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邶風(1)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箋】不遇者,君不受己之志也。君近小人,則賢者見侵害。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傳】興也。泛泛,流貌。柏,木所以宜為舟也。亦泛泛其流,不以濟度也。【箋】舟,載渡物者。今不用,而與眾物泛泛然俱流水中。興者,喻仁人之不見用,而與群小人并列,亦猶是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傳】耿耿,猶儆儆也。隱,痛也。【箋】仁人既不遇,憂在見侵害。微我無酒,以敖以游。【傳】非我無酒,可以遨游忘憂也。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傳】鑒,所以察形也。茹,度也。【箋】鑒之察形,但知方圓白黑,不能度其真偽。我心非如是鑒,我于眾人之善惡外內,心度知之。亦有兄弟,不可以據。【傳】據,依也。【箋】兄弟至親,當相據依。言亦有不相據依,以為是者希耳。責之以兄弟之道,謂同姓臣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傳】彼,彼兄弟。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傳】石雖堅,尚可轉。席雖平,尚可卷。【箋】言己心志堅平,過于石、席。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傳】君子望之儼然可畏,禮容俯仰,各有威儀耳。棣棣,富而閑習也。物各有容,不可數也。【箋】稱己威儀如此者,言己德備而不遇,所以慍也。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傳】慍,怒也。悄悄,憂貌。【箋】群小,眾小人在君側者。覯閔既多,受侮不少。【傳】閔,病也。靜言思之,寤辟有摽。【傳】靜,安也。辟,拊心也。摽,拊心貌。【箋】言,我也。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傳】日,君象也。月,臣象也。微,謂虧傷也。君道當常明如日,而月有虧盈。今君失道而任小人,大臣專恣,則日如月然。心之憂矣,如匪澣衣。【傳】如衣之不澣矣。【箋】衣之不澣,則憒辱無照察。靜言思之,不能奮飛。【傳】不能如鳥奮翼而飛去。【箋】臣不遇于君,尤不忍去,厚之至也。

《柏舟》五章,章六句。

《綠衣》,衛莊姜傷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也。【箋】綠當為褖,故作褖,轉作綠,字之誤也。莊姜,莊公夫人,齊女,姓姜氏。妾上僭者,謂公子州吁之母,母嬖而州吁驕。

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傳】興也。綠,間色。黃,正色。【箋】褖兮衣兮者,言褖衣自有禮制也。諸侯夫人祭服之下,鞠衣為上,展衣次之,褖衣次之,次之者眾妾亦以貴賤之等服之。鞠衣黃,展衣白,褖衣黑,皆以素紗為里。今褖衣反以黃為里,非其禮制也,故以喻妾上僭。心之憂矣,曷維其已。【傳】憂雖欲自止,何時能止也。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傳】上曰衣,下曰裳。【箋】婦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黃,喻亂嫡妾之禮。心之憂矣,曷維其亡。【箋】亡之言忘也。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傳】綠,末也。絲,本也。【箋】女,女妾上僭者。先染絲,后制衣,皆女之所治為也,而女反亂之,亦喻亂嫡妾之禮,責以本末之行。禮,大夫以上衣織,故本于絲也。我思古人,俾無訧兮。【傳】俾,使;訧,過也。【箋】古人,謂制禮者。我思此人定尊卑,使人無過差之行,心善之也。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傳】凄,寒風也。【箋】絺绤,所以當暑,今以待寒,喻其失所也。我思古人,實獲我心。【傳】古之君子,實得我之心也。【箋】古之圣人制禮者,使夫婦有道,妻妾貴賤各有次序。

《綠衣》四章,章四句。

《燕燕》,衛莊姜送歸妾也。【箋】莊姜無子,陳女戴媯生子名完,莊姜以為己子。莊公薨,完立,而州吁殺之,戴媯于是大歸,莊姜遠送之于野,作詩見己志。

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傳】燕燕,鳦也。燕之于飛,必差池其羽。【箋】差池其羽,謂張舒其尾翼,興戴媯將歸,顧視其衣服。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傳】之子,去者也。歸,歸宗也。遠送,過禮。于,於也。郊外曰野。【箋】婦人之禮,送迎不出門,今我送是子乃至于野者,舒己憤,盡己情。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傳】瞻,視也。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箋】頡頏,興戴媯將歸,出入前卻。之子于歸,遠于將之。【傳】將,行也。【箋】將,亦送也。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傳】佇立,久立也。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傳】飛而上曰上音,飛而下曰下音。【箋】下上其音,興戴媯將歸,言語感激,聲有大小。之子于歸,遠送于南。【傳】陳在衛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傳】仲,戴媯字也。任,大;塞,瘞;淵,深也。【箋】任者,以恩相親信也。《周禮》:“六行:孝、友、睦、姻、任、恤。”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傳】惠,順也。【箋】溫,謂顏色和也。淑,善也。先君之思,以勖寡人。【傳】勖,勉也。【箋】戴媯思先君莊公之故,故將歸,猶勸勉寡人以禮義。寡人,莊姜自謂也。

《燕燕》四章,章六句。

《日月》,衛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難,傷己不見答于先君,以至困窮之詩也。

日月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傳】日乎月乎,照臨之也。【箋】日月,喻國君與夫人也。當同德齊意以治國者,常道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傳】逝,逮;古,故也。【箋】之人,是人也,謂莊公也。其所以接及我者,不以故處,甚違其初時。胡能有定,寧不我顧?【傳】胡,何;定,止也。【箋】寧,猶曾也。君之行如是,何能有所定乎?曾不顧念我之言,是其所以不能定完也。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傳】冒,覆也。【箋】覆,猶照臨也。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傳】不及我以相好。【箋】其所以接及我者,不以相好之恩情,甚于己薄也。胡能有定,寧不我報?【傳】盡婦道而不得報。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傳】日始月盛,皆出東方。【箋】自,從也。言夫人當盛之時,與君同位。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傳】音,聲;良,善也。【箋】無善恩意之聲語于我也。胡能有定,俾也可忘?【箋】俾,使也。君之行如此,何能有所定,使是無良可忘也。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箋】畜,養;卒,終也。父兮母兮者,言己尊之如父,又親之如母,乃反養育我不終也。胡能有定,報我不述?【傳】述,循也。【箋】不述,不循禮也。

《日月》四章,章四句。

《終風》,衛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暴,見侮慢,不能正也。(四部備要本“慢”后有“而”)【箋】正,猶止也。

終風

終風且暴,顧我則笑。【傳】興也。終日風為終風。暴,疾也。笑,侮之也。【箋】既竟日風矣,而又暴疾。興者,喻州吁之為不善,如終風之無休止,而其間又有甚惡,其在莊姜之旁,視莊姜則反笑之,是無敬心之甚。謔浪笑敖,【傳】言戲謔不敬。中心是悼。【箋】悼者,傷其如是,然而己不能得而止之。

終風且霾,【傳】霾,雨土也。惠然肯來。【傳】言時有順心也。【箋】肯,可也。有順心,然后可以來至我旁,不欲見其戲謔。莫往莫來,悠悠我思。【傳】人無子道以來事己,己亦不得以母道往加之。【箋】我思其如是,心悠悠然。

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傳】陰而風曰曀。【箋】有,又也。既竟日風,且復曀不見日矣,而又曀者,喻州吁闇亂甚也。寤言不寐,愿言則嚏。【傳】嚏,跲也。【箋】言,我;愿,思也。嚏,讀當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憂悼而不能寐,汝(四部備要本作“女”)思我心如是,我則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

曀曀其陰,【傳】如常陰曀曀然。虺虺其雷。【傳】暴若震靁之聲虺虺然。寤言不寐,愿言則懷。【傳】懷,傷也。【箋】懷,安也。女思我心如是,我則安也。

《終風》四章,章四句。

《擊鼓》,怨州吁也。衛州吁用兵暴亂,使公孫文仲將而平陳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箋】將者,將兵以伐鄭也。平,成也。將伐鄭,先告陳與宋,以成其伐事。《春秋傳》曰:“宋殤公之即位也,公子馮出奔鄭,鄭人欲納之。及衛州吁立,將修先君之怨于鄭,而求寵于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鄭,以除君害,君為主,敝邑以賦與陳、蔡從,則衛國之愿也。’宋人許之。于是陳、蔡方睦于衛,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是也。伐鄭在魯隱四年。(四部備要本“隱”后有“公”)

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傳】鏜然,擊鼓聲也,使眾皆踴躍用兵也。【箋】此用兵,謂治兵時。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傳】漕,衛邑也。【箋】此言眾民皆勞苦也,或役土功于國,或修理漕城,而我獨見使從軍南行伐鄭,是尤勞苦之甚。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傳】孫子仲,謂公孫文仲也,平陳于宋。【箋】仲,字也。平陳于宋,謂使告宋曰:“君為主,敝邑以賦與陳、蔡從。”不我以歸,憂心有忡。【傳】憂心忡忡然。【箋】以,猶與也。與我南行,不與我歸期。兵,兇事,懼不得歸,豫憂之。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傳】有不還者,有亡其馬者。【箋】爰,於也。不還,謂死也、傷也、病也。今於何居乎?於何處乎?於何喪其馬乎?于以求之?于林之下。【傳】山木曰林。【箋】于,於也。求不還者及亡其馬者,當于山林之下。軍行必依山林,求其故處,近得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傳】契闊,勤苦也。說,數也。【箋】從軍之士與其伍約,死也生也,相與處勤苦之中,我與子成相說愛之恩,志在相存救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傳】偕,俱也。【箋】執其手,與之約誓,示信也。言俱老者,庶幾俱免于難。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傳】不與我生活也。【箋】州吁阻兵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軍士棄其約,離散相遠,故吁嗟嘆之,闊兮女不與我相救活,傷之。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傳】洵,遠;信,極也。【箋】嘆其棄約,不與我相親信,亦傷之。

《擊鼓》五章,章四句。

《凱風》,美孝子也。衛之淫風流行,雖有七子之母,猶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爾。【箋】不安其室,欲去嫁也。成其志者,成言孝子自責之意。

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傳】興也。南風謂之凱風,樂夏之長養。棘,難長養者。【箋】興者,以凱風喻寬仁之母,棘猶七子也。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傳】夭夭,盛貌。劬勞,病苦也。【箋】夭夭,以喻七子少長,母養之病苦也。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傳】棘薪,其成就者。母氏圣善,我無令人。【傳】圣,叡也。【箋】叡作圣。令,善也。母乃有叡知之善德,我七子無善人能報之者,故母不安我室,欲去嫁也。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傳】浚,衛邑也。在浚之下,言有益于浚。【箋】爰,曰也。曰有寒泉者,在浚之下,浸潤之,使浚之民逸樂,以興七子不能如也。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傳】睍睆,好貌。【箋】睍睆,以興顏色說也。好其音者,興其辭令順也。以言七子不能如也。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傳】慰,安也。

《凱風》四章,章四句。

《雄雉》,刺衛宣公也。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國人患之,而作是詩。【箋】淫亂者,荒放于妻妾,烝于夷姜之等。國人久處軍役之事,故男多曠女多怨也。男曠而苦其事,女怨而望其君子。

雄雉

雄雉于飛,泄泄其羽。【傳】興也。雄雉見雌雉,飛而鼓其翼泄泄然。【箋】興者,喻宣公整其衣服而起,奮訊其形貌,志在婦人而已,不恤國之政事。我之懷矣,自詒伊阻。【傳】詒,遺;伊,維;阻,難也。【箋】懷,安也。伊當作繄,繄猶是也。君之行如是,我安其朝而不去,今從軍旅,久役不得歸,此自遺以是患難。

雄雉于飛,下上其音。【箋】下上其音,興宣公小大其聲,怡悅婦人、。展矣君子,實勞我心。【傳】展,誠也。【箋】誠矣君子,愬于君子也。君之行如是,實使我心勞矣。君若不然,則我無軍役之事。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傳】瞻,視也。【箋】日月之行,迭往迭來,今君子獨久行役而不來,使我心悠悠然思之。女怨之辭。道之云遠,曷云能來?【箋】曷,何也。何時能來,望之也。

百爾君子,不知德行。【箋】爾,女也。女眾君子,我不知人之德行何如者可謂為德行,事君或有所留。(四部備要本“事”作“而”)女怨,故問此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傳】忮,害;臧,善也。【箋】我君子之行,不疾害,不求備于一人,其行何用為不善,而君獨遠使之在外,不得來歸。亦女怨之辭。

《雄雉》四章,章四句。

《匏有苦葉》,刺衛宣公也。公與夫人并為淫亂。【箋】夫人,謂夷姜。

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傳】興也。匏謂之瓠,瓠葉苦,不可食也。濟,渡也。由膝以上為涉。【箋】瓠葉苦,而渡處深,謂八月之時,陰陽交會,始可以為昏禮,納采問名。深則厲,淺則揭。【傳】以衣涉水為厲,謂由帶以上也。揭,褰衣也。遭時制宜,如遇水深則厲,淺則揭矣。男女之際,安可以無禮義,將無以自濟也。【箋】既以深淺記時,因以水深淺喻男女之才性賢與不肖及長幼也。各順其人之宜,為之求妃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大悟县| 泸州市| 绍兴县| 万山特区| 卓资县| 洮南市| 伊金霍洛旗| 洛浦县| 霍城县| 香河县| 繁峙县| 满洲里市| 宽城| 鹤庆县| 东莞市| 巴塘县| 潼南县| 九龙城区| 松潘县| 安丘市| 鲁山县| 江西省| 怀宁县| 新河县| 青川县| 高邑县| 福建省| 永吉县| 西昌市| 左云县| 开封市| 中卫市| 永宁县| 龙泉市| 无棣县| 库尔勒市| 江山市| 浮梁县| 上蔡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