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療痔方。
鯉魚腸(可半升)上一味擇之令凈,仍新鮮,取一方板可闊二尺以來(lái),濃二寸,當(dāng)中鑿孔,深一寸半,圓如醬盞口大,布魚腸于其內(nèi),以好麝香碎末滲魚腸,取濃氈二三重,當(dāng)心開孔,可板孔大小,鋪擇蟲盡則止。
許仁則曰,此病有內(nèi)痔,有外痔,內(nèi)但便即有血,外有異,外痔下部有孔,每出血從孔中出不痛生槐子(一斗候未堅(jiān)硬時(shí)采)上一味搗令碎,絞取汁,日曝取稠,取地膽曝干,搗篩為散,和槐子煎作丸,以飲服十丸,日再,加至三十丸,如桐子大,兼以煎捻作丸如棗核大納下部中,日夜三四度,亦可搗苦參依前生槐子煎不覺,可宜合后黃 十味散服之方。
黃 (五兩) 苦參 玄參(各六兩) 附子(炮) 大黃(各三兩) 干姜(二兩)皮(炙二兩) 黃連(各四兩) 槐子(六合) 豬懸蹄甲(一具炙)上藥搗篩為散,空腹以飲服方寸匕,日再服之,漸漸加至二匕。忌豬肉冷水。(出下卷中)
十六
痔下部如蟲嚙方九首
肘后療痔下部癢痛如蟲嚙方。
胡粉 水銀上二味以棗膏調(diào)勻,綿裹夜臥納谷道中導(dǎo)之效。(崔氏同)又方以菟絲子熬令黃黑,末,以雞子黃和涂之。(集驗(yàn)文仲備急范汪崔氏等同)又方以杏仁熬令黑,搗取膏涂之。(集驗(yàn)備急文仲崔氏同)又方以 皮燒灰敷之,又獺肝燒搗散服之。(崔氏備急文仲同)又方以溺溫令熱,納少礬石以洗之良。(崔氏同并出第二卷中)文仲療痔下部如蟲嚙方。
搗桃葉一斛,蒸之令熱,納小口器中,以布蓋上坐之,蟲死即瘥。(肘后崔氏備急同一方有烏梅)又方掘地作小坑,燒令赤,以酒沃中,搗吳茱萸三升納中,及熱以板覆上,開一小孔,以下部坐上,冷乃下,不過三度即瘥。(肘后崔氏備急同)又方以小豆一升,好苦酒五升煮豆令熟,出曝干,復(fù)納令酒盡止,搗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崔氏備急同)又方以豬椒子一升,酒一升漬經(jīng)五日,稍稍飲,一日令盡佳。(崔氏同出第六卷中)
十六
大便下血風(fēng)冷積年變作痔方三首
崔氏療大便急去血或至一升數(shù)合,而少血色,此是內(nèi)傷風(fēng)冷,積年多變作痔方。
大黃(五分) 甘遂(三分) 黃芩(二分) 干姜 附子(各四分炮) 桃仁(三七枚去皮尖) 蔥白(七莖)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先服半升藥稍安,又服半升,須臾血發(fā),又服半升,未斷候發(fā)日再作,不過三劑瘥。忌豬肉等。
又方煮桃皮李皮 蓄苦參,取汁漬之大佳。(出第四卷中)備急療大便血,風(fēng)冷積年,多變作痔方。
燒稻 灰,淋汁,煎熱漬之三五度佳。(崔氏肘后文仲同)
十六
灸痔法方二首
崔氏灸痔法以繩圓病者項(xiàng),令兩頭相拄,展繩從大椎正中量之,垂繩一頭當(dāng)脊正下,以墨點(diǎn)訖,又量病者口兩吻頭,接繩頭正下,復(fù)點(diǎn)之,又量病者口吻如前,便中屈繩,接前口吻繩頭正下,復(fù)又法令疾者平坐解衣,以繩當(dāng)脊大椎骨中向下量,至尾株骨尖頭訖,再折繩更從尾株尖頭向上量(
十六
雜療痔方五首
廣濟(jì)療痔 疽瘡方。
光明砂(別研) 麝香當(dāng)門子(別研) 蛇皮(五月五日者熬)上三味等分研,先以鹽湯洗拭干,于瘡上敷少蜜,以散敷上,瘥止。
短劇療谷道中癢痛痔瘡?;逼じ喾交逼ぃㄎ鍍桑?甘草 當(dāng)歸 白芷(各二兩) 陳豉 桃仁(各五十粒去皮) 赤小豆(二合)上七味銼,以豬脂二升煎,候白芷黃膏成,去滓以涂之,日三度。(集驗(yàn)同)刪繁療虛勞寒,下痢不止,肛邊轉(zhuǎn)生肉如鼠乳在大孔旁,時(shí)時(shí)膿出,名牡痔,鱉甲丸方鱉甲(炙) 干地黃 黃連 連翹(各七分) 栝蔞 黃 干姜(各六分) 蠐螬(五枚炙) 皮(炙) 續(xù)斷(各五分) 附子(炮) 槐子 礬石(燒汁盡各四分)上十三味搗篩,以蜜丸如梧桐大,飲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忌如常。
又療腎勞虛,或酒醉當(dāng)風(fēng)所損腎臟病所為酒痔,肛門腫生瘡,因酒勞傷發(fā),瀉清血,肛門疼痛,蜂房膏方。
蜂房(三兩炙) 生槐白皮(十兩) 楝實(shí) 桃仁(各五十枚熬) 白芷(二兩) 赤小豆(一合碎) 豬膏(一升半)上七味 咀,綿裹,以苦酒一升漬一宿,下膏煎,取酒盡膏成,去滓,取杏子大綿裹納肛門中,又酒服一方寸匕。(出第三卷中)必效療痔及諸蟲方。
石榴東引根(深者取一握)上一味,勿令見風(fēng),拭去土銼,又取鹿脯四指大一片,炙兩畔令熟,捶碎擘,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適寒溫空腹頓服之,其患痔盛發(fā)者,服即定,諸蟲無(wú)問赤白并出瘥。(出第三卷中)
十六
脫肛方三首
病源脫肛者,肛門脫出也。多因久痢后,大腸虛冷所為,肛門為大腸之候,大腸虛而傷于寒,痢而用氣堰,而氣下沖則肛門脫出,因謂脫肛也。(出第十七卷中)短劇療脫肛熏方。
以女萎一升,以器中燒,坐上熏肛門即愈。(范汪集驗(yàn)千金同出第十卷中)刪繁論曰,肛者,主大便道,肺大腸合也,號(hào)為通事令史,重十二兩,長(zhǎng)一尺二寸,廣二寸二分,應(yīng)十二時(shí),若臟傷熱,即肛閉塞,大便不通,或腫縮入生瘡,若腑傷寒,則肛寒大便療肛門,主肺熱應(yīng)肛門閉塞,大便不通腫縮,白蜜兌通之方。
以白蜜三升煎,令成干燥,投冷水中,可得丸長(zhǎng)六七寸許,兌肛門中,到身中向上入,頭向下,停少時(shí),兌烊,斯須即通泄。(千金同出第三卷中)千金療肛出方。
磁石(四兩研) 桂心(一尺) 皮(一枚炙黃)上三味篩為散,服方寸匕,一日服十服即縮,勿舉重,須斷房室周年乃佳。(出第二十五卷中)
十六
肛門凸出方三首
刪繁療肛門,主大腸寒應(yīng)肛門寒,則洞瀉凸出,豬肝散方。
豬肝(一斤炙令黃燥) 黃連 阿膠(炙) 芎 (各二兩) 烏梅肉(五兩熬) 艾葉(一兩熬)上六味搗篩,平旦空腹溫服方寸匕,日再,若不能酒,白飯服亦得。(千金同出第三卷中)千金肛門凸出,壁土散方。
故屋東壁土(一升碎研) 皂莢(三挺長(zhǎng)者)上搗土為散,裹敷肛門,其頭出處,取皂莢炙暖更遞熨之,取入則止。
又麻履底按入方麻履底 鱉頭(一枚)上二味,燒鱉頭為散,敷肛門凸出頭,炙履底以按熨令入,永不出矣。(并出第二十五卷中)
十六
猝大便脫肛方六首
肘后療猝大便脫肛方。
灸頂上回發(fā)中百壯。
又方以豆醬清合酒涂之。(文仲備急同)又方燒虎骨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即瘥。
范汪療猝大便脫肛方。
以綠桑枝螺取燒末,豬脂和敷之,立縮,亦可末以粉之。(備急張文仲同出第三卷中)千金療猝大便脫肛方。
以豬膏和蒲黃敷之,指推納之,但以粉粉之亦佳。(張文仲備急同)又方灸鳩尾骨上七壯。(備急文仲集驗(yàn)同出第二十五卷中)
十六
腸肛俱出方二首
肘后療若腸隨肛出,轉(zhuǎn)廣不可入一尺來(lái)者方。
搗生栝蔞,取汁溫服之,以豬肉汁洗手,隨抑按自得入效。(范汪短劇張文仲備急千金同)備急若腸隨肛出方。
熬鍛石令熱,布裹熨之,隨按令入,冷即易。(短劇文仲備急同出第八卷中)
十六
脫肛歷年不愈方三首
集驗(yàn)療脫肛歷年不愈方。
以生鐵三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以洗之,日再。(范汪千金備急文仲同出第六卷中)千金療脫肛歷年不愈方。
以死鱉頭一枚,燒令煙盡,作屑以敷肛門上,手按之令入,兼灸橫骨一百壯。
又方以鐵精粉上,按令入即愈。(并出第二十五卷中)
十六
疝氣及方六首
廣濟(jì)療疝氣核腫疼方。
黃 桃仁(去尖皮熬) 山茱萸 五加皮 檳榔仁(各八分) 牛膝(六分) 茯苓(六分)蓯蓉(八分) 五味子(十八分) 人參 續(xù)斷(各六分) 桂心(八分) 遠(yuǎn)志(去心) 石南(各五分) 海藻(洗八分) 玄參(十分) 枳實(shí)(炙) 龍骨(八分) 蒺藜子(二十分熬)上十九味搗篩,蜜丸如桐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漸加至四十丸。
又療腎虛疝氣,腰膝冷疼,陰囊腫癢,狐陰丸方。
狐陰(一枚炙) 木香 蒺藜子 膃肭臍 昆布(各六分) 牛膝 菟絲子(各八分酒漬)桃仁(去尖皮熬) 石斛(各十分) 檳榔仁(十枚)上十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以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日再服。忌熱面,蕎麥,豬魚,粘食等物。(并出第六卷中)集驗(yàn)療 方。
取楊柳如腳大趾長(zhǎng)三尺二十枚,以水煮令極熟,以故布干掩腫處,取柳枝更互拄之,如此取瘥止。(文仲備急千金同通按拄音主刺也)千金療 方。
牡丹(二兩) 海藻(二兩洗) 狐陰(一具炙) 地膚子(二兩) 茯苓(二兩) 五味子(二兩) 芍藥(二兩) 橘皮(二兩) 蜘蛛(五十個(gè)熬) 防葵(二兩) 細(xì)辛(二兩) 蒺藜子(二兩) 桂心(二兩) 澤瀉(二兩)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熬)上十五味下篩,蜜和,服十丸如梧子大,稍加至二十丸。忌胡荽,生蔥,生菜,酢物。
(出第二十五卷中)備急療 方。
以桃仁搗敷之,亦療婦人陰腫,干即易。(集驗(yàn)同出五卷中)古今錄驗(yàn)療 ,蒺藜丸方。
蒺藜子 干地黃(各一分) 鹿茸(炙十分) 白蘞(八分) 磁石(十分研) 石(煉十分)鐵精 桂心 續(xù)斷(各五分) 巴戟天 芍藥 玄參 通草 升麻 牛膝 寄生(各八分) 澤瀉(七分) 射干(八分) 蓯蓉(十分) 海藻(八分如發(fā)者)上二十味搗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大,飲下十丸,日二,漸增至二三十丸。(甄立言處出第四十一卷中)
十六
卒病方五首
肘后療超躍舉重,卒得陰 方。
白術(shù)(五分) 地膚子(十分) 桂心(一分)上三味搗末,以飲服一刀圭,日三。(古今錄驗(yàn)同)又方狐陰(一具炙) 海藻 牡丹皮(各三分) 桂心(二分)上四味搗篩為散,蜜和為丸如梧子大,小兒服五丸,大人增之。
集驗(yàn)灸猝 法。
以蒲橫度口折之,一倍增之,以布著小腹大橫理,令度中央上當(dāng)臍,勿使偏僻,灸度頭及中央合二處,隨年壯,好自養(yǎng),勿舉重,大語(yǔ)怒言,大笑呼喚。(千金范汪同)又方牽陰頭正上向,灸莖頭所極,又牽下向谷道,又灸所極,又牽向左右髀直下行,灸所極,皆使正直勿偏,四處?kù)?,隨年壯佳。(千金范汪同)又法灸足厥陰左右各三壯,穴在足大趾間是也。(千金范汪同并出第九卷中)
十六
卵偏大方三首
千金療 疝卵偏氣上方。
牡丹 防風(fēng)(各一分)上二味搗為散,溫酒服方寸匕,日二。忌胡荽。(出第二十五卷中)張文仲短劇牡丹散,療 偏大氣脹方。
牡丹 桂心 防風(fēng) 鐵精 豉(熬等分)上五味搗篩,酒和方寸匕服之,小兒一刀圭,二十日愈,嬰兒以乳汁和大豆與之,大效。忌如前。(肘后同出第七卷中)古今錄驗(yàn)?zāi)档の宓壬ⅲ?疝陰卵偏大,有氣上下脹大,行走腫大,服此良驗(yàn)方。
牡丹皮 防風(fēng) 黃柏(炙) 桂心(各一分) 桃仁(二分去皮尖研)上五味搗為散,以酒服一刀圭,二十日愈,少小 疝最良,小兒以乳汁和如一大豆與之。忌如前。(出第四十一卷中)
十六
灸諸法一十四首
千金論曰,男 有腸 ,卵 ,氣 ,水 ,四種,腸 卵 難瘥,氣 水 針灸易瘥又卵偏大上入腹方。
灸三陰交,在內(nèi)踝上八寸,隨年壯。
又男陰卵偏大 法。
灸肩井解臂接處,隨年壯,男 灸小指端七壯,病在左者可灸左,在右者灸右,良效。
又法灸關(guān)元百壯。
又法灸玉泉百壯,報(bào)之,穴在臍下四寸。
又法灸泉陰百壯,三報(bào)之,在橫骨邊三寸。
又 病陰猝腫者法。
令并足合兩 趾爪相并,以一艾丸灸兩爪端方角處,一丸令頓上兩爪角,各令半丸上爪上七壯。
又兩丸縮入腹法。
灸三陰交,隨年壯神效。
又男陰卵大 病法。
灸足太陽(yáng)五十壯,三報(bào)之。
又法灸足太陰五十壯,又在內(nèi)踝上一穴。
又法灸大拇指內(nèi)側(cè),去端一寸白肉際,隨年壯,甚驗(yàn),雙灸之。
又法灸橫骨兩邊二十壯,夾莖是也。
又法灸足大趾理中十壯,隨邊腫灸之。
灸小兒 法先將兒至碓頭祝之曰,坐汝令兒某甲陰囊 ,故灸汝三七二十一,灸訖,便牽小兒令碓頭下向著囊縫,當(dāng)陰頭灸縫上七壯,即消,已驗(yàn),艾炷帽簪頭大耳。
又法凡男 ,當(dāng)騎碓軸,以莖伸置軸上,齊陰莖頭前灸軸木上隨年壯,即愈。(并出第二十五卷中)
十六
陰腫方六首
病源此由風(fēng)熱客于腎經(jīng),腎經(jīng)流于陰腎,不能宣散,故致腫也。(出第四卷中)集驗(yàn)療男子陰腫大如斗核痛,人所不能療者方。
以雄黃一兩研碎,綿裹,甘草一尺生用切,水一斗煮,取二升以洗之。忌海藻菘菜。
又方取莧菜根搗敷之。(范汪千金同)又方取蔓菁根搗敷之。(范汪同)又方搗馬鞭草敷之。(范汪同并出第九卷中)文仲療陰腫方。
取桃仁去皮尖,熬末,酒服彈丸許,不過三服即瘥。(千金備急同出第七卷中)古今錄驗(yàn)療腫大如斗方。
取雞翅燒灰,飲服,其毛一孔生兩毛者佳。腫在左取左翅,在右取右翅,雙腫取兩邊翅。(千金治小兒卵腫出第四十一卷中)
十六
陰疝腫縮方一首
病源疝者,氣痛也,眾筋會(huì)于陰器,邪客于厥陰,少陽(yáng)之經(jīng)與冷氣相搏,則陰痛而攣縮也。(出第四卷中)文仲療陰猝縮入腹,急痛欲死,名陰疝方。
野狼毒(四兩炙) 防葵(一兩) 附子(二兩炮)上三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三丸,日三夜二。(古今錄驗(yàn)范汪同出第七卷中)
十六
陰猝腫痛方三首
文仲葛氏療男子陰卒腫痛方。
灸足大趾第二節(jié)下橫理紋正中央五壯,姚云足大趾本三炷。(亦治小兒陰疝發(fā)時(shí)腫痛隨痛左右灸之出第七卷中)備急療男子陰卒腫痛方。
雞翮(六枚燒) 蛇床(等分)上二味為末,以飲服少許,隨卵左右取雞羽。(集驗(yàn)同姚方無(wú)蛇床)又若有息肉突出方。
以苦酒三升漬烏喙五枚三日,以洗,一日夜三四度瘥。(肘后同出第五卷中)
十六
陰囊腫痛方五首
千金有人陰冷,漸漸冷氣入陰囊腫滿恐死,夜即痛悶,不得眠睡方。
取生椒擇之令凈,以布綿裹著丸囊,令濃半寸,須臾熱氣大通,日再易之,取消為效乃止。
又方煮大薊根汁,服一升,日三,不過三劑愈。
又方醋和面炙,令熱熨之。
又方以醋和面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