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6章

  • 廿二史札記
  • 趙翼
  • 1432字
  • 2015-12-22 14:55:03

《胡惟庸傳》,惟庸與陳寧、涂節謀起事,洪武十三年正月,涂節上變告惟庸,帝大怒,命廷臣訊惟庸,詞連寧、節。廷臣言節本預謀,見事不成,始上變,不可不誅,乃誅惟庸、寧并及節。是節本與惟庸同謀逆者也。然《汪廣洋傳》,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節言劉基為惟庸毒死,是節于未告變之前已劾惟庸,則非素與惟庸同謀者矣。蓋惟庸恨其告變,而反誣以陷之耳。又《廣洋傳》,帝問惟庸毒劉基事,廣洋對曰:“無有。”帝怒其朋欺,貶廣南。又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書不發楊憲奸,乃賜敕誅之。是廣洋之死,以朱文正、楊憲二事也。而《惟庸傳》則云,占城貢使至,惟庸、廣洋不以聞,中官出見之,入奏。帝怒,責惟庸、廣洋,未幾賜廣洋死,是廣洋又因匿貢使而死矣。二傳殊不劃一。匿貢使之事,惟庸、廣洋同罪,不應獨罪廣洋,則廣洋之死究以文正、楊憲二案也。

明祖晚年去嚴刑

明祖懲元季縱弛,特用重典馭下,稍有獨犯,刀鋸隨之。時京官每旦入朝,必與妻子訣,及暮無事則相慶,以為又活一日。(見《草木子》。)法令如此,故人皆重足而立,不敢縱肆,蓋亦整頓一代之作用也。然其令李善長、劉基等定律,則又斟酌輕重,務求至當。洪武十八年,詔天下罪囚,刑部、都察院詳議,大理寺覆讞,然后奏決。二十年,焚錦衣衛刑具,以系囚付刑部。二十八年,又詔曰:“朕起兵懲創奸頑,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循律典,不許用黥、刺、非刂、劓、閹割之刑。臣下敢以請者重典。”又嘗與懿文太子出郊,親指道旁荊楚,謂太子曰:“古人用此為樸刑,以其能去風,雖傷不殺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兒當念之。”是帝未嘗不慎重刑獄。蓋初以重典為整頓之術,繼以忠厚立久遠之規,固帝之深識遠慮也。

明祖多養異姓為子

養異姓為子,始于唐之宦官。其后朱全忠、李克用、李茂貞、王建等亦用以創國,蓋群雄角立時,部下多易于去就,惟撫之為家人父子,則有名分以相維,恩誼以相浹,久之亦遂成骨肉之親,以之守邊御敵,較諸將帥尤可信也。明祖初起,以匹夫舉事,除一侄(朱文正)一甥(李文忠)外,更無期功強近之親,故亦多養異姓子,幼而撫之,長即命偕諸將分守,往往得其力。《何文輝傳》云,周舍守鎮江,道舍守寧國,馬兒守婺州,柴舍、真童守處州,金剛奴守衢州,皆義子也。案周舍即沐英,少孤,從母避兵,母又死,太祖與高后憐之,撫為子,軍中亦呼沐舍,后以功復姓。道舍即何文輝,太祖初下滁州,得之,年十四,撫為子。馬兒即徐司馬,揚州人,年九歲,無所依,太祖養為子,后立功亦復姓。柴舍即朱文剛,與耿再成同守處州,苗帥之亂,文剛欲聚兵殺賊,不及而死。金剛奴無考。又有朱文遜,史不傳其小字,亦以養子死太平之難。又《平安傳》,安亦太祖養子,少驍勇,力舉數百斤。《沐英傳》又言,太祖養子凡二十余人,今皆無考。

明初徙民之令

明祖初定鼎,嘗遷蘇、松、杭、嘉、湖民之無田者往耕臨濠,官給牛種,免賦三年。成祖亦徙太原、平陽、澤、潞、遼、沁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以實北平。用閑民耕曠土,固善政也。然明祖又嘗徙江南富民十四萬戶于中都,又命戶部籍浙江等九省及應天十八府富民萬四千三百余戶,以次召見,徙其家于京師,謂之富戶。成祖因之,亦徙直棣、浙江民二萬戶于京師,充倉腳夫。又徙應天、浙江富民三千戶充北京、宛大二縣廂長,附籍京師,仍應本籍徭役。日久貧乏逃亡,輒選其本籍殷戶補之。俱見《食貨志》。謂明祖初意,本效漢時徙民實關中之制,其后遂為厲階云。案黃潤玉以父在徙中,請以身代。官少之,對曰:“父去日益老,兒去日益壯。”乃使之。旋舉順天鄉試。

明分封宗藩之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崇州市| 耒阳市| 桂东县| 白沙| 正阳县| 荔波县| 丽水市| 三穗县| 华亭县| 宁晋县| 邢台县| 米泉市| 建平县| 达拉特旗| 华池县| 怀仁县| 太湖县| 龙口市| 祁东县| 门头沟区| 鲁甸县| 株洲市| 长泰县| 福清市| 绍兴县| 松桃| 大邑县| 霍山县| 长海县| 芒康县| 湖北省| 微博| 项城市| 衡南县| 甘肃省| 和田县| 菏泽市| 兴隆县| 洛扎县|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