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王國維談美學: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4)

從現實層面來看,美是一種高尚的精神素質,作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硬傷,推廣和普及它,在當時無疑具有劃時代的積極意義,并且顯得尤為迫切。由此,開展美的教育也就勢在必行。王國維說“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發達,以達完美之域,一面又為德育與智育之手段。”為此,在將西方美學的思想方法和學科體系引入中國后,王國維修訂了教學大綱,將《美學》列于其中。可是,就如同中國古人為作官而甘心埋頭于寒窗之下能做到十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樣,在一個超現實的國度,在一個功名利祿觀念根深蒂固的人群中,想讓他們摒棄承載千年固有的傳統,去接受一門于身上衣、口中食無絲毫緣由的幾乎毫無實用的閑情逸趣,其間的艱難就可想而知了。

“美之為物,為世所不顧久矣,庸詎知無用之用,有勝于有用之用乎?所以我國人審美之趣味之缺乏如此,則其朝夕營營,逐一己之害而不知返者,安足怪哉!安足怪哉!”這何嘗不是王國維對中國的現實的一種無奈的嘆息與吶喊!因而,如果從王國維學術觀點本身來說,他要去推廣普及美學,實是緣于自身的欲望,而欲望又是讓人產生痛苦之源。由此,一個現實問題是,一方面,美學實實在在是一門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素質全面發展的藝術,而另一方面,既然推廣美學又是亙古未有的,實施它們就會是人的欲望的產物。對此,王國維及那個時代的先行者們,他們開展美育的做法,真有點自討苦吃的意味。其間,他們投身其中真的是做到了物我兩忘的審美境界呢,還是不能超脫于現實,故而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呢?盡管今人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說,他們所做的是前無古人,澤及千秋的光輝大業,他們所經歷的痛苦和磨難也好,快樂與欣慰也好,都應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的精神食糧,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我們送上的都只能是由衷地肅然起敬!

《紅樓夢》有著怎樣的悲劇美學之價值?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百科全書式的巔峰之作,可謂是傳統文化之集大成者。全書以家庭生活場景和閨閣閑情為敘事中心,運用精美的文筆和高超的寫作手法,活現了一個時代的風貌。有關它的描述和評論五花八門,不計其數。王國維運用美學的思想解讀《紅樓夢》,有著不同于常人的視角。

“吾中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終于歡、始于離者終于合、始于困者終于亨。”這是王國維對中國古典戲曲小說從思想方面給予的總體評價。他為此多處舉例。如戲曲《牡丹亭》中的返魂、《長生殿》中的團圓,就是最具代表性說明。再比如,有《水滸傳》了,偏又出了個《蕩寇志》;有《桃花扇》了,偏又出了個《南桃花扇》;有《紅樓夢》了,偏又有《紅樓復夢》《補紅樓夢》《續紅樓夢》,還有反對《紅樓夢》的《兒女英雄傳》。并且,他還指出,中國古典文學中,具有厭世解脫精神的,止于《紅樓夢》和《桃花扇》兩部作品。而《桃花扇》的解脫,并不是真正的解脫,而是由外界壓力所致。而只有《紅樓夢》的解脫,才可稱為受內心力量的驅使,自主選擇的結果。由于《桃花扇》是借侯方域與李香君的事來寫故國的悲事的。所以《桃花扇》屬政治性的、國民性的、歷史性的作品,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精神的體現。《紅樓夢》不同于此,是屬于哲學性、宇宙性和文學性的。這也就是《紅樓夢》大大違背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的價值所在。

以上就是王國維在其作品《〈紅樓夢〉討論》中闡述的一些見解,該作品也是他的第一篇美學專論。在他看來,只有《紅樓夢》中的解脫才是真正的解脫。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深受叔本華美學思想的影響。

叔本華說:“意志存在于本身,是一種持續的痛苦,它部分是可悲的,部分是可怕的。然而,這同樣的事情,當它只是作為表象、單純被觀照,或被藝術再現出來,就擺脫了痛苦,成為一種有趣的景觀展現給我們。”為此,他以同樣的觀點立論。

“由叔本華之說,悲劇之中,又有三種之別。第一種之悲劇,由極惡之人,極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構之者。第二種,由于盲目的運命者。第三種悲劇,由于劇中之人物之位置及關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質與意外之變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王國維沿用叔本華的美學思想觀點所表述的是,第一種悲劇是由惡人使用手法造成的;第二種悲劇,是由人物關系不得不以悲劇收場的;第三種悲劇,并不是由外人強加或意外變故造成的,是由一些普通平常之事逼迫不得不造成的。而《紅樓夢》則是這第三種之悲劇。它不同于以往的詩歌上的正義,非要讓好人得好報,壞人受惡報。比方說,其中趙姨娘和王熙鳳之死,都不是出自外界鬼神懲罰之類,而歸于自己良心上的苦痛。

由此,則王國維所要表達的美學思想終得一窺。這種思想,同他的“文學者,游戲的事業也”和“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以及相關“境界”說中的美學思想可說完全相同。即,美的創造,非從人為的做作中來,而只能是順從人性的自然之作;只有遠離物欲的人,才能欣賞到美;美能讓人立于高尚純潔的領域并獲得純粹的快樂。《紅樓夢》的美,就在于他遵從人性,讓一切變化都合乎自然。而不像其他文學藝術作品,淪為統治階級把玩的對象或利用的工具。這些思想,既含有中國道家法道天然的觀點融入,也含有儒家修身正心觀念的沉淀。

“美術之務,在描寫人生之苦痛與其解脫之道,而使吾儕馮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離此生活之欲之爭斗,而得其暫時之平和,此一切美術之目的也。”

王國維認為,藝術的任務,就是描寫人生的苦痛以及解脫苦痛的道路;藝術的目的,就是讓普通大眾,遠離生活中種種欲望的束縛,遠離利害的爭斗,從而獲得暫時的平和。他認為,《紅樓夢》這部書所展示的苦痛都源于自造,其解脫之道在于自己的選擇。金釧墮井、司棋觸墻、尤三姐及潘又安自刎,都不是解脫,而是償還。書中真正解脫的人,只有賈寶玉、惜春和紫鵑三人。而惜春、紫鵑的解脫,屬超自然的、神明的也是宗教的性質,所以平和;賈寶玉的解脫,屬自然的、人類的、美術的性質,所以悲感、壯美,而只有它才真正屬于文學、詩歌和小說范疇的解脫。這其實不難理解。《紅樓夢》中惜春的出家、紫鵑跟隨惜春出家,都屬于一種外界情勢的逼迫而不得已做出的選擇。但賈寶玉不同,他后來得中舉人,已經踏入了為人羨慕的仕途,他在并沒有什么外力逼迫的情況下選擇出家,歸于其本性選擇。也就是說,《紅樓夢》故事本身是一場悲劇,而主人公賈寶玉以自我選擇的方式出家,這是基于悲劇之上的悲劇。可是,他的出家,并非情不得已,而是順性而為。這,也就鍥合了王國維的美學思想——生活中的苦痛來自于種種欲望,只有泯滅這些欲望,才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上升到美的高度,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美。正因如此,他才會得出結論:《紅樓夢》在美學上的價值在于它是悲劇中之悲劇。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美學思想的開創者,他在美學方面所訴求的是一種“無我之境”。這種“無我之境”,實是對現實的一種解脫。他顯然看到,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文學文藝作品中,雖然優秀作品比比皆是,但是它們都脫不了一種窠臼,即都成為表達現實欲望或滿足現實欲望的世俗之作。其中的公子王孫也好,才子佳人也好;破鏡重圓也好,爵祿高登也好,都是浸淫于世俗的一種基于人的自私性質的物欲追求的文字化表現。還有一些作品,干脆淪為了統治階級為鞏固其統治地位、滿足他們無休無止的物欲需求的工具,淪為了鼓吹所謂的道統的幫兇。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就緣于他們有思想,進而有眼光。由此,《紅樓夢》被王國維慧眼看中,也就在情理之中。

《紅樓夢》的偉大不在其文筆上,而在其思想上。其中的主人公主動拋棄世俗,以一種讓人心寒和惋惜的方式遠遁紅塵,這樣的人生解脫何嘗不是一種大美,這樣的作品本身又何嘗不是一種大美!以這樣的作品來宣揚自己的觀點,又怎能不具有說服力,又怎能不鼓動人心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荥经县| 兰西县| 波密县| 蕉岭县| 娱乐| 醴陵市| 调兵山市| 剑川县| 即墨市| 沙田区| 武穴市| 沿河| 汪清县| 乡城县| 河曲县| 石台县| 栖霞市| 江孜县| 长治市| 岑溪市| 永川市| 汉沽区| 苏尼特右旗| 邵东县| 台北市| 商都县| 渑池县| 岳阳县| 南乐县| 旌德县| 江城| 汉中市| 弥勒县| 潢川县| 额济纳旗| 玉田县| 西畴县| 甘南县| 密云县|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