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總論(3)

亥齊桓公卒易牙入與寺人貂因內寵以殺群吏而

立公子無虧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殯

谷梁傳此不正其日之何也其不正前見矣其不正

之前見何也以不正入虛國故稱嫌焉耳

東萊呂氏曰桓公雖能用管仲攘夷狄霸諸侯

有一匡天下之功然仲無正心誠意格君之學徒

急于一時之功利卒致五子之亂其所以有始無

終者家法不正也管仲且有三歸之失豈能正其

君哉

風氏薨

春秋文公四年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風氏薨

左傳冬成風薨

胡傳風氏僖公之母莊公妾也而稱夫人自是嫡妾

亂矣語曰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

曰寡小君蓋敵體之稱也若夫妾媵則非敵矣其生

亦以夫人之名稱號之其沒亦以夫人之禮卒葬之

非所以正其分也以妾媵為夫人徒欲尊寵其所愛

而不虞卑其身以妾母為夫人徒欲崇貴其所生而

不虞賤其父卑其身則失位賤其父則無本越禮至

是不亦悖乎夫禮庶子為君為其母無服不敢貳尊

者也春秋于成風記其卒葬各以實書不為異辭者

謹禮之所由變也

程子曰自成風以后妾母稱夫人嫡妾亂矣仲

子始僭尚未敢同嫡也 馬氏曰是時嫡妾不正

稱號不審夫子嘗言古禮如此故記之正其名所

以責其實也 陳氏曰夫人某氏嫡稱也喪之以

夫人之禮也隱公之喪桓母猶有疑焉是故別廟

也祔姑稱謚伉然如夫人則自文公之喪成風始

薛氏曰妾母為夫人僭也僭則何以取乎春秋不

沒其實也 朱子曰僖公成風與晉簡文帝鄭太

后一也皆所以著妾母之義 汪氏曰嫡妾之分

乃人君所當謹以妾母為夫人必致以妾為嫡以

妾為嫡必致庶孽奪正之禍敬嬴之殺惡及視乃

視習僖文之尊成風而動于為惡也后世妾母皆

稱太后或妾而加以皇后之號又其甚則唐高宗

立武昭儀為后而致移其宗社矣朱子于綱目書

尊帝母貴人為太后又或書立貴嬪某氏為皇后

或曰立婕妤某氏為皇后或曰立婢某氏為后蓋

取法春秋譏成風之例然春秋隱其辭而綱目直

斥本稱者春秋乃本國之史而綱目則筆削前代

之史故不同也

王歸成風含赗

春秋文公五年春王正月王使榮叔歸含且赗

公羊傳含者何口實也其言歸含且赗何兼之兼之

非禮也

谷梁傳含一事也赗一事也兼歸之非正也其曰且

志兼也其不言來不周事之用也赗以早而含以晚

胡傳珠玉曰含車馬曰赗歸含且赗者厚禮妾母也

不稱天王者弗克若天也春秋系王于天以定其名

號者所履則天位也所治則天職也所敕而惇之者

則天之所敘也所敘而庸之者則天之所秩也所賞

所刑者則天之所命而天之所討也夫婦人倫之本

王法所尤謹者今成風以妾僭嫡王不能正又使大

夫歸含赗焉而成之為夫人則王法廢人倫亂矣是

謂弗克若天而悖其道非小失耳故特不稱天以謹

之也

杜氏曰成風莊公之妾天子以夫人禮赗之

劉氏曰不知者乃謂天子赗人之妾小過耳而譏

之深求車殺母弟大惡也而譏之略是不及知春

秋正人倫之意也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治之三

綱也道莫先焉桓以臣弒君而王命之成風以妾

僭嫡而王成之于是三綱廢矣是失人之所以為

人也王之無天不亦明乎

葬成風

春秋文公五年春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風

公羊傳成風者何僖公之母也

胡傳仲子雖聘非惠公之嫡也春秋之初尚以為疑

故別為立宮而羽數特異此雖非禮之正然不祔于

姑猶有辨焉至是成風書葬乃有二夫人祔廟而亂

倫易紀無復辨矣故禮之失自成風始也

蘇子曰仲子非惠公之嫡故特為之立宮而不

祔不書其葬蓋禮之正也自成風以來妾母皆葬

蓋祔也魯禮之變自此始矣 汪氏曰后世以妾

母為正嫡至于喪事乃黜正嫡而嬖妾合葬焉如

中宗之葬干陵嚴善思諫而弗正循襲而莫知其

失矣孰有如漢之孝文自謂側室之子而不以為

嫌者乎

王使會葬成風

春秋文公五年春三月王使召伯來會葬

左傳王使榮叔來含且赗召昭公來會葬禮也

谷梁傳會葬之禮于鄙上

胡傳王臣下聘桓公冢宰書名示貶而大夫再聘則

無譏焉或以為從同同也或以為同則書重也成風

薨王使榮叔歸含且赗既不稱天矣及使召伯來會

葬又與貶焉何也歸含且赗施于妾母已稠迭矣又

使卿來會葬恩數有加焉是將祔之于廟也而致禮

于成風盡矣聘一也含赗而又葬則其事益隆亂人

倫廢王法甚矣再不稱天者圣人于此尤謹其戒而

不敢略也

程子曰天子以妾母同嫡亂天理也故不稱天

圣人于此尤謹其戒

秦歸成風襚

春秋文公九年冬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

左傳禮也諸侯相吊賀也雖不當事茍有禮焉書也

以無忘舊好

公羊傳其言僖公成風何兼之兼之非禮也曷為不

言及成風成風尊也

谷梁傳秦人弗夫人之也即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

胡傳秦人歸禭而曰僖公成風者非兼襚也亦猶平

王來赗仲子而謂之惠公仲子爾仲子惠公之妾也

然則風氏亦莊公之妾曷不書曰來歸莊公成風之

襚乎曰寵愛仲子以妾為妻者惠公也故書惠公仲

子所以正后世之為人夫者當明夫道不可亂嫡妾

之分以卑其身尊崇風氏立為夫人者僖公也故書

僖公成風所以正后世之為人子者當明子道不可

行僭亂之禮以賤其父圣人垂戒之義明矣

程子曰過時始至故云來歸雖子母先君后夫

人體當然也書秦人不云君使以失禮夷之也言

其尚夷也蓋嫡妾之亂自茲而始 劉氏曰僖公

成風者妾母系子而言耳諸侯無二嫡故妾母系

子為重

子卒

春秋文公十有八年冬十月子卒

左傳冬十月仲殺惡及視而立宣公書曰子卒諱之

也仲以君命召惠伯其宰公冉務人止之曰入必死

叔仲曰死君命可也公冉務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

命何聽弗聽乃入殺而埋之馬矢之中公冉務人奉

其帑以奔蔡既而復叔仲氏

公羊傳子卒者孰謂謂子赤也何以不日隱之也何

隱耳弒也弒則何以不日不忍言也

谷梁傳子卒不日故也

胡傳諸侯在喪稱子繼世不忍當也既葬不名終人

子之事也逾年稱君緣民臣之心也子卒何以不日

遇弒不忍言也既葬而不名不名而遇弒者不日以

見其弒子赤是也逾年而稱君稱君而遇弒者不地

以見其弒閔公是也何以知其賊乎上書大夫并使

下書子卒夫人歸則知罪之在公子遂矣孫于邾出

奔莒則知罪之在夫人與慶父矣繼世之恩終事之

重情文之節隱惡之禮記事之信誅亂臣討賊子之

義備矣

茅堂胡氏曰子赤之生不見于經蓋文公不知

重嫡庶之義故仲尼削之 張氏曰私事公子遂

敬嬴奪嫡之心也然其敢啟是心者嬖故也有夫

人太子而嬖寵妾則文公所以怠于政事者有自

來矣國君昏于嬖寵慢棄國政故妾媵大臣相與

謀賊君嗣而不能察所謂前有讒而不見后有賊

而不知者文公之謂矣叔彭生身為大臣既無以

救文公之失政又不能撓仲遂之邪謀有公冉務

人之忠言不能用甘心就死無一毫扶持之實沒

而不書有以也哉

哀姜歸齊

春秋文公十有八年冬十月夫人姜氏歸子齊

左傳大歸也將行哭而過市曰天乎仲為不道殺嫡

立庶市人皆哭魯人謂之哀妻

谷梁傳惡宣公也有不待貶絕而罪惡見者有待貶

絕而惡從之者侄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

人緩帶一曰就賢也

胡傳書夫人則知其正書姜氏則知其非見絕于先

君書歸于齊則知其無罪異于孫于邾者而魯國臣

子殺適立庶敬嬴宣公不能事主君存適母其罪不

書而并見矣

汪氏曰以氏系姓以姓系號與媵妾不同 張

氏曰文定于九年夫人姜氏至自齊傳曰出姜至

是蓋不安于魯適庶之亂未有不始于妾上僭夫

人失位而致之者是以知文公之首惡也

夫人嬴氏薨

春秋宣公八年戊子夫人嬴氏薨

胡傳敬嬴文公妾也何以稱夫人自成風聞季友之

繇事友而屬其子及僖公得國立以為夫人于是乎

嫡庶亂矣春秋于風氏凡始卒四貶之則禘于太廟

秦人歸禭榮叔含赗召伯會葬去其姓氏不稱夫人

王再書而無天是也敬嬴又嬖私事襄仲而屬宣公

不待致于太廟援例以立則從同同而無貶矣其意

若曰以義起禮為可繼茍出于私情而非義后雖欲

正可若何

啖氏曰成風之后妾母皆僭用夫人禮故亦書

薨以著其罪 家氏曰哀姜淫亂與慶父同弒二

君齊桓討而殺之僖于是尊其母成風為夫人以

配其父此僭也然非哀姜不終則僖亦未敢遽如

此今敬嬴之事則異于是嬴以嬖妾私事襄仲弒

子赤立宣公逐嫡母歸齊而已僭夫人之位出姜

無罪為賊臣悖妾所逐不得與哀姜同例嬴與其

子弒君逐母僭號夫人亦不得與成風偶使遇齊

桓則敬嬴襄仲皆當比而誅戮王室不競中國無

伯得以肆行無忌孰知天道禍盈至是八年遂使

齊死于路后八日嬴隕于魯與哀姜慶父先后即

誅其事相類但有天討人刑之異耳 汪氏曰春

秋既書夫人姜氏薨于夷又書夫人風氏薨則知

哀姜為莊公夫人而成風乃妾也既書夫人姜氏

歸于齊又書夫人嬴氏薨則知出姜為文公夫人

而敬嬴乃妾也直書于策讀者比事以考之雖微

傳而嫡妾之分明矣

葬敬嬴

春秋宣公八年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

左傳葬敬嬴旱無麻始用葛茀

胡傳成風薨以夫人葬以小君將祔于廟而始有二

夫人也則四貶之以正其事今敬嬴亦薨以夫人葬

以小君使祔于廟無貶以正之從同同可也而于宣

公元年即以所逆穆姜婦之何也曰婦有姑之詞見

敬嬴遂以子貴援例而亟立為夫人也僖公享國八

年然后致成風而敬嬴之亟也雖云援例魯君臣之

責亦可知矣無貶而書法若此者猶桓宣弒君而書

即位爾

臨川吳氏曰僖宣襄昭四妾母群臣皆逢君之

意而尊為夫人也象山陸氏曰襄仲殺太子惡

敬嬴為之也敬嬴非嫡而薨以夫人葬以小君魯

君臣之責深矣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蓋為此也

宋殺其世子痤

春秋襄公二十有六年秋宋公殺其世子痤

左傳初宋芮司徒生女赤而毛棄諸堤下共姬之妾

取以入名之曰棄長而美平公入夕共姬與之食公

見棄也而視之尤姬納諸御嬖生佐惡而婉太子痤

美而很合左師畏而惡之寺人惠墻伊戾為太子內

師而無寵秋楚客聘于晉過宋太子知之請野享之

公使往伊民請從之公曰夫不惡女乎對曰小人之

事君子也惡之不敢遠好之不敢近敬以待命敢有

貳心乎縱有共其外莫共其內臣請往也遣之至則

坎用牲加書征之而騁告公曰太子將為亂既與楚

客盟矣公曰為我子又何求對曰欲速公使視之則

信有焉問諸夫人與左師則皆曰固聞之公囚太子

太子曰唯佐也能免我召而使請曰日中不來吾知

死矣左師聞之聒而與之語過期乃縊而死佐為太

子公徐聞其無罪也乃烹伊戾左師見夫人之步馬

者問之對曰君夫人氏也左師曰誰為君夫人余胡

弗知圉人歸以告夫人夫人使饋之錦與馬先之以

玉曰君之妾棄使某獻左師改命曰君夫人而后再

拜稽首受之

胡傳殺世子母弟直書君者甚之也宋寺人伊戾為

太子內師無寵譖于宋公而殺之則賊世子痤者寺

人矣而獨甚宋公何哉譖言之得行也必有嬖妾配

嫡以惑其心又有小人欲結內援者以為之助然后

愛惡一移父子夫婦之間不能相保者眾矣尸此者

其誰乎晉獻公之殺申生宋公之殺痤直稱君者春

秋正其本之意

高氏曰晉獻公惑驪姬之讒而殺申生宋平公

聽伊之言而殺子痤漢武帝唐明皇猶蹈之以

二君猶爾晉宋不足道也自古讒人之為國患雖

其君之父子不能相保況臣下乎 家氏曰宋寺

人伊戾內連宮禁外結大臣其造讒而殺太子宋

平尋知其子之無罪僅烹一伊戾而芮棄之寵愛

向戍之權任不為之衰更立棄之子為太子此人

道之大變春秋謹而識之榖梁所謂目君以著其

惡者也傳者稱痤美而很佐惡而婉婉者巧于自

結很者疏于內交佐日以親痤日以疏以至于死

故居近君之地者自處為難隋煬所以傾勇其事

似之勇則痤也楊素則左師也獨孤后惡其子楊

素從而陷之及隋文疾革乃悟則已無及由明不

足以察奸內外相煽而為讒故也

陳招殺世子偃

春秋昭公八年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

左傳陳哀公元妃鄭姬生悼太子偃師二妃生公子

留下妃生公子勝二妃嬖留有寵屬諸司徒招與公

子過哀公有廢疾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過殺悼太

子偃師而立公子留

谷梁傳鄉曰陳公子招今曰陳侯之弟招何也曰盡

其親所以惡招也兩下相殺不志于春秋此其志何

也世子云者唯君之貳也云可以重之存焉志之也

諸侯之尊兄弟不得以屬通其弟云者親之也親而

殺之惡也

胡傳此公子招特以弟稱者著招憑寵稔惡而陳侯

失親親之道也招以公子為司徒乃貴戚之卿親則

介弟尊則叔父號令廢立自己而出莫敢干之者也

不能援立嫡冢安靖國家而逢君之惡戕殺偃師以

致太寇宗社覆沒罪固大矣陳侯信愛其弟何以為

失親親乎尊賢者親親之本不能擇親之賢者厚加

尊寵以表儀公族而徇其私愛施于不令之人以至

亡國敗家豈不失親親之道乎其曰陳侯之弟招殺

陳世子偃師交貶之也

陸氏曰稱弟以殺世子既罪其逆且言骨肉相

殘又譏陳侯失教也 孫氏曰招以叔父之親不

顧宗社之重殞冢嗣以立庶孽致楚滅陳招之由

也其曰陳侯之弟親之者所以甚招之惡也 汪

氏曰隱七年傳書盟書帥師而稱弟者罪其有寵

愛之私今按此書殺世子亦罪其寵任之私也

陳氏曰哀有世子矣又屬其嬖子于二公子為是

殺世子則譏不但其人也書曰陳侯斥君之辭也

襄陵許氏曰陳哀寵其庶子資以強輔而之權

以軋太子使之失職至于亂作躬受其禍惟其溺

愛法不勝私也悲夫 汪氏曰經書殺世子者三

晉獻嬖奚齊卓子而殺申生宋平嬖佐而殺痤陳

哀嬖留而殺偃師皆嬖子匹嫡之禍也然申生痤

之誅權在于晉宋之君故雖亂國而不至于亡陳

哀基怨造禍勢不兩全遂至寵弟戕其國本而且

以憂殞其身而國隨以亡矣其罪得不又甚于晉

獻宋平者歟故申生與痤目君以殺惟偃師之殺

目陳侯之弟招夫以弟招系之陳侯則陳哀之罪

章章明矣不曰殺其世子而重舉國者偃師非招

之世子也下書楚滅陳執招放之以見楚之滅陳

托于討招而公子留之嬖實亡陳之本也歟

呂氏春秋

慎勢

妻妾不分則家室亂適孽無別則宗族亂慎子曰今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為百人分也由未定耳

未定堯且屈力而況眾人乎積兔滿市行者不顧非

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雖鄙不爭故治天下

及國在乎定分而已矣

漢賈誼新書

立后義

古之圣帝將立世子則帝自朝服自阼階上西鄉于

妃妃抱世子自房出東鄉太史奉書而上堂當兩階

之間北面立曰世子名曰某者三帝執禮稱辭命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长乐市| 甘肃省| 昂仁县| 嘉鱼县| 太原市| 获嘉县| 始兴县| 忻州市| 崇左市| 龙门县| 泾源县| 星子县| 邛崃市| 基隆市| 安新县| 饶阳县| 德江县| 苍南县| 揭东县| 呼伦贝尔市| 大埔县| 灵石县| 东方市| 万安县| 柳林县| 张家港市| 海兴县| 家居| 司法| 阿尔山市| 彰化县| 绥棱县| 安溪县| 沂水县| 乾安县| 墨竹工卡县| 黄陵县| 介休市| 马公市|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