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了聯邦調查局近半個世紀的胡佛局長就是一個對握手有著嚴格要求的人。因此每一個FBI成員都會認真練習握手。他不能容忍他的特工們在握手時表現得很差,至少要達到三個要求:第一,握手時的手不能表現出僵硬或顫抖。如果你不幸表現出上述特征,胡佛局長會認為你的心理素質較差,不能勝任FBI這樣對心理素質有著嚴格要求的工作;第二,力度要適中,力量過大或過小都不合格。力度過大是對對方的不尊重,力度過小是因為你缺乏自信,這樣的人依舊會被淘汰;第三,手心決對不能出汗。手心出汗是情緒緊張的表現,面對FBI這樣高度緊張的工作,這類人更不能勝任,只會被踢出局。胡佛還會親自與FBI成員握手,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考察他們的性格。當他與一名FBI特工握手時,主動伸出右手,但是他發現,這名特工握手的力氣非常小,眼睛也不敢直視他,因此他斷定,這是一名新加入FBI的特工,是一個內向,不善于表達的人,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缺乏主見;另一名成員握手的力度非常大,眼睛也敢正視胡佛,于是胡佛判定,他是一位個性鮮明,敢于承擔的人,自以為是是他唯一美中不足之處。事后,胡佛對兩名特工的判斷都得到了證實。他從握手這個細微的動作中有效解讀了二人的性格特征。
里弗是一名FBI高級特工,著有《我的FBI生涯》一書。他在書里說:“在握手的同時,不要忽略對方情緒的變化,從中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因為握手表現出來的肢體語言是可以閱讀對方內心世界的。”
每個聯邦調查學院的學員在心理培訓課上都學習過這樣一個經典案例:
1987年,伊拉克海軍強行扣留了利比亞的一艘商業運輸船,并且伊拉克的外交部發言稱:這艘利比亞商業運輸船上藏有反伊拉克的武裝分子。
利比亞政府得知這一消息后,十分憤怒。經過對事件的分析判斷,他們得出如下結論:這是伊拉克政府為了竊取他們的商業機密所設的局。當時,怒氣沖天的利比亞政府甚至制定了進攻伊拉克的計劃。
伊拉克對扣留的商業運輸船進行了仔細檢查,每一個角落都沒有放過,但是別說武裝分子,就是連武裝分子的影子都沒有看到一個。一番忙活下來卻一無所獲,伊拉克政府終于慌了神兒,他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刻向利比亞政府致信道歉。利比亞外交部也就這一事件與伊拉克進行了溝通。
于是,伊拉克國防部長與利比亞國防部長很快見面會晤,只見伊拉克部長面帶歉意地向對方伸出右手,握手的過程中,伊拉克外交部長將自己右手的手掌斜向上伸出,看可看出他道歉的態度非常真誠,渴望對方的原諒。利比亞的外交部長也感受到了伊拉克方面的誠意,會議在十分友好的氛圍中進行。在雙方協商之下,很快達成補償協議。伊拉克向利比亞公開道歉,同時賠償其經濟損失。
一場可能發生的武力沖突,就被一個簡單真誠的握手動作化解了,從而避免了戰爭的爆發。FBI認為,握手是人與人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它看起來十分簡單,就是雙方的手握在一起,實際上里面隱藏著很大的學問。
握手時誰先伸手呢?其實在握手的順序上也有一般性的規范,通常是主人、長輩、上級、女士主動伸出手后,身為客人、晚輩、下屬、男士才伸手迎握。因為握手是一種表示歡迎的行為,如果冒失地伸出手去,可能會面臨很尷尬的局面。而且伸出哪只手也有講究,首先盡量伸出右手,因為在東南亞的某些地區很忌諱用左手,而右手則沒有這種顧忌。其次握手的時間不宜太長,除了某些特定時刻以外,大概保持在2~5秒最佳。而且要控制好握手的力度,不宜過松或過緊,以免讓對方產生誤解。當兩個地位相同的人在握手的時候,往往采用手掌垂直于地面的角度,但是,這種方式往往會使雙方陷入一場“爭奪戰”,他們都試圖控制對方。手掌向上的握手姿勢表示順從,手掌向下的人則是絕對的領導者與支配者。如果想改變握手中的被動局面,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解除對方的“武裝”。當對方給你一個控制性的握手時,你的左腳向前邁出一小步,然后緊接著跨出右腳,無形之中就使自己的身體前進了一步,這個動作可以使你進入對方的“地盤”,從而控制局勢,扭轉自己的被動局面。
如果我們能像FBI一樣,從握手的動作行為掌握有用的信息,我們就能夠在與對方進行簡單的握手之后,洞察他們的內心想法,達到閱人的目的。
走路姿勢展現心理狀態
行為學家指出,如果要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如何,讓他在路上走走,基本上就可以有所了解。比如我們在觀看演出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官員的走路姿勢與一個小偷的走路姿勢孑然不同。官員腳步沉穩,不急不慌,一派淡定從容的氣度;而另一個卻腳步匆匆,步子邁得又碎又急。這都是藝術家對各種步態的總結和提煉。
在現實生活中,也許人們的表現沒有那么戲劇化,但也會露出端倪。比如說個性非常急的人,走路就風風火火;慢條斯理的人,走路也不急不慌;當一個人聽到好消息的時候,步伐也變得輕快起來;反之,步伐就會表現得很沉重。
走路這件對我們來說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在FBI的眼里都充滿深意。FBI認為,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可以洞悉他的心理狀況,從而尋找出破綻,找到真相。法國心理學家簡·布魯西博士通過研究得出,肢體動作與人的性格密切相關。比如說走路時挺胸突肚,或雙手后背者,說明他有較強的優越感,自然帶著一股傲慢;對未來有堅定的目標,并且愿意為之奮斗的人,走路時往往速度較快,且雙臂自然擺動;無論任何時候都習慣將雙手插在口袋中,這樣的人往往太過自以為是,喜歡對其他的人和事品頭論足。
人在某種特定的心理狀態下,與平時相比,走路姿勢會有所不同,而這種不同恰恰就是內心的外在表現。所以,FBI經常從犯罪嫌疑人的走路姿勢判斷其心理,最終達到破案的目的。
時間是凌晨三點,萬籟俱寂,整座城市和人們一樣陷入了沉睡。一個穿著花格子襯衫的男人走在商業街上,只聽見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街道上方回響。這個男人絲毫不知道,他的一舉一動都落在身后的兩雙眼睛里。
這個名字叫維斯特·杰米瑞的男人是一名販毒團伙的頭目,但是他隱藏得非常深,對外宣稱是一家當地酒吧的老板,誰也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這給FBI的破案帶來極大的難度。此時,跟在他身后,像兩條影子一樣的男人正是FBI特工凱斯特和哈里斯。凱斯特一名經驗豐富的老FBI特工,他比哈里斯的年紀要大很多。
“哈里斯,今天是我們的幸運日。我有預感,今天晚上我們一定能夠掌握維斯特的犯罪證據。”凱斯特悄悄地對哈里斯說道。
哈里斯一臉懷疑:“為什么呢?你怎么斷定今天晚上就能夠找到證據。你看他走路的姿勢,像去參加派對一樣輕松。”
面對哈里斯的懷疑,凱斯特一臉的自信。“相信我吧,小伙計。如果你和我一樣,做了20年的特工,現在的你就在附和我說的話了,而不是懷疑。現在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跟蹤,拭目以待吧,我會為你找到證據的。”
“借你吉言了,老伙計,但愿你是正確的。”
話音剛剛落下,只見前方的哈里斯突然停了下來,左顧右盼一番后,閃身鉆進一家會計事務所。事務所里微弱的燈光在漆黑的街道上顯得那么突兀,這個時間,事務所為什么還沒有關門呢?一個大毒梟來到事務所,難道是找會計做財務?處處都透露著不合理的詭異,因此,兩名FBI斷定,這其中一定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當維斯特進入會計事務所以后,凱斯特和哈里斯帶著潛伏在周圍的特工沖了進去,結果人臟并獲,不但收繳了大量的毒品,而且把維斯特抓了一個現形。事情過后,哈里斯終于忍不住問出了他心中的疑問,為什么凱斯特那么肯定那天晚上他們會有所收獲呢?凱斯特解答了他的疑問。“你注意過維斯特之前走路的樣子沒有?他總是挺直腰板,一副很嚴謹的樣子。但是那天晚上他的走路姿勢有很大不同,他的步態非常輕松,而且不時的東張西望。這種走路姿勢說明他明顯有需要掩人耳目的事情要做。”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可以通過解讀一個人的走路姿勢來判斷他的心理狀態。為此,FBI特別總結出以下幾點:
1.保持大踏步的走姿
以這種姿勢走路的人,通常都是身心健康、品行善良的人。他的內心非常坦蕩,這種人往往比較正直。但是他們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比較好勝和頑固,做事容易沖動。因此,一旦這類人的走姿發生變化,就要提高警惕,以免他走入極端,做出傷害我們的事情來。
2.前傾式的走姿
一般來講,走路時身體前傾的人性格內斂溫和,他們為人謙遜,不張揚,對自己的要求較為嚴格,有較好的修養。他們痛恨欺騙,非常珍惜感情。但是因為不茍言笑,很難與人打成一片。
3.沉穩的走姿
有這種走姿的人給人一種從容不迫的感覺,哪怕是遇到再大的事,他們也能做到沉著冷靜。一般來說,這種人比較講信義,是一個務實派。但是,遇到這種走姿的人,要從走路力度上來進行區分。如果腳步有力,則證明他有自信、有魄力;如果腳步虛浮,則說明他沒有遠大理想,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4.低著頭的走姿
這一類人在走路時總是低著頭,拖著步子,鞋子磨損嚴重。通常情況下,他們的思想都比較消極,往往有著很強的嫉妒心,會因為嫉妒而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來。他們總希望不勞而獲,或者是通過簡單的付出獲取豐厚的回報。一旦發現這種人的走路姿勢不同于平常,我們就該升起警惕之心了。
5.“墨索里尼式”走姿
這一類人在走路的時候,下巴總是高高地抬起,手臂夸張得來回擺動,腿部比較僵硬。他們大多數都具有非凡的才能,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淡于人際交往,也會不會輕易向人求助。如果你身邊有這樣走姿的人,最好在他們面前表現得謙遜一點兒,以免發生對抗。
6.雙手叉腰的走姿
走路時雙手叉腰,上身前傾的這類人,可能是個急性子,因為他們擺出的這個姿態像一個短跑運動員,總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目標。通常爆發力較強,在決定下一步的實施方案時常擺出這個姿勢,就像一個大“V”字,預示著成功的到來。
八字形的走姿
通常分為“內八字形”和“外八字形”。習慣于內八字形走姿的人,往往具有較強的規劃性,他們注重細節,做事喜歡制定計劃,然后按部就班地做事。但是應變成能較差,對于突發的狀況往往手忙腳亂。他們性格憨厚,是非常值得交往的對象;習慣于外八字形走姿的人往往是不拘小節的人,他們性格直爽,大大咧咧,通俗來講就是比較“彪悍”。非常注重哥們兒義氣,但過于直爽的個性往往容易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行動急促的走姿
無論情況是否緊急,步態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大步流星,表明這個人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精力充沛,注重辦事效率,而且性格十分正直,嫉惡如仇。對于別人請求,從來不推諉搪塞,但過于不拘小節的性格在處理問題上會顯得過于草率。令外,如果走路快而不亂,則說明這是一個理性的人,對待未來有詳細的計劃。
頭部動作蘊含的深意
頭部動作能夠清楚地傳遞出自身蘊藏的豐富內涵與情感變化,可以這樣認為,它是人們表達內心世界最直白的信號之一。FBI認為,在日常的調查中,不但要關注被調查者的言行舉止和一切外在信息,從而挖掘出他們潛意識里的想法,還要學會如何解讀頭部所發出的信號,從而收獲有價值的信息。
FBI總結出以下幾種頭部動作所蘊含的深意:
1.點頭
點頭是一種全球通用的肢體語言。意味著贊賞或肯定。這一動作是從鞠躬演化而來,人們普遍認為,彎曲身體的鞠躬行為是非常重要的禮儀。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把這一繁瑣的禮儀簡化成點頭,鞠躬的動作到頭部就戛然而止,而不用彎曲下整個身體。
點頭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即使那些天生有視力障礙的人,他們可以無師自通地學會點頭。在交談中,我們會選擇用點頭這一肢體語言表示贊同對方的觀點。通常情況下,點頭的次數應該控制在三次左右為宜,這樣可以有效地刺激別人說話的欲望,使談話者倍受鼓舞。若超過三次,會給人留下刻意的嫌疑,低于三次則顯得敷衍了事。
但是,你若認為都用點頭來表示肯定那就大錯特錯了。在印度的某些地區,點頭恰恰是否定的意思,搖頭則代表肯定,而在一些阿拉伯國家中,他們用一次特定的抬頭動作表示否定。這些奇異的現象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衍生出來的肢體語言。
點頭是交際的工具。一個善于點頭的人可以通過一個點頭的瞬間或者他人的贊同。比如說在辦案程中,FBI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配合工作,有的人則非常抵觸。為了有效地開展工作,他們在同那些有抵觸情緒的人講話時,在傾聽的過程中會配有點頭這個動作。雖然這是一個小動作,卻打破了那些人對FBI固有的成見,為彼此間的有效溝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