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你在忙什么(1)

無主題變奏:你是否知道你到底在忙什么

在課堂上,老師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

有三只獵狗追一只土撥鼠,土撥鼠鉆進了一個樹洞。獵狗們發現這個樹洞只有一個出口,于是就守在洞口等著。不一會兒,居然從樹洞里跑出一只兔子。兔子一見獵狗就嚇壞了,立即飛快地爬到了樹上,倉皇中沒站穩,掉了下來,剛好砸暈了正在仰頭看的三只獵狗。最后,兔子竟然逃脫了。

故事講完之后,老師問:“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故事是有問題的?”

有個學生回答說:“兔子是不會爬樹的。”

“還有呢?”老師又問。

另外一個學生回答:“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時砸暈三只獵狗。”

“還有嗎?”老師繼續問。

學生再也找不到問題了,但是,老師說:“還有一個問題,你們都沒有提到,土撥鼠哪兒去了?”

土撥鼠哪兒去了?老師的一句話將學生的思路拉回獵狗追尋的目標——土撥鼠上。因為兔子的突然冒出,學生的思路在不知不覺中分了岔,土撥鼠竟在大家的頭腦中消失了。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有可能忘了最初的目標,忙于應付一只又一只跑出來的“兔子”,結果忙來忙去什么都沒有得到。事實上,我們忙碌的最大的問題恰恰在于,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什么問題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解決的,或者在不知不覺中“跑了題”。例如,想做飯了卻發現家里沒鹽了,去買鹽時發現旁邊那個沙鍋不錯,買沙鍋之前到另外一家商場比較價錢,結果在那家商場看到了自己喜歡的一個品牌衣服專柜正在打折……到了最后鹽沒買成,卻穿著新衣服在飯店里吃飯。這就是無主題變奏。這是造成我們無序忙碌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我們忙而無果的重要原因。

孫博是一名有志青年,他曾經廢寢忘食地攻讀法語,但要真正掌握法語,必須首先對古法語有透徹的了解,而沒有對拉丁語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學好古法語是絕不可能的。

孫博進而發現,掌握拉丁語的唯一途徑是學習梵文,因此便一頭撲進梵文的學習之中,可這就更加曠日費時了。孫博從未獲得過什么學位,他所受過的教育也始終沒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輩為他留下了一些家產。他拿出10萬美元投資辦一家煤氣廠,可造煤氣所需的煤炭價格昂貴,這使他大為虧本。于是,他以9萬美元的售價把煤氣廠轉讓出去,開辦起煤礦來。可這又不走運,因為采礦機械的耗資大得嚇人。因此,孫博把在礦里擁有的股份變賣成8萬美元,轉入了煤礦機器制造業。從那以后,他便像一個內行的滑冰者,在有關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滑進滑出,沒完沒了。

孫博談過好幾次戀愛,可是每一次都毫無結果。有一次,他對一位姑娘一見鐘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自己的心跡。為使自己配得上她,他開始在精神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學校上了一個半月的課,但不久便自動逃遁了。兩年后,當他認為問心無愧、可以求婚之時,那位姑娘早已嫁給了一個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癡如醉地愛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個妹妹的姑娘。可是,當他上姑娘家時,卻喜歡上了二妹。不久,他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個也沒談成功。

孫博這種跳來跳去的無主題變奏,使他始終無法把精力集中到一個焦點目標上去做事,即使忙碌了很久也依然一事無成。

世界著名的管理顧問大師彼得·德魯克在從事診斷顧問工作時,雇主總會提出一大堆的難題向德魯克請教。德魯克總是推開這些問題,然后對客戶說:“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你為什么要去做呢?”“你現在正在做什么事呢?”“你為什么這樣做呢?”

德魯克不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替客戶“界定問題”。他拋開客戶的所有問題,向客戶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使顧客明白自己的忙碌最終究竟是為了什么,想要得到什么。德魯克說,如果顧客離開我們的辦公室,他覺得學到了很多新東西,那么不是我的效率太低,就是他是一個笨蛋。可是這個世界上最多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的笨蛋。

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很清晰明白自己到底在忙什么,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只有瞄準一個目標直奔主題,才能省去那些無用的忙碌,才能使你的辛勤得到最好的回報。

無效工作狂:你是否在做無用功

有一個人要在客廳里釘一幅油畫,請鄰居來幫忙。油畫已經在墻上扶好,正準備釘釘子,鄰居說:“這樣不好,最好釘兩個木塊,把畫掛在上面。”這個人覺得鄰居的意見有道理,就請他幫著去找木塊。木塊很快找來了。正要釘,鄰居說:“等一等,木塊有點大,最好能鋸掉一點。”于是便四處去找鋸子。找來鋸子,才鋸了兩下,鄰居又說:“不行,這鋸子太鈍了,該磨一磨。”這個人家里正好有一把銼刀,就把銼刀拿來了,卻又發現銼刀沒有把柄。為了給銼刀安裝把柄,這個人去附近的一個灌木叢里尋找小樹。要砍下小樹時,他又發現他的那把銹跡斑斑的斧頭實在不能用了。他又找來磨刀石磨斧頭,可以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須得制作幾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條。為此他又去尋找一位木匠。然而,這一走,就再也沒見他回來。下午鄰居再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街上,幫助木匠從五金用品商店里往外抬一臺笨重的電鋸。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像故事里的這個人一樣,看上去總是埋頭在解決一些當務之急,然而實際上卻是在做一些無效的工作。

李潔是一家公司的職員,大學畢業后,在求職上并沒有費多少周折,就順利地進入了這家著名的跨國公司。因為她精明能干,善解人意,很受老板的賞識。進這家公司沒多久,她很快就由普通員工被提拔為經理助理。

為此,她工作更加敬業,幫老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和同事關系也很好。

李潔在這里的工作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得心應手。在這家公司里,與她同一屆畢業的同學當中,她做得最好。所以,難免會有同學打電話來詢問她一些關于工作上的事情。

善解人意的李潔,每當接到電話,就很積極地幫助他人出謀劃策,幫他們解決工作上遇到的問題。

這樣一來,她就無法專注于有效的工作。經理也批評過她,說你做這些雖然幫了同事、同學,甚至對提高公司其他人員的工作能力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可這些事對你來說畢竟都是無效的,這些無效的事遲早會誤了公司和你自己的大事。

但李潔依然故我,每天還是忙忙碌碌的,熱心地做著很多分外事。

一次,總部的老板打電話過來,結果電話一直占線,而這一次老板的電話是通知李潔的經理:有個重要的合同要與他協商。結果,老板一直等了半個多小時,才把電話打進來。了解了電話占線的原因不是因為李潔的經理在洽談別的生意,而是李潔接了一個電話,正在熱心地幫助別人,做那些無效的工作后,老板一句話沒說就把電話掛了。

直到有一天,正當李潔在修改一份公司報告時,總部的老板發過來一份傳真:你的工作很出色,你也很努力,但是你沒有很清楚地認識到哪些事才是對你和公司最有效的。我希望下次見到的不是李潔,而是一個能專注于有效工作的員工。

結果可想而知,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的李潔被辭退了。原因也很簡單:她整天忙忙碌碌卻一直在做無用功。

企業是靠結果而存在發展的實體,沒有結果,一切免談。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生存、發展,就不可能像電視劇里的老板那樣語重心長地對員工說:“唉,老王,您都干了這么多年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站在老板的角度上來說,也許開始還會無比仁慈地容忍你的碌碌無為,但是時間久了你還是沒有任何作為,那么老板就會懷疑你的能力有問題,讓你另謀生路。這就好比上學時有的同學上課很認真,下課也很認真,刻苦努力到了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但是考試成績仍然不理想,很容易會讓老師和其他同學認為這個學生智商有問題。

忙碌本沒有錯,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得忙出結果,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整日忙碌的無效工作狂。

每天有忙不完的事:你是否已成為被瑣事牽著走的奴隸

“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上班;比上班痛苦的,莫過于天天上班;比天天上班痛苦的,莫過于加班;比加班痛苦的,莫過于天天加班;比天天加班痛苦的,莫過于天天自覺免費加班!”這段調侃生動地道出了職場人士對于忙碌無可奈何的心情。可是你反省過自己為什么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嗎?你反省過自己加班的原因嗎?

仔細想想,你真的有必要那么忙嗎?你敢保證你的忙碌都是有效的嗎?如果不是,那就請砍掉那些牽絆你在高效路上一路狂奔的枝條藤蔓吧。現在很多人都在說“細節決定成敗”,可是好好思索一下:細節真的可以決定成敗嗎?細節決定成敗實際上只是特指那些具有關鍵意義的細節,并不是要你把所有雞皮蒜毛的瑣事全都重點關注起來,全部攬在懷里當寶貝以為這樣就能成功了。

我國古代有一句話叫做“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很多人都喜歡拿這句話來教訓人。但實際上掃天下的人從來就用不著掃一屋,自古的帝王將相、英雄豪杰基本上不干這些婆婆媽媽的瑣事。晉朝的王猛還邊捉虱子邊和大將軍桓溫談天下呢,做大事者從來不拘于瑣事,他們所關注的多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大事,可以扭轉乾坤的重點。

唯物辯證法認為,主要矛盾是處于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處于從屬地位,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沒有主要矛盾,無所謂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工作中的瑣事大多數都屬于次要矛盾,如果我們總是被瑣事牽著鼻子走的話,那肯定無法做好工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從來就是最虧本的忙碌。

一流的人做一流的事,森林之王也只做與他身份相符合的事情。

有一次,獅王遇到了一只想和他決斗的小老鼠,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老鼠得意地說:“你是不是害怕了?”獅王微笑著答道:“是的,我真的很害怕,如果我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經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后森林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老鼠打架,白白浪費了我捕獲其他大物的精力。”

每天都只會與瑣事叫板的人即使做到了最好,收獲的也不過是顆芝麻而不是西瓜。很多人總是努力想把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卻不明白第一流的人是永遠不和老鼠比賽的道理,每天都在瑣事的包圍圈中碌碌無為沒有出頭之日。

因此,我們在工作中還是要看主流,抓重點,不做只看得見巴掌大天空的井底之蛙,跳出狹小的忙碌困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縱觀全局,看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果斷舍棄那些不值得的令人忙碌的瑣事,把主要精力放在最能出成果的大事上面才能事半功倍,馬到成功。

差不多就行了:你是否成了問題修補專家

在工作中,很多人的忙碌其實是在修補以前沒有做好的工作。他們缺乏那種做到最好的精神,覺得差不多就可以蒙混過關了。但實際上這種怕麻煩的偷懶心理到最后帶來的往往是一系列忙碌不堪的修補工作。這種返工所帶來的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最為冤枉。

江珊在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由于完成任務的時間比較緊,加之自己一般很少在工作中出過錯也懶得一一細對,所以在做賬過程中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也沒有仔細檢查過。有一次結完賬后,她發現應收賬款的總賬和明細賬相差20元,到底哪里出錯了?江珊從月初的第一張記賬憑證開始查找,可是每張憑證都沒錯,難道是記賬時記錯了?于是她又把明細賬與憑證對了一遍,也沒錯!還有什么地方會出錯呢?唉!會不會是憑證匯總時出了問題呢?于是江珊又一筆一筆地核對,最后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匯總時她把科目匯總錯了。為了這20元,江珊忙了整整兩天,不但耽誤其他工作,還得加班來修改賬目和報表。

如果江珊當初認真一點、仔細一點、精益求精一點,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的話,就不用浪費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大動干戈來“炒回鍋肉”了。抱著差不多就行了的心態工作,很容易產生“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惡劣后果,并且更為嚴重的是:如果第一次沒把事情做對,忙著改錯,改錯中又很容易忙出新的錯誤,惡性循環的死結越纏越緊。這些錯誤往往不僅讓自己忙,還很有可能放大到讓很多人跟著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資損失。

在開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時,當有記者問到“為什么很多最先進的設備卻生產不出最高端的產品”時,人大代表馮海榮回答道,那是因為“我們做事通常隨意性比較大,總想著快點把事情做完,出了差錯再想辦法去補救”。這也是為什么在工作中很多員工過度忙碌的一個重要“癥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蓝山县| 吕梁市| 东乌珠穆沁旗| 社会| 金秀| 淮阳县| 河东区| 旺苍县| 星子县| 池州市| 江西省| 济源市| 积石山| 黄大仙区| 南充市| 兴安盟| 广丰县| 防城港市| 绩溪县| 广东省| 漳州市| 杭锦后旗| 宝鸡市| 德清县| 延川县| 云梦县| 崇文区| 哈尔滨市| 鹤庆县| 芷江| 江西省| 黑水县| 滦平县| 上栗县| 石狮市| 枣庄市| 上饶县| 乌海市| 甘德县|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