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忙而無效:企業永遠的痛(2)
- 你在忙什么(員工培訓版)
- 丁軍 吳艷龍
- 3306字
- 2016-03-03 15:00:24
一個周末孫屹決定不再加班,給自己放個假。躺了整整兩天之后,睡眠充足所帶來的高效持續了沒多久之后又陷入以前的倦怠狀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孫屹總是說:“很累,不想工作,但卻不得不工作。”她說,每天都是例行公事,一疊疊文件擺在那里,好像一座山一樣,永遠也搬不完。第二天醒來又要重復前一天的工作,沒完沒了,看不到盡頭。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感覺特別疲勞。而且,每次目睹辦公室里種種明爭暗斗時,她更是感到厭倦萬分。
孫屹一臉疲憊,她說,周圍的人羨慕我拿著高薪,坐在舒適的辦公室里,我其實過得并不好。總感到自己很忙,但是最重要的是忙了半天卻沒忙出個什么名堂來,根本沒有任何時間去享受生活。年終填寫業績總結表時,自己都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并且想了很久能寫下的成績微乎其微。
也許你每天都在忙碌,也許你從來沒有混日子的心態。但是,長期高負荷的忙碌所造成的職業枯竭卻可以使你的工作能力喪失,猶如一臺報廢的機器再也無法運轉,被迫從一個“天下無敵”的高手變成“武功全廢”的落魄江湖人。也許你的心里也會很著急,因為你江郎才盡了,自會有更多的后起之秀來取代你的位置,這是一件既無奈又悲哀的事情。職業枯竭就等于職業自殺,很多作家就是因為職業靈感枯竭而自殺的。可以說,職業枯竭對于每一個職場中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因忙碌造成的職業枯竭更是得不償失。在進行環境生態保護時人們常說,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能搞涸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開發。同樣,我們的心靈、才華和身體也需要休養生息才能使自己和諧發展,它們也是一個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的生態源,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才思泉涌永不枯竭,才能使我們的生命能源永不枯竭,無論是工作和生活都充滿了活力、干勁和后勁。
不按工作流程忙:低效惡性循環的根源
《現代漢語詞典》對流程的解釋是:“工業品生產中,從原料到制成成品各項工作的安排的程序。”現在泛指為實現一定的工作目的,而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步驟和動作。
實踐證明,有些工作和任務不能高效完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員工沒有按照合理的工作流程去做所造成的。因此,若一個企業的效率低下,首先就要檢查企業的流程是否合理,如果流程沒有問題,那么員工沒有按照工作流程忙便是導致企業進入低效惡性循環的最主要原因。
領導做正確的事,員工正確地做事,這些都源于企業的流程導向。流程一旦定向,人們的行動就會步調一致。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流程導向決定著企業員工工作的結果。
美國的EDS公司曾經在計算機服務外包上打下了一片江山。但當市場發生變化時,EDS沒有及時跟進,使公司喪失了發展機遇,企業效益嚴重滑坡。
當時的CEO迪克·布朗是一個十分注重流程的企業家,他干任何事都非常清楚由誰去做、怎樣才能完成。他剛上任便發起了轟轟烈烈的企業大規模重組。他將40多個戰略業務部門進行改組,按四個細分市場為中心進行業務線組合。新的組織已不僅僅是根據市場業務進行的劃分,而是更加充分地利用EDS公司豐富的治理資源,調動公司各個部門為用戶提供更為周到、滿意的服務。在此期間,員工們不僅掌握了新的技能,而且學會了在新的組織下進行協作,徹底改變了過去部門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傳統,全公司團結協作如一人。
布朗成功的一個最大因素就是,他善于把任務詳細分配到每個人身上,使任務的實現不留空當。
張瑞敏曾經說過,企業管理就是擦桌子,在哪里擦、誰來擦、什么時候擦、誰來擦的結果。工作流程是企業提高效率的關鍵,如果企業員工不能按照企業的工作流程而忙的話,就難以充分發揮其潛力,一旦出現問題,企業將進入混亂的忙碌狀態。
事實上,公司設定流程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從而節約管理成本。如果企業的員工都能按照工作流程而忙碌的話會有以下幾點好處:
1.使得工作忙而有序,井井有條。
2.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時可以及時分析出是哪個環節發生了問題。
3.在員工進行流動時,不至于因為員工的流動而使得工作進度緩慢。
4.由于每一個流程中的節點都有相應的負責人,所以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這個負責人。
5.實現傻子工程。因為有了很詳細的流程,所以新員工在入職以后,只要認識漢字,按照流程操作就沒有問題了。
任何人都不能輕視工作流程,不按照流程辦事。只有按照流程忙,才能忙而有效,為企業創造效益。
秩序之美:締造忙而有序的和諧團隊
英國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在其所著的《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中說:“紀律是達到一切雄圖的階梯。”這話說得非常有道理。在忙著工作的過程中,任何組織成員要想實現最終的目標,讓自己的忙碌出成效,就要運用紀律這個階梯。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道理誰都知道,可每當真正面對各種秩序的時候,人們又不那么心甘情愿地遵守。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人性中不僅有順從、與人為善的一面,也有叛逆、背離秩序的一面。最重要的是人們沒有真切地體會到秩序之美,沒有認識到秩序給個人、給組織、給一個國家所帶來的和諧和便利。
如果你去過英國,就會感覺到秩序的力量。
英國是一個重規則,重秩序的國家,時時處處都井然有序,每個生活在英國的人都能夠享受到遵守秩序而帶來的便捷、高效和舒適。
在英國,道路雖然狹窄,但大家遵守紅綠燈的安排,不搶道,交通依然很順暢。碰到某個地方只容一輛車通過,兩個方向的車都會主動讓道。司機揮手致謝,雙方心情愉悅。車和人的交匯處,人理所當然先行,車在一旁耐心等待。
搭乘電梯,人都主動靠右站,空出左邊的通道讓有急事或趕時間的人快速通過。
如果你想到一些名勝古跡游覽,所有的觀光景點都已列出行走的路線,你只需沿著它的指引前行即可。既不會錯過什么景色,也不會多走遠路。每一個景點都有一個序號,配一個解說器,到哪個景點按一下景點的序號,便能聽到對這一景點的講解。這樣的游覽讓人感到十分自然隨性。
每一個公交車都標有發車和到站的時間,因為不會堵車,所以能控制時間。前面靠右的兩排座位給老人,靠左的座位處可置輪椅,給殘疾人或坐推車的小孩。
每一個需要排隊等候的地方,隨時都可以看到自覺排隊的人群。即使是一個很小的空地,因為有序,也便不覺擁擠。因為有了秩序,就有了可遵循的規范。大家遵守這些秩序規范的結果,是給每一個人帶來了更為便捷、高效和舒適的空間。
看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充分體會秩序的美與力量。可以說,它是一切效率和幸福的前提。
秩序之美,美就美在它塑造了社會或者團隊成員之間科學、和諧的有效工作方式。秩序之美能夠保證一個組織的發展以及組織中各個成員之間的利益,保證一個組織的和諧與高效。
《禮記》中說,“和順積于中,英華發于外”,意思是說,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個人修為,只有內在的和諧才能夠保證外在的強大,而秩序和紀律是保證組織內在和諧的根本。
在現代企業中,秩序之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標準化,另外一個就是程序化。
先說標準化之美。
有了標準化,不同國家、不同企業生產出來的零部件才可以通用,我們才能用一種播放軟件觀看各種視頻。標準化的生產工具、標準化的原材料、標準化的管理流程,如果有了這些標準,整個社會和公司的運作就會越來越和諧、高效。有標準的東西本身就是一種美,是秩序之美與和諧之美。
再說程序化之美。
現代化大生產開創了分工合作與程序化的先河。分工合作使得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們按照崗位流程各司其職,技能提高了,效率提高了,產量提高了。從第一條流水線開始到現代的信息化管理,程序化開創了現代生產的新紀元。成千上萬名工人就像精密儀器上的每一個齒輪,互相配合,將一個個看似孤立的流程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最終生產出精美的產品,這是多么神奇而美妙的過程。
我們領略到現代生產的標準化之美、程序化之美,就能夠體驗到現代企業的紀律與秩序之美。對于企業而言,和諧的秩序就是企業發展的有力保證。企業就好比是一個大的樂隊。在這個大樂隊中,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樂器,有鋼琴,有小提琴,有笛,有鼓……各種樂器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有的聲音是從弦上發出來的,有的聲音是從管子里吹出來的……在整個樂隊里,各種聲音雖然各不相同,可是奏出的旋律卻是絕對有規律的,也是絕對和諧的,企業的和諧就像一個樂隊奏出的旋律那樣和諧。
作為一名員工,要自覺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這樣我們便能締造出忙而有序的和諧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