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只是個發牌的機器
很多人把自己的平庸或不作為歸結成為命運。大多數人在生活中使用了這樣的說法來勸慰自己:
“唉,為什么我沒有出生在有錢人的家庭里呢?”
“我如此努力,但是好運氣卻從不眷顧我,這就是命!”
“我本來可以成功的,但是命中注定,我要成為一個失敗者。”
“你相信命運這回事嗎?反正我相信,因為我一直很倒霉。”
……
什么是命運,幾千年來,人們談論不休。關于命運的爭論也從未休止過。為什么有人生在有錢、有權人的家庭,事事坐享其成,而有人卻是“貧二代”,苦熬一生,也不得出路。有人健康聰慧,一生與陽光為伴;有人卻生有殘疾,終身與疾病為伍。命運為何如此不公?
請你注意,大多數人在抱怨命運時,只是為自己沒有成功而尋找安慰的借口。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妥協。你是這樣的人嗎?
我必須向你承認一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發生在人們身上的事確實存在一種主觀的“不公平”性。有的人天資聰穎,有的人卻智商平平;有的人相貌出眾,有的人則外表平庸。但是你要知道,這些都不是你向生活妥協的理由。
很多白手起家的成功者足以向你證明一點:只要有足夠的野心和行動力,命運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對,你可以成為自己命運的掌控者,而并非上天或別的什么人!
如果你抱怨自己命運不好,那么我再給你講個真實的例子。
馬諾哈爾和娜赫瑪是對人人艷羨的幸福夫妻。夫妻有著共同的愛好,作為一名天才科學家的馬諾哈爾和一名老師的娜赫瑪都喜歡作畫,并且造詣頗深。事業穩定以后,他們經常“拋下”美麗的小女兒周游世界,交朋友、品美食、賞奇景,夫妻倆其樂融融,享受著生活的美好。
而就在一次旅游途中,一場車禍改變了原本近乎完美的一切。
娜赫瑪受了重傷,經過搶救雖然保住性命,但是肩部以下終生癱瘓。她不得不服用很多對身體其他器官尤其是大腦有損害的藥物,同時忍受著褥瘡、病變和身體痙攣的折磨。身體的每況愈下,讓她24小時離不開別人的照顧。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緊張照顧娜赫瑪的時候,同樣從車禍中險險撿回性命的馬諾哈爾的視力開始變壞,他患上了視網膜色素變性,這種病會讓人的視力逐漸衰退,最讓這個家庭絕望的是,對于這種病,人類尚沒有找到治療方法。
生活的陰云籠罩著這個家庭,夫妻雙雙重病,小女兒稚齡需要照顧。但是,上帝為你關上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而娜赫瑪家的窗子不是上帝打開的,是他們自己用超乎常人的毅力自己推開的。
娜赫瑪、馬諾哈爾夫婦沒有自暴自棄,他們消沉了一段時間之后,夫妻二人十指相扣、無聲交流著,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和不屈,就這樣他們不離不棄,相互扶持,打開了通向新生活的大門。
30年如一日,馬諾哈爾親力親為,當了妻子的護工和“保姆”。從生活中的每個細節甚至把她從汽車里抬出來時輪椅應該傾斜的角度,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他經常開玩笑地說,自己應該拿“巧手”獎,因為在他看不到臺階、甚至看不到輪椅,完全憑感覺的情況下,可以推輪椅上樓梯,他為自己的絕活自豪不已。
娜赫瑪也沒有靜下來享受丈夫的照顧,她在家里為學生開設了英語口語課,并編寫兒童讀物。她參加了好幾個婦女組織,并為數家慈善公司籌款。她不間斷地接受治療,身體機能在她頑強的毅力下有所恢復,她甚至漸漸學會了用肩膀肌肉寫字。
馬諾哈爾曾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綠泉年華》,書中,他用深情而質樸的文字記錄了在自己眼中色彩紛呈的歲月。
最震撼人心的大概是其中一幅精致的鋼筆插圖。這幅圖片是他自己所畫。他沒有顏色感知能力,而且視力也近乎為零,只能看到常人通過針孔看到的一點點東西。為了親自完成這幅作品,工作時,他用特殊的眼藥水擴大瞳孔,使用超強的光線和特殊的放大鏡,戴著手套(因為強光會使他出汗,汗水滴下會臟了畫面)。就這樣,他靠著嫻熟的技巧、精準的記憶力和遠遠超出常人的毅力,完美地完成了這幅畫。畫雖小、意蘊長。
現在,每一年他們都一起制作明信片。娜赫瑪負責寫文字,馬諾哈爾負責作圖,她為他畫的雕塑、街道或者自然景色作注解。他們把出手明信片的收入所得全部捐獻給了慈善機構。
就這樣,在別人眼中暗淡無光的生命中,他們沒有屈服命運,而是盡己所能享受生活的點滴。他們一起感受雨雪風霜、享受清風陽光,作畫、聽音樂、吃美食、招待朋友,享受與命運抗爭所帶來的清涼舒爽。
馬諾哈爾夫婦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力量——命運發牌,但最終玩牌的卻是你自己。
這種精神會讓你把命運強加的疼痛和悲傷拋在腦后,力所能及地綻放生命中的光彩。只要能夠擁有這種力量,無論厄運的風暴把生命之舟吹到什么樣的荒島,都能以主人的姿態上岸。
就如那句流傳甚廣的話:“我們是盲人,正常人看我們會不順眼,所以,哪怕我們自己不能看見,也一定要活得好看。我的眼前沒有光,但我要在你的眼睛里活得好看。”
所以,你不妨就從今天開始,停止抱怨自己的命運,把注意力放在未來。你是怎樣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為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