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3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4705字
  • 2015-12-26 15:10:39

釋曰:自此盡“于卿之禮”,論主國下大夫嘗使至己國者,聘君使上介以幣問之事。諸侯之國皆有三卿五大夫,其三卿不問至己國、不至己國,皆以幣及之,上已論訖。其五大夫者,或作介,或特行,至彼國者,乃以幣及之,略於三卿故也。言“君子不忘舊”者,此大夫嘗與彼國君相接,即是故舊也,今以幣及之,故云君子不忘舊也。

上介朝服,三介,問下大夫,下大夫如卿受幣之禮。(上介三介,下大夫使之禮也。)

[疏]注“上介”至“禮也”。

釋曰:云“上介三介,下大夫使之禮也”者,下經云“小聘曰問”,其禮如為介,三介是下大夫小聘之禮。據此篇,大聘使卿五介,小聘使大夫三介,若大國之卿七介,小聘使大夫五介。小國之卿三介,小聘使大夫一介也?!肚Y》云“亻疑人必於其倫”,故問下大夫還使上介,是各於其爵易,以相尊敬者也。

其面,如賓面于卿之禮。

大夫若不見,(有故也。)

[疏]“大夫若不見”。

注“有故也”。

釋曰:自此盡“不拜”,論主國卿大夫有故,不得親受聘君之幣之事。言“有故”者,或有病疾,或有哀慘,不得受其問禮。

君使大夫各以其爵為之受,如主人受幣禮,不拜。(各以其爵,主人卿也。則使卿;大夫也,則使大夫。不拜,代受之耳,不當主人禮也。)

[疏]“君使”至“不拜”。

注“各以”至“禮也”。

釋曰:云“各以其爵,主人卿也,則使卿;大夫也,則使大夫”者,若然,經云“君使大夫”,大夫中有卿,大夫,總名也。云各以其爵,亦是易以相尊敬故也。云“不拜,代受之耳,不當主人禮也”者,案《周禮宗伯》云:“大賓客,則攝而載。”鄭注云:宗伯代王為。拜送則王亦此類,拜是致敬之事,不可代人之拜,故直受之而已,不當主人之禮拜之。

夕,夫人使下大夫韋弁歸禮。(夕,問卿之夕也。使下大夫,下君也。君使之。云夫人者,以致辭當稱寡小君。)

[疏]“夕夫”至“歸禮”。

注“夕問”至“小君”。

釋曰:自此盡“賓拜禮於朝”,論主君夫人歸禮於賓與上介之事。云“夕,問卿之夕也”者,案下記云:“聘日致饔,明日問大夫。夕,夫人歸禮。”是其問卿之夕也。云“使下大夫,下君也”者,歸饔餼使卿,此夫人使下大夫,故云下君也。云“君使之,云夫人者,以致辭當稱寡小君”者,案隱二年《傳》:“九月,紀裂來逆女。何以不稱使?婚禮不稱主人。”又云:“紀有母乎?曰有。有則何以不稱母?母不通也?!焙涡葑⒃疲骸岸Y,婦人無外事?!泵髦耸瓜麓蠓驓w禮者,是君使之可知,而稱夫人使者,以其致辭於賓客時,當稱寡小君,故稱夫人使下大夫,其實君使之也。

堂上籩豆六,設于戶東,西上,二以并,東陳。(籩豆六者,下君禮也。臣設于戶東,又辟饌位也。其設,脯其南醢,屈,六籩六豆。)

[疏]“堂上”至“東陳”。

注“籩豆”至“六豆”。

釋曰:言“籩豆六東陳”者,其饌自戶東為首,二以并,東陳,先於北設脯,即於脯南設醢,又於醢東設脯,以次屈而陳之,皆如上也。云“籩豆六者,下君禮也”者,君歸饔餼八豆,此六豆,故云下君也。設於戶東,又辟君饌位故也。云“其設,脯其南醢,屈,六籩六豆”者,此約君禮設豆法。云“韭菹其南醢屈”,故知此醢在南屈陳之。又知籩豆各六者,下文“上介四豆、四籩”,降殺以兩,明夫人多二,六豆六籩可知。

壺設于東序,北上,二以并,南陳。叟、黍、清,皆兩壺。(叟,白酒也。凡酒,稻為上,黍次之,粱次之,皆有清白,以黍清白者,互相備,明三酒六壺也。先言叟,白酒尊,先設之。)

[疏]“壺設”至“兩壺”。

注“叟白”至“設之”。

釋曰:其設壺於東序,自北向南而陳,稻、黍、粱皆二壺,并之而陳也,故言“叟黍清皆兩壺”也。云“以黍清白者,互相備”者,叟,白也,上言白,明黍、粱皆有白;下言清,明稻、黍亦有清故也。於清白中言黍,明叟即是稻,清即是粱也,故言互相備也。三酒既有清白二色,故言六壺。必先言叟者,以白酒尊重,故先設之也。

大夫以束帛致之。(致夫人命也。此禮無牢,下朝君也。)

[疏]“大夫”至“致之”。

注“致夫”至“君也”。

釋曰:案《周禮掌客》云:上公之禮,“夫人致禮,八籩,膳大牢,致饗大牢”。侯伯以下亦皆有牢,是朝君來時有牢。此卿來聘無牢,故云“下朝君也”。

賓如受饔之禮,儐之乘馬、束錦。上介四豆、四籩、四壺,受之如賓禮。(四壺,無稻酒也。不致牢,下於君也。)

[疏]注“四壺無稻酒”。

釋曰:知者,案上致於賓六壺,稻、黍、粱皆有清白。今上介四壺,明從上去之,無稻米之酒,清白俱去之,(元缺一字)故四壺也。

儐之兩馬、束錦。明日,賓拜禮於朝。(於是乃言賓拜,明介從拜也。今文禮為醴。)

[疏]注“於是”至“為醴”。

釋曰:鄭解若於上文賓下言之,則介從拜之事不明,故於上介之下乃云“明日賓拜禮於朝”,則介從(元缺起此)賓拜可知。

大夫餼賓大牢,米八筐。(其陳於門外,黍、粱各二筐,稷四筐,二以并,南陳,無稻。牲陳於後,東上,不饌於堂庭,辟君也。)

[疏]注“其陳”至“君也”。

釋曰:自此至“牽羊以致之”,論主國大夫餼賓及上介之事。云“陳於門外”,知者,經無牢米八門之文,故明是門外可知,與君餼士介同。云“黍粱各二筐,稷四筐,二以并,南陳,無稻”者,案上使卿歸饔餼之時,米百,設於中庭,十以為列,北上,稻、粱、黍各二行,稷四行。此云“八筐”,黍、、稷亦宜法其行數,故知黍、粱各二筐,稷四筐。知二以并南陳者,以其君米北上,故知此亦北上,南陳。知二以并者,以其陳米,粱、黍、稻不雜陳,則知此筐米亦不雜陳,二以并可知。云“無稻”者,見記云“凡餼大夫,黍、粱、稷筐五斛”是也。云“牲陳於後,東上”者,此與君餼士介略同,餼士介時,不言門東西,鄭注云“當門”,則知此門外亦當門。君餼賓,米在庭,牲在門西,雖不正當米南,亦得牲在其南,故知此牲陳亦在米南可知。知東上者,君餼賓時,陳於門西東上也。云“不饌於堂庭,辟君也”者,案上君致饔餼,籩豆在堂,牲牢米等在庭,此在門外,故云辟君也。若然,案《掌客》鄰國之君來朝,卿皆見以羔,膳大牢,侯伯子男膳特牛,彼又無筐米,此侯伯之臣得用大牢,有筐米者,彼為君禮,此是臣禮,各自為差降,不得以彼難此。

賓迎,再拜。老牽牛以致之,賓再拜稽首受。老退,賓再拜送。(老,室老,大夫之貴臣。)

[疏]注“老室”至“貴臣”。

釋曰:案《喪服》:“公士大夫之眾臣,為其君布帶、繩屨。《傳》曰:室老,士貴臣,其馀皆眾臣也。”鄭注云:“室老,家相也,士邑宰也?!奔创耸依腺F臣者,家相邑宰之屬,故為貴臣也。

上介亦如之。眾介皆少牢,米六筐,皆士牽羊以致之。(米六筐者,又無粱也。士亦大夫之貴臣。)

[疏]注“米六”至“貴臣”。

釋曰:言“又無粱也”者,上文八筐無稻,從上去之,明知此亦從上去之,無粱,其稻、粱是加,故去之。云“士亦大夫之貴臣”者,即是大夫邑宰也,以其大夫使之,故知大夫之貴臣也。

公於賓,壹食,再饗。(饗,謂亨大牢以飲賓也?!豆炒蠓蚨Y》曰:“設洗如饗?!眲t饗與食互相先後也。古文壹皆為一,今文饗皆為鄉。)

[疏]注“饗謂”至“為鄉”。

釋曰:此篇雖據侯伯之卿聘使五等諸侯,其臣聘使牢禮皆同,無大國次國之別。是以《掌客》五等諸侯相朝,其下皆云群介、行人、宰、史皆有飧饔餼,以其爵等為之牢禮之陳數。又云“凡諸侯之卿、大夫、士為國客,則如其介之禮以待之”,鄭注云:“尊其君以及其臣也。以其爵等為之牢禮之陳。數爵,卿也,則飧二牢,饔餼五牢;大夫也,則飧大牢,饔餼三牢;士也,則飧少牢,饔餼大牢也。此降小禮,豐大禮也。以命數則參差難等,略於臣用爵而已。”以此言之,公、侯、伯、子、男大聘使卿,主君一食再饗;小聘使大夫,則主君一食一饗。若然,案《掌客》子男一食一饗,子男之卿再饗。多於君者,以其君臣各自相望,不得以君決臣也。云“饗,謂亨大牢以飲賓也”者,以其饗禮與食禮同,食禮既亨大(元缺止此)牢,明饗禮亨大牢可知。但以食禮無酒,饗禮有酒,故以飲賓言之。引《公食》饗與食互相先後者,此經先言食,後言饗,則食在饗前?!豆场费栽O洗如饗禮,則饗在食前,饗先後出於主君之意,故先後不定也。

燕與羞,ㄈ獻,無常數。(羞,謂禽羞雁鶩之屬,成孰煎和也。ㄈ,始也。始獻,四時新物,《聘義》所謂時賜無常數,由恩意也。古文ㄈ作淑。)

[疏]“燕與”至“常數”。

注“羞謂”至“作淑”。

釋曰:案《周禮掌客》:上公三燕,侯伯再燕,子男一燕。皆有常數。此臣無常數者,亦是君臣各為一,不得相決。知“羞,謂禽羞雁鶩之屬”者,案下記云“禽羞ㄈ獻”,故知是禽。知“成孰煎和”者,以其言羞鼎熏之類,故知成孰煎和者也。知禽是雁鶩之屬者,案下記云:“宰夫歸乘禽,日如饔餼之數?!编嵶ⅲ骸俺饲荩诵兄菀玻嘣蒲泮F之屬?!币詿o正文,故以意解之。

賓介皆明日拜于朝。上介壹食、壹饗。(饗食賓,介為介,從饗獻矣,復特饗之,客之也。)

[疏]注“饗食”至“之也”。

釋曰:不言從食者,《公食》介雖從入,不從食。賓食畢,介逆出,是不得從食矣。知“從饗”者,下記云:“大夫來使,無罪饗之,過則餼之,其介為介?!弊⒃疲骸梆嬞e有介者,賓尊,行敵禮也。”故知介從饗。案襄二十七年:“宋公兼享晉、楚之大夫,趙孟為客,子木與之言,弗能對,使叔向侍言焉,子木亦不能對也。”叔向為趙孟介,而得從饗,是其義也。云“復特饗之”,即此經是也。

若不親食,使大夫各以其爵,朝服致之以侑幣,如致饔,無儐。(君不親食,謂有疾及他故也。必致之,不廢其禮也。致之必使同班,敵者易以相親敬也。致禮於卿,使卿;致禮於大夫,使大夫,非必命數也。無儐,以己本宜往。古文侑皆作宥。)

[疏]“若不”至“無儐”。

注“君不”至“作宥”。

釋曰:案上文云君使卿歸饔餼於賓館,賓儐之。今君有故,不親食,使卿生致其牢,禮亦於賓館,但無儐為異。云“謂有疾及他故也”者,他故之中,兼及有哀慘。云“非必命數也”者,依《典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大夫再命;子男之卿再命,大夫一命。經云“各以其爵”,故知不依命數。云“無儐,以己本宜往”者,饔餼之等,不宜召賓,故君使人致禮賓則儐使者,此饗食之禮,主君無故,合速賓之來就主君,入廟,賓無儐禮。今主君有故,生致於賓,亦無儐,故云本宜往。此篇據侯伯之卿來聘,是使卿致禮。鄭兼云“使大夫”,於大夫者,小聘使大夫來,使大夫致禮也。若然,經直言“使大夫”者,大夫中兼有上大夫兼卿也。

致饗以酬幣,亦如之。(酬幣,饗禮酬賓勸酒之幣也,所用未聞也。禮幣束帛、乘馬,亦不是過也?!抖Y器》曰“琥璜爵”,蓋天子酬諸侯。)

[疏]“致饗”至“如之”。

注“酬幣”至“諸侯”。

釋曰:云“禮幣束帛、乘馬,亦不是過也”者,鄭以饗之酬幣無文,故約上主君禮賓之時,用束帛、乘馬,此饗賓酬幣亦不過是,故云亦不是過。引《禮器》者,案彼經云:有以少為貴者,“圭璋特,琥璜爵”,鄭注云:“圭璋特,朝聘以為瑞,無幣帛也。琥璜爵者,天子酬諸侯,諸侯相酬,以此玉將幣也?!北私洸辉铺熳又T侯相酬之幣,故此注云“蓋”,言“酬諸侯”者,公侯伯用琥,於子男用璜,引之者,證與此酬卿大夫不同之義。

大夫於賓,壹饗,壹食。上介,若食、若饗。若不親饗,則公作大夫致之以酬幣,致食以侑幣。(作,使也。大夫有故,君必使其同爵者為之致之。列國之賓來,榮辱之事,君臣同之。)

[疏]“大夫”至“侑幣”。

注“作使”至“同之”。

釋曰:此一經論主國卿大夫饗食聘賓及上介之事。此直言饗食不言燕,亦有燕,是以《鄭詩羔裘》云:“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编嵶⒃啤芭c異國賓客燕時,雖無此物,猶言之以致其厚意。其若有之,固將行之。士大夫以君命出使,主君之臣必以燕禮樂之,助君之嘆”是也。又昭二年《左傳》云,韓宣子來聘,宴于季氏?!秱鳌窡o譏文,明鄰國大夫有相燕之法。又此大夫相禮,饗食有常數,雖有燕之,亦無常數,亦無酬幣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高安市| 眉山市| 湄潭县| 馆陶县| 山阴县| 宝山区| 福安市| 新安县| 建宁县| 天峨县| 普宁市| 湖口县| 中宁县| 开远市| 黄梅县| 临汾市| 页游| 上饶县| 沿河| 射洪县| 萍乡市| 息烽县| 固镇县| 松桃| 上饶县| 景宁| 邵东县| 阳原县| 宜君县| 临朐县| 天水市| 五大连池市| 屯门区| 滁州市| 老河口市| 昭通市| 丰宁| 伊春市| 资阳市|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