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練就好口才,辦事八面玲瓏(2)

3.不說侮辱性話語

說到口才修養(yǎng),不得不提口德,“德”可以說是口才的靈魂。生活中,有些詞語我們應(yīng)盡可能避而不用,尤其是有關(guān)生理特點的胖豬、矮冬瓜、瘸子、聾子,身份卑賤的乞丐、私生子、拖油瓶、妓女、白癡……

一個注重言語修為的人,一個有益于他人的人,自然易于為他人所接受,他的話也就可能被別人奉為圭臬?!拔娜缙淙恕笔菑膶懽鹘嵌日f的,我們也完全有理由說“言如其人”。心理上的專注力、耐受力、進(jìn)取心等品質(zhì),也將使你更具個人魅力,使你的口才更富內(nèi)涵。

口才是一種表達(dá)情意、與人交際的才能,但它不只是靠語言完成的,還要靠風(fēng)度。

原則之五:場合決定說話的內(nèi)容

魯迅曾講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全家高興極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自然是想得到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fā)財?shù)??!彼谑堑玫揭环兄x。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彼谑鞘栈貛拙涔ЬS。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彼谑堑玫揭活D大家合力的痛打。

前兩個客人明顯說的是假話,后一個客人說的是客觀事實,但為什么待遇不同呢?因為后一個客人說話不注意場合,在人家歡慶時卻說不吉利的話。

所以,說話時無論是話題的選擇、內(nèi)容的安排,還是言語形式的采用,都應(yīng)該根據(jù)特定場合的表達(dá)需要來決定取舍,做到靈活自如。

1.非正式、非公開場合

一般說來,在非正式、非公開場合,如家人、夫妻、密友之間的私人交談,街坊鄰里茶余飯后的品茗閑聊,三朋四友酒席宴上的橫扯豎侃,師生同事邂逅相遇的問候致意,可以隨便一些、輕松一些,措辭不必那么講究,即或出點格,也無妨。但如果與對方陌生或者不太熟悉,則有必要謹(jǐn)慎小心,不要隨便開玩笑,以免引起別人的不快,或令對方尷尬。

2.正式場合

在正式場合下,如作報告、演講、談判、辯論、會議發(fā)言、答記者問、主持節(jié)目、講課,以及外事活動等情況下,就應(yīng)嚴(yán)肅、認(rèn)真,盡量選準(zhǔn)詞語,把握分寸,絕不可信口開河,胡言亂語。特別是有身份、有地位、有影響的人,在這種場合更應(yīng)注意。

在慶?!笆赂锩?5周年的晚宴上,情緒極好的斯大林,當(dāng)著眾人的面,喊他的妻子娜佳:“喂!你也來喝一杯!”這句話如果放在家里,是很普通也是很富有人情味的,但這畢竟不是在家里,而是在氣氛莊嚴(yán)而又正式的國宴上,所以從來不認(rèn)為自己是誰的附庸物的娜佳,覺得斯大林的親熱隨便中夾帶著一種命令的語氣,感到自己受到了羞辱,于是大喊一聲:“我不是你的什么‘喂’!”,接著自己站起來,在所有賓客的驚愕中憤然退出了會場。

3.說話應(yīng)該與場合中的氣氛協(xié)調(diào)

(1)在喜慶歡快的場合,說話應(yīng)有助于歡快氣氛的加濃,切忌說晦氣話。例如,王蒙在《表姐》文中寫道:

表姐非常關(guān)心別人,但關(guān)心往往成為擔(dān)心,以不祥的預(yù)言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鄰居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很招表姐喜愛,表姐就說“真怕他得了腦膜炎……”表弟買了一輛自行車,她就把“撞到汽車上”、“被賊偷走”等話掛在嘴上。我的功課學(xué)得好,她就說:“會累出病來的?!彼偸窃趽?dān)憂,有些擔(dān)憂顯得可笑,住進(jìn)新房子擔(dān)心房屋倒塌,吃了西瓜擔(dān)心得痢疾;但往往很多事情不幸被她言中……聽著她的話,簡直像一個貓頭鷹的詛咒一樣令人產(chǎn)生反感……

如果你有這樣一位表姐,你也會很厭煩的。

(2)在喪葬場合,說任何喜樂的話、玩笑的話,都會引起當(dāng)事人的不滿;安慰喪親的不幸者,說急于勸阻對方慟哭的話也是沒有作用的,強(qiáng)烈的悲痛如巨石積壓在心頭,愈壓愈重,不吐不快,讓其宣泄、釋放出來,反而有利于較快恢復(fù)心理平衡和平靜的狀態(tài)。

任何說話總是在一定場合中進(jìn)行,并受其影響和制約的。說話藝術(shù)的高低、效果的優(yōu)劣,不僅和表達(dá)的內(nèi)容有關(guān),也與具體場合密切相連。場合不同,人們的心理和情緒也往往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說話者對思想感情的表達(dá),以及聽話者對話語意義的理解。

說話必須要講究場合,不注意這點,說一些不適宜場合氣氛情境的話,往往與初衷適得其反。

原則之六:把握分寸說對話

有人說,通往成功的路有多條,殊不知每一條路上都布列著大小不一的“分寸”二字,不管是與人說話、與人交往、與人辦事,差不多都深深蘊藉著分寸的玄機(jī)。很明顯,一個人在社會上把握不好分寸,就說不好話,辦不好事,也更難做到愉快地與人交往,這樣的人,不識分寸的眉眼高低,怎么會順利地跨過成功的橋梁呢?

縱觀古今,凡是有作為的人,都把說話分寸作為必備的修養(yǎng)之一。蜚聲海內(nèi)外的周恩來,他應(yīng)變機(jī)敏睿智,言辭柔中有剛,就連談判對手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贊許之態(tài)。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稱贊周恩來在談判時“顯示出贏超的技巧,在壓力面前表現(xiàn)得泰然自若,恰得分寸”。

1991年11月,中國電影“金雞獎”與“百花獎”同時在北京揭曉,著名演員李雪健因為主演《焦裕祿》的主角焦裕祿而同獲這兩項大獎的“最佳男主角”獎。李雪健在頒獎會上致詞的時候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他話音剛落,全場掌聲雷動。

李雪健恰如其分地運用對比的兩句話,既歌頌了焦裕祿的高尚品質(zhì),又表達(dá)了自己受之有愧的心情,話頭話尾很有分寸感,給人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什么是“分寸”?從一定意義上說,分寸是一種不偏不倚、可進(jìn)可退的中庸哲學(xué)。但中庸之道的抽象,不足以恰當(dāng)?shù)匕盐掌渲械膬?nèi)涵,而分寸之道,卻是一種被形象化了的尺度,更易于讓人明確地把握,具有可為人所用的實際操作性。

通常所說的“掌握火候”、“矯枉過正”、“過猶不及”、“欲速則不達(dá)”等講的都是這種“火候”和“分寸”的問題。一方面,話說不到位不行,說不到位,別人可能悟不明白,理解不透,琢磨不出你的真實用意,你提出的想法或要求也不會被人重視和接受,非但事情辦不成,也常常不被人瞧得起,這樣怎么能換取別人的欣賞與親善呢?怎么能贏得別人的友誼和器重呢?另一方面,話說得太過頭不行,要求太高,言辭太尖刻,讓人聽了不愉快,覺得你不識大體,不懂規(guī)矩,不知好歹,這樣的人常常被人敬而遠(yuǎn)之,也同樣無法與人正常交往。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話說得不巧妙不行,太憨實,有時會招來嗤笑;太絮叨,有時會招來反感;太直露,有時會招來麻煩;太幼稚,有時會令人瞧不起。

說話有尺度,交往講分寸,辦事講策略,行為有節(jié)制,別人就很容易接納你,幫助你,尊重你的體面,滿足你的愿望。反之,你不懂分寸,說話冒失,舉止失體,不識深淺,不知厚薄,就會人人討厭,時時難過,事事難為,處處碰壁。

懂得講話技巧的人,能把一句原本并不十分中聽的話,說得讓人覺得舒服。有一位著名企業(yè)的總裁,當(dāng)他要屬下到他辦公室時,從來不說:“請你到我的辦公室來一趟!”而是講:“我在辦公室等你!”

中國人辦事兒講人緣,中國人成功靠人緣。沒有好的人緣,不知要失去多少成功的機(jī)會,干多少事倍功半的事情。人緣依靠什么維護(hù)?靠的就是嘴上的分寸,一句話說過了,可能毀掉一生前途,正所謂“一著走錯,滿盤皆輸”;一句話說到位了,也可能平步青云,扶搖直上。所以,要想在這個社會上體面地立足和順利地奔赴成功之旅,就必須把握好說話的分寸。

第二節(jié)說話有方,辦事自然事半功倍

使交談升溫的五個語言技巧

同他人辦事時,需要注意交談的語言,這可以是事情辦得很順利。為了把握好這一點,可以在與人交談之初就選擇一個合適的場所。這樣,既便于雙方交談,又不影響他人。俗話說“菜的味道在鹽里,人的身份在話里。”因此談話時應(yīng)注意場合,充分的準(zhǔn)備談話內(nèi)容,以便分寸適當(dāng)、有針對性,更改的表達(dá)自己交談的技巧。

注意交談的語言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語言簡潔明了

俗話說:“說話要說在點子上。”說話要簡潔明了,切忌喋喋不休,不著邊際,讓人聽了半天,弄不清你究竟說了些什么。

2.聲音要適度

說話時的聲音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說話要平穩(wěn)輕柔;語調(diào)要抑揚頓挫,最好富有韻律和感情。

3.運用好敬語

敬語是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常用的敬語如:稱呼人時用“您”、“先生”、“夫人”、“女士”、“小姐”、“閣下”;稱對方親屬時用“令尊”、“令堂”、“令兄”、“令妹”、“令郎”、“令愛”等;初次見面說“久仰”;好久不見說“久違”;請人指點說“賜教”;請求原諒說“多多包涵”;請人幫忙說“勞駕”;請人給予方便說“借光”;麻煩別人說“打擾”;托人辦事說“拜托”;請求或答謝別人為自己辦事先說“有勞”;未親自迎接客人說“失迎”;責(zé)備自己禮貌不周說“失敬”;贊賞他人見解說“高見”;看望別人說“拜訪”、“拜望”;迎接客人說“歡迎光臨”;結(jié)識對方說“榮幸”;陪伴別人說“奉陪”;中途退場說“失陪”;等待客人說“恭候”;請人勿送說“留步”;歸還物品說“奉還”;贈送禮品說“奉送”;稱對方來信為“惠書”;問老人年紀(jì)說“高壽”;詢問別人年齡說“貴庚”;詢問別人姓名說“貴姓”、“尊姓大名”;告訴別人說“奉告”;勸告別人說“奉勸”;送自己的作品給別人說“雅正”、“斧正”,等等。

4.運用好謙語

謙語是表示謙虛和友善的詞語。常用的謙語如:稱自己為“鄙人”、“不才”;稱比自己輩分高和年齡大的親屬為“家父”、“家母”、“家兄”、“家姐”;稱比自己輩分低和年齡小的親屬為“舍弟”、“舍妹”;稱自己的子女為“小兒”、“小女”,等等。

5.運用好雅語

雅語是指一些比較文雅的詞語。雅語常用在一些正式的場合以及有長輩或女士在場的情況下,被用來替代那些比較隨便甚至是粗俗的話語。如用“幾位”代替“幾個人”;用“哪一位”代替“誰”;用“貴姓”代替“你姓什么”;用“方便”代替“找?guī)保挥谩爸x世”代替“死”等。

注意交談時的語言,會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樣求人辦事也就變得容易多了。

巧用電話辦事的兩點建議

在日常生活里,被譽(yù)為“順風(fēng)耳”的電話早已成了現(xiàn)代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交際工具之一。即便在所有的現(xiàn)代聯(lián)絡(luò)手段中,它也不容置疑地位居排行榜之首。對于電話的好處,人們通常都心中有數(shù)。運用電話,不但可以及時、準(zhǔn)確地向外界傳遞信息,而且還能夠借以與交往對象溝通感情、維持友誼。

這意味著用電話辦事和當(dāng)面辦事一樣重要,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有一位科學(xué)家曾經(jīng)說:“一個不會正確地利用電話的人,難說他是一個符合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人。至少,他算不上是一個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人?!本碗娫挼闹匾饔枚裕纳鲜鲇^點絕非恐嚇我們。

正確地使用電話,并不是每一個會打電話的人都能做得到的。要正確地使用電話,不只是要熟練地掌握使用電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自覺塑造并維護(hù)自己的“電話形象”。

電話形象的含意是:人們在使用電話時的種種表現(xiàn)。因為它是內(nèi)在的反映,所以會使通話對象“如見其人”,能夠給對方以及其他在場的人留下良好的、深刻的印象。一般認(rèn)為,一個人的電話形象如何,主要由他使用電話時的語言、內(nèi)容、態(tài)度、舉止以及時間感等諸多方面構(gòu)成。人們一般把它看做個人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yīng)利用電話主動與人聯(lián)系。

建立“關(guān)系”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要與人失去聯(lián)絡(luò),不要等到有事情時才想到別人。“關(guān)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會生銹。若是半年以上不聯(lián)系,您就可能已經(jīng)失去這位朋友了。

因此,主動聯(lián)系就顯得十分重要。試著每天打5到10個電話,不但能擴(kuò)大自己的交際范圍,還能維系舊情誼。如果一天打通10個電話,一個星期就有50個,一個月下來,就可到達(dá)200個。平均一下,您的人際網(wǎng)絡(luò)每個月大概都可多十幾個。

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如果不懂得電話交談的技巧,會直接影響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而作為職場中的任何一個員工、領(lǐng)導(dǎo),就更應(yīng)該掌握電話交談的技巧,從而有效地與人溝通,也給自己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

一般而言,電話交談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幾點:

1.音量適中

如果你打電話時聲音變得愈來愈高,可以采用“鉛筆法”:手握一枝鉛筆,舉到距離你約254公分的地方,然后對著它說話。如果感到你的聲音在這個距離內(nèi)顯得過高,就把鉛筆放在低于電話聽筒,或與茶幾同高的位置,并提醒自己降低音調(diào)。

保持生動和關(guān)注。某些鳥類在它們對異性產(chǎn)生興趣時,會改變身體顏色來傳達(dá)愛意,螢火蟲則是用閃動的熒光來表示它求偶時刻的到來。你是否想過你在電話中說的“喂”傳遞了什么樣的信息?它很可能包容了你電話交談中的全部基調(diào),它能表現(xiàn)出你的情緒:可能是隨意而松弛的,說明你正閑著;也可能是友好而活潑的,表面似乎是說:“我很忙,不得不立刻掛掉電話?!逼鋵嵖赡芊浅4拄敓o禮,預(yù)示著接下來是一場暴風(fēng)驟雨。

要讓這聲“喂”真正傳遞出你所希望傳遞的意思。有些人說這個字時,顯得十分傲慢、冷淡,甚至帶有敵意,其實他們自己并不知道會這樣。因此,我們在電話中要特別注意“喂”的聲調(diào)和感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平利县| 奉贤区| 柳林县| 兴化市| 永安市| 佳木斯市| 海口市| 陆丰市| 新源县| 原平市| 宁津县| 政和县| 新兴县| 修文县| 临邑县| 德化县| 广丰县| 天峨县| 岳阳市| 清苑县| 建昌县| 波密县| 塔城市| 稻城县| 随州市| 沽源县| 金平| 永和县| 潞城市| 乐至县| 济南市| 关岭| 西安市| 饶平县| 板桥市| 获嘉县| 麻江县| 通渭县| 赤峰市|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