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超級自控力:不做習慣的奴隸
- 申小娜
- 4890字
- 2015-12-28 11:46:35
我越來越相信這個偶然發現的詞句的力量!通過改變日常的使用詞匯,我正在改變我的情緒感受,我把這些詞稱為“轉換詞匯”。后來,我又逐漸嘗試了其他字眼,發現它們也都具有使人平靜的功效。
那么字眼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我們是通過五大感官把周圍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等各種現象輸入到腦中的,然后經過感官的“詮釋”,這些現象轉化為內心的種種感受。不過這些需要分類歸納,那么我們是如何得知圖像、聲音等種種現象的意義的呢?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給它們貼上標簽,這就是我們說的“字眼”。
這里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我們通過五大感官來傾注各種感受,這時候,字眼就是一個個的“模子”,而感受就是要“澆鑄的液體”。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快速下決定,而不在可用的字眼中尋找更為合適的“模子”,更糟糕的是還經常把感受倒進消極頹廢的“模子”里。所以,當我們動不動“憤怒”、“失望”、“倒霉”和“不安”等字眼掛在嘴邊時,實際情況也許并非糟糕,但是如此一來,這些似乎還真的成了自己真正的遭遇,結果“小事一樁”成了“天塌下來”。
詞語是我們詮釋世界時最重要的媒介,貼上什么標簽,神經系統就會產生相應的感受。一個人選擇了他的日常用語,其實也就是選擇了一種情緒模式。這也就是說,詞語催生了你的情緒反應。你決定用什么樣的詞語就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你也許很疑惑,難道只要把日常使用的字眼更換一下就能大大改變情緒嗎?如果你不相信,那就不妨試一試。
改變你的用詞習慣
找一張干凈的白紙,寫下8個會使你產生負面情緒的詞,然后再從字典中找到8個新的情緒相對弱化的詞語,譬如:
(1)討厭——不喜歡
(2)愚蠢——不足
(3)滾開——你走吧
(4)驚慌——不適
(5)壓抑——透透氣
(6)侮辱——誤解
(7)倒霉——有挑戰
(8)神經病——精力旺盛
用你的自控力調整術把這些詞語運用到生活當中。你會發現如果能夠在連續4周這樣有意識的改變,你就可以打破你的舊有的情緒模式。
自控專家辣評
試試看,如果把“我需要改變”,換成“我需要進步”,這就暗示了自己是會越變越好的,自然就樂觀了起來。
所以說話其實需要字字琢磨,只要改變你的負面口頭禪,換成正面積極的字眼,你就會立刻感到積極樂觀起來。
捕捉你的情緒訊號
有些人為了躲避情緒,會轉而求助于那些更強烈乃至錯誤的東西,他們可能吸毒、酗酒、暴食、賭博等。他們陷入失望中,為了避免“傷害”所愛之人(或者被人所傷害),他們鎮壓了自己所有的情緒,變成了一個機器人,最終斷絕了他跟外界的聯系,并最終傷害了他所愛之人。
在我看來,處理情緒的方法有三種,只是眾人采用的有所不同而已。
(1)逃避。沒有人不希望避開痛苦。很多人想盡辦法逃避自己所恐懼的情緒,更糟的是有些人竟矯枉過正,譬如說有人害怕被拒絕,就極力避開可能導致被拒絕的情況:逃避人際交往,不敢接受有挑戰性的工作。如果這樣,那就掉進了大陷阱中,他們短期內避開了失望的可能,然而同時也失去了獲得關懷和信任的機會,而這些很可能正是他們所期望的。沒有人能夠避開挫折,一味逃避不是辦法,從中挖掘積極的意義才是正道。
(2)否認。這是另外一種處理不良情緒的方式。通常大家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情緒糟糕,就會嘴硬:“我不覺得很糟。”同時,心中那股惶恐的情緒卻使他一直念叨自己為什么就那么“衰”:為什么老有人愛占自己的便宜?為什么自己盡力了,結果卻很糟糕?為什么自己總是遇到倒霉事?總而言之,他們就是不改變自己的執念,“執著”地朝著負面的方向思考。對于遭遇不幸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如果一味地加以隱瞞,這不但于事無補,反而會讓痛苦變本加厲。如果不及時處理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影響,情況就不會好轉,很可能負面情緒會愈發厲害,逼得你最后一事無成。因此否認不是處理負面情緒的好方法,而應該去了解它們,并積極加以解決——你將在本章中學到相關方法。
(3)屈服。很多人容易屈服于痛苦的情緒,甚至完全放棄抵抗,任由其蹂躪。他們根本就沒想過要從中尋找積極的一面,反而一味地強調其威力,成為懦夫。他們甚至言之鑿鑿:“不要以為你能應付,告訴你,它的難度不是你能想象得到的。”這好像成為炫耀的資本,好像自己是在遭遇別人從沒有經歷過的困難。一個人如果經常這樣,那可真是要命,如果不能盡早脫離這個陷阱,那么他的人生必然如他自己所想的那樣潦倒不堪。其實,處理痛苦情緒最有效且最健康的方法,就是要發掘它積極的一面。
面對負面情緒,如果你一味逃避、否認、屈服,就可能會錯失其中潛藏著的無價機會,錯過其中的諸多訊息,失去對人生的控制,進而陷入到重重危機當中。
從情緒中捕捉新的行動訊號
要想控制好情緒,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一切情緒都得以積極運用”,從情緒中捕捉新的行動訊號,或者說是讀懂這種情緒所帶來的正面訊息,那么你就能得心應手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譬如說,當你在人際交往中感到沮喪或者自尊心受挫的時候,這實際上是在告訴你必須改變溝通技巧了。
當你總是手足無措的時候,它在告訴你需要改變原來的做法,或者是你需要在某一領域進行強化,讓自己更有控制感。
當你因為努力得不到回報而產生挫折感的時候,它其實是在告訴你要達成目標需要另辟蹊徑了。
當你感到害怕時,是因為對可能發生的事尚未做好準備。它旨在提醒你要去好好準備一下了。
當你覺得很氣憤時,多半是因為有人觸犯了你一直堅守的原則和標準,可能是你自己跟自己斗氣,責怪自己未能堅守原則。情緒的訊號告訴你,有可能你完全誤解了別人。別人有可能是無心地違反了你的原則和標準,也有可能他根本不知道你的意愿。
自控專家辣評
當你改變對情緒的慣有看法,熟悉了各個訊號及其包含的訊息,學會了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合理地運用這些情緒訊號,它們不再是你的敵人,不再是身體的控制者,也不是理智的干擾者,而是你行動的訊號,指引你走出情緒低谷。
掌控情緒的六個步驟
情緒中有消極和積極,如何打破消極,脫離困境,走向積極呢?下面和你分享一個簡單的四步法。
第一步,確認你的真正感受
在情緒低落的時候 ,有很多人其實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感受,他們“遭受”了那些負面的情緒和感受的不斷折磨。其實只要后退一步,問問自己:“此刻我的真正感受是什么?”如果你的第一直覺是“我很憤怒”,那就再問問自己:“我真的憤怒嗎?還是其他什么情緒?也許我只是覺得有點難過,或者是覺得有些損失。”要知道,難過、受損跟憤怒是不一樣的。花點時間,了解清楚自己真正的感受只是這些的話,那么它們對你的影響就不會像憤怒那么強烈了,處理事情也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譬如,你心里想:“剛剛我覺得我被拋棄了。”你就得問問自己:“是我覺得被拋棄了呢,還是我愛的那個人讓我有被拒絕的感覺?是我覺得被拋棄了呢,還是我覺得失望?”不要忘記,轉換詞匯的力量足以降低你的情緒強度。還有,如果你界定了自己真正的感受,你就能降低負面情感的強度,這能讓你更容易從情緒中獲益。
第二步,肯定情緒的功效,它能帶給你支持的力量
萬萬不可“扭曲”情緒。一旦有了“這是錯誤的”這樣的預設立場,你不但無法認清自己,而且更難以和他人溝通。幸好人的腦子一般也不是那么冥頑不化,當一套方法行不通時,大腦就會傳遞一個信息,告訴我們有些地方必須加以改變,這可能是認知方面的,也可能是行為方面的。如果我們相信情緒的益處,那么即使一時間未能完全理解它,它也會給我們帶來積極的改變,走出內心的泥淖,順利找出解決之道。一味地壓抑情緒,非但不會減輕它的負面影響,反而會變本加厲。要像對待小孩一樣重視、欣賞每種情緒,你就會發現那些情緒能夠立刻“寧靜”下來。
第三步,注意情緒所帶來的訊息
還記得改變情緒所產生的力量嗎?當你真的為某種情緒困擾時,要想擺脫它,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重新認識情緒的含義,以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防止重蹈覆轍。日后某種情緒上涌時,你要好好探究,去看看這個情緒帶給你的是什么,當時你該采取什么行動才能扭轉局面。
如果你覺得孤單,那就問問自己:“我真的孤單嗎?這會不會是我的錯覺?其實我有不少朋友的,如果我投之以桃,他們是不是也會報之以李呢?這種孤單的感覺是否在傳遞一個信息——我應該加強跟朋友們的聯系呢?”
下面四個問題有助于幫你改變情緒:
“到底我真正的感覺是什么?”
“如果不想這樣繼續下去,那該怎么辦呢?”
“這個情況我該如何處理?”
“從中我有何獲益?”
只要對情緒有正確的認識,你就能長期獲益無窮。
第四步,信心滿滿
確信自己可以立刻掌控情緒。掌控情緒最有效便捷、最簡單快速的方法便是汲取過去相似的經驗。如果過去已然成功,現在又有何難?綜合過去的成功經驗,加上新的認識,你定能制定恰當的策略。
如果現在你正處于某種情緒中,那么靜下心來,回想過去類似的情形和你所采取的積極措施,以此為鑒,寫下當時的行動,看看哪些可以立刻改變你的感受。你能為此提供什么支持?你改變了自己的意念了嗎?你對自己提問了嗎?你的認知呢?采取新行動了嗎?只要你有信心,就遵循過去的做法,必然會獲得成功。如果你覺得沮喪,而過去你曾順利消除了這種情緒,那么好好想想當時你做了什么。是出去跑了一趟?還是找朋友煲一番電話粥?如果那次的方法有效,現在不妨再加嘗試,效果定然不會遜于之前。
要相信,你不但能掌控今天,亦能掌握未來。
想要盡早掌握好情緒,就要有個好計劃。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記住過去的成功案例,讓過程銘刻于腦海中,并想象當時的行動訊號再次出現,看看、聽聽、想想你當時的處理方式。如此反復幾次,你的腦海中就會建立相關的神經鏈,以后處理相類似的情形就能得心應手。此外,再寫下三四種其他的方法,包括:行動訊號出現時改變自己的認知,表達感受和需求時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以及改變相應的行動。
第六步,振奮心情,拿出行動。
你已經完成了前五步——確認感受、肯定情緒、注意訊息、汲取經驗、加以練習。現在就是最后一步了——振奮心情,采取行動!振奮,是要讓自己好好控制情緒;而行動,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掌控能力。可別讓自己產生有力使不出的感覺。
現在你已經熟悉了這六個簡單的步驟,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你差不多就能掌控好自己的認知和行動了。
通過這六個簡單的步驟,你就能很好地掌握你生命中的任何一種情緒。如果你在不停處理相同的情緒,這六個步驟就能幫你檢查你的模式,并且如有必要,可以在短期內加以改變。一開始時可能有點困難,但是就像學習其他新事物一樣,只要你勤加練習,就會越來越順手。過去你認為是情緒的“地雷區”,不敢有絲毫差池,如今你就有了探測儀,行動起來就會篤定自如。
自控專家辣評
只要你對這六大步驟善加運用,一旦行動訊號發出,你就能很快發現并能迅速處理情緒了。值得提醒的是,處理情緒的最佳時機便是它萌芽之際,一旦等到它讓你困擾不堪時,你就需要更強大的自控力去調節。
把注意力放在方法上
我們要克服內心的恐懼,控制好意念;要打破舊有的模式,不要只盯著問題的表面,要把眼光和精力放在解決辦法上,好好享受過程,這樣才能得到持久的快樂。
我們周圍很多人都曾經陷入沮喪和憤怒的情緒中,似乎渾身都是毛病,把事情想得特別糟糕,包括我們自己。阿Q方法雖然幫助我消除了暫時的痛苦,但是無法讓我們得到持久的情緒自控。
為什么人們會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沮喪、憤怒、傷心、焦慮等種種破壞性的心理反應所控制呢?也許你不相信這個事實——因為人們總是把意念集中在那些糟糕的設想中——盡管我們并不想這樣,也是為了絞盡腦汁想解決的辦法。事實上,人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不想讓花園中的毒草莓生根發芽”這一念頭上,我們的這一想法偏偏就會產生諸多的“毒草莓”,產生出更多的焦慮、不安和恐懼。
讓我們看這樣的情景:
一個人患了嚴重的失眠癥,他試圖通過強迫自己入睡,然而他越是努力,越是無法入眠。
一個人剛開始學會開車,手緊緊地握著方向盤。突然,你看見路上有個大水坑,你試著繞開它,但是,你偏偏直愣愣地掉了進去。
有一些酗酒的人想戒酒,他們深深知道酗酒帶來的危害,也真心實意地想戒掉,但是他們無法抗拒地被驅使著去喝酒。
這些人都很努力地使自己改變,但是去無法控制事態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情緒也一樣,你越是想馬上解決掉那些負面的情緒,那些負面的情緒卻像狗皮膏藥一樣緊緊地粘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