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增值(“從實踐到理論”企業管理叢書·利豐系列)
- 鄭艷玲
- 887字
- 2019-11-29 22:33:13
二、供應鏈績效評價的作用
為了有效地評價供應鏈的實施給企業群體帶來的效益,方法之一就是對供應鏈的運行狀況進行必要的度量,并根據度量結果對供應鏈的運行績效進行評價。因此,供應鏈績效評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用于對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效果做出評價。主要考慮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為供應鏈在市場中的存在(生存)、組建、運行和撤銷的決策提供必要的客觀依據。目的是通過績效評價而獲得對整個供應鏈運行狀況的認識,找出供應鏈運作方面的不足,及時采取措施糾正。
第二,用于對供應鏈上各個成員企業做出評價。主要考慮供應鏈對其成員企業的激勵,吸引企業加盟,剔除不良企業。
第三,用于對供應鏈內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做出評價。主要考慮供應鏈的上游企業(如供應商)對下游企業(如制造商)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從用戶滿意度的角度評價上、下游企業之間合作伙伴關系的好壞。
第四,除對供應鏈企業運作績效進行評價外,這些指標還可起到激勵企業的作用,包括核心企業對非核心企業的激勵,也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和經銷商之間的相互激勵。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供應鏈的績效評價一般從三個方面考慮:
第一,內部績效度量,它主要是對供應鏈上的企業內部績效進行評價。常見的指標有成本、客戶服務、生產率、管理水平、質量等。
第二,外部績效度量,它主要是對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運行狀況的評價。外部績效度量的主要指標有用戶滿意度、最佳實踐標桿等。
第三,供應鏈綜合績效度量,正如英國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托弗指出的那樣,21世紀的市場競爭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就引起了人們對供應鏈總體績效和效率的日益重視,要求提供能從總體上透視供應鏈運作績效的度量方法。這種透視方法必須是可以比較的。如果缺乏整體的績效度量,就可能出現制造商對用戶服務的看法和決策與零售商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的現象。綜合供應鏈績效的度量主要從用戶滿意度、訂單響應時間、成本、資產增值等幾個方面展開。除了一般性統計指標外,供應鏈的績效還輔以一些綜合性的指標,如用供應鏈生產效率來度量,也可用某些由定性指標組成的評價體系來反映,如用戶滿意度、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