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七月七日蒺藜子陰干,燒作灰,先食服方寸匕,一服三日止。(范汪千金同)又方以好鹽末二兩,淳酒半升,于銅器中煮,令數沸,宿勿食,清旦溫空肚頓服之。(備急文仲千金范汪等同并出第七卷中)
十六
三蟲方七首
病源三蟲者,長蟲赤蟲蟯蟲為三蟲也,猶是九蟲之數也,長蟲者,蛔蟲也,長一尺,動則吐清水,出則心痛,貫心則死,赤蟲狀如生肉,動則腸鳴,蟯蟲細微,形如菜蟲也,居胴腸之九蟲方補腳,七過三肘后療三蟲方。
茱萸根(取東引指大者長一尺) 栝蔞(四兩切)上二味,細銼茱萸根,以酒一升漬之一宿,旦絞去滓,宿勿食,旦空腹先吃脯,然后頓服之,小兒分三服,亦療寸白蟲。
又方搗桃葉,絞取汁,飲一升。(千金集驗同一方云平旦飲三合)又方真珠(一兩研) 亂發(如雞子大燒末)上二味納苦酒中,旦空腹頓服之,令盡。(集驗范汪同千金治蟯蟲)又三蟲者,謂長蟲赤蟲蟯蟲也,乃有九種,而蟯蟲及寸白人多病之,寸白從食牛肉飲白酒所除之不利范汪療三蟲,白蘞丸方。
白蘞 野狼牙 蘆 桃花 貫眾(各三分) 橘皮(二分) 蕪荑(一分)上七味搗篩,蜜丸如小豆大,宿勿食,旦以漿水服一劑,日中乃食立下,男子病大腹面黃,欲食肉,服此藥下赤蟲如筍莖者一尺,所有頭目百余枚,病愈,又九江謝丘病脅下有積大如有口者百又療三蟲,竹節丸方燒竹節 雷丸(各三分) 錫屑(二分) 橘皮(一分半)上四味搗篩,蜜丸如梧子大,一服八丸,日三服。
又療三蟲,芎 散方芎 雷丸 桔梗 白芷(各四分)上四味搗散,以蜜飲苦酒或米汁服方寸匕,日三服,又可用蜜丸如梧子,吞十三丸,當稍稍下,不盡更服一劑。(出第十九卷中)備急療三蟲方。
蘆(四兩炙) 干漆(二兩熬) 吳茱萸(四兩)上三味為末,依前先嚼脯,以粥清服方寸匕,日一服。(肘后范汪同)
十六
雜療蟲方三首
廣濟療蛔蟲寸白蟲方。
檳榔(十二分) 當歸 鶴虱 蕪荑(熬) 橘皮(各六分) 貫眾 雷丸(各四分)上七味搗散,空腹煮大棗湯服方寸匕,日二服,漸加至三匕,微利無忌。(出第四卷中千金療蟯蟲蛔蟲,及痔 蟲食下部生瘡,桃湯方。
桃皮(一兩) 槐子(三兩) 艾葉(一兩) 大棗(三十枚)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半升,空腹,頓服之。(出第十八卷中)又療寸白蟲化為水泄出永除方。
榧子 檳榔 蕪荑(等分)上三味為散,溫酒服二錢匕,先燒牛肉脯,吃后服藥也。
十七
諸淋方三十五首
病源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膀胱與腎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腸下于胞,行于陰為溲便也,腎氣通于陰,陰津液下流之道也,若飲食不節,喜怒不時,虛實不調則腑臟不和,停積出少具說生方導引淋莖中痛內曲以利廣濟療患淋來積年,比醫療不能得愈,或十日五日一發,即有可時,今年因病更頻數,二十日來不定方。
滑石 冬葵子(各八分) 瞿麥 石葦(各五分去毛) 蒲黃(六分) 陳橘皮(四分)芍藥上十味搗篩為散,空腹煮后飲子,服方寸匕,日二服,漸加至一匕半。忌熱面,炙肉,醋,蒜等。
又飲子方桑白皮(六分) 通草 百合(各八分) 白茅根(一分)上四味細銼,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溫下前散藥,口干渴,含之亦得也。
又療淋,小便不通六七日方滑石(五兩) 通草(三兩) 瞿麥(二兩) 冬葵子(一兩) 茅根(一升) 石葦(三兩去毛) 芒硝(二兩)上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納芒硝,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六七里,進一服,以微利為度。忌如前。(并出第四卷中)范汪療淋方。
取蘩蔞草滿兩手把,以水煮服之,可常作飲,勿不飲也。
又方煮菟絲子服之,如蘩蔞法。
又方露蜂房燒,飲服之,取如碗大者妙。
又方雞子二枚去白黃,以鹽納殼中使滿,以三升水漬一升豉,絞取汁,取殼中鹽投汁中,攪令調,盡服之。
又方滑石 海蛤 雞子殼(各等分)上三味搗篩為散,以飲服半錢匕,日三服,漸加至一錢匕,甚良。
又方取地麥草,一名地膚草,二七把,以水二升煎之,亦可長服,一法,旦漬豉汁飲之良。
又療淋,利小便,葵子散方葵子(半升) 滑石(二兩) 石南葉(一兩) 地榆(三兩) 石葦(一兩去毛) 通草(一兩)上六味搗篩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良。
又療淋莖中有石方取雞屎白半升,曝干,熬之令香,搗篩為散,以酪(一云酢)漿飲方寸匕,日三服,到一二日當下石,即愈。
又療淋,師所不能療者神方。
取葛上亭長生折斷腹,腹中有白子如小米,長二三分,取著白板子上,陰干燥,二三日藥成藥盞齒間飲麥干連爾亦愈月十十五短劇地膚湯,療下焦諸結熱,小便赤黃,數起出少,大痛或便血,溫病后余熱,及霍亂后當風,取熱過度,飲酒房勞,及步行冒熱,冷凍飲料逐熱,熱結下焦及乳石熱動關格,少腹堅,胞脹如斗大,諸淋服之即通方。
地膚草(三兩) 知母 豬苓(去皮) 瞿麥 黃芩 升麻 通草(各二兩) 海藻(一兩)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大小便皆閉者,加大黃三兩,婦人房勞,腎中有熱,小便難不利,腹滿痛,脈沉細者,加豬腎一具。(千金同崔氏云若加豬腎先以水一斗半煮取一斗納藥煎)又療淋榆皮湯方。
榆皮(半斤) 滑石(二兩一方一兩) 黃芩(一兩一方二兩) 甘草(炙) 瞿麥(各二兩)葵子(一升)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旦服。忌海藻菘菜。(并出第四卷中)集驗療淋方。
以比輪錢三百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飲之神效。(肘后同千金治氣淋通按比輪錢未詳)又方取牛耳中毛燒灰,服半錢匕,立愈。(文仲必效同)又方燒頭發灰服之良。(文仲同并出第五卷中)千金療淋痛方。
滑石(四兩) 貝子(三十枚燒) 茯苓 白術 通草 芍藥(各二兩)上六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大良。
又方葵子(五合) 茯苓 白術 當歸(各二兩)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范汪同)又方栝蔞 滑石 石葦(去毛各二兩)上三味為散,以大麥粥飲服方寸匕,日三服良。
又方蜀葵根(八兩) 大麻根(五兩) 甘草(一兩炙) 貝子(五合燒) 通草(二兩) 茅根(三斤) 石首魚頭石(四兩)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分為五服,日三夜二服,亦主石淋。
又方取細白沙三升一味,熬令極熱,以酒三升,淋取汁一合服之。(一云頓服)又方榆皮(一斤) 車前子(一升) 冬瓜子(一升) 鯉魚齒 桃膠 地麥草 通草(各二兩)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服。
又療猝淋方灸外踝尖七壯。
又方取石首魚頭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鯉魚齒燒灰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并出第二十一卷中)崔氏療淋散方。
石葦(洗刮去毛) 大蟲魄(一兩研) 滑石(一兩半) 當歸 芍藥 黃芩 冬葵子 瞿麥(各一兩) 亂發(三團如雞子大燒灰) 茯苓(一兩半)上十味搗篩為散,服方寸匕,日二服。(出第四卷中通按大蟲魄即琥珀)古今錄驗療淋,瞿麥散方。(主簿甄權處)瞿麥 石葦(去毛) 滑石 車前子 葵子(各四兩)上五味搗篩,冷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增至三匕。
又方取生續斷絞汁一升服之。
又療淋滑石湯方滑石(一兩) 榆白皮(二兩) 石葦(一兩去毛) 地麥草(二兩) 葵子(二兩)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再服,甚良。
又療淋,榆皮湯方。
瞿麥(二兩) 防葵(一兩) 榆白皮(一兩) 葵子(一升) 滑石(二兩一方四兩)黃芩(一兩一方二兩) 甘草(二兩一方一兩炙)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又方取附舡底苔大如鴨子,以甌半水,煎取一甌,頓服,日三服。(千金治氣淋并出第二十六卷中)近效療淋方。
葵子(一升)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服。(煎茅根飲之亦佳)又方人參(六分) 濃樸(三分炙) 粟米(二合)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七八合,以新布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七里。
又方茯苓 地骨皮(各三兩) 甘草(炙) 黃芩 前胡 生姜(各二兩) 麥門冬(八兩去心) 竹葉(切一升) 蒲黃(二兩)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二升六合,去滓,分為三服。
十七
五淋方三首
集驗論五淋者,石淋,氣淋,膏淋,勞淋,熱淋也,石淋之為病,小便莖中痛,尿不得猝出,時自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氣淋之為病,小便難,常有余瀝,膏淋之為病,尿似膏白出,少腹膀胱里急,勞淋之為病,倦即發,痛引氣沖,小便不利,熱淋之為病,熱即發,其尿血后如豆汁狀,蓄作有時,五淋各異,療方用雜,故不載也。(并出第五卷中)范汪療五淋方。
蟲(五分熬一作虻蟲) 斑蝥(二分去翅足熬) 地膽(二分去足熬) 豬苓(三分)上四味搗篩為散,每服四分匕,日進三服,夜二服,但少腹有熱者,去豬苓,服藥二日后,以器盛小便,當有所下,肉淋者下碎肉,血淋者下如短繩,若如肉膿,氣淋者下如羹上肥,石淋下石或下砂,劇者十日即愈,禁食羹豬肉,生魚,蔥,鹽,醋,以小麥汁服之良。
又療五淋神良,延命散方滑石 石(燒半白) 石膏 車前子 露蜂房(炙并白子用之) 貝子(搗著苦酒中二三宿取細者用之) 柏子仁 魚齒(搗令熟) 雞矢白 苦瓠中穣(并子熬) 特牛陰頭毛(燒) 芒硝(熬令汁盡各一分) 白雞 里黃皮(熬) 婦人陰上毛(二分燒一本無)上十四味搗篩為散,每服半錢匕,加至一錢匕,日三夜一服以葵子飲下之,三日愈,甚者不過六七日愈,小便以器盛之,當見石及諸物也。(并出第十五卷中)必效療五淋方。
白茅根四斤銼之,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分三四服。(肘后千金同出第三卷中)
十七
石淋方一十六首
病源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砂石,腎虛為熱所乘,熱則成淋塞痛,范汪療石淋方。
鱉甲燒灰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頻服數劑,當去石也。(肘后同)又方取人家籬墻上連蔓 闊,掘出見其根挽斷,以杯于坎中承其汁,服之一升,石自當出,若不出更服一升。
又方取車前子二升,用絹囊盛之,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頓服之,移日又服,石當下也,宿勿食服之神良。(肘后千金同)又方柏子仁 芥子 滑石(各等分)上三味搗篩為散,以麥汁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已效。
又方牛角燒灰服方寸匕,日五六服,任意飲酒。
又方瞿麥子搗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至一二日,當下石,又香薷搗作屑,以酢漿飲服方寸匕,日三,至二三日當下石。(并出第十五卷中)短劇療石淋方。
浮石取滿一手,搗為末,以水三升,苦酒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溫服一升,不過再三服,石即出。(古今錄驗千金崔氏同出第四卷中)集驗療石淋方。
鯉魚齒一升,貝齒一升,搗篩,以三歲苦酒和,分為三服,宿不食,旦服一份,日中服一份,暮服一份。(古今錄驗范汪同)文仲石淋方。
桃膠如棗大,夏月著三合冷水中,冬月以湯三合和之,一服,日三,當下石,石盡即止。(千金古今錄驗同)又方濃煮車前草汁飲之,良也。(古今錄驗同出第四卷中)古今錄驗療石淋及諸淋方。
石首魚頭石(十四枚) 當歸(等分)上二味搗篩為散,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立愈,單用魚頭石亦佳。
又石淋石葦散方石葦(去毛) 滑石(各三分)上二味搗篩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范汪同)又方取生 葉搗絞取汁,三升為三服,石自出。(范汪同)又滑石散,療石淋,莖中疼痛瀝瀝,晝夜百余行,內出石及血方。
滑石(二十分) 石葦(去毛) 當歸 通草 地膽(去足熬) 鐘乳(研各二分) 車前子(三分) 瞿麥 蛇床子(二分) 細辛 蜂房(炙各一分)上十一味為散,以葵汁麥粥服方寸匕,日三。
又療石淋瀝瀝莖中痛,晝夜百行,或血出延命散方。
滑石 牛角 (燒灰) 芒硝(各二兩) 瞿麥(三兩) 車前子 露蜂房(炙) 貝子(燒)柏子仁 魚齒(炙) 雞矢白 苦瓠子(燒) 牛陰頭毛(各一兩) 婦人陰上毛(二分一本無)上十三味搗篩為散,以葵汁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療石淋方。
取雞子陳者一枚,用苦酒一升,以雞子合苦酒置器中,以油紙三四重密封頭,不令水得入,沉井中一宿,平旦取剝去皮,吞其黃,石即消去。(并出第二十六卷中)
十七
血淋方五首
病源血淋者,是熱淋之甚者,則尿血,謂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經絡,循環腑臟,勞熱甚者,則散失其常經,溢滲入胞而成血淋也。(出第十四卷中)廣濟療血淋不絕,雞蘇飲子方。
雞蘇(一握) 竹葉(一握切) 石膏(八分碎) 生地黃(一升切) 蜀葵子(四分末湯成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和葵子末,分溫二服,如人行四五里久,進一服。(古今錄驗范汪同)又療血淋小便磣痛方雞蘇(二兩) 滑石(五兩碎) 生地黃(半斤) 小蘇根(一兩) 竹葉(二兩) 通草(五兩) 石膏(五兩碎)上七味細銼,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并出第四卷中)千金療血淋方。
石葦(去毛) 當歸 芍藥 蒲黃(各等分)上四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文仲同出第二十一卷中)備急陶氏療淋下血二升者方。
取苧麻根十枝,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一服血止,神驗。(肘后古今錄驗同)又方灸足大趾前節上十壯良。(并出第六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