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殺人無罪,大黃救人無功
中醫有一句名言“人參殺人無罪,大黃救人無功”,說的就是許多人大量服用人參,人參生內熱,耗竭身體的陰氣,陰陽不平衡,導致身體虛弱而死亡,大家卻一味地記得人參的好,不會想到是服食人參而導致的死亡;有些身體熱邪集聚的患者,已經奄奄一息,經過大黃的排毒泄下,恢復健康,大家卻不相信大黃這樣的瀉藥同樣可以挽救人的性命。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還有不同的排列組合,有些人可能兩三種虛弱同時出現,只有經過準確的中醫辨證才好對癥進補。
與姑姑道別的時候,回頭看看,電視里正在播放某藥品的廣告。科普保衛戰,任重而道遠。而對于保“胃”戰,我將不遺余力地用事實講述醫生知道的真理。
能吃好每頓飯,比費心費力地去找什么補品都重要。我們需要的能量,都在自然的食物中,只要吃好三頓飯,胃腸就會得到許多“正能量”。當然,我們需要吃的是新鮮有營養的食物,而不是吃垃圾食品。真正的好食物,烹飪少,但是能有食物自然的香甜。
不得不說,日本料理是很健康的,新鮮、自然、烹飪少。自己家里做的飯,也是比較健康的,但要記得少鹽少油。垃圾食品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油炸品,第二位是腌制品。整天吃這些純追求口味的食物,吃多少補品都消除不了它們的副作用。
最好的補食是一日三餐
門診結束,發小約我和高中同學聚會。醫生參加的聚會,難免會被問到健康和疾病的問題,對此,我已經司空見慣。其實,看病就是我的日常工作,和大家一樣,不是工作狂的話,誰也不喜歡在吃飯時間談工作。但是礙于情面,我經常在吃飯時不得不一邊嚼著東西,一邊思考著身體健康的事情,解答著問題。說不定有時候還需要放下碗筷先診個脈。
最開始,我會拒絕一些飯局,好騰出時間來在微博、微信上做醫學科普宣傳,指望著能有一個“爆炸”的作用,希望這一點點的宣傳,能夠通過網絡傳播,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讓健康理念能夠擴散開來,提高親朋好友,乃至廣大人民群眾的醫學健康素養。后來才發現這是我的一廂情愿,不知道的還是不知道,尤其是熟悉的朋友,那我還不如去參加同學聚會,聯絡感情的同時還可以面對面給他們科普。
這次同學聚會,剛一落座,同學阿杰就迫不及待地湊過來,說:“你怎么老不參加聚會,今天可逮著你了,我跟你說,我最近查出來有幽門螺旋桿菌,是不是就要得胃癌了?”
我還沒開口,立刻有人搭茬:“才不是呢,但吃飯的時候要注意,別和孩子在一起吃飯。”
還有人說:“聽說幽門螺旋桿菌很難殺滅,殺不掉怎么辦呢?”阿杰聽了,又對我說:“西藥副作用太大,李博,你不是學中醫的嗎,用中藥給我殺一殺吧。”
“不就吃個飯,咋就又成了李博的義診了,你們這些機關槍,別轟炸他了,剛下門診多累啊。快點菜。”還好有阿虹為我解圍,我感動得差點掉下淚來。
“對對對,”其他人也跟著應和,“你快看看菜單,消化科大夫,我們吃啥比較好?”
如此看來,為健康“點菜”我責無旁貸。我經常在吃飯的時候說起,山藥是健脾的、山楂是消食的、蓮藕是涼血的這類話,于是菜單往往都放到我的手里。人少不好點菜,人多就方便很多。因為人多,吃得多,這樣品種可以更豐富一些,符合平衡膳食的原則。
我翻了一下菜譜,從涼菜開始,先來一個藍莓山藥,開胃,山藥還可以健脾;再來一個果蔬大拌菜,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清淡,補充維生素。
下面是熱菜,來一條清蒸鱸魚,魚類含有不飽和脂肪酸,適合晚上吃,能量不高,還有營養;再來一個栗子雞,好消化,栗子與雞肉相配,偏溫補一些;再點些海鮮,鹽焗蝦和蒜蓉扇貝,補充必要的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硒,可以抗氧化,延緩衰老。
點菜進行到這里,有同學提議點個紅燒肉、東坡肘子之類的橫菜,被我否定了。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凸出的肚腩,我不建議大家在晚上大快朵頤。
晚餐嘛,應該遵循“四少”,即少鹽少油少脂肪少辣的基本原則。不要忽視每一餐飯,日積月累,影響深遠。保護健康,預防疾病,就要防微杜漸,小事不可小視。如果能做到這“晚餐四少”,就代表著我們離高血壓、高血脂、胃食管反流和痔瘡等一系列病癥都遠了很多。
同時,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口味重、肥甘厚味是生濕生寒的原因,反其道而行,則是避免脾胃內傷而生濕的關鍵。所以吃飯,寧可小清新,不要重口味。
這些點菜的原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在大家共同的呼聲中,我還是無法避免地點了羊肉串和水煮牛肉等。
最后,在我的堅持下,又加了一道清炒空心菜和一道蒜蓉西藍花,可以“刮刮油”,還能抗癌。現在人們的餐桌很豐富,什么季節都能夠吃到所有的菜,但是反季節的水果和蔬菜有一種不成熟的味道,而且營養也會缺失,還是應該盡量點應季的蔬菜,好吃,而且便宜。
主食嘛,玉米等粗糧必不可少,來一個大豐收,平衡膳食。
至于大家吃的大魚大肉,只能靠后期多運動來消化了。另外,飯后甜點來份山楂,消消食。
微信朋友圈里的“科普”,只能“微微信一下”
下了單,我想起剛才老同學問的問題,我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可大家已經有了別的話題,各自聊開了。
其實,我寫了那么多科普文章,自信對于幽門螺旋桿菌的各個方面已經做了非常精彩的詮釋,已經足夠詳細、貼心了。但老同學們懶得看我的文章,更喜歡隨時把我抓來問問題。
菜陸續上桌,酒過三巡,大家開始三三兩兩聊了起來。健康是個大家都關心的話題,不過即便是好朋友,在醫學上的觀點也不盡相同。我的同學大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但很多人的醫學素養確實還很有提高的必要。頻頻舉杯的席間,他們在互相傳遞著不正確的健康理念和信息,以及對醫生的誤解。
我雖然已經懶得一一糾正和爭辯,但有機會還是要盡自己的努力“撥亂反正”。大眾健康需求的短、頻、快,和醫生掌握的客觀真理有很大差距。不管怎么糟踐身體,只要吃點啥就能恢復的愿望,順應民意就有市場,可以讓綠豆橫飛、蟲草飆價;而健康宣傳卻不得人心,規律生活、定期運動,夠累的,沒人愛聽。
因為我是醫生,所以同學們在聊起健康話題時自然而然地拉我參加。阿杰又過來問我幽門螺旋桿菌的事了,我不得不把我科普過無數次的內容再說一遍。以前,這樣做會讓我覺得挺煩,不斷重復這些內容,也讓我覺得沒有意義。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位中學老師在耐心地回答各位學生的提問,回答了好幾遍,我都聽煩了,她依然笑著,那美麗的笑容讓人動容。后來我問她:“你也不覺得煩嗎?”她說:“傳道授業解惑,這不就是我應該做的嗎?”
再后來,又看到那句話“佛法無邊,只度有緣”,我有種頓悟的感覺。微博、微信的廣為宣傳固然必不可少,當面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和老友相聚時,他們有再多的問題,我也不會煩了,讓他們有機會先了解一些醫學的真相,何樂而不為呢?
“李博你看,高血壓是不是可以用這種方法,這個在朋友圈閱讀量還不小呢。”我喝了口水,側臉一看,是微信朋友圈里的內容,微信融入了生活,也干擾了生活,在聚會的時候刷朋友圈,成了一種時尚,讓人喜憂參半。我快速瀏覽了一下,說:“明顯是在推銷一種產品,怎么會有人信呢?”
“我媽說別人用了挺好的,她在朋友圈看見的,然后轉給我的,她有些懷疑。”
“她的懷疑是正確的,人家說,微信微信,就是微微地信一下。”我的話讓大家哈哈大笑。是啊,作為現代傳播最為便利和迅捷的手段,微信自然會被人看上,有很多植入廣告不足為奇,但是健康的話題,卻鮮有靠譜的內容,這個空缺,暫時很難補上。
當然,也有不少醫生來做這件事,宣傳正確的健康知識,但是基本都是杯水車薪,所以各種謠言和不靠譜的東西傳來傳去,已經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
面對各種各樣的偽健康信息,我們該怎么辦?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看,即使看了也不要隨意轉發,不確定的事情,應先打個問號。
開心地吸口煙,也比郁悶地吃飯好
既然提到高血壓,我就順勢科普起來:“高血壓的預防很重要,少吃點鹽,另外少吸煙、少喝酒吧,吸煙、飲酒也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
話音未落,馬上就有人說:“不是吧,很多醫生也都抽煙喝酒呢?”此言一出,大家都望向我。
我停下筷子,說:“其實這是一個人的個人愛好,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沒有疾病的話,少量飲酒有助于健康,抽煙確實有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也有人抽了一輩子煙,健康長壽得很。”席間立刻有人說。我頓了頓,繼續說:“當然,不僅如此,還有人一根煙不抽,結果40多歲就得肺癌死了。但這些都是現象,而不是理論,理論是用概率說話的,也就是可能性大小。拿100個抽煙的人與100個不抽煙的人比較,抽煙的人得肺癌的人數就比不抽煙的多。所以,我們說,抽煙得肺癌的可能性要大,吸煙是有害健康的,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說到這里,大家覺得醫生又開始老生常談的健康教育了,誰不知道規律生活對身體健康最重要,這大家都明白,但“臣妾做不到”啊。我也理解大家做不到,所以我沒有把老式健康教育繼續下去,而是帶領大家讓思維來了個急轉彎。
“其實,對健康而言,最重要的不僅是正確的飲食習慣,還有良好的心態。也就是說每天快樂生活,心態好、傻呵呵的人,要比成天糾結郁悶和思慮過度的人健康。好心情對健康的重要性,要大于規律的生活。說個極端的比喻:每天開心地吸煙,要比郁悶地規律吃飯更有助于健康。”
此話一出,大家都以為我喝多了,其實才一小杯酒,我還是有分寸的。在踫杯的同時,我內心展開的思考,也在席間迸發出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爭吵與交鋒已經好幾個世紀,誰也不敢說,自己就是真理,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就在于:面對生命,面對自己,我們知道的太少太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是一個最偉大的進步。可以這樣說,唯心主義就是我們的心情和主觀想法,而唯物主義就是規律的生活起居。身體內的唯心和唯物是一種難以捉摸的關系,心情對于疾病的影響,是難以評估的,但卻是真實存在著的。
這次聚會,大家聊得很盡興,快結束的時候已經到了深夜,我的飯局也達到了健康宣傳的目的。但是剛走出門,又看到朋友圈有了更新,舅舅大半夜不睡覺,依然在轉發不靠譜的健康信息,而且這些信息和昨天轉發的內容還有很多沖突。
我想,也許很多人轉發并不代表著認可,他們只是覺得好玩,覺得花里胡哨的挺有意思,隨手就轉了。想到這里,我也就釋然了,微信朋友圈中的大量虛假健康信息,只不過是社會快節奏和浮躁的一個縮影,胳膊拗不過大腿,醫生的科普,可能很快就被淹沒在大家的酒水中,但是金子總會閃光的,浮華落去,追求真實的醫學信息,找到認真的醫生,會是每個人內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