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認為,僅將管理者定義為“對他人的工作負有責任的人”是不夠的,管理者應該是“對企業的績效負有責任的人”。這里所謂的績效,就是合理使用資源(人員、設備、原材料等)。
德魯克明確了管理者的兩項核心要務:建立團隊和權衡利益。
1.建立團隊。
管理者必須建立一支單一有機體的團隊。團隊不僅僅是個體成員能力的簡單集合,良好的團隊能使全體成員的能力倍增。如果兩個人齊心協力,他們的工作績效將超過十個單打獨斗的人。
作為管理者,要協調大量活動。協調是管理的精要所在。企業必須協調股東、客戶、社會、員工和管理人員之間的沖突。管理者的任務是創造出一個大于其各組成部分總和的真正的、富有活力的整體,他把投入其中的各項資源,轉化為較各項資源的總和更多的東西。
管理者就好像是交響樂團的指揮:在他的努力、認識及領導之下,樂團的樂器演奏組合成為具有生命力的樂章。管理者與交響樂團指揮所不同的是:指揮手中有一冊樂譜,那是作曲家的作品,指揮只不過是照譜演奏;而管理者則必須身兼指揮及作曲家二職。
管理者為履行此項任務,必須使他的資源具備的一切實力,充分發揮出效果——尤其是有關人力的資源;同時又必須將資源的一切弱點予以“中和”。只有發揮出資源的優點,克服資源的弱點,管理者才能創造出一個真正的“整體”來。
為履行此項任務,管理者必須使企業機構的各項主要職能處于平衡,也必須使企業機構的各項主要職能協調一致。他一方面必須管理他的企業;一方面必須管理企業中的工作者和工作者的工作;他還必須使他的企業活躍于社會之中,活躍于當地的社區之中。他所做的任何一項決策,他所采取的任何一項行動,如果能滿足這三方面的任何一項的需要,但卻使其他兩項受到了損害,那么其結果必將使整個企業受到損害。他做的任何一項決策,他所采取的任何一項行動,均必須同時兼顧三者。
管理者要創造一個真正的“整體”,有賴其行動的審慎:他的每一次行動,均必須一面照顧到企業機構整體性的成果和績效,一面照顧到各項紛雜的企業活動的協調。管理者必須照顧到公司整體性的績效,也必須同時照顧到某一特定的業務——例如市場研究的業務。而且這也是相互關聯的:公司整體性的績效加強了,則對市場研究便將是一項挑戰;市場研究的業務加強了,則公司整體性的績效也可能提高。
因此管理者必須雙管齊下,同時檢討下列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本企業需要哪一方面更好的績效?又需要哪些方面更好的業務?第二,我們的各項業務能促進本企業哪方面的績效?又能夠改進本企業哪方面的成果?
2.管理者必須權衡目前利益與長遠利益。
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必須既有利于當前,又有利于根本的長期目標和原則。他即使不能把這兩個方面協調起來,至少也必須使之取得平衡。他必須計算為了當前利益而在長期利益方面所作出的犧牲,以及為了長期利益而在當前利益方面所作出的犧牲。他必須使這兩方面的犧牲盡可能最小化。而且他必須盡可能快地彌補這些犧牲。
管理者生活與活動于當前和未來的兩度時間之中,并要對整個企業及其各個組成部分的績效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