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口腔潰瘍和口臭:口腔問題是表象,消化問題才是真相(1)

口腔潰瘍和口臭的“真兇”在消化道。反復性的口腔潰瘍多因脾虛而起,頑固性的口臭多因胃熱而犯。單純地消炎止痛、使用口氣清新劑只能暫時緩解,要想徹底擺脫,還要從調理好消化系統入手。

消化系統問題一旦解決,就如釜底抽薪一般,斷了口腔潰瘍和口臭的“香火”,兩者無以為繼,自然乖乖“撤退”了。

急性口腔潰瘍和“上火”的一世癡纏

說起口腔潰瘍,我想起了兩句古詩。一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正應了急性口腔潰瘍的癥狀:嘴里突然長出好幾個水泡,有強烈的灼痛感。在我們中醫看來,急性口腔潰瘍是實火所致,一般1周左右自己就好了。另一句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正是復發性口腔潰瘍的寫照,發生、發展悄無聲息,嘴里隔段時間就長泡,此起彼伏,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慢性復發性口腔潰瘍多是虛火所致,雖沒有急性口腔潰瘍那么猛烈,但纏綿不絕,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上火之路:水不足而火有余

我有一位同事張大夫,是借調到我們醫院的軍醫,他確實是軍人風格,不僅性格直爽,做事雷厲風行,就連吃飯也是速戰速決。

張大夫是四川人,食譜中“麻辣”是主旋律,經常看到他吃著擔擔面,就著辣子雞,呼嚕呼嚕,頃刻間半碗已經下肚。

我曾經調侃他:“慢點吃,小心咬著舌頭。”

沒想到過幾天再碰到張大夫時,他真的話都說不利索了,見了面就抱怨我說:“都是你這烏鴉嘴,我那天吃飯著急,咬著自己了,然后就起了滿嘴的水泡。”

我看著張大夫的嘴,盡量憋住笑:“你自己上火,得了口腔潰瘍,怨我干啥?”

沒想到聽我提到“上火”,張大夫不但不生氣,反而來了興趣,一把拉住我問道:“老聽老百姓說上火了,但我們西醫里沒這個說法,這是中醫的專利,今天你說我上火了,那你就給我講講,究竟什么是上火了?”

我本來不想答應,但張大夫認真得很,都扯到中西醫合作的高度了,我決定好好給他說道說道。

要想解釋上火,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火。中醫所說的“火”,是用自然界的火來打比方,用來說明人的生命活動和病理現象。

自然界的火能產熱生暖,有一定的熱力,對人很有利,可以把它比喻為人體“生理之火”;自然界的火能很快把東西燒成灰,甚至造成火災,對人有害,可以把它比喻為人體“病理之火”;自然界的火焰搖動著向上沖,人體的火也有炎上的性質。生理之火能腐熟水谷,化生精氣,營養臟腑、四肢百骸,維持生命需要,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陽氣;而病理之火如果失去制約,就會導致我們所說的上火癥狀。

中醫講求辨證,要想進一步把上火說清楚,還要把“火”的“夫人”——“水”請出來一并介紹。中醫所說的“水”與“火”一樣,并不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而是身體內的一種力量,一種與“火”對立統一的力量。

看到這兒有讀者可能會有疑問,“水”不是“火”的克星嗎?怎么會成了它的“夫人”?

“水”和“火”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它們時而針鋒相對,時而攜手共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達到中醫講求的“陰陽平衡”的狀態。如果有一天,這兩股力量“吵架”了,就會出現陰陽失衡,“水”占上風就會水腫,而“火”占上風自然就是上火了。您說,這種關系,是不是很像夫妻關系呢?

一般來說,“水”和“火”夫妻倆關起門來,小吵小鬧,很快就會過去,握手言和,對身體沒什么損傷。夫妻雙方經營婚姻,如果有一方總是壓制另外一方,長期下去家庭關系肯定會出問題;同樣,如果“水”和“火”之中的某一方在身體內占據了較大的優勢,力量過于強大,那身體也就要出狀況了。比如,接連幾日緊張工作,又吃多了辛辣的食物,身體里的“火”就仿佛得到了外援,勢力猛長,一發不可收拾,開始欺負“水”,而“水”爭執不過,身體內的平衡被打破,趾高氣揚的“火”就有可能犯下讓人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一系列罪行。

是什么在嘴里“放了火”?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火”本身并不是“罪人”,它是我們身體里一股正常的力量,是人體的陽氣,而“火”只有在失去了制約后,才會危害身體,造成很多病癥,口腔潰瘍就是其中之一。就好比自然界的火可以幫我們取暖做飯,是“好的”,當有外界力量不恰當地助長了火勢,使火失去控制后,才會釀成火災,危害人類,成為“壞的”。

那究竟是什么助長了人體里的“火”,使它燒到了嘴巴里呢?我還是要說一說我的同事張大夫。

張大夫平時吃飯很快。吃得快,說明這人著急,折射出焦慮心理,這種狀態會導致氣機上行,容易上火。另外,從西醫角度講,吃得太快,很多食物沒有經過仔細咀嚼,唾液與食物混合不充分,不能完全發揮唾液的滅菌功能,食物中的細菌進入身體,會增加感染的機會,也容易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

張大夫好吃辛辣,口味很重。無論太燙、太咸還是太辣,或者是煙酒刺激,都容易損傷口腔黏膜,使其屏障功能下降,導致容易被感染。另外,太咸和太辣的食物進入身體以后,需要很多水分來代謝,這樣細胞中的水分子就會大量減少,不僅會使我們感到口渴,而且水分的減少,也不利于代謝產物的清除,容易引起炎癥因子的活躍。所以口味重的人,就會比清淡飲食的人更容易發生口腔潰瘍。此外,頓頓膏粱厚味,還會加重胃腸負擔,也是上火的原因。

張大夫又要看病又要搞科研,“壓力山大”。人在壓力很大的時候自然會焦慮、急躁,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肝氣郁滯狀態,時間久了,就會氣郁化火,也是上火形成的原因。此外,人體在感受到壓力的時候激素分泌旺盛,尤其是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就像人體里的救火隊,有大事要事它就緊急動員,一馬當先,比如賽跑、考試的時候,身體和精神高度緊張,腎上腺素大量分泌。但腎上腺素不是無窮無盡的,當比賽結束、考試完成時,是人體放松的時刻,也是腎上腺素撤退的時機。在激素水平下降時,免疫力的“長城”就會出現空洞,這時候人體就容易感染,反映在嘴里就容易得口腔潰瘍。

吃飯快、口味重、壓力大這些因素就像是一根根木柴,燒旺了人體內的“病理之火”,燒到口腔,就成了口腔潰瘍。

聽了我的介紹,張大夫若有所思,他試圖把我給他講的概念納入他的知識體系中,于是,對于“上火”,有了西醫的理解。

西醫認為,口腔潰瘍與感染、人體免疫功能相關。人體受到病原體的侵襲不一定會感染,要看身體能不能清除病原體,而上火就相當于身體免疫系統與病原體對抗的過程。

受到感染后身體免疫系統與病原體激烈交鋒,就是上火了,如果病原體被清除了,不會發病,上火也隨之消失,如果病原體沒有被清除,不僅會發病,上火也愈演愈烈。

免疫系統與病原體的交鋒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地方,如果戰場在嘴里,那免疫系統戰敗的后果就是口腔潰瘍。

逼退急性口腔潰瘍只需1周

半流食+外敷,聰明應對口腔潰瘍急性發作

患上急性口腔潰瘍,飲食上肯定要多加注意。首先,病情嚴重時飲食先以流食或半流食為主,比如牛奶、粥之類的。但要注意,粥一定要放溫以后再喝,免得太燙了刺激到嘴里的潰瘍面。還可以在米里加一些清火的食材一同煮粥,比如薏米、綠豆等。

此外,還有一些小方法可以消炎止痛,促進愈合。

①維生素C 研為細粉狀,涂于潰瘍面。

②把維生素B2研為細粉狀,用適量香油調勻,做成稀糊狀,涂于潰瘍面,每日4~6次。

③針刺破維生素E 膠丸,將藥液擠出涂于潰瘍面,保留1分鐘,每日4次。

④用三七粉外敷潰瘍面。

滅實火兩大招:少辛辣刺激、多喝水

患了口腔潰瘍,10個患者中起碼有8個會問我有什么要忌口的。的確,病從口入,要是能在源頭上控制,就能減少口腔潰瘍的發生,或者減輕口腔潰瘍的癥狀。

最主要的就是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這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忌口原則。所謂辛辣刺激性食物主要是咱們愛吃的川菜,水煮魚、麻辣燙、辣子雞等通通都在黑名單上。我們還是要盡量避免“重口味”,多吃“小清新”,比如萵筍、生菜、黃瓜及楊桃、獼猴桃等新鮮蔬菜瓜果。

然后就是多喝水,多排尿,這是中西醫共同的智慧,水能滅火,身體里的水多了,火就下來了。另外,多喝水能加強代謝,盡快帶走病理產物,炎癥就消了。

但要特別注意,一定要飲用白開水,而不是各種飲料,果汁也不例外。即使是新鮮果汁,也很有可能由于糖分太高而引起身體內細胞的高滲狀態反而導致機體缺水。

滅實火的金銀花茶

“有道理,”張大夫聽我分析了這么多,信任地看著我,“但我不愛喝白水,能不能給我開個中藥方子,我少抓點泡水當茶喝。”

看他認真的樣子,我也坐下來仔細看了看他的舌頭,果然舌頭紅紅的,舌尖還有很多小紅點,這些都提示身體里面有內熱,尤其是舌尖的小紅點,我們稱之為“芒刺”,是有心火的表現,符合他“壓力山大”的形象;我摸了摸他的脈,脈象非常弦,提示肝經有火,解釋了他的脾氣急躁。

治療“實火”引起的急性口腔潰瘍,要點是清熱、解毒、瀉火。我拿出紙和筆,給張大夫開了個方子:金銀花20克,菊花、麥冬各15克,蓮子心、淡竹葉、陳皮各10克,為1劑,每次取少許(每種藥3~5克),加冰糖適量,以水沖泡,頻頻代茶飲。

這個小方子中金銀花是君藥,是藥中的皇帝,也就是最重要的部分,起主要的清熱、解毒、滅火作用。菊花是臣藥,是藥中的丞相,輔助金銀花清熱解毒,還可以清肝經熱,疏肝解郁。麥冬、蓮子心和淡竹葉是佐藥,作用相當于大臣的門客,麥冬用來滋陰,補充身體的水分,從根源上加強身體水的力量,蓮子心可以清心火,淡竹葉利尿,三藥共同用自己的特長來幫助臣藥完成輔佐大業。陳皮和冰糖是使藥,可以調和諸藥,不但口感好,還可以健脾理氣,使這個藥方在清熱解毒的同時不傷害胃氣。通過君臣佐使的配合,共同完成清熱解毒瀉火的重要任務。

來醫院找我的都是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

虛火上炎,讓口腔潰瘍反復猖狂來襲

張大夫患的是典型的急性口腔潰瘍,但實際上,我在臨床上碰到這樣的患者并不多。為什么?前面說了,盡管來勢洶洶,但急性口腔潰瘍一般1周左右自己就好了,所以大部分人都覺得為幾個“口瘡”去趟醫院不值當的。

那我在門診是不是就很少遇到口腔潰瘍患者了?當然不是。我的患者有很多得的是復發性口腔潰瘍,往往是受盡折磨,痛苦不堪。

我的鄰居老楊就是個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他來找我看病時說話都困難了,大部分病情是他的老伴代述的。

“李大夫,您看看,他嘴里的口瘡就跟莊稼似的,一茬接一茬,一波還沒好呢,下一波又接上了。”

我看了看老楊的口腔,果然布滿了新舊不一的潰瘍病灶。

還沒等我問話,老楊艱難地開口了:“大夫你說我可怎么辦?這病都折磨我5年了,就沒消停過。別人倒霉的時候是喝涼水都塞牙,我是喝涼水都長口瘡。”

仔細詢問得知,老楊的口腔潰瘍反復發作,基本上是1個月3次,每次持續5天到1周。因為是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我除了詢問是否吃飯快、口味重、壓力大這些常規問題,判斷是否有“實火”外,還問了其他一些問題。“大便怎么樣?”我習慣從大便開始問診。大便很能反映一些問題,尤其對于消化科來說,從大便的頻率、性質以及伴隨物可以判斷身體的狀態,診斷或者輔助診斷疾病。

“偏稀,有時候一天好幾次,還總覺得排不干凈。”“氣味重不重,就是臭不臭?”“有時候有味兒,有時候沒有啥味兒。”“有沒有抽煙、喝酒的習慣?”

“都沒有。”大便稀一般不是實火,而且不臭,更可以說明這一點;不抽煙、不喝酒更是降低了體內有實火的可能性。老楊很可能有消化不良導致的虛火上升,而排不盡感說明有氣滯。

我讓老楊伸出舌頭看看舌苔,舌淡紅苔薄白,說明身體熱象不明顯,苔不黃不厚,也說明不是實火。

我給他把了把脈,從脈象上看,右寸脈沉,右關脈濡,其余皆滑。

左右兩手的寸、關、尺分別對應心、肝、腎,肺、脾、命門。脈沉說明疾病在里,氣不足;脈濡說明氣虛濕困;脈滑則是熱象。

老楊的脈象顯示出身體里寒熱錯雜,肺氣虛,脾被濕困,脾陽虛,運化不足,脾胃吸收不好,導致虛火上炎,大便稀。

我說老楊有虛火,又說他身體里還有寒,看起來非常矛盾,實際上,老楊身體里有致病的“病理之火”,所以我說他有“火”,而用于運化的“生理之火”又不足,所以我又說他有“寒”,這一點都不矛盾。

全身疾病、遺傳、過敏可能是幕后真兇

了解了老楊的基本情況后,我又繼續問了其他一些特別需要關注的問題。

“除了口腔潰瘍,您還有哪里不舒服嗎?”因為口腔潰瘍有時候是全身疾病的一個癥狀,我問這句話是想知道有沒有其他疾病的表現。

“他除了老喊累,也沒什么特別的。”老楊的老伴回答,老楊也點點頭。“那您有做過定期體檢嗎?身體有啥毛病沒?糖尿病、高血壓,這些有嗎?”我還是不放心,追問了一句。

“這些都沒有,兒子孝順,每年都帶我們去體檢,抽血,照B 超、心電圖,沒毛病。”老楊的老伴回答得很肯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桐梓县| 定南县| 临猗县| 濮阳县| 庄浪县| 禄丰县| 康乐县| 富锦市| 利川市| 名山县| 射洪县| 陆良县| 信丰县| 南京市| 葫芦岛市| 黄梅县| 格尔木市| 南通市| 山西省| 宁津县| 图们市| 仁布县| 达尔| 莎车县| 介休市| 临洮县| 砀山县| 稻城县| 梨树县| 榆树市| 芦溪县| 师宗县| 墨江| 泰兴市| 理塘县| 萨嘎县| 北安市| 武陟县| 大方县|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