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清經世文編選錄(6)

一曰辟臺疆。臺灣在明曾為日本所踞,荷蘭奪之,鄭成功又奪之。康熙中,始入版圖。其地一歲三收,土產煩盛,可富可強;日本蓋垂涎不已也。沈葆楨辟生番,新設臺北一府、恒春、淡水、新竹、宜蘭四縣;以擢任江督而去,未竟其功。其實,生番之地可盡辟也。法蘭西既曾踞雞籠,日本狡然思逞,則臺北實為必爭之地;倘有疏虞,七省不能安枕矣!應請飭議,令福建巡撫專駐臺灣,兼理學政。其臺北一律開關,尚可得兩府、八縣;生聚教訓,可為東南重鎮。況海防大臣駐郈札此,則聲勢尤振。其軍中所需軍火、炮械,均從臺設局制辦存儲,不得仍前仰給福州;致偶被封海,即有隔絕之患也。查日本距臺甚近;日本疆圉略如臺灣,而歷朝以來能崛強自立。元世祖遣舟十萬征之,且為所敗。明時入寇中原,江、浙遭其荼毒凡數十年。近年并琉球、亂朝鮮,改從西洋制度,儼然自立于強國。彼之財力,要皆取之于本國耳,非別有轉輸也;而獨能游刃有余若此!然則臺灣如果經理得人,需以歲月,何遽不如日本哉!夫強弱無異,民不善用之則弱、善用則強。應請簡任巡撫、鎮、道久任而責成之,辟土地、課農桑、征稅課、修武備,則七省之藩離固矣。聞生番中有太古未伐之堅木,可以造船;生番樸野勇敢,若以熟番為頭目,可以練作陸兵:豈非時務之至要者哉!

-錄自陳忠倚輯「皇朝經世文三編」卷四十五「兵政」(一)「海防」(一)。

乞總署代奏下忱書劉永福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鈞鑒:

敬稟者:竊福越南勁旅實有數萬,入關之初只準帶一千一百人,皆福揀選于平日者也。自到粵以來,頻年裁撤;福屢次哀求,未能邀準;今僅存三百人矣。今夏奉旨帶勇渡臺防守,始招潮勇一千名,分作兩營。此系閩浙總督飭募防廈,烏合之眾,倉猝成軍;與之言戰,誠不足以御敵耳。且倭人蓄志數十年,一旦犯我,此其平日之講求整頓、訓練營伍可知矣。彼以夙經訓練之眾,我以倉猝之軍與之言戰,雖名將似束手無策;法人之役,前車可鑒。福到臺以來,極力籌商防務,俾得稍酬高厚。無如臺灣孤懸海外,口岸甚多;必南北合為一氣,始可言守。故隨時會商藩、臬,深籌善后之計。福聯(?)前在越南時有與法人慣戰之部曲三千人及舊時有名將領數人,意欲招此軍到臺南扼守,兼為北援。前曾咨商閩督、次及粵督,言辭懇切,近于哀求;后復商臺撫。均未蒙允許,只以后緩商議為辭,迄今全無成見。復商臺南營務處,亦未見許。當此之時,既無糧餉,何能招軍!言至于此,不禁痛哭!此皆由福平日有統兵之名、無統兵之實,不善聯給,致兵軍(?)不精。今兩奉特旨以北路軍情緊急,命福北上;福非敢遲延,實因所部無人,不敢冒昧從事。或自請罷斥,又近于規避,非福之志也。福一介武夫,蒙皇上至優至渥之恩,至位方面;當入關之日,即思國家有事之秋,誓以報國,雖萬死不辭。況又蒙皇上命以幫辦臺灣防務,任齦責重;何敢自外生成,嘵嘵瀆陳,自取罪戾!竊以今日之事務,有不得不愷切敬陳,免受欺罔之罪者:使率爾北上,不察情情(?)之虛實、不度己力之勇怯,成敗之機等于呼吸,如天下萬世何!伏祈憲臺逾格矜全,懇乞代為奏聞,俾福免受冒昧之罪、欺君之誅!

為今之計,可否將臺南之福軍二營與臺撫商之,設法先行載至上海,取道清江北上?一面準福回粵招集舊部數部趕行北上,查探軍情、地勢?并揀選將領數員,請飭粵督在藩、運二庫撥銀八萬兩,配足軍械,陸續北上;俟勁旅齊集,再行會合宋軍迅速進剿?惟是福舊部遣散已久,當沿海招軍,或投營仍當弁勇,或歸農商;一旦招之北征,雖以福此(?)之恩,亦有不可強者。以南人赴北,先難受北地風霜;若照各省行糧發給,則各人皆愿在鄉井充當,誰肯離鄉背井、遠道從戎!今福再四籌思,惟有照楚軍成例酌加五成,俾各人踴躍入伍,易于成軍;迅速北上,滅此小丑。福又有慮者,福與北省大吏素未往來,亦無私意。一旦銜命北征,糧餉、軍火在在均關緊要;設使稍有貽誤,福則一軀不足惜,如大局何!福以后奏報軍情,均用電達;設有遲延,則害不淺。可否仰懇天恩,將福交與北洋大臣節制?此后糧餉、軍火,皆有專責;一切軍情,徑電該大臣衙門,俾得易于轉達,不至阻隔。乞將下情代一轉奏,請旨遵行!

福現由南渡北,在省會臺北府候諭。合并聲明。

——錄自陳忠倚輯「皇朝經世文三編」卷四十六「兵政」(二)「海防」(二)。

論日人經營臺灣(「廣論卮言」一則)佚名(日人)

日人以經營臺灣為戰后第一要事,政府新置拓殖務省,隸南部局,以管掌島政。又開臺灣總督府,置總督,付與管輔全島之權;府中設民政、軍務二局,分掌文武兩政。置臺北、臺南、臺中三縣及澎湖島廳,以司地方牧民之職。然一年以來,產業未興、交通不便,僚吏亦不得其人;土匪屢起,或肆掠奪,困苦良民。以現時情形推之,非以全力整頓不為功也。臺灣之地,華民、土番雜處,華民狡獪、土番冥頑;統治這難,中外所知也。中國夙以難治之故,置諸化外,未經教養;一旦入日本版圖而欲望治績于旦夕,吾知其難也。然布政已一年矣,猶見土匪蜂起,亦豈曰得統治之道哉?即如香港,為東方繁盛都會;然回想千八百四十一年割讓之始,荒涼寂寞,不過海賊巢窟之地。英人得此,掃蕩流賊,使磽確赭土之孤島以致今日之盛。今夫今日之臺灣,與五十年(前)之香港固不可同日論矣。其人口三百余萬以上,其土地豐饒,宜農、宜商,工業亦已略見興盛。土人雖蒙昧,猶非如香港土賊之兇悍;則墾拓之業,似當較香港為易圖也。得地年余,一切未見就緒;在其位者,豈得無忸怩于英人哉!宜諸新報嗷嗷鳴鼓而責政府無力與總督無策也。雖然,空言責之,無益于事。今日之論臺灣,不必論宜經營之理,而在論如何經營之法。芻蕘有見,敢披瀝以陳其一二焉。

經營臺灣之策,固不一而足;而莫急于開交通之利,使頻繁交通于日本內地。今我內地人在本島者除文武官外,果有幾人乎?此寥寥數人之商賈,豈能壟斷全島之利!所赍來之貨物既轉,貨盡而不得再輸之途;物價于是乎騰昂。在銷物者慮謀生之困而嘆行路之難,而居人亦失物資之源,將相率而陷厄窮,無由復下手于事業也。今日實情已如是,此后可以推見。現在日用之物皆仰給于外國,亦無可奈何也。夫拓地殖民之業,固待我日人之渡航移住而成也。謀生之困、行路之難如是,誰復冒暑熱、疫癘而好入此土者哉!然則開交通之便,不可不亟亟矣。

現今航行本島者,惟大阪輪船公司之船,數止三只,每月三次往返;或自神戶經由馬關、長崎、鹿兒島、沖繩、八重山抵基隆,或經由鹿兒島、大島、沖繩抵基隆。此外,雖有陸海軍省所管船舶六只來往,然不準搭載民人、私貨;民人之欲渡航及送貨物,不得不由該三只。其交通之不便,可以想見。今宜增加往返本島船舶為六、七只,每月以十次開航往返,則得使彼我之交通無不便矣。且本島在遠波積水之中,風浪時有;尤宜擇船之大者,自二千噸至二千五百噸。如是,則使往臺者航行無艱、居臺者衣食不缺,百貨自在運輸,來往如比鄰。往住者日眾,而事業亦隨而興矣。

既開通海道之利,則本島沿岸行船亦當亟亟。基隆、淡水至打狗沿岸凡二百四十余海里為首,澎湖一帶次之,更直至廈門、香港;則不惟沿岸一帶蒙其利,亦足以惠及于島澳也。況且能使茶、砂糖、樟腦等經由廈門、香港及安平、打狗輸送日本內地及歐、美諸洲者皆經由日本輪船公司所管,歐洲航路及美國航路其自廈門、香港地方輸送臺灣之貨物亦歸日人管理,此莫大之利也。其行此等沿岸之船不必用二千噸以上,在千噸之間可矣。

船政既已大興,則不可無泊船避風港灣;則筑塢為急也。此非旦夕即辦,故不得不急起工從事;經費雖大,然為開全島利源起見,豈宜吝其度支哉!至修筑何港或先何港并其工費需若干金?籌辦如何?則待當局者之擘畫與工程家之商量矣。

右說為海道起見,而陸道更有要焉;則通貫本島南北,設一鐵路為第一義也。鐵路之急,人人皆知;惟官辦、民辦?時見異議。本島鐵路宜于官辦,此吾曹宿論也。然方國家多事之時,或恐經費不足,不必固執官辦之見。惟設法立條,歸之商辦;又分別數區,明約若干年竣何區工事、若干及何區工事為至要耳。

雖開鐵路而其它道路未通,則鐵路亦不能多獲利也。今宜以鐵路為起本、為直干,而無數道路橫絡左右概加修筑;務令砥平,使行旅及貨物易于直抵駐車之所。如是鐵路既與馬路連絡,而陸上汽車復直接海上輪船,于是乎四方之交通甚便;而密輸鴉片于本島之事,自得杜絕其途也。

既海陸交通利行旅之來往、便貨物之運輸矣,至通報快捷,全賴電音;則本島至日本之間,沈設海底電線為要也。今雖日思整頓一切,而南島風濤無常,土匪亦時竊發;而僅假一線之報音以得其情形,頗屬可慮。況商業漸盛,行情等事亦須快捷;則更設海線補其不足,不容緩矣。

若夫整理地方,尤為行政之實務。今所設總督府,威權過大。府中官僚至各縣巡捕,一由總督進退黜陟;而知縣絕無權力,惟總督命之從而已:是非所以委重親民之道也。夫經營新得之地,宜不專尚法制。使官吏各盡其才,寬猛兼濟以收攬民心,實為行政第一義;故知縣不可不擇人而任也。既得其人而任地方行政之責,則宜與以權力,使盡其才矣。今政府不吝此極大權力以予總督,使生殺與奪一在其手者,不欲以內地之繩墨束縛新政也;總督之于知縣,亦當如是。使一縣之政,知縣得以總其成,而總督不濫掣其肘;縣內僚屬,知縣自辟而進退之,總督惟握其綱紀、嚴其銓督以責其治績則足矣。。茍如此,則知縣之任大責重,懷才之士甘就其職,才具不足者不能濫竽矣。

破中央集權之勢而行地方分權之實,知縣又得其人,庶幾能舉治績乎!雖然,管轄甚大而僚吏甚寡、守兵不足而巡捕寥寥,此而欲舉其治績,則勢有所不能矣。試看臺灣之地,其幅員殆等日本九州島,其人口稱三百萬;而今日僅置三縣,有土番之頑冥焉、有華民之狡獪焉,而又言語不通、交通不便,又天候炎熱:種種為難。欲破此等難事而舉地方之善政,豈易易哉!故私論謂宜增設數縣,分轄各地;又增加守兵及巡捕之員數也,使臂指相屬。知縣之耳目莫所不達,有非違則直得糾正焉。且今日配置憲兵及巡捕,亦未得其宜。以吾曹所聞,警戒市街以憲兵,而巡捕多出駐村落;是豈非事之倒置者乎?守兵騎馬、帶鎗,赳赳桓桓,非巡捕可比;當派在遠陬村落,以待非常。今反其道以行之,豈不徒生事端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余江县| 防城港市| 麦盖提县| 太和县| 南投县| 磐安县| 阿拉尔市| 长顺县| 晴隆县| 新昌县| 闻喜县| 博湖县| 民县| 湘潭县| 丹江口市| 新安县| 元朗区| 留坝县| 阿拉善盟| 辽阳市| 隆子县| 阳曲县| 浦县| 理塘县| 电白县| 鄂托克前旗| 筠连县| 久治县| 荔波县| 涿鹿县| 昌江| 馆陶县| 游戏| 北宁市| 秦皇岛市| 元氏县| 大宁县| 玉树县| 海门市|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