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邶風(2)

有瀰濟盈,有鷕雉鳴。【傳】瀰,深水也。盈,滿也。深水,人之所難也。鷕,雌雉聲也。衛夫人有淫泆之志,授人以色,假人以辭,不顧禮義之難,至使宣公有淫昏之行。【箋】有瀰濟盈,謂過于厲,喻犯禮深也。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傳】濡,漬也。由辀以上為軌。違禮義不由其道,猶雉鳴而求其母矣。飛曰雌雄,走曰牝牡。【箋】渡深水者必濡其軌,言不濡者,喻夫人犯禮而不自知。雉鳴反求其牡,喻夫人所求非所求。

雝雝鳴鴈,旭日始旦。【傳】雝雝,鴈聲和也。納采用鴈。旭日始出,謂大昕之時。【箋】鴈者隨陽而處,似婦人從夫,故昏禮用焉。自納采至請期用昕,親迎用昏。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傳】迨,及;泮,散也。【箋】歸妻,使之來歸于己,謂請期也。冰未散,正月中以前也。二月可以昏矣。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傳】招招,號召之貌。舟子,舟人,主濟渡者。卬,我也。【箋】舟人之子號召當渡者,猶媒人之會男女無夫家者,使之為妃匹,人皆從之而渡,我獨否。不涉卬否,卬須我友。【傳】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獨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貞女不行;非得禮義,昏姻不成。

《匏有苦葉》四章,章四句。

《谷風》,刺夫婦失道也。衛人化其上,淫于新昏,而棄其舊室,夫婦離絕,國俗傷敗焉。【箋】新昏者,新所與為昏禮。

谷風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傳】興也。習習,和舒貌。東風謂之谷風。陰陽和而谷風至,夫婦和則室家成,室家成則繼嗣生。黽勉同心,不宜有怒。【傳】言黽勉者,思與君子同心也。【箋】所以黽勉者,以為見譴怒者非夫婦之宜。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傳】葑,須也。菲,芴也。下體,根莖也。【箋】此二菜者,蔓菁與葍之類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時,有惡時,采之者不可以根惡時并棄其葉,喻夫婦以禮義合,顏色相親,亦不可以顏色衰,棄其相與之禮。德音莫違,及爾同死。【箋】莫,無;及,與也。夫婦之言無相違者,則可與女長相與處至死,何顏色斯須之有。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傳】遲遲,舒行貌。違,離也。【箋】徘徊也。(四部備要本“徘”前有“違”)行于道路之人,至將離別尚舒行,其心徘徊然,喻君子于己不能如也。不遠伊邇,薄送我畿。【傳】畿,門內也。【箋】邇,近也。言君子與己訣別,不能遠,維近耳。送我才于門內,無恩之甚。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傳】荼,苦菜也。【箋】荼誠苦矣,而君子于己之苦毒又甚于荼,比方之,荼則甘如薺。宴爾新婚,如兄如弟。【傳】宴,安也。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傳】涇渭相入而清濁異。【箋】小渚曰沚。涇水以有渭,故見渭濁。湜湜,持正貌。喻君子得新昏,故謂己惡也。己之持正守初,如沚然不動搖。此絕去所經見,因取以自喻焉。宴爾新婚,不我屑以。【傳】屑,潔也。【箋】以,用也。言君子不復潔用我當室家。毋逝我梁,毋發我笱。【傳】逝,之也。梁,魚梁。笱,所以捕魚也。【箋】勿者,諭禁新昏也。(四部備要本“諭”作“喻”)女勿之我家,取我為室家之道。我躬不閱,遑恤我后。【傳】閱,容也。【箋】躬,身;遑,暇;恤,憂也。我身尚不能自容,何暇憂我后所生子孫也。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傳】舟,船也。【箋】方,泭也。潛行為泳。言深淺者,喻君子之家,事無難易,吾皆為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傳】有,謂富也。亡,謂貧也。【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吾其黽勉勤力為求之,有求多,亡求有。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箋】匍匐,言盡力也。凡于民有兇禍之事,鄰里尚盡力往救之,況我于君子家之事難易乎?固當黽勉。以疏喻親也。

不我能慉(陳奐認為當作“能不我慉”),反以我為仇。【傳】慉,養也。【箋】慉,驕也。君子不能以恩驕樂我,反憎惡我。既阻我德,賈用不售。【傳】阻,難也。【箋】既難卻我,隱蔽我之善,我修婦道而事之,覬其察己,猶見疏外,如賣物之不售。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傳】育,長;鞫,窮也。【箋】昔育,育稚也。及,與也。昔幼稚之時,恐至長老窮匱,故與女顛覆盡力于眾事,難易無所辟。既生既育,比予于毒。【箋】生,謂財業也。育,謂長老也。于,於也。既有財業矣,又既長老矣,其視我如毒螫,言惡己甚也。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傳】旨,美;御,禦也。【箋】蓄聚美菜者,以禦冬月乏無時也。宴爾新婚,以我御窮。【箋】君子亦但以我御窮苦之時,至于富貴,則棄我如旨蓄。有洸有潰,既詒我肄。【傳】洸洸,武也。潰潰,怒也。肄,勞也。【箋】詒,遺也。君子洸洸然,潰潰然,無溫潤之色,而盡遺我以勞苦之事,欲困窮我。不念昔者,伊余來塈。【傳】墍,息也。【箋】君子忘舊,不念往昔年稚我始來之時安息我。

《谷風》六章,章八句。

《式微》,黎侯寓于衛,其臣勸以歸也。【箋】寓,寄也。黎侯為狄人所逐,棄其國而寄于衛,衛處之以二邑,因安之,可以歸而不歸,故其臣勸之。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傳】式,用也。【箋】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君何不歸乎?禁君留止于此之辭。式,發聲也。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傳】微,無也。中露,衛邑也。【箋】我若無君,何為處此乎?臣又極諫之辭。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傳】泥中,衛邑也。

《式微》二章,章四句。

《旄丘》,責衛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衛,衛不能修方伯連率之職,黎之臣子以責于衛也。【箋】衛康叔之封爵稱侯,今曰伯者,時為州伯也。周之制,使伯佐牧。《春秋傳》曰:“五侯九伯。”侯為牧也。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傳】興也。前高后下曰旄丘。諸侯以國相連屬,憂患相及,如葛之蔓延相連及也。誕,闊也。【箋】土氣緩則葛生闊節。興者,喻此時衛伯不恤其職,故其臣于君事亦疏廢也。叔兮伯兮,何多日也?【傳】日月以逝而不我憂。【箋】叔、伯,字也。呼衛之諸臣,叔與伯與,女其迎我君而復之,可來而不來,女日數何其多也。先叔后伯,臣之命不以齒。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傳】言與仁義也。【箋】我君何以處于此乎?必以衛有仁義之道故也。責衛今不行仁義。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傳】必以有功德。【箋】我君何以久留于此乎?必以衛有功德故也。又責衛今不務功德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傳】大夫狐蒼裘。蒙戎,以言亂也。不東,言不來東也。【箋】刺衛諸臣形貌蒙戎然,但為昏亂之行。女非有戎車乎?何不來東迎我君而復之?黎國在衛西,今所寓在衛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傳】無救患恤同也。【箋】衛之諸臣行如是,不與諸伯之臣同。言其非之特甚。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傳】瑣尾,少好之貌。流離,鳥也。少好長丑,始而愉樂,終以微弱。【箋】衛之諸臣初有小善,終無成功,似流離也。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傳】褎,盛服也。充耳,盛飾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稱也。【箋】充耳,塞耳也。言衛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人之耳聾,恒多笑而已。

《旄丘》四章,章四句。

《簡兮》,刺不用賢也。衛之賢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箋】伶官,樂官也。伶氏世掌樂官而善焉,故后世多號樂官為伶官。

簡兮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傳】簡,大也。方,四方也。將,行也。以干羽為萬舞,用之宗廟山川,故言于四方。【箋】簡,擇;將,且也。擇兮擇兮者,為且祭祀,當萬舞也。萬舞,干羽也。(四部備要本“羽”作“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傳】教國子弟,以日中為期。【箋】在前上處者,在前列上頭也。《周禮》:“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春入學,舍采合舞。”

碩人俁俁,公庭萬舞。【傳】碩人,大德也。俁俁,容貌大也。萬舞非但在四方,親在宗廟公庭。有力如虎,執轡如組。【傳】組,織組也。武力比于虎,可以御亂。御眾有文章,言能治眾,動于近,成于遠也。【箋】碩人有御亂御眾之德,可任為王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溧阳市| 台北县| 永顺县| 巴塘县| 志丹县| 徐水县| 金寨县| 遂平县| 洪江市| 始兴县| 安顺市| 晋宁县| 隆林| 忻州市| 伊宁市| 永昌县| 巴楚县| 宁陵县| 休宁县| 旅游| 达孜县| 叙永县| 湖北省| 新河县| 清水县| 鄱阳县| 专栏| 镇安县| 博兴县| 南木林县| 台安县| 甘德县| 蓝田县| 方正县| 贵溪市| 宝鸡市| 务川| 彰武县| 保康县| 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