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總論(4)

子曰授太祖太宗與社稷于子者三其命也妃曰不

敢者再于三命曰謹受命拜而退太史以告太祝太

祝以告太祖太宗與社稷太史出以告太宰太宰以

告州伯州伯命藏之州府凡諸貴以下至于百姓男

女無敢與世子同者以此防民百姓猶有爭為君者

夫勢明則民定而出于一道故人皆爭為宰相而不

奸為世子非宰相尊而世子卑也不可以智求不可

以力爭也今以為知子莫如父故疾死置后者恣父

之所以比使親戚不相親兄弟不相愛亂天下之紀

使天下之俗失聞尊敬而不讓其道莫經于此疾死

置后以嫡長子如此則親戚相愛而兄弟不爭此天

下之至義也

孔叢子

雜訓

穆公問于子思曰立太子有常乎答曰有之在周公

之典公曰昔文王舍適而立其次微子舍孫而立其

弟是何法也子思曰殷人質而尊其尊故立弟周人

文而親其親故立子亦各其禮也文質不同其禮則

異文王舍適立次權也公曰茍得行權豈唯圣人唯

賢與愛立也子思曰圣人不以權教故立制垂法順

之為貴若必欲犯何有于異公曰舍賢立圣舍愚立

賢何如子思曰唯圣立圣其文王乎不及文王者則

各賢其所愛不殊于適何以限之必不能審賢愚之

分請父兄群臣卜于祖廟亦權之可也

班固白虎通

封公侯

君薨適夫人無子有育遺腹必待其產立之何專適

重正也曾子問曰立適以長不以賢何以言為賢不

肖不可知也尚書曰惟帝其難之立子以貴不以長

防愛憎也春秋曰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賢不以

長也

唐杜氏通典

諸侯崇所生母議

后漢許慎五經異義云妾母之子為君子得尊其母

為夫人按春秋公羊說妾子立為君母得稱夫人故

上堂稱妾屈于嫡下堂稱夫人尊行國家則士庶起

為人君母亦不得稱夫人父母者子之天也子不得

爵命父母至于妾子為君爵其母者以妾本接事尊

者有所因也谷梁說魯僖公立妾母成風為夫人入

宗廟是子而爵母也以妾為妻非禮也故春秋左氏

說成風得立為夫人母以子貴謹按尚書舜為天子

瞽瞍為士明起于匹庶者子不得爵父母也至于魯

僖公本妾子尊母成風為小君經無譏文公羊左氏

義是也鄭元駁曰禮喪服父為長子三年以將傳重

故也眾子則為之周明無二嫡也女君卒貴妾繼室

攝其事耳不得復立夫人魯僖公妾母為夫人者乃

緣莊夫人哀姜有殺子般閔公之罪應貶故也近漢

呂后殺戚夫人及庶子趙王不仁廢不得配食文帝

更尊其母薄后非其比耶妾子立者得尊其母禮未

之有也袁準正論云時俗之論曰庶子為公可以尊

其母為夫人春秋之義母以子貴按隱公二年夫人

子氏薨五年考仲子之宮上稱夫人下不應復言仲

子明其以妾為妻也秦人來歸成風之襚不稱夫人

明其私尊不通于鄰國也左氏傳曰并后匹嫡亂之

本也公羊亦云母以子貴說曰谷梁云秦人來歸成

風之襚秦不云夫人也就外不云夫人而見正焉夫

身為國君而母為妾庶子孫所不忍臣下所不安故

私稱于國中不加境外此人子之情國人之私而立

于禮法之正也假有庶子數人并為三公欲各尊其

母將何以止之非圣人者無法此大亂之道也

二嫡妻議

魏征東長史吳綱亡入吳妻子留在中國于吳更娶

吳亡綱與后妻并子俱還二婦并存時人以為依典

禮不宜有二嫡妻袁準正論以為并后匹嫡禮之大

忌然此為情愛所偏無故而立之者爾綱夫婦之絕

非犯宜出之罪來還則復初焉得而廢之在異域則

事勢絕可以取妻后妻不害焉得而遣之按并后匹

嫡事不兩立前嫡承統后嫡不傳重可也二母之服

則無疑于兩三年矣虞喜議曰法有大防禮無二嫡

趙姬以君女之尊降身翟婦著在春秋此吳氏后妻

所宜軌則庾蔚之謂袁準制之得其衷矣

世子卒無子立次子議

宋孝武大明二年有司奏凡侯伯子男世子卒無嗣

求進次子為世子檢無其例下禮官議正博士傅郁

議禮記微子立衍商禮斯降仲子舍孫姬典攸貶歷

代遵循靡替于舊今君存而世子卒厥嗣未育非舍

孫之謂愚以為世子有子自宜紹為嗣孫若其未有

無容遠搜輕屬承統繼體傳之有由父在立子允稱

禮情典曹郎諸葛雅之議按春秋傳云世子死有母

弟則立長年均擇賢義均則卜古之制也今長子早

喪無嗣進立次子以為世子取諸左氏理義無違

天子奪宗議

晉元帝建武初孫文上事宣帝支子不應祭章郡京

兆二府君仆射刁協云諸侯奪宗圣庶奪嫡豈況天

子乎自皇祚以來五十余年宗廟已序而又攻乎異

端宜加議罪按漢梅福云諸侯奪宗此謂父為士庶

子封為諸侯則庶子奪宗嫡主祭祀也在諸侯尚有

奪義豈況天子乎所言圣庶者謂如武王庶子有圣

德奪代伯邑考之宗嫡也

宣帝司馬懿章郡京兆懿祖父也

諸王公侯留輔朝政嫡子監國議

晉博士孫旒等議按周禮典命職凡諸侯之嫡子誓

于天子攝其君則下其君一等謂公之子如侯伯而

執珪侯伯之子如子男而執璧春秋曹伯使其太子

射姑來朝行國君之禮踐土之盟衛成公使其母弟

武如會經書曰衛武蔡

甲午序于諸侯又左傳冢

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

也夫帥師專行謀誓軍旅君與國政之所圖非太子

之事也

周制諸侯以功德入為王卿士則上卿理其國事今

諸王公侯受任天朝而嫡子攝其君事車服禮數國

封大小領兵軍數自當如本制而王公侯遣上卿及

軍將掌其事合于古議今之車服與古禮不同依禮

應下其君一等其嫡子皆以有爵命印綬冠服佩玉

之制宜如本令而嫡子但知其政不干其位君不可

二尊無二上國相以下見嫡子宜如臣而不稱臣又

禮非其臣則答拜國之命士上達于其君者嫡子宜

答拜其文書稱嗣子宜曰王嗣子其公侯嗣子系于

父爵明不專國其燕見則稱第下文書表疏皆臣禮

而不稱臣今之監司上官文書皆為記告嫡子監國

其下群臣官文書宜稱告不言命稱教

兄弟俱封各得立禰廟議

晉中山王睦上言乞依六蓼之祀皋陶杞鄫之祀相

立廟按睦譙王之弟兄弟俱封今求各立禰廟下太

常議博士祭酒劉喜等議王制諸侯五廟是則立始

祖謂嫡統承重一人得立祖禰之廟群弟雖并為諸

侯始封之君未得立廟也唯今正統當立祖廟中山

不得并也后代中乃得為睦立廟為后代子孫之始

耳司徒荀顗議以為宜各得立廟時詔從顗議又詔

曰禮諸侯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太祖即始封

君也其廟不毀前詔以譙王中山王父非諸侯尊同

禮不相厭故欲令各得祭以申私恩也然考之典制

事不經通若安平王諸子并封皆得立廟祭禰親盡

數終其廟當毀無故下食支庶之國猥更隨昭穆而

廢非尊祖敬宗之義也其如前奏施行虞喜曰譙與

中山俱始封之君父非諸侯尊同體敵無所為厭并

立禰廟恩情兩伸荀議是也詔書所喻恐非禮意令

上祭四代自以諸侯位尊得伸其恩祭及四代不論

毀且不毀為始封之君則譙王雖承父統禰廟亦在

應毀之例不得長立也又安平獻王自為始封諸子

雖別封而同為諸侯諸侯尊同故不復各立此則公

子為諸侯不得立禰廟也而譙王父非諸侯使與諸

侯同列不得并祭或難曰禮庶子不祭禰明其宗也

若俱得祭父則并統二嫡非明其宗也答曰若宗子

與庶子位俱為士禰已有廟無為重設與公子為諸

侯不立禰廟同也若尊卑不同則己恩得施并祭無

嫌也禮大夫三廟太祖百世不遷者也使大夫之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齐齐哈尔市| 台湾省| 虹口区| 澳门| 兴安县| 漳浦县| 小金县| 南和县| 沁阳市| 白水县| 巴楚县| 凤城市| 宁海县| 马鞍山市| 鄄城县| 富锦市| 慈溪市| 滨州市| 武平县| 苍溪县| 同心县| 沈丘县| 新兴县| 仪陇县| 宁远县| 长葛市| 左贡县| 云南省| 新郑市| 宜兰市| 松潘县| 嘉荫县| 嘉黎县| 无为县| 西乌| 陇南市| 天镇县| 宁陕县| 武汉市|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