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召南(2)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傳】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數也。古者素絲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公,公門也。委蛇,行可從跡也。【箋】退食,謂減膳也。自,從也。從于公,謂正直順于事也。委蛇,委屈自得之貌,節儉而順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傳】革,猶皮也。緎,縫也。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箋】自公退食,猶退食自公。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傳】縫,言縫殺之大小得其志。總,數也。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羔羊》三章,章四句。

《殷其靁》,勸以義也。召南之大夫遠行從政,不遑寧處,其室家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箋】召南大夫,召伯之屬。遠行,謂使出邦畿。

殷其雷(靁)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傳】殷,靁聲也。山南曰陽。靁出地奮,震驚百里。山出云雨,以潤天下。【箋】靁以喻號令。于南山之陽,又喻其在外也。召南大夫以王命施號令于四方,猶靁殷殷然發聲于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傳】何此君子也。斯,此;違,去;遑,暇也。【箋】何乎此君子適居此,復去此轉行,遠從事于王所命之方,無敢或閑暇時,閔其勤勞。振振君子,歸哉歸哉。【傳】振振,信厚也。【箋】大夫,信厚之君子,為君使,功未成。歸哉歸哉,勸以為臣之義,未得歸也。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傳】亦在其陰與左右也。何斯違斯,莫敢遑息。【傳】息,止也。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傳】或在其下。【箋】下,謂山足。何斯違斯,莫或遑處。【傳】處,居也。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三章,章六句。

《摽有梅》,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

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傳】興也。摽,落也。盛極則隋落者,梅也。尚在樹者七。【箋】興者,梅實尚余七未落,喻始衰也。謂女二十春盛而不嫁,至夏則衰。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傳】吉,善也。【箋】我,我當嫁者。庶,眾;迨,及也。求女之當嫁者之眾士,宜及其善時。善時,謂年二十,雖夏未大衰。

摽有梅,其實三兮。【傳】在者三也。【箋】此夏鄉晚,梅之隋落差多,在者余三耳。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傳】今,急辭也。

摽有梅,頃筐塈之。【傳】堲,取也。【箋】頃筐取之,謂夏已晚,頃筐取之于地。求我庶士,迨其謂之。【傳】不待備禮也。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禮未備,則不待禮會而行之者,所以蕃育人民也。【箋】謂,勤也。女年二十而無嫁端,則有勤望之憂。不待禮會而行之者,謂明年仲春,不待以禮會之也。時禮雖不備,相奔不禁。

《摽有梅》三章,章四句。

《小星》,惠及下也。婦人無妬忌之行,惠及賤妾,進御于君,知其命有貴賤,能盡其心矣。【箋】以色曰妬,以行曰忌。命,謂禮命貴賤。

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傳】嘒,微貌。小星,眾無名者。三心五噣,四時更見。【箋】眾無名之星,隨心、噣在天,猶諸妾隨夫人,以此序進御于君也。心在東方,三月時也。噣在東方,正月時也。如是終歲,列宿更見。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傳】肅肅,疾貌。宵,夜;征,行;寔,是也。命不得同于列位也。【箋】夙,早也。謂諸妾肅肅然夜行,或早或夜,在于君所,以次序進御者,是其禮命之數不同也。凡妾御于君,不當夕。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傳】參,伐也。昴,留也。【箋】此言眾無名之星,亦隨伐、留在天。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實命不猶。【傳】衾,被也。裯,襌被也。猶,若也。【箋】裯,床帳也。諸妾夜行,抱衾與床帳,待進御之次序。不若,亦言尊卑異也。

《小星》二章,章五句。

《江有汜》,美媵也。勤而無怨,嫡能悔過也。文王之時,江沱之間,有嫡不以其媵備數,媵遇勞而無怨,嫡亦自悔也。【箋】勤者以己宜媵而不得,心望之。

江有汜

江有汜,【傳】興也。決復入為汜。【箋】興者,喻江水大,汜水小,然得并流,似嫡媵宜俱行。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傳】嫡能自悔也。【箋】之子,是子也。是子,謂嫡也。婦人謂嫁曰歸。以,猶與也。

江有渚,【傳】渚,小洲也。水岐成渚。【箋】江水流而渚留,是嫡與己異心,使己獨留不行。之子歸,不我與。不我與,其后也處。【傳】處,止也。【箋】嫡悔過自止。

江有沱,【傳】沱,江之別者。【箋】岷山道江,東別為沱。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箋】嘯,蹙口而出聲。嫡有所思而為之,既覺,自悔而歌。歌者,言其悔過以自解說也。

《江有汜》三章,章五句。

《野有死麕》,惡無禮也。天下大亂,強暴相陵,遂成淫風。被文王之化,雖當亂世,猶惡無禮也。【箋】無禮者,為不由媒妁,鴈幣不至,,劫脋以成昏,謂紂之時。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傳】郊外曰野。包,裹也。兇荒則殺禮,猶有以將之。野有死麕,群田之,獲而分其肉。白茅,取潔清也。【箋】亂世之民貧,而強暴之男多行無禮,故貞女之情,欲令人以白茅裹束野中田者所分麕肉,為禮而來。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傳】懷,思也。春,不暇待秋也。誘,道也。【箋】有貞女思仲春以禮與男會,吉士使媒人道成之。疾時無禮而言然。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傳】樸樕,小木也。野有死鹿,廣物也。純束,猶包之也。【箋】樸樕之中及野有死鹿,皆可以白茅包裹束以為禮。廣可用之物,非獨麕也。純,讀如屯。有女如玉。【傳】德如玉也。【箋】如玉者,取其堅而潔白。

舒而脫脫兮,【傳】舒,徐也。脫脫,舒遲也。【箋】貞女欲吉士以禮來,脫脫然舒也。又疾時無禮,強暴之男相劫脋。無感我帨兮,【傳】感,動也。帨,配巾也。【箋】奔走失節,動其配巾。無使尨也吠。【傳】尨,狗也。非禮相陵,則狗吠。

《野有死麕》三章,二章章四句,一章三句。

《何彼襛矣》,美王姬也。雖則王姬,亦下嫁于諸侯,車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猶執婦道,以成肅雝之德也。【箋】下王后一等,謂車乘厭翟,勒面繢總,服則褕翟。

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唐棣之華。【傳】興也。襛,猶戎戎也。唐棣,栘也。[《爾雅》文]【箋】何乎彼戎戎者,乃栘之華。興者,喻王姬顏色之美盛。曷不肅雍,王姬之車。【傳】肅,敬;雝,和。【箋】曷,何;之,往也。何不敬和乎,王姬往乘車也。言其嫁時始乘車,則已敬和。

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傳】平,正也。武王女,文王孫,適齊侯之子。【箋】華如桃李者,興王姬與齊侯之子顏色俱盛。正王者,德能正天下之王。

其釣維何?維絲伊緡。齊侯之子,平王之孫。【傳】伊,維;緡,綸也。【箋】釣者以此有求于彼,何以為之乎?以絲之為綸,則是善釣也。以言王姬與齊侯之子,以善道相求。

《何彼襛矣》三章,章四句。

《騶虞》,《鵲巢》之應也。《鵲巢》之化行,人倫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純被文王之化,則庶類蕃殖,(上草下鬼)田以時,仁如騶虞,則王道成也。【箋】應者,應德,自遠而至。

騶虞

彼茁者葭,【傳】茁,出也。葭,廬(四部備要本作“蘆”)也。【箋】記廬(四部備要本作“蘆”)始出者,著春田之早晚。壹發五豝,【傳】豕牝曰豝。虞人翼五豝,以待公之發。【箋】君射一發而翼五豝者,戰禽獸之命。必戰之者,仁心之至。于嗟乎騶虞!【傳】騶虞,義獸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箋】于嗟者,美之也。

彼茁者蓬,【傳】蓬,草名也。壹發五豵,【傳】一歲曰豵。【箋】豕生三曰豵。于嗟乎騶虞!

《騶虞》二章,章三句。

召南之國十四篇,四十章,百七十七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宁国市| 金华市| 常熟市| 同仁县| 宝丰县| 衡阳市| 普宁市| 子洲县| 新营市| 漳平市| 阳朔县| 霍城县| 正安县| 屏边| 乌苏市| 南充市| 通海县| 闻喜县| 宕昌县| 贵定县| 康平县| 肇东市| 靖州| 南川市| 阳江市| 乐业县| 综艺| 友谊县| 惠州市| 昔阳县| 文昌市| 玛纳斯县| 呈贡县| 巧家县| 商洛市| 天津市| 竹山县| 普宁市| 鹤山市|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