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生沒有彩排,請每天做好現(xiàn)場直播
- 活在當下: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
- 張一弛
- 12600字
- 2016-07-12 14:58:49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現(xiàn)場直播,不會給人們?nèi)魏尾逝诺臋C會。如果什么事情都可以彩排的話,人生還有什么意思呢?人生本身就是酸甜苦辣咸等多種滋味構(gòu)成,時刻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心態(tài)、方向。
然而,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有思念、快樂、幸福、痛苦,所以面對人生我們應該做好現(xiàn)場直播的準備。
人生是條單行道,走過就無法回頭
過去的往往不會再次出現(xiàn),錯過的往往不會重來,失去的也往往無法重新?lián)碛校c你擦肩而過的那些人、那些事往往不會與你再相逢,這就是殘酷的人生:很多時候,走過就無法再回頭,失去就不會再擁有——這讓我們必須學會珍惜當下,把握好每一天,因為人生是條單行道,明天不會重復今天的事。既然人生不能掉頭,不能重新開始,那么,在這條單行道上,我們就應該珍惜現(xiàn)在,珍惜我們的所有。讓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十分有意義。
在這條人生的單行道上,有的時候你能在這條寬闊的路上自由行駛,有的時候卻被堵得無法動彈。但不論你遭遇了什么,你都只能沿著這條道路向前行駛,無法掉頭。所以,把握當下是我們唯一的選擇,也是人生最好的選擇。
有一位醫(yī)生,他遇到一些因煩惱和憂慮而生病的人,這些病人總是因為過于煩惱以前和憂慮未來,長期悶悶不樂,這些人的健康就這樣被毀壞了。
為了更徹底地醫(yī)好這些人的病,這位醫(yī)生給病人們開了一個簡單卻有效的方子:“讓自己的每一個剎那都是唯一。”意思是說,他讓這些病人注重活在今天,努力做好今天的事,不要去擔憂昨天或明天的事。
后來,很多病人很快好了起來。
其實,最好的活法就是無限珍惜此刻和今天,還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們?nèi)哪兀棵刻熘灰畹骄蛯嫷臅r間就夠了,不知抗拒煩惱的人往往會生病。因為一個人每天都處于憂慮中,身體就像一根繩子,拉來拉去遲早會拉斷。如果每天都在憂郁未來、痛苦過去,他一定不會健康地活著。
人生的每一秒都是不可重現(xiàn)的,有時候,我們以為人生可以重來,但是,今天已經(jīng)不是昨天了。既然我們的人生不可以重來,那么,請用我們的眼睛攝下每一瞬間的精彩,用肢體感受全部的美好,別讓生命留下遺憾。
活在當下,就是要求一個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全身心地去做,不將任何事托付給明天。當睡覺的時候,不管有什么煩心事,都能安然地入睡;當外出旅游的時候,不管明天有多忙,都要全然地娛樂;當愛上一個人的時候,要全然地去愛,不計較他的過去。活在當下,就是不遺留昨天的煩惱,也不會為明天擔憂,全然地享受今天,活在今天。昨天已過,明天尚未到來,想那么多干嘛,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否則,此刻即將消失的時光,只會從此失去。雖然思嘉麗是小說里的人物,但是,她對待生活的理念和思想?yún)s是和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相通的。
王德全是一個做事喜歡拖拉的人,但是,一場家庭的變故改變了他。
王德全小時候跟爺爺相依為命,不幸的是,在他讀大學的時候,爺爺過世了。
爺爺生前最疼愛他,王德全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茶不思飯不想,也沒有心思學習,整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同學們都說他是個重感情的人,但同學和老師也都在為他擔心,因為一兩天的傷悲是正常的,一兩周的傷悲也可以理解,但一個月都過去了,他還時時哭泣,不肯好好吃飯和學習,他的行為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生活。
他的輔導員很著急,看到此情形,決定要和王德全聊聊。
“你為什么這么傷心呢?”老師問他。
“我傷心的是,在爺爺活著的時候,我沒有好好孝順他……爺爺永遠都不會回來了。”他回答。
“那你傷心有用嗎?”老師說,“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過去了就永遠不會回來了。就像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以后你無法再回到昨天彌補什么了。今天的太陽即將落下去,如果你錯過了今天的太陽,就再也找不回原來的了。”
從此,老師“如果你錯過了今天的太陽,就再也找不回原來的了”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王德全的心里,逐漸改掉了為昨天憂傷的惡習。
每一天的太陽都是新的,每一個剎那都是唯一的,所以我們需要格外珍惜人生的每一時刻。不讓明天的自己為今天而遺憾。人生是單行道,過去了就永遠無法回頭,所以,我們要把握當下的每一寸光陰。珍惜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刻,把我們?nèi)松拿恳幻攵歼^成永恒的輝煌!
現(xiàn)在不想做,以后更不想做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現(xiàn)在不想做,以后就更不想做。然而,我們身邊經(jīng)常有這樣的人,把一件任務派給他,并且要求他立即就做的時候,他有可能會找很多借口,比如,“我會盡快去做的”“最近我很忙”“先放著吧,我現(xiàn)在不想做”“我現(xiàn)在不想做這個,先做別的吧,最后再做這個”“過幾天再說吧,現(xiàn)在我手頭有事”。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如果你現(xiàn)在不想做,以后就更不想做。所以,我們不能期望一開始就沒有想好好做的事情,最后能有一個好的結(jié)果,所尋找的那些理由,只能在內(nèi)心不斷強化,讓人越來越不想做。由此可見,倒不如一開始就把接到手的任務做好,帶著興致,直到把任務做完。
一個珍惜當下的人,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會找任何借口。如果他能力平平,就會以勤補拙,圓滿地完成任務;如果他技能不如人,就會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技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技能,把工作做好;如果他在時間上比較緊張,為了更合理地利用時問,他不會說太多,而是以最快的速度開始,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要做的事情,有時候甚至會占用自己寶貴的個人時間。
那些珍惜當下的人,從來都不會有現(xiàn)在不想做的想法,也不會把事情放到最后去做,更不會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不想做開脫,總是能夠利用當下的時間,出色地完成交付給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真的很忙,也會想辦法擠出時間,盡快完成任務。
王小平和劉文松都是很有創(chuàng)意的年輕人,他們同時進了一家廣告公司,做廣告設計工作。然而一年后,兩人卻受到了不同待遇。劉文松因為工作出色得到了高度的表揚和獎勵,而王小平卻因為工作業(yè)績一般還是老樣子。
其實,剛進公司的時候,王小平給大家的印象更好一些。王小平活潑好動,頭腦靈活,經(jīng)常有新點子。相比之下,劉文松更老實一些,喜歡跟人說說笑笑,但為什么最后卻是劉文松得到了表揚呢?
原來,這一年以來,兩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創(chuàng)意貢獻給公司,也都很努力地去表現(xiàn)。兩人唯一的區(qū)別是,劉文松萌生了一個好想法,就會立即行動起來,即使實現(xiàn)這一想法的條件不具備,他也不會找理由,而是想辦法克服困難去做,直到交出一個滿意的方案。
而王小平呢,盡管經(jīng)常會有很多新點子,但總是停留在構(gòu)思階段,每當別人催促的時候,就會說:“條件不成熟,我以后一定把它做出來。”他的好想法雖然不少,卻沒有一個付諸實踐,并且還用種種借口抹殺了一個又一個好想法。
王小平和劉文松很有代表性,有的人就像王小平一樣,把時間耽誤在了起點上。這樣的人總是以“現(xiàn)在不想做”“過段時間一定會做”等理由向后拖延時間。實踐證明,如果現(xiàn)在不想做,以后就有越來越不想做的心理。很多事情最后沒有結(jié)果,原因可能就是在起點上已經(jīng)耽誤過多的時間,滋生了以后不愿意去做或者不做的惰性。
不管想法多么獨特,計劃多么周密,如果沒有當下,也只能是空談。事情能否做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但是強有力的執(zhí)行力是不可或缺的。工作能否做好,想法能否落實,要看當下的執(zhí)行力。別給自己懶惰的機會,因為很多事情,你現(xiàn)在不想做,以后就更不想做。還不如現(xiàn)在就行動起來,帶著滿腔熱情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活在當下,重要的是珍惜當下,盡自己的所能,早日做完應該做的事情,一旦制定了計劃就要努力往前趕,而不是一再往后托。這樣才能夠珍惜當下,并能夠享受當下的輕松。
一生不到一萬天,且行且珍惜
富蘭克林曾經(jīng)說過一句名言:“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人生是短暫的,每一天都會顯得尤為珍貴,因為按天計算的話,很多人的生命都不會超過一萬天。我們不妨做一個關于生命時間的計算:
假設一個人能活80歲,看看在這80年的時間里,他能干些什么。
每天用8個小時睡覺,這樣,他的一生將有233600個小時用在睡覺上,合26年7個月,那么這個人還剩下53年零5個月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
假定他每天用去30分鐘去吃早飯、午飯,晚飯用1個小時,這樣,每天吃飯的時間就用去兩個小時,80年將在吃飯上用掉58400個小時,相當于6年零7個月,那么這個人還剩下不到47年的時間。
假設每天用一個小時忙個人衛(wèi)生,80年又將用掉3年零4個月,這樣還剩下43年零6個月的時間。再減去每天用于休閑、娛樂的時間3個小時,80年將耗掉87600個小時,也就是整整10年的時間。
再假設每天用在上班途中、購物上的時間為3個小時,這會消耗10年的時間,這樣,還剩下23年半的時間了。再減去每年用在旅游、度假、生病等事情上的時間為15天,那么80年就是3年零3個月。
這樣,一個壽命是80歲的人,大約只有18年零1個月的時間用來投身自己喜歡的事業(yè)。
所以,留給一個人一生做事業(yè)的時間并不是很多,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是否該把握住時機,珍惜當下呢?你可能比以往任何人都更忙碌,工作也更辛苦。但一定不要忘了做好時間的主人,好好地活在當下!高爾基曾說過:“人從他出生的那天起,就一天天接近死亡。”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時間總是在不斷減少和失去,你無法創(chuàng)造,也無法花錢去買。所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要學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不少實力雄厚、目光遠大、刻苦耐勞的事業(yè)家,都是辦事迅速,沉默寡言的人。他們說出來的話,句句都是確切而有所目的的,他們從不多耗費一點一滴的寶貴時間。
在富蘭克林報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位猶豫了將近1個小時的男人終于開口問店員:“這本書多少錢?”
“1美元。”店員回答。
“1美元?”這人又問,“你能不能便宜點?”
“它的價格就是1美元。”除此以外,沒有別的回答。
這個人又看了一會兒,然后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
“在,”店員回答,“他在印刷室忙著呢。”
“那好,我要見見他。”這個人堅持一定要見富蘭克林。于是,富蘭克林就被找了出來。這個人問:“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
“1.25美元。”富蘭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25美元?你的店員剛才還說1美元一本呢!”買書人不解地問道。
“這沒錯,”富蘭克林說,“但是,我情愿倒貼給你1美元也不愿意離開我的工作。”
這位顧客驚異了。他心想,算了,結(jié)束這場自己引起的爭論吧,他說:“好,這樣,你說這本書最少要賣多少錢吧。”
“1.50美元。”
“又變成1.50美元了?你剛才不是還說1.25美元嗎?”
“對!”富蘭克林冷冷地說,“我現(xiàn)在能出的價錢就是1.50美元。”
那人默默地把錢放到柜臺上,拿起書便出去了。
生命都是有限的,因而時間十分珍貴。對于每個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成功的砝碼,因此,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于謀財害命。你的生活包含很多的內(nèi)容,你將它控制得越有條不紊,你收納的東西就越多,獲得的財富也就越多。所以,千萬不能浪費時間,要盡量減少拖拉的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才會充分利用當下,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未來不是理由,我們活的是現(xiàn)在
我們在微信上經(jīng)常看到這樣一句勵志的話:昨天是一張過期的車票,明天是一張遙遙無期的支票,而今天是一張等待你來書寫的白紙。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大多數(shù)人都能明白,但大多數(shù)人偏又做不好,那就是:現(xiàn)在才是最重要的,珍惜現(xiàn)在才能享受快樂!
人一般到了中年都會有一定的積蓄,吃喝不愁。但是實際上多數(shù)的人都會認為現(xiàn)在還不是享樂的時候,要等有一天成功了掙了很多的錢,有了很高的地位之后,再去盡情地享受快樂與幸福。其實錯了,有錢并不等于能夠享受一切,或許現(xiàn)在的你沒有太多的金錢,收入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如果你合理地運用,它同樣可以帶給你享受。有些人對于把錢花在那些有益的并能為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增加樂趣的事情上,總是猶猶豫豫,有些不舍得,他們只想著攢錢以防不測,這樣往往只會浪費許多寶貴的大好時光。
北京的王博士夫婦從結(jié)婚開始就為了以后的生活操心,當同齡人正在享受孩子帶給他們的歡樂時,王博士卻覺得現(xiàn)在還不是要孩子的時候,因為他們覺得應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如果讓孩子出生在一個經(jīng)濟條件較差的家庭中,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于是他拼命地掙錢,終于買了車、房,但不幸的是由于妻子長期勞累累出了一身的病,已經(jīng)無法生育。從此憂郁和愁悶就長久地籠罩著他們的心。
四川農(nóng)村的王二狗夫妻和他們同一年結(jié)婚,沒有積蓄,居住在破舊的小房子里,但他們生活得很愜意,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后,雖然經(jīng)濟依然拮據(jù),但是他們每逢節(jié)假日都要帶著孩子出去旅游,讓孩子體會一下生活的舒適,家庭的幸福不在話下。
這個故事中,同樣的一種平凡生活,卻被兩個家庭活出了兩種不同的滋味。前者總是想著明天,想著未來,將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而后者卻明白自己活的是今天,活的是現(xiàn)在,因此平凡的生活也被他們過得很精彩。
很多人都是為了明天而活著,為了身外之物而活著,我們不能說追求完美生活是錯的,但要知道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生活總是無法達到他們所要求的完美:沒有房子,想房子;有了房子,還想要大房子;有了大房子,還想要別墅;沒有私家車,想要私家車;有了夏利,發(fā)現(xiàn)桑塔納更好;有了桑塔納,又向往寶馬……這些人總活在虛妄的明天,以至于總是兩手空空。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最好的學生,很有上進心。
有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我什么時候能取得人生最大的成功?”
蘇格拉底沒有回答,而是對他說:“跟我來!”
蘇格拉底將他帶到一個一望無際的麥田邊上,讓他從麥田中間的小路一頭走到另一頭,中間不允許回頭,在途中要摘一個最大最好的麥穗拿回來。
柏拉圖覺得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充滿信心地出去了,但在回來時卻兩手空空。
蘇格拉底問他原因,他說:“很多麥穗看上去都很大,可是因為只可以摘一個,所以總覺得前邊可能還有更大的,可是我卻發(fā)現(xiàn),之后的總沒有以前的大,最終我一個麥穗也沒有摘到……”
蘇格拉底笑著告訴柏拉圖:“所謂的成功就是如此,不要把希望總是寄托在以后,要著眼于現(xiàn)在。”
人生亦是如此,與其將希望寄托于明天,還不如專心地過好今天,活出生命的真諦。當晚上安然入眠時,那就是給今天最好的掌聲和禮贊。如果連現(xiàn)在都不能夠很好地擁有的話,那么又談何未來呢?人的生命有時真的是非常脆弱,經(jīng)不起一點點的意外,前一秒還在享受著榮華富貴,下一秒就可能發(fā)生意外,一切皆空了。所以,應該珍惜現(xiàn)在,珍惜眼前所有的,過好每一天。
忽視現(xiàn)在對我們來說似乎是生活中的通病,為了將來,我們往往都會不斷地努力犧牲現(xiàn)在,習慣于用這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這樣,只會讓幸福永遠地從我們身邊溜走。
不被未來羈絆,做好每天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慨嘆一生如白駒過隙,在睜眼與閉眼之間就走到了盡頭。垂垂暮年的老者無力再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在蒼老的身軀里,那顆心即使依然會時而異常跳動,但這沖動就像洶涌的大浪一樣,來得兇猛,消失得迅速。一生的時間有多長,有人說是一輩子,也有人說只是一天。
一位作家到阿拉斯加拜訪因紐特人,在阿拉斯加他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愛斯基摩人不知道自己多大了。因紐特人只會說:“我不知道自己多大,我也不在乎自己究竟有多大。”要是讓因紐特人給一個確定的年齡數(shù),他們會說:“我還不到一天大!”
原來,因紐特人相信,到了晚上入睡的時候,他們就死了。但在第二天的清晨醒來時,他們又重新活了過來,獲得新生。因此,在因紐特人眼里,沒有人能活過“一天”!正因為如此,作家發(fā)現(xiàn),每一個因紐特人的面容都不帶憂愁和焦慮,他們快快樂樂地過著自己的每一天。
“我還不到一天大!”這并不是因紐特人的一句玩笑話,仔細地回味這種“不到一天大”的心態(tài)與理念,你的心中一定會增添一份深刻的崇敬,甚至還感受到了一種莫大的震撼。把每一天都當作一輩子來過,才會讓我們?nèi)f分珍惜寶貴的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時光。把每一天都當作一輩子來過,那么,誰還會舍得隨意浪費時間呢?
人生的時間、精力極其有限,想讓有限的時間、精力造就人生最大的成功,就必須要選對成功價值最大的事情去做。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都要有清晰的目標可以追求。
目標不在遠,不在多,而在于清晰有力,能給人以強烈的指引。目標對于成功者,猶如空氣對于生命,不可缺少。沒有目標就沒有成功,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設定明確的目標,是所有成就的出發(fā)點。98%的人之所以失敗,就在于他們從來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并且也從來沒有踏出第一步。有了明確的目標,并針對這一目標付諸行動,成功的希望便會青睞于你。
1871年的春天,英國某醫(yī)學院的學生威廉斯勒不明白應該怎樣處理遠大的理想和具體的身邊小事,一個人應該有怎樣的做事態(tài)度才能成功。
他老師的一句話讓他眼前一亮:“最重要的事情首先就是要做手邊最具體的事情,不要去看遠方未知模糊的事情。”頓時,他恍然大悟:是啊,無論我有多么大的夢想,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xiàn);不論多么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磚一瓦壘起來。
從那天開始威廉斯勒就認真學習,過了兩年之后,威廉斯勒以全校最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畢業(yè)之后他來到一家醫(yī)院工作。作為醫(yī)生的他盡職盡責。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很快成了當?shù)氐拿t(yī)。幾年過后他創(chuàng)辦了約翰·霍普金斯學院。他把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貫徹到每一個細節(jié)里。許多專家學者慕名來到他的學院工作,使他的學院很快成為英國乃至世界最知名的醫(yī)學院。威廉斯勒總是告訴他身邊的人:最重要的是把你手邊的事情做好,這就足夠了。
每天都能做好手邊的事,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是好高騖遠,在生活的重壓下,眼前的一點點收獲和利益不足以滿足他們那顆強烈追求的心。于是,他們的眼光變得很長遠。不知不覺,高不成低不就成了他們的習慣,在對生活的憧憬中,偶然有一天他們低頭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每一天都荒廢了,在小小的圈子里踏步,遠走的是心,而不是自己的腳步。給自己一個清晰而合理的目標,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正常的努力幅度下,它是能高高地踮腳就能夠到的,這樣的目標才會對你的人生有推進的作用。而那些看似遠大,只能當作談資而最終束之高閣的理想,對它們的過分追求,最終只是一種妄想。
哲人說,生活中的坎坷多是由自己、由心造就的。你之所以迷茫,甚至跌倒,多是因為你沒有看清自己。清楚地認清自己的實力,選擇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每天積累一點點,成功就會更快降臨。但你要知道,成功的尺度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做出了怎樣的成果。確立了目標并堅定地“咬住”目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目標始終如一的人,能拋除一切雜念,聚積所有力量,全力以赴向目標挺進。把你需要做的事想象成一大排抽屜中的一個小抽屜,你的工作只是每天拉開一個抽屜,令人滿意地完成抽屜內(nèi)的工作,然后將抽屜推回去。不要總想著所有的抽屜,而要將精力集中于你已經(jīng)打開的那個抽屜。一旦你把一個抽屜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
用心把一天中最重要的那件事做好,執(zhí)著地追求,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所有的行動都會帶領你朝著這個目標邁進、在激烈的競爭中,如果你能做好一天中最重要、最清楚的事情,成功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珍惜當下,做守時、惜時的人
珍惜當下,就要做守時、惜時的人。無數(shù)事實證明: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必須先掌握好自己的時間,充分發(fā)揮和利用自己的每一分鐘,讓每一分鐘都實現(xiàn)價值的最大化。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是有的”,可惜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珍惜時間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大量的寶貴時間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身邊流失了。
現(xiàn)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呼喚著人有時間意識。守時,是現(xiàn)代人所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守時就是遵守承諾,按時到達要去的地方,沒有例外,沒有借口。即便因為特殊原因不得不失約,也應該提前打電話通知對方,向?qū)Ψ奖硎灸愕那敢狻_@不是一件小事,它代表了一個人的素質(zhì)和做人的態(tài)度。如果你對別人的時間不表示尊重,你就不能期望別人會尊重你的時間。一旦你不守時,你就會失去當下的一切,更不能把握未來。
觀察發(fā)現(xiàn),能安于當下的都是些守時的人,這些人會將自己的時間進行精確到分鐘的安排,不會因為自己時間觀念不強而影響別人,更不會隨便浪費自己的時間,他們的人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嘉誠在未成年的時候就因家境貧寒而輟學,為了養(yǎng)家,他謝絕了舅父繼續(xù)供他上學的好意,到一家茶樓當茶童。
為了保住自己的這份工作,李嘉誠比別人更勤奮,每天最早一個趕到茶樓,每天工作長達15個多小時。后來,李嘉誠為了不耽誤開會,不失約于人,雷打不動地將自己的手表調(diào)快10分鐘,以保證準時去做自己的事。
對李嘉誠的一生來說,時間是十分寶貴的東西,一筆2.9億港元的交易他曾在17小時內(nèi)就談妥了,兩分鐘內(nèi)致電匯豐銀行就安排了一筆1.9億港元的貨款。為了珍惜時間,他處事果斷、老練,決不拖泥帶水。他經(jīng)常對下屬說,早上的事情,下午必須有決定或答復;在一小時內(nèi)要答復的事,絕對不會在一小時后答復。李嘉誠之所以成為華人首富,就是珍惜時間、珍惜當下的結(jié)果。
珍惜當下的人,可以通過充分利用每一分鐘的空閑時間,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命運。遺憾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守時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小時候上學遲到,大了上班遲到。無論是上學遲到了,還是上班遲到了,當人們問到原因的時候,就會搜腸刮肚尋找借口:時間還多,遲到一次沒有什么大不了,以后我一定早來……
如果只是偶爾一次不守時,那么情有可原。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有些人身上,不守時的事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在快節(jié)奏時代,不守時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耽誤了別人的時間。
其實,時間也是成本,做一個守時的人,才會真正地活在當下。常常遲到、早退或是事先毫無告知便突然請假,既會讓事情變得雜亂無章,更無法得到領導的信任。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講信用、守時間,在你希望別人這樣的同時,請你自己先做到。戴爾·卡耐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結(jié)交朋友和有影響力的人就要準時。
我們不但要做一個不找借口守時的人,而且要懂得時間的可貴,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許多人日復一日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比如,沒日沒夜地看“肥皂劇”,通宵達旦地玩游戲。要想做出點成績,千萬不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你生命中的每一時都值得珍惜。
一個人真正擁有的,其實只有時間,然而很多人卻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大多數(shù)人浪費80%的時間在那些只能創(chuàng)造出20%成功機會的事身上;雇主花費太多時間在那些最容易出問題的80%的人身上;經(jīng)紀人花費太多時間在不按時參加演出工作的演員或模特兒身上。如果不想浪費時間,就必須去除無效時間的運用。
工作中總是會有一些手忙腳亂的人,他們看上去十分忙碌,總是步履匆匆,桌上的文件堆積如山,總是有工作完不成。你要是問他們?yōu)槭裁垂ぷ鳑]完成,他們會有一大堆的借口擺出來。這些人就像是被時間牽著走一樣,十分被動。其實他們并不是忙得沒有時間,而是沒有很好地規(guī)劃時間。
心理學家認為,要想好好利用當下,就要提高控制時間的能力,掌握好的工作方法。珍惜當下的人就要培養(yǎng)自己強烈的時間觀念。當你意識到時間對你來說很重要時,你才能不會任由時間牽著鼻子走,把握住當下。
法國著名科普作家凡爾納是一個珍惜時間的人,他從來不會被時間牽著鼻子。每天早上,他5點鐘起床,一直伏案寫到晚上8點。在這15個小時中,他只在吃飯的時候休息片刻。當妻子來送飯菜的時候,他會迅速拿起刀叉,很快填飽肚子,擦擦嘴,又拿起筆繼續(xù)寫作。他的妻子關切地問他:“你的成績已經(jīng)有目共睹了,為什么還這么拼命?”
凡爾納笑著說:“因為我時刻記著莎士比亞的名言: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你說我在有限的時間里,能不抓緊時間嗎?”凡爾納在多年的寫作生涯中,記了上萬冊筆記,寫了104部科幻小說。一些好奇的人悄悄詢問凡爾納的妻子,想打聽凡爾納取得顯著成績的秘訣,凡爾納的妻子說:“秘訣只有一個,就是凡爾納從不放棄時間。”
一個人的一生其實只有3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今天已經(jīng)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會悄無聲息地過去。明天就要到來,但是終將逝去。人在時間中成長,時刻與時間賽跑。唯有時間,才能讓智力、想象力及知識轉(zhuǎn)化為成果。若沒有時間,一切都是空談。那些不能認識自己的時間,計劃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時間的人,只能注定是失敗者。所以,珍惜當下,就要學會珍惜人生的每一分鐘。
寒冬易暑,花開花落,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也是急促的,它不會為動作慢的人放慢腳步,也不會給無端延誤時間的人以任何寬恕,更不會給無度揮霍時間的人以任何諒解。在你浪費時間的時候,當下就悄悄溜走了。
不空等未來,最大限度地利用當下
不少人習慣于在上下班時呆視車外流動的景色、放飛思想做白日夢,或是漫無目的地隨便翻閱報章雜志、收聽電臺廣播……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對時間缺乏計劃的一種表現(xiàn)。倘若這些舉動都是出自慣性的,那么這一段時間里,你的收獲將極為細微。但如果你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當下,那么你的收獲可能會變得更大些。
著名的麥肯錫公司曾做過一個調(diào)查,清晰地向世人展示了人們空閑時間的秘密。這份抽樣調(diào)查表明:美國城市居民每周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為5小時1分鐘;個人生活必需時間為10小時42分鐘;家務勞動時間為2小時21分鐘;閑暇時間為6小時6分鐘。4類活動時間分別占總時間的21%、44%、10%、25%。每一天,人們就是這樣度過的。10年來,人們的閑暇時間增加了69分鐘,閑暇時間占到一個人生命的1/3。中國人在電視機前每天是3小時38分鐘,打發(fā)掉自己一半的閑暇時光,而日本、美國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則分別為1小時37分鐘和2小時14分鐘。
這個調(diào)查還顯示,本科以上高學歷者的終生工作時間是低學歷者的3倍,平均日學習時間為50分鐘,收入是低學歷者收入的6倍以上。由此可見,學歷越高,越重視時間的利用,越能賺取財富。
許多人都認為,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有窮有富,完全是因為環(huán)境、機遇、能力及性格等方面的差異造成的。然而,正如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說,“人的差異在于利用空閑時間”。
古今中外,凡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個成功的訣竅:最大限度地利用當下,他們中沒有一個人喜愛清閑,貪圖安逸。
澳大利亞著名生物學家亞蒂斯,用他智慧的頭腦和寶貴的時間,為人類成功地發(fā)現(xiàn)了第三種血細胞而且賦予了業(yè)余的空閑時間以生命的神奇。他十分珍惜自己有限的時間,因此他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制度,睡覺之前必須讀15分鐘的書。不管忙碌到多晚,哪怕是清晨兩三點鐘,他進入臥室以后也一定要讀15分鐘的書才肯入睡。這個制度他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之久,共讀了8235萬字、1098本書,生物學家最終變成了文學研究家。
通過充分利用每一分鐘的空閑時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命運。雖然每個人因為職業(yè)的不同、習慣的不同,業(yè)余的空閑時間的多少也就不同,但主要的空閑時間大同小異。
享有盛名的“奧林匹克科學院”,經(jīng)常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舉行聚會。與會者總是手捧茶杯,邊飲茶,邊議論。后來相繼問世的許多科學創(chuàng)見,有不少就產(chǎn)生于飲茶之余。
高效率的瑪爾扎特通常在他的電話機旁邊放一疊閱讀資料,這樣每次在等對方接電話時他就可以隨便翻閱。一位必須在機場花很多時間的業(yè)務員說:“每次在下飛機去領行李的路上,我就停下來給我的客戶打電話,等我結(jié)束通話時,行李也已經(jīng)出來了。只要你用心,任何時間都不會被浪費掉的。”
霍桑一生從事著非常枯燥單調(diào)的工作,他在馬薩諸塞州薩勒姆市海關部門工作了許多年,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寫出了四部小說,其中包括后來成為經(jīng)典的《紅字》。
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少時間是用來等待的。每個人因為等待而浪費的時間,是可以用數(shù)以萬計來說明的。
事實證明,信息化的社會里,市場競爭無孔不入,時間就是金錢,知識就是生命。為了獲得更大的成功,人們勢必要求不斷地壓縮、擠占業(yè)余的空閑時間。少年得志的搜狐總裁張朝陽說:“我只是一個平凡人,我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與別人有什么大的不同。如果說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平均用7個小時睡覺外,其他時間都在工作。”我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別人能夠做到的,我們經(jīng)過努力也會做到。因此,從今天起,從現(xiàn)在起,好好利用當下的時間吧!相信只要我們做到了,我們同樣可以達到成功。
把握好現(xiàn)在,集中精力做好眼前的事
經(jīng)常聽到有人抱怨,抱怨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抱怨自己的才華無法施展,抱怨不被領導重視,抱怨得不到發(fā)展機會,等等。這時候,我們應該自問一句:“我做好眼前的事了嗎?”如果沒有,那就立刻冷靜思考,嘗試著改變自己吧。
一個成功的商人取得了很大成就。于是,有記者問他:“是什么讓你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回答:“不要去攀比,要有自己的長遠目標,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最重要。只有用自己的學識,把眼前一件件具體的事情做好,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就更大的功業(yè)。”
我們要始終懂得一點,任何大事、實事都是從眼前事開始的。做大事難,做眼前事也難,把眼前事做好更難。正是有了踏踏實實做眼前事的品質(zhì),當人們紛紛轉(zhuǎn)向更好的職位、更賺錢的職業(yè)時,你才能在自己的領域內(nèi)專心修煉內(nèi)功,從而在某個時刻一鳴驚人,成為該領域內(nèi)的專家。
張上杰是一個從事推銷業(yè)務的新人,每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這還不算什么,他最擔心的是業(yè)績不佳,那會有被辭退的危險。
有一次,他和一位心理咨詢師探討如何尋找工作的意義,怎樣實現(xiàn)苦中作樂。咨詢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人生有生存、生活、生命三個層次,你覺得自己活在哪個層次比較多?”
他想了想,有點憂郁地說:“在家里,我就是吃飯、睡覺、看電視,好像多半處于‘生存’的層次;和同事能多聊一會兒,應該‘生活’層次多一點;‘生命’層次是什么?我不太懂。”
咨詢師又問:“當孩子從外面回家,通常你會怎么做?”張上杰淡淡地說:“我會說:‘回來了。’或者看他一眼,然后繼續(xù)看電視,做自己的事情。”聽到這里,咨詢師給出了答案:“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心情顧及親情、生活樂趣這些東西了,養(yǎng)家糊口成了你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雖然跟家人在一起,卻不能分享時光的快樂,少了生活的情趣,對生命的領悟也沒有,卻為明天如何做好推銷發(fā)愁,這就是你感覺不到快樂的原因。”
“噢!”他恍然大悟,“明白了,我只停留在‘生存’層次的‘賺錢’目的上,并且總是為明天擔憂,結(jié)果不能專心做好眼前的事,所以感覺很累。”
咨詢師點點頭說:“是啊,你顧慮太多,患得患失,所以與客戶交往時,不能全身心投入,交談起來就會感覺很困難,壓力也就自然產(chǎn)生了!還有,回到家里,本來可以徹底放松一下,但是你也為明天的工作擔憂,反而忽略了與家人分享生活快樂的時間,因此感覺越來越累。”
后來,張上杰上班的時候?qū)P淖鍪拢刻於甲屪约哼M步一點點,壓力反而小了;下班后,節(jié)假日,他和家人在一起用餐、談心,感受到的是人生的樂趣。
任何時候,專注贏得勝利,集中于眼前的事情,把簡單的事情做到位就是不簡單。著眼于當下,我們應注意做好以下兩點:
第一,做好眼前事,首先不能有攀比的心態(tài)。在青少年中間,攀比的現(xiàn)象并不鮮見。諸如,沒出國的跟出了國的比,薪水低的跟薪水高的比。結(jié)果,越比越不平衡,越比越不服氣,進而把自己的目標定得高了又高,直到超出了自己的實際能力,最后無心做好眼前的事情。
第二,把眼前的所有事都作為大事。有些人不屑于做眼前事,總以為眼前事是小事,是瑣碎的事,是無所謂的事。總感覺自己應該是干大事的人,自己該成就一番大事業(yè)。實際上,任何一番大事業(yè)都是由小事組成的,沒有小事的積累便不會有大事的成功。只有默默無聞地積累,才能達到厚積薄發(fā)的目的。
眼前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立即應該做的事情。活在當下,要求我們在遇到各種繁雜的事務時,不推卸自己要完成的事,立足當下,做好眼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