從幸福的角度來講,這樣做無異于自我消耗。

有時,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不妨發揮一下阿Q的精神:你雖然沒有別人有錢,但你比別人過得幸福。有錢,可以買名表、買汽車、買洋房,可是買不來時間,買不來幸福。老實說,金錢只是尋求幸福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將財富轉換成幸福,這樣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幸福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只要你用一顆向上的心去面對生活,你照樣會覺得很幸福!

8.百年之后,哪一樣是你的

也許你會發覺,很多人都只是你生命中的過客,他只會陪你走一段,然后匆匆離開。其實功名利祿亦如此,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因為在乎,才會害怕失去,一旦失去,就感到痛苦、恐懼。可曾想過:百年之后,有哪一樣會是你的?

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你在乎的東西,財富、地位、名譽,甚至物欲。從你生下來的那天起,你就與這個世界建立了不可分割的關系。

你也許為了事業或個人的前途,而剝離了你最重視的親情。可知道,在你的一生中,讓你心動的可能是一份遺產、一筆巨款,抑或是某個讓你心動的男人或女人,但往往心底最牽掛的卻是你的父母親。血脈之情是割舍不斷的,無論何時,他們都不會拋棄你。十月懷胎,是父母給了你生命。浪子回頭,最先接受你的必定是他們。正因為如此,你對這份感情最放心,你不會害怕失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生命是殘忍的,你不可能和他們一同老去,所以你必然會感受到失去的痛苦,留下無限的懷念與悔恨。你在乎嗎?實話說,太在乎了,可是你毫無辦法,這就是生活。你體驗了合家團聚的歡樂,就得承受生離死別的痛苦。

當你隨著歲月的足跡一天天長大,離開父母的懷抱,走入校園。從這一刻起,你有了理想,有了長遠的打算,有了對人生的定位,你以為,這一切都會實現。可是,你越害怕什么,就越早失去什么。走出校園,你會踏入新的環境,邁向了更高的學府,可是你失去了朋友,收獲學歷的你,又成了孤家寡人。

古時候,有位陳員外,經營著一家酒樓,生意做得十分紅火。可是,員外既沒有兒子,也沒有女兒,只得獨自一人,居住在一所庭院里。陳員外每天起早貪黑,經營自己的酒樓,拼命賺錢,一刻也不肯停下。就這樣,賺回了很多的錢,可員外卻又是個吝嗇之人,平日粗茶淡飯,穿破舊衣裳,從不輕易花一文錢。要是有人向他借錢,他總是不問緣由,一口回絕。

這天,一個貧困的年輕人來找陳員外,可憐巴巴地說:“我的老母親一直癱瘓在床,今年年景又不好,家里快揭不開鍋了,求您發發慈悲,借一點錢給我吧。”陳員外就像生了鐵石心腸,毫不憐憫地說:“你求我有什么用呢?我沒有錢!”年輕人跪在地上,只知苦苦哀求,員外實在是煩心,只得走進內室去取錢。他慢吞吞地拿出10文錢,走一步減掉一個,等他走到外面,只剩下5文錢了。于是極不情愿地把錢交給年輕人:“我把全部家業都拿來助你了,可千萬別對別人說啊,我再沒有錢接濟別人了!”不久,陳員外死了。因為沒有子嗣,酒樓被官府沒收,積累的錢財也都充入國庫了。

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本是供人用的,陳員外卻被金錢驅使,成了錢的奴仆。在處理錢的問題上,我們可不能學陳員外,要讓金錢用到該用的地方去。

《伊索寓言》里有一個關于狐貍和葡萄的故事:狡猾的狐貍,每次看見藤上長熟的葡萄,就會費盡心思去摘它。可是它想盡了一切辦法,卻還是吃不到,后來狐貍終于放棄了。一只倉鼠跑過來,挖苦它:“你不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嗎?怎么連一顆葡萄都摘不下來?”狐貍沒話可說,待倉鼠走后,才安慰自己說:“這葡萄也許還是酸的,不吃也罷!”

也許有人覺得狐貍的做法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實在愚蠢得可憐。可是,你不得不承認,過分在乎自己得不到的東西,難道就稱得上聰明嗎?狐貍這樣做,至少讓自己在心里面舒服了點。一味地悲痛,毫無意義,還不如學學狐貍,“自欺欺人”一番,好讓自己釋懷。

如果說生活是一艘承載著希望和悲傷的大船,那幸福就是濃縮了苦與樂的小舟。若是得不到幸福,一定不要心存怨恨憎恨。有些事,你越上心,它反而離你越遠。怨恨一個人,是丑陋的,不要讓一切美好的東西,被丑陋玷污。

很多人這輩子最痛恨的事就是背叛。他們往往不甘心如此,卻又屢屢遭到欺騙。因為對金錢和地位太在乎,忽略了身邊所有人的感受,才釀成了今日之悲劇。直到有一天,你事業受挫、人生遭遇低谷時,你才會懷念曾經擁有的人或事,你縱然鐵石心腸,也仍會時不時地想念他們。

回頭想想,人這一生,一定會有幾個真正的朋友值得你在乎。然而,你也會看走眼,交錯朋友,甚至遭到背叛與利用。這時候,大可不必憤怒,也無須煩惱,因為他們在背叛你的同時,也承受著失去你的痛苦。名利算什么?這個世界上,物質帶給人的痛苦遠遠大于精神,舍去欲望與仇恨,看淡痛苦與名利,人才能更加自在地生活。

有些東西,可以在乎一時,但不必在乎一世。百年過后,有哪一樣是你的呢?名利如浮云,看淡一些,有舍才有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安吉县| 丰台区| 嘉禾县| 连城县| 喀喇沁旗| 姚安县| 青铜峡市| 海阳市| 毕节市| 霍山县| 宁都县| 泽普县| 五莲县| 陇川县| 织金县| 贵德县| 三都| 莆田市| 梁平县| 廊坊市| 谢通门县| 柳江县| 张家川| 泸西县| 信宜市| 通化县| 昌平区| 张家口市| 游戏| 庄浪县| 肃北| 揭东县| 慈利县| 宣恩县| 湟中县| 昔阳县| 莱阳市| 孙吴县| 邯郸市|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