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 唐宋詩醇
- (清)愛新覺羅·弘歷
- 9031字
- 2015-12-27 01:32:59
太原白居易詩四十四首
江南遇天寶樂叟
白頭病叟泣且言。祿山未亂入梨園。能彈琵琶和法曲。多在華清隨至尊。
是時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千官起居環珮合。萬國會同車馬奔。
金鈿照耀石甕寺。蘭麝薰煮溫湯源。貴妃宛轉侍君側。體弱不勝珠翠繁。
冬雪飄錦袍暖。春風蕩漾霓裳翻。歡娛未足燕寇至。弓勁馬肥胡語喧。
豳土人遷避夷狄。鼎湖龍去哭軒轅。從此漂淪落南土。萬人死盡一身存。
秋風江上浪無限。暮雨舟中酒一樽。涸魚久失風波勢。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來君莫問。驪山渭水如荒村。新豐樹老籠明月。長生殿暗鎖春云。
紅葉紛紛蓋欹瓦。綠苔重重封壞垣。唯有中官作宮使。每年寒食一開門。
原選者評。前敘樂叟之言。天寶舊事也。后敘告樂叟之言。亂后景象也。
俯仰今昔。滿目蒼涼。言外暗然欲絕。樂叟未必實有其人。特借以抒感慨之思耳。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
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劉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習。是時相遇在符離。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跡親。寓居同縣日知聞。衡門寂寞朝尋我。古寺蕭條暮訪君。
朝來暮去多攜手。窮巷貧居何所有。秋燈夜寫聯句詩。春雪朝傾暖寒酒。
陴湖綠愛白鷗飛。濉水清憐紅鯉肥。偶語閑攀芳樹立。相扶醉踏落花歸。
張賈弟兄同里巷。乘閑數數來相訪。雨天連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橋上。
我年漸長忽自驚。鏡中冉冉髭須生。心畏后時同勵志。身牽前事各求名。
問我棲棲何所適。鄉人薦為鹿鳴客。二千里別謝交游。三十韻詩慰行役。
出門可憐唯一身。弊裘瘦馬入咸秦。冬冬街鼓紅塵暗。晚到長安無主人。
二賈二張與余弟。驅車邐迤來相繼。操詞握賦為干戈。鋒銳森然勝氣多。
齊入文場同苦戰。五人十載九登科。二張得雋名居甲。美退爭雄重告捷。
棠棣輝榮并桂枝。芝蘭芬馥和荊葉。惟有元犀屈未伸。握中自謂駭雞珍。
三年不鳴鳴必大。豈獨駭雞當駭人。元和運啟千年圣。同遇明時余最幸。
始辭秘閣吏王畿。遽列諫垣升禁闈。蹇步何堪鳴珮玉。衰容不稱著朝衣。
閶闔晨開朝百辟。冕旒不動香煙碧。步登龍尾上虛空。立去天顏無咫尺。
宮花似雪從乘輿。禁月如霜坐直廬。身賤每驚隨內宴。才微常愧草天書。
晚松寒竹新昌第。職居密近門多閉。日暮銀臺下直回。故人到門門暫開。
回頭下馬一相顧。塵土滿衣何處來。斂手炎涼敘未畢。先說舊山今悔出。
岐陽旅宦少歡娛。江左羈游費時日。贈我一篇行路吟。吟之句句披沙金。
歲月徒催白發貌。泥涂不屈青云心。誰會茫茫天地意。短才獲用長才棄。
我隨鹓鷺入煙云。謬上丹墀為近臣。君同鸞鳳棲荊棘。猶著青袍作選人。
惆悵知賢不能薦。徒為出入蓬萊殿。月慚諫紙二百張。歲愧俸錢三十萬。
大抵浮榮何足道。幾度相逢即身老。且傾斗酒慰羨愁。重話符離問舊游。
北巷鄰居幾家去。東林舊院何人住。武里村花落復開。流溝山色應如故。
感此酬君千字詩。醉中分手又何之。須知通塞尋常事。莫嘆浮沈先后時。
慷慨臨歧重相勉。殷勤別后加餐飯。君不見。買臣衣錦還故鄉。五十身榮未為晚。
原選者評。七古長篇。一氣盤旋。不必刻意求奇。自具大家風格。非晚唐人寒儉迫促者所能到。惆悵知賢不能薦。四句。自占身分極高。末段仍歸曠達。是詩作于元和之初。居易為左拾遺。未幾即丐改官。除京兆戶曹參軍外出。蓋立朝而道不行。則奉身而退。知愧者庶可無愧也。
畫竹歌并引
協律郎蕭悅善畫竹。舉時無倫。蕭亦甚自秘重。有終歲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與好事。忽寫一十五竿。惠然見投。予厚其意。高其藝。無以答貺。作歌以報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惟一人。
人畫竹身肥擁腫。蕭畫莖瘦節節竦。人畫竹梢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
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野塘水邊碕岸側。森森兩叢十五莖。
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
西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里雨中看。
幽姿遠思少人別。與君相顧空長嘆。蕭郎蕭郎老可惜。手顫眼昏頭雪白。
自言便是絕筆時。從今此竹尤難得。
原選者評。波瀾意度。直逼子美堂奧。與香山平日面貌不類。蓋有意規仿子美題畫諸作而為之者。
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埽。
梨園子弟白發新。椒房阿監青蛾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展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扣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邐迤開。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原選者評。從古女禍。未有盛于唐者明皇。踐阼覆轍匪遠。開元勵精。幾致太平。天寶以后。溺情床第。太真潛納。新臺同譏。艷妻煽處。職為厲階。倉皇播遷。宗社再造。幸也。姚宋諸賢臣輔之而不足。一太真敗之而有余。南內歸來。儻返而自咎。恨無終窮矣。遑系心于既殞傾城之婦耶。長恨一傳。自是當時傅會之說。其事殊無足論者。居易詩詞特妙。情文相生。沉郁頓挫。哀艷之中。具有諷刺。漢皇重色思傾國。從此君王不早朝。君王掩面救不得。皆微詞也。養在深閨人未識。為尊者諱也。欲不可縱。樂不可極。結想成因。幻緣奚罄。總以為發乎情而不能止乎禮義者。戒也。通首分四段。漢皇重色思傾國。至。驚破霓裳羽衣曲。暢述楊妃擅寵之事。卻以。漁陽革卑鼓動地來。二句。暗攝下意。一氣直下。滅去轉落之痕。九重城闕煙塵生。至。夜雨聞鈴腸斷聲。敘馬嵬賜死之事。行宮見月傷心色。二句暗攝下意。蓋以幸蜀之靡日不思。引起還京之傍徨念舊。一直說去。中間暗藏馬嵬改葬一節。此行文之飛渡法也。
。天旋地轉回龍馭。至。魂魄不曾來入夢。敘上皇南宮思舊之情。悠悠生死別經年。二句亦暗攝下意。臨邛道士鴻都客。至末敘方士招魂之事。結處點清長恨為一詩結穴。戛然而止。全勢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
陳鴻。長恨歌傳。曰。開元中。泰階平。四海無事。玄宗在位歲久。倦于旰食宵衣。政無大小。始委于右丞相。深居游宴。以聲色自娛。先是元獻皇后。武淑妃皆有寵。相次即世。宮中雖良家子千數。無可悅目者。上心忽忽不樂。時每歲十月。駕幸華清宮。內外命婦。熠耀景從。浴日余波。賜以湯沐。春風靈液。澹蕩其間。上心油然。若有顧遇。左右前后。粉色如土。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楊玄琰女于壽邸。既笄矣。
真發膩理。纖秾中度。舉止閑冶。如漢武帝李夫人。別疏湯泉。詔賜澡瑩。既出水。體弱力微。若不任羅綺。光彩煥發。轉動照人。上甚悅。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搖。垂金珰。明年。冊為貴妃。半后服用。繇是治其容。敏其詞。婉孌萬態。以中上意。上益嬖焉。時省風九州。泥金五岳。驪山雪夜。上陽春朝。與上行同輦。居同室。宴專席。寢專房。雖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暨后宮才人。樂府妓女。使天子無顧盼意。自是六宮無復進幸者。非徒殊艷尤態致是。蓋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叔父昆弟皆列在清貫。爵為通侯。姊妹封國夫人。富埒王室。車服邸第與大長公主侔。而恩澤勢力則又過之。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側目。故當時謠詠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卻為門上楣。其人心羨慕如此。天寶末。兄國忠盜丞相位。愚弄國柄。及安祿山引兵向闕。以討楊氏為辭。潼關不守。翠華南幸。出咸陽。道次馬嵬亭。六軍徘徊。持戟不進。從宮郎吏伏上馬前。請誅錯以謝天下。國忠奉牦纓盤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問之。當時敢言者請以貴妃塞天下怒。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之而去。蒼黃展轉。竟就絕于尺組之下。既而玄宗狩成都。肅宗受禪靈武。明年。大兇歸元。大駕還都。尊玄宗為太上皇。就養南宮。遷于西內。時移事去。樂盡悲來。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蓮夏開。宮槐秋落。梨園弟子玉琯發音。聞霓裳羽衣一聲。則天顏不怡。左右歔欷。三載一意。其念不衰。求之夢魂。杳不能得。適有道士自蜀來。知上皇心念楊妃如是。自言有李少君之術。玄宗大喜。命致其神。方士乃竭其術以索之。不至。又能游神馭氣。出天界。沒地府以求之。不見。又旁求四虛上下。東極大海。跨蓬壺。見最高仙山。上多樓闕。西廂下有洞戶東向。闔其門。署曰玉妃太真院。方士抽簪叩扉。有雙童女出應門。方士造次未及言。而雙鬟復入。俄有碧衣侍女又至。詰其所從。方士因稱唐天子使者。且致其命。碧衣云。玉妃方寢。請少待之。于時云海沈沈。洞天日晚。瓊戶重闔。悄然無聲。方士屏息斂足。拱手門下。久之而碧衣延入。且曰。玉妃出。見一人冠金蓮。披紫綃。珮紅玉。曳鳳舄。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問皇帝安否。次問天寶十四年已還事。言訖憫然。指碧衣取金釵鈿合。各析其半授使者曰。為謝太上皇。謹獻是物。尋舊好也。方士愛辭與信。將行。色有不足。玉妃固徵其意。復前跪致詞。請當時一事不為他人聞者。驗于太上皇。不然恐鈿合金釵負新垣平之詐也。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之曰。昔天寶十載。侍輦避暑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秦人風俗。是夜張錦繡。陳飲食。樹瓜果。焚香于庭。號為乞巧。宮掖間尤尚之。夜始半。休侍衛于東西廂。獨侍上。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為夫婦。言畢。執手各嗚咽。此獨君王知之耳。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且結后緣。或為天。或為人。決再相見。好合如舊。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間。幸惟自安。無自苦耳。使者還奏太上皇。皇心震悼。日日不豫。其年夏四月。南宮晏駕。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樂天自校書郎尉于皊皌。鴻與瑯邪王質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攜游仙
游寺。話及此事。相與感嘆。質夫舉酒于樂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于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樂天因為長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也。歌既成。使鴻傳焉。世所不聞者。予非開元遺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在。今但傳長恨歌云爾。
唐汝詢曰。此譏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始則求其人而未得。既得而愛幸之。即淪感而不復理朝政矣。不獨寵妃一身。而又遍及其宗黨。不惟不復早朝。益且盡日耽于絲竹。以致祿山倡亂。乘輿播遷。帝既誅妃以謝天下。則宜悔過。乃復展轉思。不能自絕。至令方士遍索其神。得鈿合金釵而不辨其詐。是真迷而不悟者矣。吁。以五十年致治之主。而一女子覆其成功。權去勢詘。而以憂死。悲夫。女寵之禍。豈淺鮮哉。花鈿委地。無人收伏。后鈿合金釵案。意者妃就絕之時。花鈿散逸。民間必有得之者。方士特挾此以欺上皇。非有他術也。
。詩人玉屑。曰。峨眉山下少人行。峨眉在嘉州。與幸蜀全無交涉。乃文章之病也。汪立名曰。按。隱居詩話。云。唐人詠馬嵬事多矣。世所稱白居易。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此乃歌詠祿山能使官兵叛逼追明皇不得已。而誅楊妃也。豈特不曉文章體裁而造語蠢拙。抑亦失臣下事君之禮。老杜則不然。其。北征。詩曰。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乃見明皇鑒夏商之敗。畏天悔禍。賜妃子以死。官軍何與焉。此論為推尊少陵則可。若以此貶樂天則不可。論詩須相題。長恨歌。本與陳鴻。王質夫話楊妃始終而作。猶慮詩有未詳。陳鴻又作。長恨歌傳。所謂不特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也。自與。北征。詩不同。若諱馬嵬事。實則。長恨。二字便無著落矣。讀書全不理會作詩本末。而執片詞肆議古人。已屬太過。至謂歌詠祿山能使官軍云云。則尤近乎鍛煉矣。宋人多文字吹求之禍。皆釀于此等議論。若唐人作詩。本無所謂忌諱。忠厚之風。自可慕也。然陳傳中敘貴妃進于壽邸。而白詩諱之。但云。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安得謂樂天不知文章大體耶。倘有祖其謬以羅織少陵者。必將以少陵。憶昔。詩。張后不樂天子忙。句。為失以臣事君之禮。百官跣足隨天王。句。為歌詠吐蕃追逼代宗。又豈通論乎。
琵琶引并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默。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大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作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原選者評。滿腔遷謫之感。借商婦以發之。有同病相憐之意焉。比興相緯。寄托遙深。其意微以顯。其音哀以思。其辭麗以則。十九首。云。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及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與此篇同為千秋絕調。不必以古近。前后分也。
。容齊五筆。曰。白公。琵琶行。讀者但羨其風致。敬其詞章。至形于樂府。歌詠之不足。遂以謂真為長安故倡而作。不知直欲攄寫天涯淪落之恨爾。
唐汝詢曰。此宦游不遂。因琵琶以托興也。言當清秋明月之夜。聞琵琶哀怨之音。聽商婦自敘之苦。以動我逐臣久客之懷。宜其泣下沾襟也。
。藝苑雌黃。曰。家在蝦蟆陵下住。按。國史補。云。舊說董仲舒墓門下。人至者皆下馬。故謂之下馬陵。語訛為蝦蟆陵。故東坡詩云。只雞敢忘喬公語。下馬聊尋董相墳。又謝徐朝奉啟云。過而下馬。空瞻董相之陵。蓋用此事。郭氏佩皉亦嘗論此。云長安董仲舒墓。名曰下馬陵。今轉語為蝦蟆陵。事出。黃京紀。白氏。琵琶行。蓋徇俗之過也。
醉后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
余杭邑客多羈貧。其間甚者蕭與殷。天寒身上猶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塵。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風吹沙雪紛紛。賓客不見綈袍惠。黎庶未沾襦褲恩。
此時太守自慚愧。重衣復衾有余溫。因命染人與針女。先制兩裘贈二君。
吳綿細軟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勞將詩書投贈我。如此小惠何足論。
我有大裘君未見。寬廣和暖如陽春。此裘非繒亦非纊。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鈍拙制未畢。出亦不獨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與君展覆杭州人。
原選者評。即杜甫。廣廈千萬間。意而暢言之。前段言。黎庶未沾襦褲恩。句已伏后意。末段又推廣一層。淋漓暢竭。言大而非夸也。
秋江晚泊
扁舟泊云島。倚棹念鄉國。四望不見人。煙江淡秋色。客心貧易動。日入愁未息。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分定金蘭契。言通藥石規。交賢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賞。無杯不共持。秋風拂琴匣。夜雪卷書帷。高上慈恩塔。幽尋皇子陂。
唐昌玉蕊會。崇敬牡丹期。笑勸迂辛酒。閑吟短李詩。儒風愛敦質。佛理尚玄師。
度日曾無悶。通宵靡不為。雙聲聯律句。八面對宮棋。往往游三省。騰騰出九逵。
寒銷直城路。春到曲江池。樹暖枝條弱。山晴彩翠奇。峰攢石綠點。柳宛麴塵絲。
岸草煙鋪地。園花雪壓枝。早光紅照耀。新溜碧逶迤。幄幕侵堤布。盤筵占地施。
徵伶皆絕藝。選妓悉名姬。粉黛凝春態。金鈿耀水嬉。風流夸墜髻。時世斗啼眉。
密坐隨歡促。華樽逐勝移。香飄歌袂動。翠落舞釵遺。籌插紅螺碗。觥飛白玉卮。
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殘席喧嘩散。歸鞍酩酊騎。酡顏烏帽側。醉袖玉鞭垂。
紫陌傳鐘鼓。紅塵塞路歧。幾時曾暫別。何處不相隨。荏苒星霜換。回環節候催。
兩衙多請告。三考欲成資。運偶千年圣。天成萬物宜。皆當少壯日。同惜盛明時。
光景嗟虛擲。云霄竊暗窺。攻文朝矻矻。講學夜孜孜。策目穿如札。毫鋒銳若錐。
繁張獲鳥網。堅守釣魚坻。并受夔龍薦。齊陳晁董詞。萬言經濟略。三策太平基。
中第爭無敵。專場戰不疲。輔車排勝陣。掎角搴降旗。雙闕紛容衛。千僚儼等衰。
因隨紫泥降。名向白麻披。既在高科選。還從好爵縻。東垣君諫諍。西邑我驅馳。
再喜登烏府。多慚侍赤墀。官班分內外。游處遂參差。每列鹓鸞序。偏瞻獬豸姿。
簡威霜凜冽。衣彩繡葳蕤。正色摧強御。剛腸嫉喔咿。常憎持祿位。不擬保妻兒。
養勇期除惡。輸忠在滅私。下睼驚燕雀。當道懾狐貍。南國人無怨。東臺吏不欺。
理冤多定國。切諫幸辛毗。造次行于是。平生志在茲。道將心共直。言與行兼危。
水暗波翻覆。山藏路險巇。未為明主識。已被幸臣疑。木秀遭風折。蘭芳遇霰萎。
千鈞勢易壓。一柱力難搘。騰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憂來吟具錦。謫去詠江蘺。
邂逅塵中遇。殷勤馬上辭。賈生離魏闕。王粲向荊夷。水過清源寺。山經綺季祠。
心搖漢皋佩。淚墮峴亭碑。驛路緣云際。城樓枕水湄。思鄉多繞澤。望闕獨登陴。
林晚青蕭索。江平綠渺氵彌。野秋鳴蟋蟀。沙冷聚鸕鶿。官舍黃茅屋。人家苦竹籬。
白醪充夜酌。紅粟備晨炊。寡鶴摧風翮。鰥魚失水耆 。暗雛啼渴旦。涼葉墜相思。
一點寒燈滅。三聲曉角吹。藍衫經雨故。驄馬臥霜羸。念涸誰濡沫。嫌醒自歠醨。
耳垂無伯樂。舌在有張儀。負氣沖星劍。傾心向日葵。金言自銷鑠。玉性肯磷緇。
伸屈須看蠖。窮通莫問龜。定知身是患。應用道為醫。想子今如彼。嗟予獨在斯。
無憀當歲杪。有夢到天涯。坐阻連襟帶。行乖接履綦。潤銷衣上霧。香散室中芝。
念遠緣遷貶。驚時為別離。素書三往復。明月七盈虧。舊里非難到。余歡不可追。
樹依興善老。草傍靖安衰。前事思如昨。中懷寫向誰。北村尋古柏。南宅訪辛夷。
此曰空搔首。何人共解頤。病多知夜永。年長覺秋悲。不飲長如醉。加餐亦似饑。
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原選者評。長律百韻始于杜甫。夔州詠懷。一篇。繼之者元微之。白居易。居易集中百韻詩凡三篇。杜甫排沉郁。局陣變化。其才氣筆力自非居易所及。居易法律井然。條暢流美。實可為后來之法。學者未能窺杜之閫癋。且從此種問津。自無艱澀凌亂之病。馮班曰。勻細整贍。力自有余。長詩有敘。置次第。起承轉合。不可不知。卻拘不得。須變化飛動為佳。此篇勻整之至。卻細膩省凈。無疊辭累句。妃紅媲紫之病。長詩忌詞太煩。如此最善。
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
通夜涼風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時。秋霜似鬢年空長。春草如袍位尚卑。
詞賦擅名來已久。煙霄得路去何遲。漢庭卿相皆知己。不薦揚雄欲薦誰。
原選者評。清脆瀏亮。古詩。青袍似春草。庾信賦亦云。青袍如草。第四句妙于翻用。
感秋寄遠
惆悵時節晚。兩情千里同。離憂不散處。庭樹正秋風。燕影動歸翼。蕙香銷故叢。
佳期與芳歲。牢落兩成空。
原選者評。律法整嚴。尚與盛唐相近。腹聯已開晚唐李商隱一派。
春題華陽觀
自注。觀即華陽公主故宅。有舊內人存焉。
帝子吹簫逐鳳凰。空留仙洞號華陽。落花何處堪惆悵。頭白宮人掃影堂。
縣西郊秋寄贈馬造
紫閣峰西清渭東。野煙深處夕陽中。風荷落葉蕭條綠。水蓼殘花寂寞紅。
我厭宦游君失意。可憐秋思兩心同。
原選者評。前四句寫景。極蕭瑟之致。結出懷人意。自然。早春獨游曲江
自注。時為校書郎。
散職無羈束。羸驂少送迎。朝從直城出。春傍曲江行。風起池東暖。云開山北晴。
水銷泉脈動。雪盡草芽生。露杏紅初拆。煙楊綠未成。影遲新度雁。聲澀欲啼鶯。
間地心俱靜。韶光眼共明。酒狂憐性逸。藥效喜身輕。慵慢疏人事。幽棲逐野情。
回看蕓閣笑。不似有浮名。
原選者評。中三聯刻畫早春之景。細膩清新。
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
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余。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