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水的其他重要特性

科學研究表明,水不僅是溶劑和運輸工具,它還有許多別的特性。水在調節身體各項功能時顯示出了這些特性,不但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反而很遺憾地混淆了人們的視聽,所謂的現代醫學科學正是建立在混淆視聽上的。

*在身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水具有重要的、基本的水解作用,即新陳代謝有賴于水的化學反應(水解作用)。水的化學能量可以促使種子發芽,長成一株新植物,甚至大樹。生命化學利用的正是水的能量。

*在細胞膜層面:水滲透細胞膜時可以生成“水電”能(電壓),轉化成三磷酸腺苷(ATP)和三磷酸鳥苷(GTP),這是兩種非常重要的細胞電池系統,儲存在能量池中。ATP和GTP是身體里的化學能量源。水的能量可以制造ATP和GTP。這種微小的粒子就像商品交換中的“現金流”,尤其在神經傳導方面。

*水還能形成一種特殊結構、模式或形態。它像一種粘合材料,能把細胞建筑粘和在一起。水像膠水一樣把固體溶質和細胞膜粘在一起。體溫較高時,水的粘合作用類似于“冰”。

*大腦細胞的產物可以通過“水道”運送到神經末梢,用來傳遞信息。在神經系統中,除了主航道外,還有支流和非常細的溪流,溶質材料沿著水道“漂運”,這種水道就是“微管”。(見圖3)

*人體中的蛋白質和酶在粘度較低的溶劑中效率較高。細胞膜中的所有受體(接受端)都是如此。在粘度較高的溶劑中(在脫水狀態下),蛋白質和酶的效率較低(對身體缺水的判別力可能也較差)。因此,水可以調節身體的所有功能,包括各種溶質的活動?!八巧眢w里的溶劑,它能調節所有功能,也能調節溶解在水中并在水中循環的溶質的活動?!边@一新的科學真理(認知模式的轉變)應該成為未來醫學研究的基礎。

缺水時,不僅人體的“內置”攝水機制會發揮作用,對體內的存量水進行定量分配的機制也開始發揮作用。它會根據預先確定的順序向身體的不同部位供水——這就是“干旱管理”。

科學研究表明,受組胺引導和操縱的神經傳導系統會活躍起來,激發從屬系統,促進水的攝取。從屬系統也參與水的分配和循環,把水從一個器官調配到另一個器官。從屬系統用后葉加壓素、血管緊張肽(RA)、前列腺素(PG)和激肽做媒介。由于身體內部沒有隨時可以提水的水庫,只能通過優先配置系統對存量水或攝入體內的水進行分配。

體內的神經水運系統

p1

圖3:示意圖,表明單個神經纖維和在微管兩側的水路運輸系統,水路運輸系統起到排水管的作用,因為它從周圍汲取水分,因此制造了一個低粘度的區域。

有研究表明,在兩棲動物中,組胺的生成量和儲量都很低。組胺生成后,兩棲動物一旦缺水,就會發揮作用。

神經傳導組胺是用來規定和調節現有水量的,動物體內出現脫水后,組胺的產量和儲量會大大提高——這就是所謂的干旱管理。組胺和從屬它的前列腺素、激肽以及PAF(也是一種與組胺有關的媒介)——能調節和分配攝入體內的水分——它們碰到痛感神經就會引起疼痛。

前面講述了“醫學觀念的轉換”,提出了兩個被人忽視的問題,第一,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越來越缺水。與此同時,新觀點否定了以“口干”為身體缺水的惟一信號的老觀念。第二,當神經傳導組胺的生成和從屬的調水因子過于活躍,以至于引發過敏、哮喘和慢性疼痛時,應該把這類疼痛理解為缺水信號——身體因缺水發出的危機信號。只有“認知模式轉變”了,我們才可能識別出身體缺水或局部缺水的各種信號。

新觀念(新模式)表明,身體的慢性疼痛不應用受傷或感染來解釋,而應當首先將它視為慢性缺水,什么部位疼痛,什么部位就缺水。醫生首先應當考慮疼痛信號,先把它們視為缺水信號,而后再考慮是否采用復雜的治療程序。非傳染性的、“反復出現”的或慢性的疼痛應當視為身體缺水的信號。

目前的治療方法識別不了身體的缺水信號,這無疑會使問題復雜化,人們很容易把這些信號看成某種嚴重疾病的并發癥,采用各種復雜的治療手段,其實它們僅僅是脫水的信號。雖然僅用水就能減輕病人的痛苦,患者卻被迫接受藥物或者介入式治療。因此,醫生和患者都有責任了解慢性脫水癥給人體帶來的傷害。

慢性疼痛包括消化不良疼痛、風濕性關節炎疼痛、心絞痛(無論行走還是休息)、腰部疼痛、間歇性跛行疼痛(行走時腿部疼痛)、偏頭痛和持續性頭疼痛、腸炎疼痛和與之相關的便秘。(見圖4)

觀念的轉變表明:首先應當用調整日常飲水量的方法來治療這些疼痛。給病人常規止痛藥或其他緩解疼痛的藥物前,如抗組胺藥或抗酸劑,應當先觀察幾天,讓病人每天24小時的飲水量不少于兩品脫半(即兩升半),以便防止永久性的局部損害或全身損害,發展成不治之癥。有些人有多年的疼痛史,對這樣的病人,要想試一試水能否解除疼痛,首先應當確認他們的腎臟是否有足夠的排尿能力,以免在他們的體內積存過多的水。應當把排尿量和飲水量加以對比。飲水量增加,排尿量也會增加。

缺水引起疼痛是生理學上的新觀念,為未來的醫學研究和探索疾病的起源開辟了一種新思路。它揭示出,長期使用止痛藥來“抑制”慢性脫水癥或局部脫水癥的重要信號對健康有害無益。

脫水癥和某些慢性疼痛

p1

圖4:痛感探測感官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局部的神經系統,一部分是中樞神經系統。在早期,止痛藥可以消除局部的疼痛,但是,當達到一定界限時,大腦就變為監控疼痛的直接中心,直至身體出現脫水癥。

這些止痛藥(鎮痛劑)有致命的副作用。持久的脫水能損害身體,止痛藥壓抑了痛感,卻不能消除疾病的根源——脫水。鎮痛劑往往會引起胃腸出血。每年都有一兩千人因為經常服用鎮痛劑而喪命?,F在(1994年)已經清楚了,止痛藥能損害一部分人的肝臟與腎臟,能致人于死命。

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疼痛的起源,上述觀點為疼痛的緣起提供了科學的解釋。關于水在人體中的作用,人們只要轉變觀念,就會在未來的臨床醫學中創造奇跡。某些疾病是由缺水引起的,但是,一些專業機構卻因長期的無知無識而獲益,它們至今不肯推廣這一信息。

醫學界的專業人士一旦采用新的認知模式,就會改變“應用醫學對人體的無知”,使用經過深思的、預防性的醫療保健方法。更重要的是,簡單的生理療法能夠防患于未然,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而不會聽任它們發展成不可醫治的痼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长沙市| 临湘市| 崇明县| 长垣县| 中超| 双辽市| 宁陵县| 井冈山市| 陆川县| 婺源县| 济源市| 武山县| 丹阳市| 胶南市| 沾化县| 泰安市| 台安县| 吉木乃县| 浮梁县| 吕梁市| 云阳县| 马尔康县| 寿光市| 镇赉县| 志丹县| 桐庐县| 长垣县| 昌乐县| 会昌县| 文水县| 岗巴县| 垣曲县| 汝阳县| 岳阳县| 无极县| 泰宁县| 望城县| 丁青县| 盘山县|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