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釣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釣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
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
另一個人則提著釣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蔚藍色的海洋時,他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寰。
同樣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釣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尋找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經過遙遠的跋涉,終于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桃園三結義”一展劉備霸業,居里夫婦的結合共入諾貝爾獎殿堂,此等實例,比比皆是。
一撇一捺寫個人。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是緊密的,可以說很少有人能夠離開別人而獨自取得成功。孤島生存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童話。
合理地、有效地借助他人的力量完全是必要的,甚至是一種智慧的體現。當我們覺得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的時候,我們必須審視自己是否將視線局限在了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因為很多情況下,我們過分關注問題和自身的能力,或是不愿意被他人掩蓋自身的光華,而忽視了別人可以幫助自己,不懂得合作。
古希臘時期的塞浦路斯,曾經有一座城堡里關著一群小矮人。傳說他們是因為受到了可怕咒語的詛咒,而被關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找不到任何人可以求助,沒有糧食,沒有水。7個小矮人越來越絕望。但小矮人們沒有想到,這只是神靈對他們的考驗。
小矮人中,阿基米德是第一個收到守護神雅典娜托夢的。雅典娜告訴他,在這個城堡里,除了他們待的那間陰濕的儲藏室以外,還有其他的25個房間里,其中有1個房間里有一些蜂蜜和水,夠他們維持一段時間;而在另外的24個房間里有石頭,其中有240塊玫瑰紅的靈石,收集到這240塊靈石,并把它們排成一個圓的形狀,可怕的咒語就會解除,他們就能逃離厄運,重歸自己的家園。
第二天,阿基米德便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夢告訴了其他的6個伙伴,其中有4個人不愿意相信,只有愛麗絲和蘇格拉底愿意和他一起去努力。開始的幾天里,愛麗絲想先去找些木柴生火,這樣既能取暖又能讓房間里有些光線;蘇格拉底想先去找那個有食物的房間;而阿基米德想快點把240塊靈石找齊,好快點讓咒語解除。3人無法統一意見,于是決定各找各的,但幾天下來,3個人都沒有成果,倒是耗得筋疲力盡了,更讓其他的4個人取笑。
但是3個人沒有放棄,失敗讓他們意識到應該團結起來,一起合作。他們決定,先找火種,再找吃的,最后大家一起找靈石。這個方法使得3個人很快在左邊第二個房間里找到了大量的蜂蜜和水。
在經過了幾天的饑餓之后,他們狼吞虎咽了一番,然后帶了許多食物分給特洛伊、安吉拉、亞里士多德和梅麗沙。溫飽的希望改變了其他4個人的想法,他們后悔自己開始時的愚蠢,并主動要求要和阿基米德他們一同尋找靈石,解除那可恨的咒語。
小矮人們從這件事中,發現了一個讓他們終生受益的道理:知識不過是一種工具,只有通過人與人之間溝通、互補、合作,才能發揮它的全部能量。
為了提高效率,阿基米德決定把7個人兵分兩路:原來3個人繼續從左邊找,而特洛伊等4人則從右邊找。
在7個人的通力合作下,他們終于找齊了所有的240塊靈石。在神靈的眷顧下,小矮人們最終勝利了。
每個人的能力構成都是不同的,也是具有互補性的。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人總是有部分欠缺或是不了解的領域。適當與他人合作,發揮各自的長處,這樣不僅能解決問題,更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我們的人際關系、金錢、擁有的能力等都是我們的資源。遇到問題的時候,何不讓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共同幫助我們呢?孤立并不代表獨立,獨立并不代表不借鑒他人,不借鑒他人不代表不需要他人的啟發或是幫助。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利用合作的方法,問題往往就能輕易地得到解決,從而取得成功。
4.分解目標,實現大未來
我們也許沒有能力一次就取得一個大的成功,但我們可以積累無數個小成功。一個小成功并不能改變什么,但無數的小成功加起來就可以讓我們成為巨人。
中國有句俗話:“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同樣,成功也如此。我們常常十分急躁地埋頭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希望盡快地擺脫困境,獲取成功。但是,當我們并沒有認真了解這個問題,只是一心想著要快速解決問題的時候,是很難獲得巨大成功的。
我們常常被一些問題的復雜和棘手所嚇倒,認為解決它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你是否嘗試過將這個嚇倒了你的大問題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來解決呢?
在《約翰·馮·諾伊曼傳》中有這樣一段話:
1954年10月,總統任命諾伊曼為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成員。他多年的老朋友施特勞斯是這樣評價他為該委員會服務的情況的:“從被任命到1955年秋,約翰干得很漂亮。他有一種使人望塵莫及的能力。最困難的問題到他手里,都會被分成一件一件看起來全是十分簡單的事情。而我們所有的人都奇怪為什么自己不能像他那樣清楚地看透問題的答案。用這種方法,他大大地促進了原子能委員會的工作。”
當一個人無法將整塊牛排吞下去的時候,該怎么辦?認為我們根本無法吃下那塊牛排嗎?當然不是。我們可以使用工具,將牛排切成小塊,這樣我們便能順利進食了。
現實中的問題常常是錯綜復雜的,我們很難將問題一下完美解決。這時,我們就可以嘗試將一個大問題分割成不同的小問題,逐個擊破。這樣遠比毫無頭緒地尋找一個一次就可以解決的方法要來得實際和有用得多。
1983年,伯森·漢姆徒手登上紐約帝國大廈,在創造了吉尼斯紀錄的同時,也贏得了“蜘蛛人”的稱號。
美國恐高癥康復協會得知這一消息后,致電“蜘蛛人”漢姆,打算聘請他做康復協會的心理顧問。因為在美國,有數萬人患有恐高癥,他們被這種疾病困擾著,有的甚至不敢站在椅子上換一只燈泡。
伯森·漢姆接到聘書,打電話給協會主席諾曼斯,讓他查一查他們協會里第1042號會員的情況。這位會員的資料很快被調了出來,他的名字叫伯森·漢姆,就是“蜘蛛人”自己。原來,這位創造了吉尼斯紀錄的高樓攀登者,本身就是一位恐高癥患者。
諾曼斯對此大為驚訝。一個站在一樓陽臺上都會心跳加快的人,竟然能徒手攀上300多米高的大樓,這確實是個令人費解的謎。他決定親自去拜訪一下伯森·漢姆。
諾曼斯來到費城郊外漢姆的住所。這兒正在舉行一個慶祝會,十幾名記者正圍著一位老太太拍照采訪。原來伯森·漢姆94歲的曾祖母聽說漢姆創造了吉尼斯紀錄,特意從100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羅徒步趕來。她想以這一行動為漢姆的紀錄添彩。誰知這一異想天開的想法,無意間竟創造了一個94歲老人徒步行走的紀錄。
《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問她:“當你打算徒步而來的時候,你是否因年齡關系而動搖過?”
老太太神采奕奕,朗朗地笑著說:“小伙子,打算一口氣跑100公里也許需要勇氣,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只要你走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后一步接一步,100公里也就走完了。”
恐高癥康復協會主席諾曼斯緊接著問伯森·漢姆:“你的訣竅是什么?”
伯森·漢姆看著自己的曾祖母說:“我和曾祖母一樣,雖然我害怕300多米高的大廈,但我并不恐懼一步的高度。所以,我戰勝的只是無數個‘一步’而已。”
我們也許沒有能力一次就取得一個大的成功,但我們可以積累無數個小成功。一個小成功并不能改變什么,但無數的小成功加起來就可以讓我們成為巨人。對于故事中那對祖孫來說,300多米的大廈和100公里就是他們的成功目標。當別人絞盡腦汁想要如何如何的時候,他們卻將實現這遠大目標的困難分解成了無數個“一步”,通過無數個“一步”的完成,最終解決了問題,獲得了成功。
在我們的工作中,也有許多通過將問題分解成小問題,然后一一解答,來解決一個大問題的實例。例如編寫一個計算機軟件程序,這個軟件可能要有非常巨大的功能,但是再強大的軟件都是通過分成一個個小部分編寫來實現的。
曾經有一位名叫希瓦勒的鄉村郵遞員,每天徒步奔走在各個村莊之間。有一天,他在崎嶇的山路上被一塊石頭絆倒了。
他發現,絆倒他的那塊石頭的樣子十分奇特。他撿起那塊石頭,左看右看,有些愛不釋手。
于是,他把那塊石頭放進自己的郵包里。村子里的人們看到他的郵包里除了信件之外,還有一塊沉重的石頭,都感到很奇怪,便好意地對他說:“把它扔了吧,你還要走那么多路,這可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他取出那塊石頭,炫耀著說:“你們看,有誰見過這樣美麗的石頭?”
人們都笑了:“這樣的石頭山上到處都是,夠你撿一輩子。”
回到家里,他突然產生一個念頭,如果用這些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城堡,那將是多么美麗啊。
后來,他每天在送信的途中都會找到幾塊好看的石頭。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但離建造城堡的數量還遠遠不夠。
于是,他開始推著獨輪車送信,只要發現中意的石頭,就會裝上獨輪車。
此后,他再也沒有過上一天安閑的日子。白天他是一個郵差和一個運輸石頭的苦力,晚上他又是一個建筑師。他按照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來構造自己的城堡。
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議,認為他的大腦出了毛病。
二十多年以后,在他偏僻的住處,出現了許多錯落有致的城堡。當地人都知道有這樣一個性格偏執、沉默不語的郵差,在做一些如同小孩子們建筑沙堡的游戲。
1905年,法國一家報社的記者偶然發現了這些城堡。這里的風景和城堡的建造格局令他慨嘆不已,為此他寫了一篇介紹希瓦勒的文章。文章刊出后,希瓦勒迅速成為新聞人物。許多人都慕名前來參觀,連當時最有聲望的大師級人物畢加索也專程參觀了他的建筑。
現在,這個城堡已成為法國最著名的風景旅游景點之一,它的名字就叫做“郵遞員希瓦勒之理想宮”。在城堡的石塊上,希瓦勒當年刻下的一些話還清晰可見。
有一句話刻在入口處的一塊石頭上:“我想知道一塊有了愿望的石頭能走多遠。”
據說,這就是當年絆倒過希瓦勒的第一塊石頭。
看似是無法解決的困難,被分解之后,解決起來就輕而易舉了。的確,用撿來的石頭建造一座座城堡的確是十分困難的,是一個幾乎無法解決的大問題,所以當年有許多人嘲笑那位郵差。但是當郵差將困難分解到每日的行動中去的時候,他所要做的僅僅就是每天撿些石頭,將它放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地方而已。
分解問題有助于解決問題,獲取成功。當一個原先令你畏懼的問題被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放在你面前時,你就能夠輕而易舉地征服它們。所以,嘗試用吃牛排的方法來對待你的問題,你會發現獲得成功要容易得多。
5.創新才能把握成功機會
創新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方法,它會讓你擁有無數的夢想,讓你渴望自己的生活變得與眾不同;它會鼓勵你去嘗試做一些新事情,從而把一切變得更美妙、更有效、更方便。
也許對大多數人來說,創新、創造仍是陌生而神秘的,似乎它只是少數天才的專利。熊彼得先生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就曾經責怪愛因斯坦創造了天才的物理學理論,但沒有給后人留下他如何思考問題的方法,因而后人很難向他學習。其實,創新有大有小,內容和形式也可以各不相同。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創新活動已經不僅是科學家、發明家在實驗室里的工作,它已經深入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已經是人人都可以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所以說任何人,在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隨時隨地都可能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在工作中,許多員工由于害怕承擔責任,一味地墨守成規,懼怕改變,不愿意嘗試用新的方法做事,也從不去想新的方法。
海爾公司在開拓海外市場時,并沒有一味地依照國內的老方法,而是針對當地的學生,專門請了美國當地人來設計電器。
美國的學生大多是租房子住,而在美國的很多地方,特別是在紐約,房價十分貴,寸土寸金,所以學生們租的房子都非常小。于是海爾公司根據這個特點,把冰箱臺面設計成一個小桌子,這樣就節約了很大一部分空間。
后來,設計師又把小桌子改裝成一個折疊的臺面,可以把電腦放在上面。這種設計迎合了學生的需求,所以特別受學生歡迎。
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會有一個精美的創意。它就像火箭上的加速器一樣,推動你邁向成功!
如果你創新的點子,適合公司的發展,那么你的這個創新就可以得到公司的認可,公司就會幫助你將這個創新的點子轉化為行動,你也會因此得到發展。創新的點子成為你邁向成功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