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6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985字
  • 2015-12-29 09:34:19

又方釜月下土,以雞子白和敷之效。(肘后同并出第二十五卷中)

十六

陰下癢濕方七首

病源大虛勞損,腎氣不足,故陰汗陰冷,液自泄,風邪乘之,則瘙癢也,其湯針灸石,別有納氣文仲療陰癢生瘡方。

嚼胡麻涂之驗。(肘后千金同)葛氏療陰囊下濕癢皮剝方。

烏梅(十四枚) 錢(四十文) 鹽(三指撮)上三味,以苦酒一升,于銅器中浸九日,洗之效。(肘后同)又方煮槐皮苦參黃柏及香薷汁洗之,并良。(肘后同出第七卷中)救急療陰下濕癢成瘡方。

豬蹄(兩腳) 槐白皮(切一升)上二味斟酌以水煮洗瘡,一日五六遍,永瘥。

又方煮桃皮和黍米汁洗之。(并出第五卷中)古今錄驗療陰下癢濕,湯洗方。

甘草一尺,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漬洗之,日三四度便愈。

又療陰下濕癢生瘡方。

吳茱萸一升,水三升,煮取三五沸,去滓以洗瘡,諸瘡亦治之。(出第四十一卷中)

十六

陰痛方三首

病源腎氣虛損,為風邪所侵,邪氣流入于腎經,與陰氣相擊,真邪交爭,故令陰痛,但冷者唯痛,挾熱者則腫,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于后,養生方導引法云,兩足趾向下拄席,兩涌泉相拓,坐兩足跟頭,兩膝頭外叉手,互前向下盡勢,七通,去勞損陰膝集驗療猝陰痛如刺,汗如雨出方。

小蒜(一斤) 韭根(一斤一方無) 楊柳根(一斤)上三味合燒,以酒灌之,及熱氣熏之,即愈。(千金同出第九卷中)千金療陰腫痛方。

灸大敦三壯。

又方車前子末酒服之佳。(出第二十五卷中)

十六

陰瘡方七首

病源腎榮于陰,腎氣虛,不能制津液則汗濕,虛則為風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氣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膚,故癢,搔之則生瘡。(出第四卷中)千金療陰下生瘡,洗湯方。

地榆 黃柏(各八兩)上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適寒溫洗瘡,日再,只以黃柏湯洗亦效。

又凡妒精瘡者,男子在陰頭節下,婦人在玉門內,并似疳瘡作臼方。

用銀釵以綿裹,用臘月豬脂熏黃火上,暖以釵烙瘡上令熱,取干槐枝 涂之,以麝香黃礬青礬末敷之,小便后即敷之,不過三兩度瘥,但用疳瘡方中藥敷之即瘥。(出第二十五卷中)葛氏療男子陰瘡方。

爛煮黃柏洗之,又用白蜜涂之。

又方黃連黃柏各等分,末之,先煮肥豬肉湯洗之,然后以藥粉之。

又方以蜜煎甘草末,涂之大良,比見有人患,涂頭腫坎下,瘡欲斷者以豬肉湯漬洗之,并用前粉粉之,及依陶方即瘥,神驗。(出第七卷中)必效療陰生瘡膿出作臼方。

高昌白礬(一兩)上一味搗,細研之,煉豬脂一合,于滋器中和攪作膏,取槐白皮切,作湯洗瘡上,拭令干,即取膏敷上,及以楸葉粘貼,不過三兩度,永瘥。

古今錄驗療陰瘡方。

黃柏 黃連(各三分) 胡粉(一合)上三味搗為末,粉上,日三,婦人綿裹棗核大納之。(出第四十一卷中)

十六

陰邊粟瘡方五首

必效療陰瘡,陰邊如粟粒生瘡及濕癢方。

以槐北面不見日處白皮一大握,鹽三指一撮,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洗之,日三五遍,適寒溫用,若涉遠恐沖風,即以米粉和涂之神效。

又療陰瘡有二種,一者作白膿出,名曰陰蝕瘡,二者但赤作瘡,名為熱瘡,若是熱瘡用此方。

取黃柏黃芩各一兩切,作湯洗之,用黃柏黃連末粉之,云神良。

又方以黃連和胡粉末敷之,必效。

又方紫芽茶末(一分) 荷葉(一片燒灰)上二味為末,以鹽漿水洗訖,敷之,三五度即愈。

又方取停水處干卷地皮末敷之,神效。(是長安郭承恩用之得效出第四卷中)

十六

著砂方四首

救急邂逅著 砂損陰方。

豬蹄(一具擘破) 浮萍草(三兩)上二味,以水三大升,煮取半升去滓,以瓶子盛汁,納陰瓶中漬之,冷即出拭干,便敷后藥粉之。

又粉法。

薔薇根皮 黃柏(各三分) 樸硝 蛇床子(各一分) 甘草(二分炙)上五味搗為散,用前法浸洗后,以粉瘡上,亦不甚痛,慎風。(出第八卷中)必效主著 砂方。

取雞子一枚煮熟,剝取肉,更用生雞子二個傾取白和,熟研令細,以綿裹之立定。(李饒州云奇效)又方甘草 黃柏 白礬(燒令汁盡)上三味為末敷之。(出第四卷中)

十六

九蟲方一首

病源夫九蟲者,一曰伏蟲,長四寸,二曰蛔蟲,長一尺,三曰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五曰肺蟲,狀如蠶形,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曰弱蟲,狀如瓜瓣,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至細微,形如菜蟲,伏蟲,群蟲之主也,蛔蟲貫心則殺人,白蟲相生,逆喜入瘡有,變成集驗貫眾丸,主療九蟲動作諸病方。

貫眾(熬) 石蠶(熬五分) 野狼牙(四分) 蘆(二分) 蜀漆(六分炙) 僵蠶(三分熬)雷丸(六分) 蕪荑(四分) 濃樸(三分) 檳榔(六分)上十味搗篩,蜜丸,空心暖漿水服三十丸,日三,不知,稍稍加之,白蟲用榧子湯服。

(備急文仲古今錄驗范汪同出第九卷中)

十六

五臟蟲方七首

刪繁療脾勞,有白蟲長一寸在脾為病,令人好嘔,而胸中駭駭,(一作玄玄)嘔而不吐出,前胡湯方。

前胡(三兩) 白術(三兩) 赤茯苓(三兩) 枳實(炙二兩) 細辛(三兩) 旋復花(一兩)常山(三兩) 松蘿(二兩) 龍膽(三兩) 竹葉(切一升) 杏仁(三兩去尖皮)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腹中熱滿,下芒硝三兩,黃芩三兩,苦參二兩,加水二升,依方煎。忌如常。

又療脾勞熱,有白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茱萸根下蟲湯方。

茱萸東引根(大者一尺切) 大麻子(八升) 橘皮(二兩切)上三味切,搗麻子爛,并和煎服,或下黃汁,凡合藥,禁聲勿語道作藥,蟲當聞便不下,切須忌之,甚驗,以水煎服,臨時量之效。

又療肺勞熱損,生肺蟲,形如蠶,在肺為病,令人咳逆氣喘,或謂憂恚,氣隔寒熱,皆從勞之所生,名曰膏肓,針灸不著,麥門冬五隔下氣丸方。

麥門冬(十兩去心) 蜀椒(四分汗) 遠志 附子(炮各六分) 干姜(五分) 甘草(十分炙) 人參(七分) 細辛(六分) 桂心(五分) 百部根 白術 黃 (各五分) 杏仁(四十枚)檳榔(五分)上十四味搗篩,蜜丸如彈子許,含一丸,稍稍咽汁。忌如常。

千金療腎熱,四肢腫急,蟯蟲如菜中蟲,生腎中為病方。

貫眾(大者三枚熬) 干漆(二兩熬) 茱萸(六分一云五十枚) 杏仁(四十枚) 蕪荑胡粉槐白皮(各四分)上七味搗散,平旦以井華水服方寸匕,增之,以瘥止。

又肺勞熱,生蟲在肺為病方。

東行桑根白皮(切一升) 東行茱萸根(切五兩) 野狼牙(三兩)上三味切,以酒七升,煮取一升半,平旦服盡。

又療肝勞,生長蟲在肝為病,令人恐畏不安,眼中赤方。

雞子(五枚去黃) 東行茱萸根(切三升) 蠟(三兩) 干漆(四兩熬) 粳米粉(半升)上五味,搗茱萸根漆為末,和藥,銅器中打雞子調,火煉可丸如小豆,宿勿食,旦以飲服一百二十丸,小兒五十丸,蟲即爛出瘥。

又療心勞熱傷心,有長蟲名蛔蟲,長一尺貫心為病方。

雷丸(熬) 橘皮 桃仁(各五分) 野狼牙(六分) 貫眾(三枚) 蕪荑 青葙子 干漆(熬各四分) 亂發(如雞子燒) 僵蠶(二十枚熬)上十味搗篩,蜜丸,以飲及酒空腹服二七丸,日再服之。(并出第十八卷中)

十六

長蟲方二首

集驗療長蟲,雞子丸方。

雞子白(三枚) 干漆(四兩熬一本無) 臘(三兩) 粳米粉(半斤)上四味納銅器中,于微火上煎,攪令調,納粉令凝可丸,置土上溫,乃納雞子,攪令相得,又煎令可丸,宿勿食,以飲下小豆許大一百二十丸,小兒五十丸,效驗。

又方取棟實,以淳苦酒中漬再宿,以綿裹納下部中,令入三寸許,一日易之。(千金范汪同并出第九卷中)

十六

蛔蟲方九首

病源蛔蟲者,是九蟲之一也,長一尺,亦有長五六寸,或因腑臟虛弱而動,或因食甘肥而動,其發動則腹中痛,發作種聚,去來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中喜涎及吐清水,賁傷心廣濟療蛔蟲方。

酸石榴根(東引入土五寸者切二升) 檳榔(十枚碎)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絞去滓,著少米煮稀粥,平旦空肚食之,少間蟲便死,快利,效無忌。(出第四卷中)肘后療蛔蟲或攻心痛如刺,口中吐清水方。

取龍膽根多少任用,以水煮濃汁,去滓,宿不食,平旦服一二升,不過再服,下蛔蟲也又方取有子楝木根銼,以水煮,取濃赤黑汁,用米煮作麋,宿勿食,旦取肥香脯一片先吃,令蟲聞香舉頭,稍從一口為度,始少進,漸加服一匕,服至半升,便下蛔蟲。(千金文仲同)又方以雞子一枚,開頭去黃,以好漆少許納中相和,仰頭吞之,蟲悉出矣。(文仲集驗備急千金同出第二卷中)集驗蛔蟲攻心腹痛方取薏苡根二斤銼,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先食盡服之蟲死盡出。(千金范汪同出第九卷中)千金療蛔蟲方。

蘆下篩,以餅 和服方寸匕,蟲不覺出之,亦主蟯蟲出。(肘后云 蘆一兩末以羊肉作和服出第十八卷中)崔氏療蛔蟲方。

取繰蠶蛹汁,空腹飲之良,若非繰絲時,即須收蛹曝干,患者搗篩,取意斟酌多少,和粥飲服之。

又方鶴虱(三兩)上一味搗散,以肥豬羊肉但得一色,以蔥豉為 汁,每旦空腹服,以 汁和一方寸匕頓服明永必效療蛔蟲方。

綠豆三升,煮取濃汁,麻子一大升,研取汁一升以下,然后取麻子汁半升和豆汁一升,更暖如卷

十六

寸白蟲方一十九首

病源寸白者,九蟲之一也,長一寸而色白,形小褊,因腑臟虛弱而能發動,或云飲白酒以桑枝貫牛肉炙食之,并食生魚所成,又食生魚后即飲乳酪,亦令生之,其發動則損人精氣,腰腳疼弱,又云此蟲生長一尺則殺人。(出第十八卷中)廣濟療白蟲如馬藺葉大,于下部出不盡,以刀截斷者,令人漸漸羸瘦,石榴湯方。

醋石榴根(東引者一大握) 蕪荑(三兩) 牽牛子(半兩熬末)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別和牽牛子末,每服如人行五里更服,盡快利,蟲亦盡死出。忌生冷,豬魚牛肉,白酒,葵筍等,此方神驗。

又方野狼牙 白蘞(各四分) 蕪荑(六分)上三味搗散,空肚以大醋和如膏,溫頓服之,無所忌。(千金同并出第四卷中)肘后療白蟲方。

淳漆(三合) 豬血(三合)上二味相和,微火上煎之不著手成,宿勿食,空腹旦先吃肥香脯一片,服如大豆許一百,日中蟲悉出,亦主蛔蟲。(范汪同)又方濃煮豬肉汁,煎檳榔三十枚,取三升服之,蟲盡出。(文仲備急同)又方熟煮豬脂血,宿勿食,明旦飽食之,蟲當下。(文仲備急同出第二卷中)范汪療白蟲,橘皮丸方。

橘皮(四分) 牙子 蕪荑(各六分)上三味搗篩,蜜丸如梧子,以漿水下三十丸,先食日再服。

又方野狼牙(五兩)上一味搗篩,蜜丸如麻子大,宿不食,明旦空腹以漿水下一合,服盡瘥。

又方楝實破其上取皮中子,搗,合蜜丸如梧子,宿不食,旦以醋漿水若米汁下三百丸,蟲并死,或以糜爛,皮亦可丸,服八十丸。忌如常法。(出第十九卷中)備急療白蟲,蕪荑散方。

野狼牙(三分炙) 蕪荑(二分)上二味搗為末,酒和服之,先食脯后,頓服盡立瘥。(張文仲同出第六卷中)救急療白蟲方。

石榴枝(東引者一握去瘡皮) 檳榔(七枚)上二味,以水二大升,煮取強半頓服,欲服時,先嚼鹿脯咽汁,即進之,每月一二三日吃藥,必瘥,以蟲頭向上,月三以后服藥不效,為其蟲頭向下也,今日欲服,預前一日莫食,其蟲吃藥之后,或利出,或內消,皆瘥。忌食生膾白酒,諸生肉冷物一月余。

又方取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能食盡佳,不能者,但啖五十枚亦得,經宿蟲消自下,無忌。(崔氏同出第八卷中)崔氏療白蟲諸方不瘥方。

取石榴東引根,令患人以手大指與第三指滿一握兩頭出者總留之,又取干脯肥者如手大一片先嚼藥以永又方東引茱萸根(一大握切) 麻子(半大升)上二味,先搗麻子極碎,又盆中熟研,以水一大升更和研,絞取濃汁,以浸茱萸根一宿,明嚼一脂膩千金療白蟲方。

取榧子四十九枚去皮,以月上旬旦空腹服七枚,七日服盡,蟲消為水,永瘥。

又方取茱萸北陰根,洗去土切,以酒一升漬一宿,平旦去滓,分再服,凡茱萸皆用細根東北陰者良,若指以上大者皆不佳,用之無力。(范汪同)又方熬錫令速燥,末,平旦作羊肉 ,以藥方寸匕納汁中服之,一方熬胡粉。

又方桑白皮切三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宿不食,明旦頓服之。

又方用石榴根如茱萸根法。

又方胡麻(一升) 胡粉(一兩)上二味搗末,明旦空腹以豬肉 汁服盡,即瘥。(并出第十八卷中)

十六

蟯蟲方六首

病源蟯蟲,是九蟲之一也,形甚小,如今之蝸蟲狀亦因腑臟虛弱而致發動,甚者則能成痔,疥癬癩,癰疽 諸瘡,蟯蟲,此是人體虛弱極重者,故蟯蟲因之動作,無所不為也。

(出范汪療蟯蟲,芫花散方。

芫花 野狼牙 雷丸 桃仁(去皮尖)上四味搗散,宿勿食,平旦以飲服方寸匕,當下蟲也。

又巴豆白膏,療蟯蟲方。

巴豆(一枚燒令煙斷去心皮) 桃仁(四枚熬令黑去皮)上二味合搗作三丸,大人清旦未食,以漿服盡,少小服一丸,若不下,明旦更復作服。

(并出第十九卷中)千金療蟯蟲在胃中,漸漸羸人方。

淳酒 白蜜 好漆(各一升)上三味合銅器中,微火上煎之,令可丸,丸如桃核大一枚,宿勿食,空腹溫酒下,蟲不下,再服之。(肘后備急集驗范汪同出第十八卷中)備急葛氏療蟯蟲攻心如刺,吐清汁方。

搗生艾汁,宿不食,平旦嚼脯一片,令蟲聞香后,飲汁一升,當下蟯蟲。(備急文仲并同肘后云療蛔蟲)陶氏療蟲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光市| 思南县| 吉安县| 桂阳县| 蓬溪县| 固始县| 汾阳市| 罗江县| 阳新县| 疏附县| 安吉县| 新泰市| 汨罗市| 洞口县| 喜德县| 张家口市| 区。| 周至县| 徐州市| 巫溪县| 健康| 吴忠市| 黑山县| 合阳县| 胶州市| 珲春市| 荣成市| 临安市| 武山县| 稷山县| 栾城县| 蒲江县| 朔州市| 波密县| 五台县| 邻水| 天长市| 兴仁县| 当阳市| 肇东市|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