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推開迷失世界微敞的門——犯罪心理學導讀(5)
- 犯罪心理學(大全集)
- 常娟
- 4310字
- 2016-02-29 09:51:31
知識鏈接
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與氣質的關系
四種基本的氣質類型具有各自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1.膽汁質
神經過程強而不平衡。這類人情緒容易激動,反應迅速而敏捷,行動急促而有力;態度直率,精力旺盛,富有表情,外向;不善于三思而后行。如文學作品《水滸》中的人物形象李逵就是比較典型的膽汁質。
2.黏液質
神經過程強、平衡而不靈活。這類人反應比較緩慢;態度持重,情緒平衡;按部就班,遇事較謹慎,內向;不夠靈活,有些刻板、冷淡。如文學作品《水滸》中的人物形象林沖、宋江就是比較典型的黏液質。
3.多血質
神經過程強、平衡而靈活。這類人易于適應環境的變化;思維靈活,反應迅速,活潑好動,善于交際,外向;心境易變,缺乏忍耐性和毅力。如文學作品《水滸》中的人物形象吳用就是比較典型的多血質。
4.抑郁質
神經過程弱。這類人情緒體驗深刻,特別敏感,富有同情心;辦事認真、細致、踏實、持久;較少與人主動交往,內向;有些怯懦、孤僻。如文學作品《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林黛玉就是比較典型的抑郁質。
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與氣質的關系可以用以下表格來表示:
高級神經活動類型
氣質
不平衡
興奮型
膽汁質
強
平
靈活性高
活潑型
多血質
衡
靈活性低
安靜型
黏液質
弱
抑制型
抑郁質
第二節 “飛賊”是怎么煉成的——犯罪人的能力特征
悲劇是一種工具,讓生者增長智慧。但不能靠它來引導生活的方式。
——羅伯特·肯尼迪
有這樣一名盜竊犯在被捕落網后說:“我們這種行當是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高度結合。”其實,我們冷靜下來想一想,就會覺得此人的話很有道理。為了使得盜竊犯罪行為更快更順利地得逞,大部分的作案人都會在犯罪前、犯罪中或者犯罪后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付出巨大的身心包括智力方面的努力,躲在明處或者暗處與受害人、執法人員“斗智斗勇”,他們花盡心思,讓自己的“能力 ”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
犯罪嫌疑人吳長喜(男,30歲,綽號老田)是北京密云人。1988年因其他犯罪被判服刑,1993年獲釋后,與同案犯曹延琪(1995年被執行槍決)共同盜竊作案20余起,被北京市公安局通緝。外逃四年后于1999年初回京,并繼續作案20余起。吳長喜瘋狂作案,其主要活動特點是:
利用功夫,結伙犯罪。吳自幼喜愛武術,拜師學藝,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上房爬高輕而易舉。在某農場服刑期間,與專門盜竊平房四合院的曹延琪結識,獲釋后二人結伙作案,直到 1994年10月曹被抓為止。二人盜竊作案26起,盜竊金額達百萬元。
逃往外省,隱姓埋名。曹延琪被抓后,吳長喜逃往河北興隆縣一遠房親戚家,并化名陳志,在當地利用贓款先后入股礦區煤礦,開辦“聚英”武術學校。期間,吳還先后到山東濱州、河北無極、廣州荔灣等地武術學校拜訪名師,苦練功夫。在長達三年多的時間里,吳利用化名躲藏并順利逃避盤查。
郊縣落腳,晝伏夜出。1998年底,吳認為風頭已過,遂返回北京。返京后,吳棲身在沒有親戚熟人的平谷縣城,用寫有陳志假名的武校教練員證住進私人小旅館,并且三四天更換一次旅館。吳白天睡覺,下午四五點乘坐公交車進城。進城后避開熟人、同村人較多的東直門,而在左家莊下車。下車后開始選擇目標作案,直到次日晨在左家莊坐車返回平谷。
(4)飛檐走壁,專吃平房。吳有獨特的作案特點。一是專門選擇地安門、東四、交道口等平房大院密集地區作案,借夜色掩護竄上房頂行走,尋找作案目標,發現目標迅速跳下行竊,事后再竄上房頂尋找下一個目標。二是隨身攜帶改錐、扳手、手電筒等作案工具,專撬明鎖或鉆窗入室,一旦發現有人就上房逃走。三是專門盜竊現金、貴重金銀首飾等容易隨身攜帶的錢物,竊得的物品隨后在路邊廉價出售。四是連續作案,一般一夜盜竊2—4家。五是作案時間一般選擇在晚11時至次日凌晨3時之間,作案后尋找拆遷房等偏僻無人處藏身練功,天亮后再坐車返回平谷。作案過程中曾數次與事主和巡邏民警遭遇,但他都憑借功夫逃脫。
我們知道,在犯罪活動中,犯罪人的能力對犯罪活動的完成具有直接意義。因此,犯罪人也非常注意其犯罪能力和技術的訓練提高。在高智能的犯罪中,犯罪人的能力表現十分突出。如計算機犯罪、信用卡犯罪、詐騙犯罪,以及經濟領域中如期貨、證券金融方面的犯罪等,沒有相當水平的專業知識,沒有一定的專業能力,是不敢涉足也不可能順利完成這類犯罪的。在盜竊犯罪中,犯罪人也要具備一定的犯罪技能。如盜竊機動車、保險柜,犯罪人一般都掌握了專業的開鎖、破譯密碼的技術;在撬門扭鎖這種相對簡單的偷竊行為中,也需要一定的作案技巧。即使扒竊,犯罪分子也需眼明手快,需要高度發展的作案技巧。
另外,從初犯和慣犯來看,犯罪智能和技能也不同。慣犯在犯罪活動中積累了一定的犯罪經驗,犯罪能力和技術比初犯要高出許多。特別是那些職業慣犯,熟練掌握了某種犯罪方法和手段,已形成一定的犯罪技巧,而這些技巧也成了職業慣犯們引以為傲的“資本”。
大案追蹤
熊貓燒香
熊貓燒香是一種經過多次變種的蠕蟲病毒變種,2006年10月16日由25歲的中國湖北武漢新洲區人李俊編寫,2007年1月初肆虐網絡,它主要通過下載的檔案傳染。對計算機程序、系統破壞嚴重。
李俊,武漢新洲區人,25歲。他在初中時英語和數學成績都很好,但最終沒能考上高中,后來他在媧石職業技術學校讀中專,學的專業是水泥工藝專業。中專畢業以后,他接觸了網絡還上了網絡技術職業培訓班。他很聰明,屬于自學成才的那一種,關于電腦技術的大部分知識他都是看書自學得來的。
2004年李俊到北京、廣州的網絡安全公司求職,但都因學歷低而遭到拒絕,心有不甘的他決定報復社會,編寫病毒。事實上,早在2003年李俊就編寫了病毒“武漢男生”,2005年他又編寫了病毒QQ尾巴,并將“武漢男生”更新為“武漢男生2005”的全新版本。
此次傳播的“熊貓燒香”病毒,李俊是先是將此病毒賣給了網絡中的120多余人,每套產品要價500~1000元人民幣,每日收入8000元左右,最多時一天能賺1萬多元人民幣。李俊因此直接非法獲利10萬多元。然后這120多人對此病毒進行了寫處理并傳播出去,造成了100多萬臺計算機感染此病毒,這些人將盜取來的網友的網絡游戲以及QQ賬號進行出售牟利,并使用被病毒感染淪陷的機器組成“僵尸網絡”為一些網站帶來流量。
2007年2月12日湖北省公安廳12日宣布,根據統一部署,湖北網監在浙江、山東、廣西、天津、廣東、四川、江西、云南、新疆、河南等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一舉偵破了制作傳播“熊貓燒香”病毒案,抓獲病毒編寫者李俊。
犯罪人李俊憑借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過人能力,編寫病毒,擾亂網絡市場,企圖達到自己報復社會和牟取不法利益目的,最終還是逃不過法網恢恢,我們應該引以為戒,正確看待和運用自身的能力,杜絕利用個人能力犯罪的事件再次發生。
第三節 不關貧窮,而是性格——犯罪人的性格特征
人們都說時間可以治愈一切傷口,我可不這么認為。傷口是一直存在著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出于保護,傷口被覆蓋上疤痕,疼痛隨之減輕,但這一切永遠也不會消失。
——羅絲·肯尼迪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學學生公寓發生惡性兇殺案,4名在校大學生被同學馬加爵殺害。馬加爵,案發前人們所能見到的表現并不算壞,但為什么突然做出這么一件驚天動地的大案,這么兇殘地殺害了與之同窗三載且無冤仇的同學?
除了其他因素的作用,致使馬加爵產生犯罪心理的主要的、直接的主體因素是他的不良性格,即性格中的過分自尊與過分自卑的成分。過分自尊的表現之一就是極端的自我中心,一切皆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利益為半徑畫圓。從馬加爵的往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存在嚴重的自我中心傾向。一次當他與奶奶在看電視時發生沖突后,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好痛恨奶奶,恨死了,恨死了!”滿頁上寫著“恨老人”,而且寫了兩天。馬加爵這種躲在自我中心小圈子里的人,永遠都會感到自己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埋怨、委屈自然會充滿心頭。過分自尊的人總是需要別人處處維護他的自尊,當自己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自卑便產生了。一般來講,自尊越強的人自卑感也越強。過分的自尊與自卑,讓馬加爵特別在乎、特別敏感外界對他的評價。別人不經意的話語甚至是玩笑,在他看來則是對他的嘲笑與諷刺,成為傷害他的“利劍”。從馬加爵的大學生活中頻繁地與同學間發生摩擦的情況來看,他所受到的這種“傷害”是經常持久的,因此,因“傷害”而轉化的仇恨情緒一次次積聚起來了,他的犯罪心理也在不知不覺中膨脹了。
案發前幾日的一天,馬加爵與同學邵某因打牌發生糾紛,邵懷疑馬出牌作弊,兩人當眾爭執。期間,邵某說:“沒想到你連玩牌都玩假,你為人太差了,難怪XX過生日都不請你……”邵某的這句話對內心極自尊又極自卑的馬加爵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他長期以來努力維系而且深深依賴的社交體系驟然崩潰。因為,邵是他自認為在班上唯一的知心朋友,兩人同是廣西老鄉,兩人同是農村學生,平時又常在一起玩耍。原本同類,同歸屬于一個群體的人這時拋棄了他,馬加爵頓時感到自己的無助、失落,一種強烈的被遺棄感產生了。他深深地感受到“我覺得我太失敗了”。他再也忍不住平時積聚的怨恨,他需要發泄。這時,他的犯罪心理極度惡化,形成了強烈的犯罪動機并推動兇殘的犯罪行為的實施。
因為馬加爵家境較為貧窮,所以很多人說是貧窮促使馬加爵犯罪。事實上,當你了解馬加爵真正的內心世界,就會發現答案并非如此。馬加爵的情感強烈細膩,他對人生和生命充滿疑問。這種疑問從他中學時代就已出現,從那時起直到他殺人那一天,沒有人真正給過分析和解答。這其中一大重要原因是他性格內向,含而不露,別人很難探測到他心中所想更難走進他的內心。
馬加爵對人生意義的看法是成就一番事業。他覺得人活著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是快樂,第二是親情,第三是錢。他把錢放在第三位,這就從某種意義上證明貧困不是他的主要犯罪動機,他把親情放在第二位還是說明他認可親情的重要性的。
馬加爵自小形成的內傾型的性格,這是其所處的環境造成的,這不是他犯罪心理的原因,也不能簡單定義為是影響其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我們只能說,無法擁有正確得體的自我感受,無法將自己恰當地融入社會的大環境中,卻又過分自尊和過分自卑,這樣極端又跳躍的性格特征是他最終害人害己的直接因素。
知識鏈接
馬加爵是內傾型的性格,那么什么是內傾型性格呢?根據心理學家艾森克的分析,內傾型性格主要有以下特點:
1.性格孤僻,內省,生活有規律;
2.安靜,不善交際。
3.很重視道德標準,但有些悲觀;
4.對書的愛好甚于對人的交往,除親密朋友外,對人總是冷漠,保持一定的距離;
5.傾向于事先計劃,三思而后行,嚴格控制自己感情,很少有攻擊行為;
需要強調的是,內傾型性格有它的優點和缺點,而它與犯罪心理的產生沒有什么直接的必然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