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論今造此論下有三段文。西明云。如次安惠.難陀.護法。本疏有等。要集云。二不同者所承有異。然彼有說皆有等言。意或不違 今謂。西明若云唯安惠等如次配者定是不當。十師俱釋本頌。豈余七師不明本師造論意耶。本疏主是糅論文人。故定說是。既不言唯不違本疏。等言定是。何須言或。

言有迷謬者。疏有二解。初約人。后約法。人即據能迷說。起癡.邪見攝屬于人。約法者據無明不解名迷。邪見不正解名謬。據惑分二。然總是法。俱約能迷說。

西明云。問二空即是我法二無。如何說無為迷悟依。解云誰言說無為迷悟境。此說二空所顯理性是迷悟境 此未必爾。何者于空執有何非迷境。達此空無可非悟境。若非為境。違下第八云愚夫執有圣者達無。亦得說為凡圣智境。又下第十云。余雖亦得作迷悟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說。非謂全非。今解。此據根本迷悟之境故說真如。由要證真方了俗故。加行緣空不斷惑故。故說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據實二空及二空性俱迷悟境。

問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本疏中解通約余師。此初段文不唯安惠。故總相說。若據安惠樞要中有三解。第三云所知障中種.習為重。現行名輕。由二障種.習余現行得生。若斷種.習現行永滅 要集云。執.障有現.種。如何習.種說名為執。現名余障。稍乖此文 此意執.障俱有種.現。不應執種.習獨得執名。現行不名執但名余障 今謂無過。不說現行不名為執。但是種.習重執之余名為余障。以其現行輕而易伏有不行時。若論種子不妨現在。若斷種子現行必無。故現行輕名為余障。故由有種二障具生文極相符。何處乖反。

西明釋云。安惠煩惱執狹障寬。所知障體即與法執體無寬狹。今約別煩惱說故不相違 要集云。順文義者有釋為正。此意以煩惱障別頭貪等我執斷時彼亦隨斷故。云彼障隨斷故順文義 今謂不爾。前云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若但煩惱。何須云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即應云若證生空彼障隨斷。又所知障障.執相似。何須言二重。一障有重故 今又助釋。安惠有障非執者。如佛地論障所得果亦名為障。即所知障所起三業。并所得果。及見.相分。雖此所執亦名隨斷。如于遍計說斷之義。

又二障體。佛地論云。煩惱障體。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二所發業。三所得果 若此論下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以為體性 西明云。如此二論障體不同者。護法就正障說根本.等流以為障體。親光通據障及眷屬故障.業.果為障體性 若準此釋亦未盡理。護法初出障體且據勝說。非不取業及果。以不說唯故。又下明十障中說斷惡趣雜染愚。云應知愚品總說為愚。明知障品亦說為障。又此據自性斷故。但說根本及隨煩惱。佛地論等據三斷故。若所發業并所得果。故不相違。若根本.隨惑名自性斷。若所發業名相應斷。據不善業作如是說。若其善業亦緣縛斷。若所得果名離縛斷。由自性.相應斷顯有余涅槃。由緣縛斷.及不生故顯無余涅槃。

問言彼障隨斷者。要待執除。彼非執障隨彼說斷可不如是。若不如是便違論文。若說言爾即有二難。一問如二乘漸斷修道九品惑時。前八品道斷迷事惑。第九品道斷迷理惑。準此即是非執先除。是執后遣。如何可言由我法生彼障隨斷等。我執斷時惑方遣。可說末障依執生。執未斷時惑已除。此應不由于執起 第二問大乘菩薩第四地中方斷身.邊。至第五地方斷害伴。若害伴四地斷。諸障隨執生。害伴五地除。如何隨執斷 答云。若證二空彼障隨斷者。據依見道及究竟說。彼非見道等故不相違。

證真解脫者。聲聞.菩薩各別簡之。且簡聲聞者。具足三事乃名大般。今二乘人不能證彼真如理體。但能悟此真理體上離煩惱障染覆義邊名證解脫。以二乘人不能證悟法空真理。但能悟得生空一分。雖得生空又不知親證。但名解脫非真解脫。

簡菩薩者。十地菩薩雖能具證二空真理。變易生死猶未離故是真非解脫 又二乘得無余之時身智永無故是解脫而非真。

菩薩證二理煩惱未盡是真非解脫 如來雙異故真解脫。

得大菩提者。二乘生空智是菩提非大。凡夫有漏智等雖通緣一切法。行相雖寬大非菩提。非正覺故。佛具二故名大菩提。

問有余涅槃.無余涅槃.體俱是擇滅。起金剛心斷煩惱時即證二理。何故乃言身智無時方顯無余涅槃耶 又問無余涅槃是所證理。今言二乘證得涅槃必須能證。身智既亡說誰證得 答初問云。據實此二涅槃。金剛心后解脫道時即已證得。然無余顯要身智無。非是已前曾未證得 答第二問。談實得滅身知不無。可言二乘得無余滅。由身.智在無余不顯不言彼得。身.智無時無余方顯。雖無身.智今于果談因。從因談說故不相違 問菩薩得無住處涅槃已不 答得。何以得知。攝論智殊勝中云。菩薩遠離如是處所。般若.大悲皆具足故。能正安住無住涅槃 又辨菩薩.聲聞智差別中云。謂無住涅槃為所住故 若爾亦云菩薩四畢竟差別者。謂住無余依涅槃界無斷滅故 答此非成難。下論釋中又若諸菩薩得成佛時所證法身。窮生死際無斷盡故。無住處中真云菩薩住。不言成佛故。又雜集論.及大莊嚴第九解大悲云。是故得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

西明云。本業經說。金剛三昧名為等覺。此意既云等覺與如來等。如何得云佛果智勝解深密經第五說。由解脫身故。彼二乘與諸如來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說有差別 準此等文二皆非勝。如何總言二勝果耶。解云解脫實無差別。同斷煩惱所證得。而說勝者從能證智故不相違 此解不然。若從能證智者應名菩提。菩提斷俱名菩提。又此意說真解脫者。簡二乘人所得擇滅。不得障盡所顯真如真實涅槃。故涅槃經云。聲聞之人有苦有諦而無真實。勝鬘經云。言得涅槃者去涅槃界近 明知不得真實涅槃。今者說此真實涅槃名為解脫。故名勝果。又復解脫二乘。得或障解脫未斷習氣。故非勝果。大乘斷習并所知障。故名勝果。故入大乘論云。如來解脫勝于二乘。斷習氣故 法華經云。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解深密云解脫等者。據斷煩惱假解脫說。故不相違。然次論文別斷障得者。據勝顯說。前且總說。亦約離所知障故解脫勝 西明云。三藏解。等覺者。無間.解脫同斷一障。故言等覺。非謂解齊名之為等 今又助解。約所證理后更無障障所證理。故見分明。不同此前猶有微障見不了了不云等覺。此云等覺但約根本。非據后得。今此菩提意說。后得一切種智不同前故。名為勝果。

西明云。至千二百年清辨菩薩。依諸般若及龍樹宗。造般若燈論.掌珍論等。破無著等有相大乘。當時護法依深密等成立有宗破彼空義 今謂不爾。清辨三性總說為無。可得云空。護法三性非皆說有。何名有教。又若名有與初何殊。由此應說護法依彼瑜伽等論成非空有。依圓有故非空。遍計無故非有。如中邊頌等 西明仁王般若經疏中云。破瑜伽師全立有故。護法釋廣百論中明不空有。廣如彼辨 亦不應爾。豈可護法解過彌勒破瑜伽師。但彼論中云破瑜伽師者。破余后人學瑜伽者。一向執有乖瑜伽故。名破瑜伽師。非破彌勒菩薩所說瑜伽。如理門論云破古因明師者破古余師。非破彌勒.無著等師 又假敘清辨立識空量云。內識非有。宗。能所取中隨一攝故。因。猶如外境 又量云。真性有為空等如掌珍論。此如后辨 今謂。前量若以緣生內識為有法。因即有他隨一不成過。護法不許內緣生識能取外境故。若立實能取識。即有相符極成之過。故第二云若執唯識是實有者。亦是法執。既云執實有亦是法執。明無實能取識。今以能.所取因。立同外境無故是相符。既有此過。不得與論主作比量相違過。

論。或執諸識用別體。同西明云。有說八識為一。有說但執六識為一不說七.八。雖有二解取此為正。所以者何。世親釋云。唯除別有第八。故彼論云。非離意識別有余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故知別有第八自體。雖無正文。準理第七離意別有 要集三解。第三同此。亦判為正 今謂不爾。若無唯言可如所會。既說唯除別有第八。更許離六別有第七。乖論唯言 要集又會。如深密經文唯顯說第八與六。意中合說第六.七故。彼意唯信有第八識。本未信有第七末那。故世親述彼唯除第八不除第七 若爾那知世親不依楞伽所說第八與七如水起浪。執七為一。唯除第八。又復無性但言此中無別余識。那知不依一類諸師。依楞伽經如水起浪。八識體一 此論但云諸識體同。諸言無簡 又無著攝論云。有一類師說一意識。彼彼依轉得彼彼名。如意思業名身.語業 依彼論文即云說一意識。明不許多 又云如意思業。只說意思分為三業。非別二思。若許余識。喻不相似。不名一意。是故無性但總說言無別余識。世親攝論唯除第八。更別師義。如古因明師立能所成。多少各別非皆相似故。古一意師亦應如是。非可違論說六為一將作正敘。

或執離心無別心所。本疏云。經部師云。唯三心所。又云。受.想.行信.思等心所 要集云。如何得知立三.四等 見不引文即云如何得知。如彼西明所引。何知本疏不見彼文。恐煩不引。徒設征責。

疏言依大般若八囀聲中釋世間云是世間出故名世間者。以五蘊體即是世間。非是五蘊別從世間而出。以五蘊體是世間故。五蘊自現之時名世間出。如世說言圣人出故。準八囀聲即體聲也 造世間故者。以從蘊上起諸煩惱。煩惱生業造作當果名造世間。即業聲也。由世間者。以煩惱等是五蘊具。能造五蘊蘊從彼具故名由世間。即具聲也 為世間者。以為蘊體墮在世間故名世間。即為聲也 因世間故者。過去惑業體是世間。從彼招感因于彼故名因世間。即從聲也 屬世間故者。系屬世間故。即屬聲也 依世間者。以剎那生滅后依于前而得起故名依世間。一切諸法皆七轉聲之所目故。第八呼聲以召彼故。更無別義故略不說。

又難有五。一為不了義得顯了故。如言此文有何義耶。二語相違故。如言何故世尊先說與今說異。三由道理相違故。如有顯示四種道理相違之義。四不決定故。于一種義于彼彼處種種異門說故。五者究竟非現見故。如言內我有何體性。而言常恒無有變易如是正住等。今此設難即第二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黔南| 永丰县| 乳源| 平遥县| 永嘉县| 榆树市| 香格里拉县| 商河县| 启东市| 赣州市| 开封市| 青田县| 邳州市| 沁水县| 盐池县| 临武县| 田阳县| 晋江市| 布拖县| 东阳市| 宜昌市| 碌曲县| 麻城市| 凤庆县| 安新县| 南阳市| 吴桥县| 柳江县| 台中市| 孝昌县| 霍邱县| 长宁县| 龙川县| 浦江县| 灵宝市| 同江市| 古丈县| 桃园市| 保亭|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