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出版說明

本書是美國哲學家、社會學家舒茨(Alfred Schutz,1899—1959年)的作品集,主要選錄了《舒茨文選》(3卷)中的作品。本書的書名是譯者根據本書需要重新擬定的,書中的作者自序節選自《社會世界的現象學》一書。

本書在翻譯過程中,進行了部分刪減,主要刪減了一些難以理解、理論性太強以及與本書主題無關的內容,并對全書的篇節進行了重新編排,為同類主題的篇節增加了章節標題,以更利于讀者閱讀。

舒茨是現象學社會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服役于奧匈帝國軍隊之中,隨后到維也納大學進修法律和社會學。1932年,舒茨發表了《社會世界的現象學》一書,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并受到胡塞爾的高度贊許。1938年,由于受到納粹的迫害,舒茨不得不逃亡到法國巴黎,次年移居到美國紐約,之后在美國社會研究新學院執教。1956年,舒茨被提升為該學院教授,三年后在紐約病逝。1962—1966年,收錄了舒茨生平主要著述的《舒茨文選》(3卷)先后出版,成為研究舒茨思想理論的重要參考。

舒茨的早期思想深受馬克斯·韋伯(M.Weber)和胡塞爾(Edmund Husserl)的影響。移居美國之后,又受到約翰·杜威(John Dewey)、威廉·詹姆斯(W.James)、喬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等美國實用主義哲學與芝加哥社會學派人物的影響。

舒茨關注社會學研究中的主觀因素,反對把“社會世界”與“自然世界”等同起來的做法。在舒茨看來,社會學家的“社會世界”應當是胡塞爾所認為的“生活世界”,它不是一個極度抽象的、客觀意義上的系統,而是一個更為直接的、具有真實生活活動的“活”的世界,而社會學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這個“生活世界”,盡可能地貼近世界的本質和人類的真實生活。

與此同時,舒茨還反對邏輯實證主義把人的感覺和經驗放到第一位的做法。他認為,人們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世界并不一定是真理,把研究自然世界的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套用到社會學中,是非常嚴重的錯誤。社會學應該關注復雜世界中人所表現出的理性一面。

舒茨的思想綜合了胡塞爾的激進現象學、韋伯的行動理論和美國的互動理論的主要思想,使社會學的研究脫離了早期較為膚淺的層次。他的思想反映了人們對當時社會學研究中實證主義和自然主義方法論的不滿,表達了當時人們對關注內在精神世界的需求。他的思想對此后的“常人方法學”和民俗學方法論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譯者:劉霞
上架時間:2020-11-09 17:31:51
出版社:沈陽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綦江县| 冕宁县| 江华| 张家口市| 东乡| 磴口县| 景德镇市| 昭苏县| 和平县| 自贡市| 蒙山县| 双牌县| 宝山区| 西青区| 香格里拉县| 中西区| 恩施市| 江都市| 星子县| 雷山县| 大港区| 罗江县| 潞城市| 怀集县| 台北市| 连江县| 新丰县| 保定市| 封开县| 沾益县| 松原市| 衡阳县| 仪陇县| 襄垣县| 阿拉善盟| 新郑市| 天水市| 湖口县| 清新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