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一門古老而又新興的學科

暗示,在幾個世紀以前就已經被廣泛研究。現今,暗示的研究領域已經相當穩定,突出的研究成果表現為自我暗示。暗示,是一門古老而又新興的學科。

就“新興”而言,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暗示一直沒能被正確地理解和研究,以至于得到錯誤的定義;就“古老”來說,自人類有了它自己的文明,暗示就出現了。實際上,每一個人在一出生時就擁有了這種工具,或者說這種力量——自我暗示。而這種力量里潛藏著極其巨大的能量,一旦被開發出來,就會產生極端的影響——最好或是最壞的結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這種力量,利用它為我們創造價值,尤其對那些醫生、律師、法官以及從事教育工作的人。

要自主、自覺地利用這種能力依靠以下這兩點:第一,確保那些有害的自我暗示不被激活,否則將會造成毀滅性的后果。第二,那些有益的自我暗示能夠得到自主性的激活,這將會帶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幫助那些身患疾病的人恢復生理上的健康,促進那些精神病患者、心理失調的人以及那些尚未進行自我暗示的無意識受害者恢復心理上的健康,引導那些習慣于犯錯的人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非自覺主導人類

想要對暗示進行更精確、更嚴謹的理解和闡述,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一點:有兩種完全截然不同的特性存在于人類的本性當中。兩者的共性在于它們都是才智的體現,而兩者的區別在于它們的體現方式——有意識的體現和潛意識的體現。而這一不同之處就導致了人們往往只在意前者而忽略了潛意識的存在。實際上,只要人們對于某個現象進行認真研究和反復檢驗,稍作思考就能夠證實潛意識的存在。現在我們來看下面的實例。

夢游癥的發病癥狀大家都略有所聞。一個夢游者在睡眠中突然從床上坐起來,開始穿衣起床,甚至不穿衣服就直接走出自己的臥室,開門下樓,穿過走廊,去完成某項工作或實施一系列舉動,之后原路返回房間,繼續埋頭大睡。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他會震驚不已——前一夜未完成的工作已經大功告成了。

所有這一切,都是在他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完成的。倘若并非是某種潛意識支配著他的身體活動,即他的非自覺行為,那還會是什么力量足以做到這些呢?

我們現在來看另一個實例:我們常常看到一個震顫性譫妄(一種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發作的酒鬼,做出一些完全不受大腦控制的瘋狂舉動。他會隨手拾起身邊的任何一件物品——木棍、小刀、斧頭等,將其當做武器對附近的人進行瘋狂的暴力襲擊。這場發作一旦結束,他會立即恢復理智,對眼前混亂的場景驚恐不已,根本不知道是他自己制造了這一切。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舉動,除了潛意識的作用難道還另有其他?

如果我們將自覺與非自覺行為進行比較,我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自覺展示出的記憶往往是一些并不可靠的假象記憶。反之,非自覺所展現的才是令人驚嘆的完美記憶,它記錄了存在于我們之間卻不為我們所知的最無足輕重、最微小的行為,另外,它所遵從的一切都必須被無條件非理性地信任并接受。這種非自覺對一切受大腦支配的器官功能都負有責任,它會帶來一種匪夷所思的荒謬結,即:假如它認為某個身體器官感知到某種感覺,或是運作不正常,那么被質疑的這個器官就能夠產生這種“假”知覺,它就真的不能正常運作了。我們所有的器官的運作以及任何一切的行為,不論它們是什么,都處于非自覺的控制之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想象”。想象不僅不服從不接受任何判斷,更為重要的是,當它與意志處于對立面時,它甚至會帶領我們的行為去抵抗我們的意志。

瘋狂的想象

關于“意志”這個詞語,詞典給我們的解釋和定義如下:“自由地確定目的并執行行為的一種能力。”這個定義我們會毫不懷疑地去接受,并且相信它是完美的。但實際上,這種解釋是極大的謬誤。我們驕傲推崇的崇高意志常常會妥協于想象,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個規則。

你一定會大聲疾呼:“謬論!”而我所給的回答是:“絕非如此。甚至剛好相反,這才是絕對的真理。”

為了讓你能夠看清這一點,請睜大你的雙眼環顧四周,用心去體會這個世界,去理解你所能看到的一切,之后你便會明白,我所表達的一切才是純粹的事實,而并非是錯誤思想得來的毫無意義的虛假推測。

假如我們將一塊30英尺長、1英尺寬的厚木板放置在平地上,要求你從木板的這頭走到那頭,你絕對可以輕易地完成任務,并且絲毫不會踩到木板的邊緣。然而,現在我們來改變一下試驗的環境,將這塊木板上升到一座教堂的高度,或者將其架在兩個高樓的頂端之間,這樣,你還能完成任務么?且不說讓你走完它,就算讓你在這狹窄的木板上前進幾英尺,恐怕也很難吧?你的意志再怎么努力,在你邁出腳步的時候雙腿也會止不住地顫抖,最后還是逃脫不了會摔下去的命。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當木板放在地面上時,你會很輕易就做到,而當它被上升到某個遠離地面的高度時,你就會掉下去。這一切都是源自于想象的力量而并非意志。在第一個場景中,在你的想象中自己很容易就能完成任務,而在接下來的場景中,你會想象這無法完成。

由此可見,你的意志并不能使你具有前進的能力;倘若你想象自己不能做到,那么你就根本無法做到。假如木匠和瓦工能夠做到,那只是因為他們想象自己可以完成。

頭暈這一現象的產生,完全歸咎于我們通過想象在大腦中勾畫了一個即將倒下的畫面。而不管我們的意志怎么努力,這一畫面都會立即轉化為現實。意志努力的程度越是強烈,與期望相反的結果就會越快地出現。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病例:一個患了失眠癥的人,如果他不強求自己入睡,他就能夠平靜地躺下來休息。反之,如果他刻意地通過意志逼迫自己睡著,那么越是強調,就越難以靜下心來。這正如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一樣:當你越是努力想要記起一個你忘記了的人名,你就越難回憶起來,而一旦你將腦海中的“我實在是記不起來”的想法替換成“我就要記起來了”,那么你不作任何努力,你的腦子里也會很快蹦出這個名字來。

會騎自行車的人回顧一下當初學車的時光,便會記起來,向前騎的時候會使勁地握住車把,總擔心自己摔倒。若是前面的路上有一個小小的障礙跳入你的視線,這時你越是拼命地想要繞開它,就越容易撞上去。

每個人都曾有過忍不住大笑的經歷。大家都知道,越是想要刻意控制它,就越會笑得難以抑制。

那么,這些不同的境況下人們的意識形態又是什么樣的呢?“我想走過去,但是止不住顫抖”;“我想睡覺,但是睡不著”;“我想回憶起某某的名字,但是記不起來”;“我想避開障礙物,但我控制不好”;“我想止住大笑,但是無法做到”。

如你所見,以上這每一組沖突都證明了一點,即意志總是無一例外地屈服于想象。

這個規律同樣反應在下面這則實例中:在戰場上,能夠帶領全軍取得勝利的總是沖在陣營最前方的領袖們,而那些只顧吶喊著“每個人只代表自己”的人,只能走上失敗的道路。原因何在?究其根本我們得知:在前一個環境里,人們都在想著:我們必須向前沖,必須前進;而在后面那種情況下,人們只會想到:我們必須為了自己而逃命,我們已經戰敗了。

從這些實例中,巴汝奇深刻地察覺到了想象力的作用。他與自己的一個仇家乘坐同一條船,為了復仇,他將這個商人攜帶的最大的那頭綿羊購買下來,然后將它扔進了海里,在此之前他已經確信了羊群中的其他同伴都會紛紛效仿,跟隨那頭最大的綿羊而去;果不其然,一切都如愿以償地發生了。

人類與動物在某些方面來講,有著很強的相通性。我們人類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被某種力量驅使著去效仿別人的行為,在心里想象著:我們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

像這樣的事例我還可以舉出上千個來,但我想,這種單調的列舉只會讓你覺得乏味不已。然而,這一事實又不能被我們就此忽略,淹沒在一片沉默之中,因為它顯示了在與意志斗爭的過程中想象發揮的作用,即非自覺產生的巨大力量。

有許多想要戒酒的酒鬼始終不能完全戒掉這一惡習。當你與他們談及此事時,他們會真摯而誠懇地對你說,他們十分討厭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也深知喝酒給他們帶來的巨大危害,希望自己一直能夠保持頭腦清醒;盡管如此,他們還是被某種力量驅使著去喝酒,他們對這一力量毫無抗拒之力——他們的意志被這種力量打敗了。

對于許多罪犯來說也是同樣。盡管有一些罪犯是有意犯下了錯誤,但當被問及這么做的具體原因時,他們會告訴你:“有一種比我自身更要強大的力量驅使著我,讓我根本無法抗拒,也完全無法控制自己。”

實際上,酒鬼和罪犯所闡述的是同樣一個事實:他們的那些錯事都是在被迫的情況下做出來的,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這些做法。

由此可見,那些因自己的意志而頗感驕傲,相信自己可以自由地支配行為完成目標的人,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由想象牽制著所有拉繩的木偶而已。要想真正結束這種木偶生涯,只能等到我們懂得了如何支配自己的想象的那一天。

問題的提出:暗示與自我暗示

根據以上所述,我們可以這么來看:想象好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急流,不管那些不幸的落水者如何用盡全力試圖回到岸上,都仍舊抵擋不住湍急的流水,最終還是會被席卷而走。看起來似乎無法征服這條激流,但是倘若你能在中途將它的方向扭轉向別處,比如引向工業基地,那么它就可以化身為電能、熱能、動能。

倘若你認為這一比喻不夠充分,你也可以將它比喻成一匹馬。這匹馬還未被馴服,還沒被套上馬籠頭,也沒被系上韁繩,想駕馭它的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任由這匹馬馳騁,此外別無他法。如果這匹馬逃離出去,它就只能在陰溝里結束自己的瘋狂生涯。然而,如果馬兒被駕馭者成功地套上籠頭,一切就會被扭轉。這匹馬將按照駕馭者的愿望朝著任何他想要的目的地奔去。

潛意識或想象的存在會產生巨大的力量——既然我們已經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那么我就要展示給各位:這種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無法征服的“自我”,實際上可以像這條湍急的河流和這匹未被馴服的馬一樣,能夠輕易就被控制和征服。然而,在進行更深一步的討論之前,我們務必要嚴謹地重新定義兩個詞語,兩個常被使用卻從未被正確理解的詞——暗示與自我暗示。

那么究竟如何來解釋暗示呢?它可以被這樣定義:“將一種思想強加于一個人的頭腦的行為。”但是否真的存在這種行為?很顯然,不存在。暗示本身不具有任何實體的存在性。不僅不存在,它也沒有存在的可能性,除非有這樣一種必要條件:自我暗示,即用自我暗示來替代暗示。我們可以這樣來定義自我暗示:“一個人進行的自我思想灌輸。”

我們可以對任何人實施某種暗示;但是假如這種暗示不被他的潛意識所接受,假如它僅僅只是轉化為自我暗示,而其中的含義并沒有被真正地領悟到,那么就不會有任何結果產生。偶爾我自己也會對那些平日里十分順從和性格溫和的人實施一些具有一定相似度的暗示,但通通都告以失敗。歸結原因,也就是它們被試驗者的潛意識拒之門外,因此也就沒能夠成功地轉化為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的力量

我們現在返回到上面這個話題:正如能馴服一匹野馬一樣,我們同樣能夠控制并引導我們的想象。而在實現這些目的之前,我們必須要先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我們必須弄清楚它是否具有可行性,這一點幾乎總是被人們所忽略。第二,要知道它的實現需要依靠怎樣的手段和方式。實際上這個手段并不難,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它每天都在被我們所利用,只是這種利用是在絕對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的,我們從未想過要擁有它或者真正地去了解它。遺憾的是,我們總是不能正確地運用這個方法,以至于常常造成不小的自我傷害。這就是自我暗示。

我們的自我暗示常常發生在非自覺的情況下,鑒于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扭轉這一方向,要將自我暗示放在有意識的情況下進行。具體的步驟如下:首先,清楚自我暗示的具體對象。仔細地在頭腦中清點一下自我暗示的對象,依據需要它們會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隨后專心致志地重復強調幾次:“這件事就要結束了”,或者“這件事即將來臨了”;“這件事必然會發生或永遠都不會發生”等等其他類似的一切。而這件事必須是在我們能力范圍之內的。如果這個暗示被我們的潛意識所接受,并且被成功地轉化為自我暗示,那么我們所思考的某件事或某些事將全部實現。

因此,如我的理解一樣,自我暗示實際上就相當于一種催眠術。如果要對其作出一種定義,我將用這個簡單的句子來闡述:想象,對人類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影響。現在,這種存在得以證實且不可否認,我們拋開上述的那些例子,來看另外的一些實例。

如果你確保某件事的發生具有可能性,并且能夠讓你自己相信你可以完成這件事,那么你一定能夠成功做到,不管這件事是否困難重重。反之,如果在你的想象中,連世界上最簡單的小事你也無法完成,那么毫無疑問你肯定做不成,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小小的山丘對你來說,也成了無法跨越的險峰。

我們來看一份關于神經衰弱者的病歷。這些人不相信自己有任何能力,也不認為自己能取得任何一丁點的成績,而且他們常常發現,自己只走了幾步路后就會感到疲憊不已,一點兒力氣都沒有。他們努力地想要擺脫這種困境,卻變得越來越低迷和消沉;就像那些不幸陷入流沙中的遇難者一樣,越是拼命地掙扎,就越來越無法自拔。

同理,要是你希望感受到急速而來的痛苦,只要你想象自己正在受苦就足夠了。相反,如果你認為疼痛會很快散去,你也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疼痛在逐漸地減弱。

據我的了解,有一部分人能夠事先預測嚴重的頭痛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某一環境下發生在自己身上,然后當他們預想的那一天、那個特定的環境來臨的時候,頭痛就會如期而至。他們通過這種想象將病痛帶給自己,就如同那些人通過自覺的自我暗示將自己治愈一樣。

眾所周知,一個人如果膽敢跳出陳規,提出某些不被人們接受、不符合世俗的觀點,那么他就會被世人看作是瘋子或者神經病。然而,即便是頭頂這種風險,我也要說:如果某些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患了疾病,那是因為這些人想象著自己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患了病。如果某些身體上沒有任何損傷的人卻突然癱瘓了,這種癱瘓也沒有任何受損的體現,那就是因為他們想象著自己癱瘓了。這些人的身上體現出了想象的巨大力量,也證實了想象所創造出的非凡效果。人們的生活是否幸福,通通來源于他們對自己的想象。因為對于兩個完全身處相同境遇的人來說,很可能一個過得非常幸福,而另一個則整日悲傷陰郁。

盜竊、口吃、神經衰弱、厭食癥,以及某些疾病的產生,都只是潛意識作用于生理和心理的結果,也就是潛意識自我暗示的結果。

如果襲擊我們的許多疾病正是來源于我們的潛意識,那么同理,反過來它也能夠治愈我們生理或心理上的各種疾病。它不但能夠對付那些源自于它自身的病痛,也能夠將那些真正的疾病治愈。

將自己單獨關在一個房間里,坐在一張扶手椅上,緊閉雙眼,阻斷任何來自外界的干擾,全神貫注于自己的頭腦,集中精力去思考:“某件事即將消失了”,或者“某件事將要發生了”。

如果你真的按照上述方法,實施這種暗示的話,也就是說你所表述的觀點已經被你的潛意識完全接納和吸收,隨后你便會吃驚地發現一個結果:在你頭腦中思考的事情如實地發生了(注意:這是一種存在于我們之間的自我暗示所產生的結果,而這種暗示并沒有被我們自身察覺,我們對它們存在性的知曉,僅僅源自于它們所產生的影響)。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的關鍵的一點就是,這種自我暗示一定不能被運用于意志。因為,一旦意志無法與想象達成共識——比如,一個人的意志說,“我要讓某某事很快發生”,而他的想象卻說:“就算你期望如此,它也不會如你所愿地實現。”——那么結果就是:這個人不僅無法得到他所期望的結果,甚至可能導致相反的情況出現。

上述評論非常重要。它很好地解釋了這一現象:在治療精神疾病的過程中,一再地訓練和培養病人的意志,卻往往只能獲得令人不滿意的結果。真正不可缺少的不是對意志的訓練,而是對想象的訓練。正是抓住了這兩者之間如此細微的差別,我的試驗才能經常獲得成功。相比較而言,那些已經深思熟慮過的人卻很容易就忽視這一點,所以他們總是失敗。我每天都在進行各項試驗,堅持了整整20年,并且在每一項試驗實施時都極為謹慎和仔細。這無數的試驗已經讓我從中得出了最合理、最科學的解釋,并且讓我總結出了具體規則,推導出了以下結論:

(1)一旦意志與想象發生對抗,想象總是無一例外地戰勝意志。

(2)一旦意志與想象出現沖突,想象力與意志力的勝負成正比。

(3)一旦意志與想象協調一致,兩者之間并非等差增長而是等比增長。

(4)想象能夠被控制。

這其中的“與意志力的勝負成正比”和“等比增長”的表述并非是無比精準的或是極為嚴謹的,它們只是一種能夠讓我表述得更加清晰完整的說明方式。

之前我說似乎任何人都不應該患病,這個觀點完全正確,無論是何種疾病,都能夠屈服于想象;看起來我的這一陳述既大膽又不靠譜,但你們需要注意的是,我說的是“能夠屈服”,而并非是“始終屈服”,這兩者截然不同——它們是可能性與絕對性的區別。

但是,人們要想能夠有效地實行自覺的自我暗示,被引領到正確的道路上,就必須要學習如何去做,就如同學習如何讀書寫字、如何彈奏鋼琴一樣。

正如我前面所說,自我暗示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擁有的一種工具,我們就如同嬰兒無意識地擺弄他的撥浪鼓一樣,終其一生都在非自覺地使用它。然而,這一工具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你無意識地利用它,輕率地操控它,它甚至可能會給你帶來毀滅性的傷害。相反,一旦你懂得如何正確地利用它,能夠自覺地使用它,它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甚至恢復你的健康,挽救你的性命。正如伊索描述舌頭那樣,人們也可以以此來描述自我暗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同時也是最壞的東西。”

現在我要為你們展示的是,每一個人通過自覺的自我暗示是如何從中獲益的。當然,說“每一個人”確實是有一點言過其實,因為很難喚醒自覺的自我暗示的有這樣兩種人:

(1)那些頭腦不健全、理解不了你對他們所說的話的人。

(2)那些從本質上就不愿意去理解的人。

在想象中主宰自己

“尚未意識便已出口成章”,儒爾單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自我暗示發揮作用和產生影響時,通常都意識不到這一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我暗示是自動的,它的作用并非是經過深思熟慮或是受到某種啟發才得以產生的。一旦我們了解了它的機制性,并且掌握了利用它服務于我們的方法,我們便會發現這一因素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多大的作用。比如,人的呼吸都是自發自動的,但每個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呼吸節奏,能夠隨意調節自己的呼吸方式。從而我們便可以對某種有利的呼吸方式進行定期的呼吸訓練,以此來促進我們的健康——這便是我們要對自我暗示做的。當我們了解了它的力量,學習了控制它、調節它的方法和手段,我們就可以支配自己的人生,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嬰兒也會進行自動的自我暗示。讓我舉一個例子來證實這一點。一個新生的嬰兒開始在搖籃里放聲啼哭,這時,嬰兒的母親就會立刻把他從搖籃里抱起來。在母親的輕輕搖晃下,這個嬰兒在溫暖的懷抱里停止了啼哭,母親就會把他重新放回搖籃里。因此,當嬰兒再次大聲啼哭時,只有再將他從搖籃里抱出來,他的哭聲才會停止。這個過程會被無數次地重復,而無論如何都會得到同樣的結果。這個嬰兒的想法是無意識的,也就是一種自動進行的自我暗示。當母親將孩子抱在懷里的時候,嬰兒的這種無意識的愿望就得到了滿足。如果嬰兒的這種愿望被拒絕的話,也就是說,無論他如何大哭都只會被獨自留在搖籃里,那么他的潛意識就會逐漸接受現實,而后也就不再費力大哭,因為他知道這樣做起不到任何作用。

自制力會帶來健康,某種程度上,它就意味著健康。對每個人來說,從出生到死亡這一點都是不會更改的。自我暗示引導著我們的生活,潛意識支配著我們的行為。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潛意識能夠通過理智來進行引導。但是,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樣,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求我們必須了解和掌握自我暗示這門學問,也就是說,通過自我教育和自我訓練,能夠完全控制自身的潛意識,這也就意味著擁有了自制力和健康。

防范要遠遠好過治療。健康的身體是由良好健康的思想帶來的。一旦我們的思想良好而健康,那么即便偶爾遭受疾病的侵襲,比起對病因毫不知情,我們也會有更大的可能性通過自我暗示來抵御疾病,盡快擺脫疾病的侵害。不知道在你患病的時侯是否曾注意到這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人們絲毫都沒有考慮過疾病并對疾病有所擔憂,只是冷靜沉著地處理工作以及其他事務的話,那么任何傳染病幾乎都不會感染他們。反之,那些總是對身邊的病例充滿恐懼,對流行病擔憂焦慮、整日緊張兮兮的人,無論他們采取何種預防措施,最后還是會輕易得病。巴黎醫學院就記錄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老婦人,在歷經一場毫無希望的外科手術之后,生命已經瀕臨死亡,然而她的兒子當時遠在印度,至少需要兩天時間才能趕過來。任何外界的力量都不可能再將她的生命挽留那么久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醫生便采取了暗示的方法。醫生告訴這位老婦人,她的身體正處于恢復期,第二天一早她的兒子便會趕到。結果,一切非常成功。這位老婦人甚至活到了兩周以后。從專業的醫學角度來講,這是個奇跡。

此外,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病例發生在若干年前的南錫市。當地一位名聲顯赫的人物長年困擾于鼻竇炎的折磨,在找我診治之前,他已經為此上了11次手術臺。但是之前的一切都無濟于事,他依舊飽受病痛之苦,它日夜不停地折磨著他的身體和精神。日日夜夜的頭痛讓他根本無法入睡,急需營養的身體卻沒有一點食欲。他唯一能做的事,幾乎就只剩下絕望地躺在沙發上。我承認,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對他的病情也不抱什么希望,但我依然盡全力讓他得到暗示的力量。在前幾個療程里,雖然他的病情看起來似乎沒有減輕,但我觀察到,他信任暗示的功效,對這一理論的可靠性充滿信心。他說,每天他都會努力地指引自己的潛意識幫助他治療病癥。后來有一天,他告訴我說他已經明顯感覺到了病情的好轉,盡管這種好轉非常輕微,也無法被確定。但事實正是如此,他的病情在不斷地得到改善,不久之后他便痊愈了。現在他已經恢復了健康,并且就算工作得再辛苦,也不會被鼻竇炎問題所困擾了。

另外,我記得另一個發生在巴黎賀諾德醫生的診所里的病例——一個集體自我暗示的病例——帶有一定“自動”成分的自我暗示。當時,據說剛剛發現一種能夠治療肺結核的新型血清,診所正在對患者們進行這種血清的試驗。試驗的結果告訴人們,這種疫苗非常成功:被試驗者在注射這種血清之后,咳嗽開始減少,其他癥狀也開始逐漸消失,所有人的整體狀況都在逐漸好轉起來。然而,在此之后大家才得知,這種讓病人的潛意識抱有極大希望和信任的所謂新型血清,只不過是過去的試驗里沒有發揮效用的普通藥品。得知這一事實的同時,患者們的希望也隨之破滅,他們身上剛剛出現的好轉也迅速消失,最終所有的老毛病都復發了。

上面的種種奇跡,現代社會也同樣存在。然而,很顯然奇跡這種東西并不存在。現代的奇跡是自我暗示創造出來的。大自然賦予我們這種自我暗示的神秘力量,利用它使人類可以展現其普通認知以外的力量。所有的宿命論和天命論一旦面對暗示的力量,就變得毫無意義,它們僅僅存在于人類錯誤的想象中,在暗示面前,它們沒有絲毫的立足之地。我們的命運只有我們自己才能主宰,因此,我們前進道路上的所有阻礙都不能構成任何威脅,那些苛刻的外部條件和艱苦的環境根本不值得我們費腦傷神。

想象主導意志

自我暗示,作為一種對自身機體完全掌控的方法,簡單易行,能夠被任何人掌握。在我闡述其具體的實際運用之前,首先必須對想象的主導地位做些說明。

與以往大家學習的理論相反,意志是可以被戰勝的。對每個人來說,當意志與想象發生沖突時,意志總是敗于想象。要想證實它,那么在你不停地對自己說“我做不到”時,去做點行動出來就能證明了。你的意志力正是被你做不到的意念所摧毀。

當想象與意志相一致時,即想象符合我們的期望時,自我控制便達成了。雖然想象絕大多數偏向于潛意識,但潛意識受想象的控制。因此,一旦我們掌握了操控它的方式,我們就會被自身的潛意識所控制,潛意識也會依照我們的意愿發揮作用。

我認為,除了在指引想象的最初階段以外,自我暗示的過程并不一定要將意志行為嚴格地排除在外。這僅是意志的一種可行性或必要性的表現,而對于自我暗示來說,其他所有的自發努力行為都會帶來一定的損害,并且對預期結果產生影響。

我們對愷撒、拿破侖這些意志堅強的歷史偉人進行分析,便會發現他們的想象力都極其豐富,某些意念堅定地存在于他們的思想中,而支配著他們偉大壯舉的,正是這些頑強的暗示。

不過,這也僅僅只是些枝節問題。

轉換努力法則

回歸正題。現在我要闡述的是,是被我的朋友查爾斯·鮑德恩稱之為“轉換努力法則”的問題。舉例來說,一個決定嘗試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來抵御失眠的人,如果現實沒有被提醒或警示,他必定會反復地對自己說:我想睡覺,我就要睡著了。而他的這種哄自己入睡的行為,只會讓自己更加疲憊不堪。事實上這一點是致命的,因為這種努力行為已經與最初的暗示力量背道而馳,于是只會造成一個結果:這個人在床上輾轉反側,翻來覆去,完全無法入睡。

暗示不應該被阻擋,正解的做法是讓暗示發生作用的過程保持獨立性,不受任何干擾。我們的潛意識會通過某些無法解釋的神秘步驟,完成一些驚人的舉措。我們會想一下平日里自己做出的最平常的肢體動作,然后仔細考慮一下它們是如何完成的。你伸手端起桌上的一杯水,你從煙盒里取出一根香煙,這一系列復雜的機制是如何運轉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即便我們無法對這種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但我們都清楚,這是暗示通過神經系統傳達的命令,并且超光束地反應在一系列的連貫動作之中。

暗示的例子

生活中有關暗示的例子舉不勝舉。這里我不得不舊事重提,因為它可以對這個問題作出清晰的闡述。當我們在地上放置一塊一足之寬的木板,要求別人走過去時,每個人都能輕易完成。然而,當我們將這塊木板放在兩座摩天大廈之間,基本上就沒人敢走了,極少幾個走上去的人也都會掉下來摔死。沒有論據可以證明人能夠獲得意念力,但下面這個例子將生動地表明這一點。夢游者能夠在毫發無損的情況下完成某些危險的動作。比如,他可以穩健地走在屋頂的邊沿上。他的朋友如果剛好遇見此事,一定會被嚇得半死。倘若這個夢游者突然清醒過來的話,也必然會摔下去。

我們來看另一個例子:在《長壽的哲學》中,皮納德博士講道,在一次剛舉行到一半的晚宴中,突然沖進來一個廚師,對所有人大聲宣布說他犯了個致命的錯誤,將砒霜誤認為是一種配料使用在食物中了!許多客人聽罷,立刻感覺到了疼痛、惡心等各種不適;之后廚師返回來澄清了事實,表明之前的宣布是錯誤的,根本沒有那回事,隨后人們的不適又統統消失了。

這許多的事例都證實了我所闡述的觀點:意念或暗示具有不可忽視的力量,能夠對機體產生無法抗拒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同時作用于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它決定了疼痛感、知覺、情緒和行為。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人之所以患病就在于人體各部分的平衡被擾亂,而這完全可以通過正確的意念或暗示得以治愈。

暗示與疾病

讓我先來講述一下疾病當中的心理因素問題。對每個醫生來講,任何性質的疾病都不能被忽視。來自法國衛生機構的分析報告表明,在病人治愈的幾率當中,心理因素就占40%~50%之多。有些病人會常常告訴自己“我好多了”,這一行為會讓他們的治療時間大大縮短,同時也會使他們的生命力得到增強。逐步實施自我暗示,會讓我們相信自己擁有自我幫助的能力,這一本性會通過潛意識展現出來。比如,這種本性會體現在人們自我保護的本能上。一旦緊急情況突然出現,這種本性便會立刻采取自救措施。當我們的某個部位受傷,比如手指被割破,那么紅血球就會瘋狂地向傷口處洶涌而去,這就是潛意識的神奇體現。我們的每一次心跳,我們的每一個舉動,我們的每個機體細胞的輕微顫動,這些都在它的監視和控制之下。它就像一臺高度精密的儀器,任何一種邪惡、骯臟或令人沮喪的念頭都會輕易地干擾它的正常運行,使它無法順暢地工作。

人們常常將印度的托缽僧稱為“神秘人物”。不論這些是傳聞還是真實的事實,他們的確做出過一些神奇的事。他們自幼便對人體存在的某些無法解釋的力量加以研究和利用,實際上這種存在于無形之中的力量是可以被人們主動喚醒的。

自我暗示的空間范疇是無限的。我常常自問自答:自我暗示的極限在哪里?我的確不知道。我見過那么多不可思議、令人驚嘆的痊愈病例,從理論上講,我的確弄不清楚它的極限在哪里。但我要明確一點,自我暗示是解決不了那些超出機體可能性范疇的問題的。比如,就算龍蝦知道如何在必要的情況下長出新的蝦螯,但想要多長出一條腿或一個新的手臂也是絕對荒謬的!

經過長久的反復研究和實踐,許多人已經學會了如何支配身體,掌握了這一可以控制身體官能的力量。巴黎醫學院的某些案例研究表明,有些人能夠通過意志來控制自己的心跳速度——將其從90增至120,或降至幾乎停止。

在后面的章節中,我將會具體地討論有關自我暗示對于疾病的治愈及其可能性范圍。我們將會清晰而徹底地意識到,意念或暗示對我們機體的塑造作用,就如同雕刻家對他的作品的精雕細琢一樣。伯恩海因曾表述過這樣的觀點:“暗示是一種意念,可以被轉化為行為。”而比伯恩海因更進一步的觀點是,意念就是一種行為。

現實中的確有許多實例表明,某些無法治療的疾病被自我暗示治愈了,除去單單官能性的疾病以外,一些難以恢復的外傷和疼痛也在自我暗示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痊愈了。卡爾諾特博士曾有這樣一句話:“同樣都是士兵,同樣都是傷口,勝利者總比輸家要好得快!”

無論是何種疾病,哪怕是某些無法治愈的疑難雜癥,恰當的自我暗示也一定會對病人病情的改善有所幫助,這一點我毫不猶豫地肯定。

譯者:凌力
上架時間:2019-12-20 10:29:44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临夏县| 周宁县| 衡阳县| 陆川县| 邳州市| 富民县| 通渭县| 东城区| 和田市| 揭西县| 通州区| 新巴尔虎右旗| 上饶市| 垫江县| 夏津县| 平顺县| 周宁县| 泰兴市| 吉林省| 郴州市| 贵定县| 都昌县| 广平县| 河东区| 明光市| 清水河县| 韶山市| 赤壁市| 军事| 温宿县| 大荔县| 孝义市| 桐梓县| 屏边| 新蔡县| 同江市| 九江县| 马关县| 香河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