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同州,馮翊四輔。開元戶五萬六千五百九。鄉一百二十一。元和戶四千八百六十一。鄉一百四十。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秦,本大荔戎國,秦獲之,更名曰臨晉。

魏文侯伐秦,秦筑臨晉,今朝邑西南有故城,七國時屬魏。始皇并天下,京兆、馮翊、扶風并內史之地。及項羽滅秦,為塞國,立司馬欣為塞王。及漢王定三秦,以為河上郡,復罷為內史,武帝更名左馮翊。魏除“左”字,但為馮翊郡,晉因之。後魏永平三年,改為同州。《禹貢》云“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言二水至此同流入渭,城居其地,故曰同州。

州境:東西一百一十二里。南北二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至上都二百五十里。東至東都六百五十里。東至蒲津關六十里。南至華州八十里。西北至坊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縐紋吉莫皮二十張。賦:絹綿。元和貢:麝香,麻黃,地黃,蒺藜子,皺紋靴,石钅敖餅,寒山石。

管縣七:馮翊,朝邑,韓城,白水,夏陽,澄城,陽。

馮翊縣,望。郭下。本漢臨晉縣,故大荔城,秦獲之,更名。舊說秦筑高壘以臨晉國,故曰臨晉。晉武帝改為大荔縣,後魏改為華陰縣,後以名重,改為武鄉。隋大業三年改為馮翊縣。馮,輔也;翊,佐也。義取皚佐京師。

沙苑,一名沙阜,在縣南十二里。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後魏文帝大統三年,周太祖為相國,與高歡戰於沙苑,大破之。其時太祖兵少,隱伏於沙草之中,以奇勝之。後於兵立之處,人栽一樹,以表其功,今樹往往猶存。仍於戰處立忠武寺。今以其處宜六畜,置沙苑監。

興德宮,在縣南三十二里。義旗將趣京師,軍次於忠武園,因置亭子,名興德宮,屬家令寺。

朝邑縣,望。西至州三十五里。本漢臨晉縣地。大荔國在今縣東三十步,故王城是也。後魏置南五泉縣,西魏改為朝邑縣,以北據朝阪,故以為名。縣西南有蒲津關。

河橋,本秦后子奔晉,造舟於河,通秦、晉之道,今屬河西縣。

長春宮,後周武帝置。隋大業十三年,高祖起義兵,自太原舍於此宮,休甲養士,而定京邑。武德二年,於此置陜東大行臺,太宗居藩,作鎮。四年,山東平,乃移行臺於洛州。

通靈陂,在縣北四里二百三十步。開元初,姜師度為刺史,引洛水及堰黃河以灌之,種稻田二千馀頃。

苦泉,在縣西北三十里許原下,其水咸苦,羊飲之,肥而美。今於泉側置羊牧,故諺云“苦泉羊,洛水漿”。

韓城縣,上。西南至州二百里。古韓國及梁國,漢為夏陽縣之地。韓國故城在今縣理南十八里。梁國在今縣理南二十三里,有少梁故城。隋文帝分陽於此置韓城縣,春秋秦、晉戰於韓原,即此地也。

龍門山,在縣北五十里。

龍門戍,在縣東北,極險峻。後周於此置龍門關,今廢。

白水縣,望。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粟邑縣之地,屬左馮翊。按:粟邑故城在縣理西北二十八里。薛宣為左馮翊,以粟邑縣小,僻在山中,其人謹樸,以頻陽令薛恭換粟邑令尹賞,二縣俱大理。又為漢衙縣地,春秋時秦、晉戰於彭衙是也。後魏文成帝分澄城郡於此置白水縣及白水郡,郡南臨白水,因以為名。

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同州。

夏陽縣,緊。西南至州一百三十里。古有莘國,漢陽縣之地。武德三年分陽於此置河西縣,在河之西,因以為名。又割同州之陽、韓城二縣於今縣理置西韓州,取迸韓國為名也。以河東有韓州,故此加西。貞觀八年廢西韓州,以縣屬同州,乾元三年改為夏陽縣??h南有莘城,即古莘國,文王妃太姒即此國之女也。

澄城縣,望。南至州一百里。漢徵縣也。韋昭云“徵,音懲”。徵、澄同聲,後人誤為“澄”。魯文公十年,秦伐晉,取北徵,即此城是也。後魏太平真君七年,分陽縣置,又於今縣理置澄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同州。

乾坑,《漢書溝洫志》云武帝時嚴熊上言,“愿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馀頃”。

於是發卒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商顏,今在馮翊縣界。名曰龍首渠。按州西三十里有乾坑,即龍首之尾也。

王官故城,在縣西北?!洞呵飩鳌吩弧胺彝豕伲逦伊b馬”。

陽縣,望。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舊縣,屬左馮翊。在水之陽,《詩大雅》所謂“在之陽”,是也?!端涀ⅰ吩稽り柍悄嫌绣?,東流注於河,即水也。按中瀵水、蒲池瀵水與南瀵水,并在舊河西縣南五里,今陽界內?!稜栄拧吩啤板龃笪蚕隆?,郭璞以為汾陰縣有水,如車輪,此水亦然。周武時屬澄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同州。

羈馬故城,在縣東北二十六里。

鳳翔府,岐州。扶風四輔。開元戶四萬四千五百三十三。鄉九十二。元和戶七千五百八十。鄉八十八。今為鳳翔節度使理所。

管州二:鳳翔府,隴州。縣十四。都管戶八千三百六十四。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為秦都,德公初居雍,即今天興縣也。至獻公始徙櫟陽。始皇并天下,屬內史。項羽封章邯為雍王,亦此地也。高帝更名中地郡,復屬內史。景帝更名主爵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風,所以扶助京師行風化也,與京兆尹、左馮翊謂之三輔,理皆在長安城中。後漢出理槐里,即今興平縣東南七里故槐里城是。魏文帝除“右”字為扶風郡,亦是重鎮,曹公使張屯陳倉,建興中諸葛亮攻陳倉及,皆不克。晉太康八年為秦國。後魏太武帝於今州理東五里筑雍城鎮,文帝改鎮為岐州。隋開皇元年,於州城內置岐陽宮,岐州移於今理。大業三年罷州,為扶風郡,武德元年復為岐州。至德元年改為鳳翔郡,乾元元年改為鳳翔府。

府境:東西一百八十三里。南北三百八十九里。

八到:東至上都三百一十里。東至東都一千一百七十里。東北至州二百三十里。南取太白山路至興元府六百里。西南至鳳州二百八十里。西至隴州一百五十里。北至涇州二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龍須席,蠟燭。賦:麻,布。

管縣九:天興,岐山,扶風,普潤,岐陽,麟游,寶雞,虢,。

天興縣,次赤。郭下。本秦雍縣,秦國都也。漢縣,屬右扶風。四面高曰雍。

又四望不見四方,故謂之雍。秦回中宮在縣西,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關,燒回中宮,候騎至雍,即此也。至德二年分置鳳翔縣,永泰元年廢,仍改雍縣為天興縣。

乾歸故城,在縣西四十三里。乞伏乾歸據苑川,自號西秦,因筑此城。

石鼓文,在縣南二十里許,石形如鼓,其數有十,蓋紀周宣王畋獵之事,其文即史籀之跡也。貞觀中,吏部侍郎蘇勖紀其事,云:“虞褚歐陽,共稱古妙。

雖歲久訛缺,遺跡尚有可觀,而歷代紀地理志者不存記錄,尤可嘆息。”

岐山縣,次畿。西至府五十里。本漢雍縣之地,周武帝天和四年,割涇州鶉觚縣之南界置三龍縣,隋開皇十六年移三龍縣於岐山南十里,改為岐山縣。貞觀八年移於今理。

岐山,亦名天柱山,在縣東北十里。

渭水,在縣南三十里。

五將山,在縣西北六十里。苻堅為姚萇將吳忠所擒之處。

扶風縣,次畿。西至府一百里。本漢美陽縣地。武德三年,分岐山縣置圍川縣,屬岐州,取今縣南川水為名,近代訛作“圍”。四年,隸入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以縣屬岐州,八年改為持風。

普潤縣,次畿。南至府九十里。隋大業元年,於此置馬牧,又置普潤屯,後廢屯置縣。在漢為漆縣,并有鐵官。今城西有漆水,又有小城,蓋置鐵官處。

岐陽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里。蓋漢杜陽縣地,貞觀七年割扶風、岐山二縣置,以在岐山之南,因以名之。

麟游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六十里。本漢杜陽縣地,隋於此置西麟州,營仁壽宮。義寧元年,唐高祖輔政,廢宮。是年獲白麟於宮所,因置縣。

九成宮,在縣西一里。即隋文帝所置仁壽宮,每歲避暑,春往冬還。義寧元年廢宮,置立郡縣。貞觀五年復修舊宮,以為避暑之所,改名九成宮。

永安宮,在縣西三十里,貞觀八年置。

寶雞縣,次畿。東北至府九十里。本秦陳倉縣,秦文公所筑,因山以為名,屬右扶風。隋大業九年,移於今理,在渭水北。至德二年改為寶雞,以昔有陳寶鳴雞之瑞,故名之。

陳倉故城,在今縣東二十里,即秦文公所筑?!段郝浴吩啤疤椭袑④姾抡阎悅}城,訖,會諸葛亮來攻。亮本聞陳倉城惡,及至,怪其整頓,問知昭在其中,大驚愕。亮素聞昭在西有威名,念攻之不易。初,太原靳詳少與昭相親,後為蜀所得。及亮圍陳倉,詳為亮監軍,使於城外呼昭諭之。昭於樓上應詳曰:‘魏家科法,卿所練也。我之為人,卿所知也。曩時高剛守祁山,坐不專意,雖終得全,於今誚議不正。我必死耳,卿還謝諸葛亮,便可攻也。’詳以告亮,亮進兵,梯沖車,晝夜攻距,二十馀日,亮無利,會費曜等救至,亮乃引去?!?

按今城有上下二城相連,上城是秦文公筑,下城是郝昭筑。

陳倉山,在縣南十里,南接梁、鳳二州界。

散關,在縣西南五十二里。《蜀志》諸葛亮出散關圍陳倉。

三交城,在縣西十六里,司馬宣王與諸葛亮相距所筑。咸亨三年,於縣東南開渠,引渭水入原渠,通船至京故城。即故長安城,漢惠帝所筑城在今故大興城之西北苑中。

虢縣,次畿。北至府三十里。古虢國,周文王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後秦武公滅為縣。周改為洛邑縣。隋大業三年,復為虢縣。貞觀八年廢,天授二年再置。

縣,次畿。西北至府一百里。本秦縣,右輔都尉理所,在今縣東一十五里,有故城。今縣,周天和元年筑,置州,建德三年廢。武德元年又于故城置郇州,三年廢州,縣屬稷州,七年屬岐州。白起即此縣人也??h在渭水南一里。

終南山,在縣南三十里。

太白山,在縣東南五十里。

五丈原,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初,諸葛亮與司馬宣王相持,亮據渭水南原。

宣王謂諸將曰:“亮若出武功,依山東轉,是其勇也。若西上五丈原,諸君無事矣?!绷凉痛嗽?,耕者雜於渭濱,居人安堵,軍無私焉。

積石原,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魏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與司馬宣王屯渭南。郭淮算亮必爭北原,遂先據之。亮至,不得上。即此原也。

縣理城,亦曰斜谷城,城南當斜谷,因以為名。斜谷南口曰,北口曰斜。

董卓塢,在縣東北十六里。卓封侯,筑塢高與長安埒,號為萬歲塢。

成國渠,在縣東北九里,受渭水以溉田。

隴州,陽。上。開元戶六千八十五。元和戶七百八十四。

《禹貢》雍州之域。秦文公所都。漢為縣,屬右扶風。後魏置東秦州,西魏文帝改名隴州,因山為名。隋大業二年省,義寧二年又於縣理置隴東郡,武德元年改為隴州。

州境:東西二百里。南北四百九十五里。

八到:東至上都四百六十五里。東至東都一千三百二十里。東至鳳翔府一百五十里。西至秦州三百四十里。南至鳳州山路四百三十里。北至原州三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榛實,龍須席五領。賦:布,麻。

管縣五:源,陽,吳山,華亭,南田。

源縣,上。郭下。本漢縣地,屬右扶風。在水之北,後魏改為陰縣,隋改為源縣。

隴山,在縣西六十二里。

岍山,在縣西六十里。北與隴山接,《禹貢》“導岍及岐”,是也。

大震關,在州西六十一里。後周置。漢武至此遇雷震,因名。

秦城,在州東南二十五里。秦非子養馬、渭之間,有功,周孝王命為大夫。

陽縣,上。西至州八十里。本漢俞麋縣地,因今縣東八里俞麋澤為名。

周武帝置陽郡及縣,尋省郡,以縣屬隴州。

水,在縣南一里。

吳山縣,中。西北至州一百十里。本漢俞麋縣地,後魏孝昌二年,於長蛇川置長蛇縣,屬東秦州,隋開皇十八年改為吳山縣。

吳山,在縣西南五十里。秦都咸陽,以為西岳,今為國之西鎮山?!秶Z》謂之西吳。

華亭縣,下。正南微東至州一百一十里。本秦涇陽縣地,隋大業元年置華亭縣,以在華亭川口,故名。

小隴山,在縣西四十里。

南由縣,下。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縣地,後魏孝明帝於縣西南由谷口置縣,因谷為名。隋開皇二年省長蛇縣并入南由,屬岐州,貞觀四年割入隴州。

安夷關,在縣西一百四十六里。

長蛇川,在縣西一百步。

渭水,在縣南四十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瓦房店市| 曲靖市| 册亨县| 洞头县| 华坪县| 南涧| 长兴县| 松滋市| 蓝田县| 福鼎市| 松滋市| 哈尔滨市| 石景山区| 松溪县| 中牟县| 县级市| 乌兰浩特市| 房产| 桓仁| 年辖:市辖区| 清远市| 七台河市| 哈密市| 威信县| 浦城县| 临高县| 新津县| 五家渠市| 龙海市| 天长市| 本溪| 大城县| 神农架林区| 无极县| 清苑县| 西林县| 清河县| 拉孜县| 紫云|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