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 書林清話
  • 葉德輝
  • 4483字
  • 2015-12-28 12:13:13

縣學本。紹興十二年汀州寧化縣學刻《群經音辨》七卷,見《天祿琳瑯后編》三、《彭跋》、《陸續跋》。淳熙元年黃巖縣學刻張九成《橫浦心傳錄》三卷,《橫浦日新》一卷,見《陸志》。(明刊本。)淳熙癸卯(十年。)象山縣學刻林鉞《漢雋》十卷,見《天祿琳瑯后編》四。慶元六年華亭縣學刻晉二俊《陸士衡集》十卷、《陸士龍集》十卷,見《陸志》、《陸跋》、《丁志》。(明正德刊本。)淳辛亥(十一年。)昆山縣學刻《玉峰志》三卷,《續》一卷,見《繆記》。寶五年永福縣學刻徐自明《宋宰輔編年錄》二十卷,見《張志》、《陸志》、(明刊本。)《丁志》。(鈔本。)

學宮本。淳熙四年泉州學宮彭椿年刻程大昌《禹貢山川地理圖》二卷,見《丁志》。(鈔本。)嘉定庚午(三年。)溧陽學宮刻陸游《渭南文集》五十卷,見《黃賦注》、《黃書錄》、(宋刊本。)《丁志》。(明活字本。)紹定戊子(元年。)桐江學宮刻《開元天寶遺事》二卷,見《黃記》、《陸志》。(舊鈔本。)端平乙未(八年。)富川學宮刻朱鑒《詩傳遺說》六卷,見《四庫書目提要》。淳甲辰(四年。)衢州學宮刻楊伯巖《六帖補》二十卷,見《瞿目》。(影宋鈔本。)

宮本。淳熙六年湖州宮刻蔡節《論語集說》十卷,見《天祿琳瑯》四。(影宋鈔本。)淳熙庚子(七年。)舒州宮刻蔡邕《獨斷》二卷,見《瞿目》、(明翻宋本。)《陸志》。(宋刊本。)咸淳丙寅(二年。)鄞縣泮宮刻《朱子讀書法》四卷,見《陸志》。

學舍本。嘉定壬申(五年。)吳郡學舍刻呂祖謙《大事記》十二卷,《通釋》三卷,《解題》十二卷,見《四庫書目提要》、《陸志》。其余有:大醫局本。嘉定丙午(按:嘉定無丙午,三年為庚午,九年為丙子,十五年為壬午。)刻《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二十卷,見《丁志》。(明刊本。)

書院本。紹定庚寅(三年。)婺州麗澤書院重刻司馬光《切韻指掌圖》二卷,見《陸志》。(影宋鈔本。)無年號刻呂祖謙《新唐書略》三十五卷,見《范目》。紹定四年象山書院刻袁燮《齋家塾書鈔》十二卷,見《四庫書目提要》。淳丙午(六年。)泳澤書院刻大字本朱子《四書集注》十九卷,見《浙錄》、《陳跋》。淳戊申(八年。)龍溪書院刻陳淳《北溪集》五十卷,《外集》一卷,見《四庫書目提要》、《浙錄》、(宋刊本。)《瞿目》。(舊鈔本。)寶五年竹溪書院刻方岳《秋崖先生小藁》八十三卷,見《丁志》。(明鈔本。)景定甲子(五年。)環溪書院刻《仁齋直指方論》二十六卷,《小兒方論》五卷,《傷寒類書活人總括》七卷,《醫學真經》一卷,見《森志補遺》。咸淳元年建寧府建安書院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續集》十卷,《別集》十一卷,見《陸志》。無年號鷺洲書院刻《漢書》一百二十卷,見《莫錄》。(云與蔡琪所刻《后漢書》行格相同,但鷺州在吉安府城,宋淳間始建書院。蔡琪建寧人,《莫錄》疑為一時人,殊誤。不知兩本同為重雕北宋景八行本,故行格亦正相同也。)

祠堂本。嘉定八年金華呂氏祠堂刻呂本中《童蒙訓》二卷,見《天祿琳瑯》七。(明翻宋本。據原序云:金華太守邱長雋刻置祠堂。)嘉定辛巳(十四年。)嚴陵趙氏祠堂刻趙彥肅《復齋易說》六卷,見《天祿琳瑯》四。(影宋鈔本,云:嚴陵守許興裔刻置祠堂。)至今槧本流傳,歷為收藏家寶貴,不知當日官師提倡之力,固如此之盛也。

宋州府縣刻書宋刻有僅以某州某府稱者,曰:江寧府本。嘉三年開造《建康實錄》二十卷,至四年五月畢工。見《陸志》、《莫錄》。(影宋鈔本。)

杭州本。嘉五年中書省奉旨下杭州鏤《新唐書》二百五十卷,見《陸跋》。元元年杭州路奉旨刻《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見《瞿目》。紹興己未(九年),刻《文粹》一百卷,見《黃書錄》、(宋刊本。)《瞿目》、《丁志》。(元翻宋本。)

明州本。紹興十九年刻徐鉉《騎省集》三十卷,見《陸集》。(宋本跋。)廿八年刻《文選》六十卷,見《彭跋》。無年號刻《九經排字直音前集》一卷,《后集》一卷,見《陸集》。(元翻宋本。)

溫陵州本。淳熙壬寅(九年。)刻胡致堂《讀史管見》八十卷,見《丁志》、《陸跋》。(云:據胡大正序,淳熙以前無刊本,至大正官溫陵,始刊于州治之中和堂。)

吉州本。嘉定二年刻《張先生校正楊寶學易傳》二十卷,見《瞿目》。(云:題廬陵楊萬里廷秀撰,門人張敬之顯父校正。蓋最初之本,每半葉十行,行大字廿一,小字廿六。)

紹興府本。紹興九年刻《毛詩正義》四十卷,見《繆續記》。(云:此單疏本,前列校勘各官名外,有“紹興九年九月十五日紹興府雕造”字一行。)嘉泰元年刻施宿《會稽志》二十卷,見《陸志》。(明正德刊本。)

臨安府本。紹興九年刻《群經音辨》七卷,見《天祿琳瑯后編》三。刻《漢官儀》三卷,見《天祿琳瑯后編》五、(云:末有紹興九年三月臨安府雕印字。)《阮外集》。刻《文粹》一百卷,見《黃賦注》、《黃書錄》、(宋本,云:末有刊刻地名年月官銜云:“臨安府今重行開雕《唐文粹》壹部,計二十策。已委官校正訖,紹興九年正月囗日,右文林郎臨安府觀察推官林{宀呆}。”此其一也,下尚有多人。)《丁志》。(元刊本。)十年刻《西漢文類》五卷,見《瞿目》、(云:卷后有“紹興十年四月日臨安府雕印”一行。)《張志》。

平江府本。紹興十五年刻李誡《營造法式》三十四卷,見《張志》、《陸志》、《陸跋》、《丁志》。(影宋鈔本。)

嚴州本。淳熙丙申(三年。)刻袁樞《通鑒紀事本末》四十二卷,見《四庫書目提要》。(德輝按:小字本二百九十卷,此據寶重刻大字本卷數。)

余姚縣本。紹興二年印造《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見《孫記》。

鹽官縣本。無年號刻《通典》二百卷,見《瞿目》。(云:北宋刻本,鹽官屬兩浙路臨安府。)

眉山本。紹興十四年刻《宋書》一百卷,《魏書》一百十四卷,《梁書》五十六卷,《南齊書》五十九卷,《北齊書》五十卷,《周書》五十卷,《陳書》三十六卷,見《陸續跋》、(云:每葉十八行,每行十七字,板心有字數、刻工姓名。自元至明,板存南監,遞有修補。按:此七史,世謂之“眉山七史”,蓋北宋時蜀刻也。)《邵注四庫簡明目》。(云九行邋遢本。)大抵出于江浙者為多,蓋亦當時官刻也。

宋私宅家塾刻書宋時家塾刻本,其名姓亦甚繁多,今所最著如岳珂之相臺家塾刻《九經》、《三傳》,廖瑩中之世彩堂刻《五經》、《韓、柳集》,皆至今為人傳誦。岳刻存于今者,《五經》有武英殿翻雕本,及各直省書局、私宅重翻殿本。又有《論語何晏集解》附《音義》十卷,見《天祿琳瑯后編》三。《孟子趙歧注》附《音義》十卷,見孔繼涵微波榭刻本跋。廖刻存于今者,有《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見《天祿琳瑯》一。(卷末有木記曰:“世彩廖氏刻梓家塾”。)《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卷末有“盱郡廖氏重刻善本”八字方形印,或亞字印中有“廖氏”二字記。)見《后編》八。又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見《莫錄》、《丁目》。(明徐氏東雅堂刻本,即翻此本。)《柳河東集》四十四卷,《外集》二卷,《龍城錄》二卷,《附錄》二卷,有明郭云鵬濟美堂翻雕本。(此本行字板式與徐氏東雅堂刻《韓集》同,據元周密《志雅堂雜鈔》有韓柳并刻之語,知亦出廖刻。)其他則有:蜀廣都費氏進修堂。刻大字本《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即世稱為龍爪本者。)見《瞿目》、《陸跋》。

臨安進士孟琪。寶元二年刻姚鉉《文粹》一百卷,見《黃書錄》、(紹興九年重刻本。)《丁志》。(元刻本。云:每葉三十行,每行二十五字。)

京臺岳氏。慶歷六年新雕《詩品》三卷,見《瞿目》。(影宋鈔本。)

建邑王氏世翰堂。嘉二年刻《史記索隱》三十卷,(即中統二年平陽道參幕段君子成刻《史記集解》附《索隱》一百三十卷之祖本也。)見《天祿琳瑯后編》四。

建安蔡子文東塾之敬室。治平丙午(三年。)刻邵子《擊壤集》十五卷,見《楊錄》。

寇宅。宣和元年寇約刻其叔宗《本草衍義》二十卷,見《孫記》、《吳記》、《陸續跋》、《楊譜》。

瞿源蔡潛道宅墨寶堂。紹興壬申(二十二年。)刻《管子》二十四卷,見《黃記》、(此本今有仿刻本,并刻黃丕烈跋。)《瞿目》。

清渭何通直宅萬卷堂。紹興乙亥(二十五年。)刻《漢雋》七冊,見《天祿琳瑯后編》十五。(明仿宋本。)

麻沙鎮水南劉仲吉宅。紹興庚辰(三十年。)刻《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見《錢日記》。乾道端午刻《增廣黃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見《黃記》、《張續志》、《楊錄》。(按此無年月,乾道歲名不值午,則端午亦不誤。宋刻草率可笑。)

麻沙鎮南齋虞千里。乾道己丑(五年。)刻王先生《十七史蒙求》十六卷,見康熙庚寅程宗典仿刻本。(卷中有木印記“麻沙鎮南齋虞公千里先生校正,的無差誤,乾道己丑刊行”等字。)

建溪三峰蔡夢弼傅卿家塾。乾道七年刻《史記》一百三十卷,見《張志》、《錢日記》。(云目錄后有一行云:“三峰樵隱蔡夢弼傅卿校正。”《三皇本紀》后有二行云:“建溪蔡夢弼傅卿親校,刻于東塾,時乾道七月春王正上日書。”又《五帝本紀》有墨長印二行云:“建溪三峰蔡夢弼傅卿親校,謹梓于望道亭。”德輝按:此家塾刻書之矜慎者,然誤七年為七月,則亦失檢之甚矣。)

吳興施元之三衢坐嘯齋。乾道壬辰(八年。)刻蘇頌《新儀象法要》三卷,見《四庫書目提要》、《張志》、《瞿目》。(影寫宋刊本。)

王撫干宅。乾道壬辰(八年。)刻王灼《頤堂先生文集》五卷,見《丁志》、《繆續記》。(影宋鈔本。)

錦溪張監稅宅。淳熙改元刻桓寬《鹽鐵論》十卷,見《丁目》、《莫錄》。(德輝按:明涂禎刻本即從此本出。今顧千里廣圻為張敦仁校刻,乃明人重刻十行本,非涂刻原本。)

武溪游孝恭德登俊齋。淳熙丙申(三年。)刻蜀本《三蘇文粹》六十二卷,見《天祿琳瑯后編》六。(云卷末有木條記一行云:“淳熙丙申冬至日刊于登俊齋。”)

廉臺田家。淳熙七年刻臺州公使庫本《顏氏家訓》七卷,見《黃賦注》、《黃書錄》、《錢記》。(云:序后有長木記云“廉臺田家印”,宋諱間不缺筆。德輝按:既是公使庫刻,則不應題田家私記,此蓋田家翻公使庫本,故宋諱缺筆不備。或系南宋末年刻本,若公使庫本,則避諱謹嚴矣。)

吉州東岡劉宅梅溪書院。淳熙丁未(十四年),刻王庭《盧溪先生集》五十卷,見《丁志》。(鈔本。)

建安陳彥甫家塾。慶元丙辰(二年。)刻葉ナ《圣宋名賢四六叢珠》一百卷,見《陸志》。(舊鈔本。)

梅山蔡建侯行父家塾。慶元三嗣刻《陸狀元集百家注資治通鑒詳節》一百二十卷,見《黃賦注》、《張志》、《陸續志》、《陸續跋》。刻《李學士新注孫尚書尺牘》十六卷,見《黃記再續》、《黃書錄》、(云:目錄后有“蔡氏家塾校正”隸書木記。序文云:“慶元三祀閏馀之月,梅山蔡建侯行甫謹序。”蓋與《通鑒詳節》同時所刻。)《瞿目》。

建安黃善夫宗仁家塾之敬室。刻《史記正義》一百三十卷。慶元嗣元刻《前漢書》一百二十卷,見《森志》。(云:引用書目后有“慶元嗣歲端陽建安劉之問謹識”記,《列傳》第一卷末有“建安黃善夫刊于家塾之敬室”。)

建安劉元起家塾之敬室。刻《后漢書》一百二十卷,見《黃記》、《黃賦注》、《黃書錄》、《錢日記》。(云:目錄后題“建安劉元起刊于家塾之敬室”。德輝按:此兩漢書為劉元起、黃善夫二人合貲所刊,諸家題跋往往不能分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雅江县| 罗山县| 阿克陶县| 林芝县| 咸丰县| 邢台市| 诸城市| 诸城市| 察隅县| 敦化市| 赤城县| 阜南县| 翁源县| 东乡| 达拉特旗| 瑞丽市| 布尔津县| 泗洪县| 苍山县| 东乌| 满城县| 安达市| 台南市| 灵台县| 遂溪县| 黎城县| 贵南县| 同德县| 三亚市| 沂南县| 佛学| 伊宁市| 张家界市| 北海市| 靖安县| 中阳县| 大竹县| 宣汉县| 定襄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