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生如浮云,做最好的你(6)
- 北大人生哲學(xué)課
- 龍春華
- 4976字
- 2015-12-28 11:49:49
他頭發(fā)蓬亂,臉龐瘦削,不合身的外套里面好像塞了些東西。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小偷。埃德蒙先生用結(jié)實的身軀擋在了門口。就在這時,埃德蒙先生看見少年的眼睛里充滿了惶恐、膽怯和絕望。那是一種非常熟悉的眼神。剎那間,讓埃德蒙先生想起了往事……憤怒的表情頓時被微笑所代替。
埃德蒙先生于是問道:“你是丹尼爾先生的外甥瓊嗎?我是他的管家。前兩天,丹尼爾先生說你要來,沒想到你來得這么快!”
那個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應(yīng)說:“我舅舅出門了嗎?我想先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待會兒再回來。”
埃德蒙先生點點頭,然后問那位正準(zhǔn)備將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歡拉小提琴嗎?”
“是的,但拉得不好。”少年低著頭回答。
“那為什么不拿著小提琴去練習(xí)一下,我想丹尼爾先生一定很高興聽到你的琴聲。”他語氣平緩地說。少年抬起頭來,疑惑地望了他一眼,但還是拿起了小提琴。
臨出客廳時,少年突然看見墻上掛著一張埃德蒙先生在歌德大劇院演出的巨幅彩照,他的身體猛然抖了一下,然后頭也不回地跑遠(yuǎn)了。埃德蒙先生確信那位少年已經(jīng)明白是怎么回事,因為沒有哪一位主人會用管家的照片來裝飾客廳。
那天黃昏,埃德蒙太太回到家,很快就察覺到異常,她便忍不住問道:“親愛的,你心愛的小提琴壞了嗎?”
埃德蒙先生緩緩地說道:“哦,沒有,我把它送人了。”
“送人?怎么可能!你把它當(dāng)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埃德蒙太太有些不相信。
“親愛的,你說得沒錯。但如果它能夠拯救一個迷途的靈魂,我情愿這樣做。”埃德蒙先生看見妻子并不明白他說的話,就將事情的經(jīng)過告訴了妻子,然后他問道,“你覺得這么做有什么不對嗎?”
妻子緩緩地說道:“你是對的,我真希望能對這個孩子有所幫助。”
3年后,在一次音樂大賽中,埃德蒙先生應(yīng)邀擔(dān)任決賽評委。在這次決賽中,一位叫里特的小提琴選手憑借雄厚的實力奪得了第一名!評判時,他一直覺得里特那張面容特別熟悉,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見過。
頒獎大會結(jié)束后,里特拿著一個小提琴匣子跑到埃德蒙先生的面前,紅著臉龐問道:“埃德蒙先生,您還認(rèn)識我嗎?”
埃德蒙先生搖搖頭。
“您曾經(jīng)送過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著,直到有了今天!”里特?zé)釡I盈眶地說,“那時候,幾乎每一個人都把我當(dāng)成垃圾,我也以為自己徹底完了,但是您讓我在貧窮和苦難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變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無愧地將這把小提琴還給您了……”
里特含淚打開琴匣,埃德蒙先生一眼瞥見自己的那把阿馬提小提琴正靜靜地躺在里面。他走上前緊緊地?fù)ё×死锾兀?年前的那一幕頓時重現(xiàn)在埃德蒙先生的眼前,原來他就是“丹尼爾先生的外甥瓊”!埃德蒙先生眼睛濕潤了,少年沒有讓他失望。
埃德蒙先生正是用一顆包容之心寬恕了小男孩的“偷盜”行為,小男孩才能迷途知返,心中重新燃起改變逆境的熊熊烈火,最后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就是寬恕的力量。假如當(dāng)初埃德蒙先生沒有包容小男孩的行為,狠心地將他抓起來,那么一個音樂人才將被徹底地毀滅。這樣的結(jié)局不管是對小男孩里特還是對埃德蒙先生來說,都沒有任何好處。
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要有包容之心,不僅要包容他人的過錯,而且還要包容自己的過失。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笑對人生吧!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別人就是等于寬容自己。
人生哲理諍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處世方法,如果你一味地揪住別人的短處不放,那么你永遠(yuǎn)也不會與之相處融洽。反之,還會激化矛盾,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在與人相處時,我們只有包容他人的不足,贊賞他人的優(yōu)點,我們才能真正地與之友好交往。
3.牢記他人的恩澤,擁有一顆感恩心
我早年從北師大剛畢業(yè),經(jīng)馮友蘭先生和金岳霖先生推薦,到清華當(dāng)助教。這是很幸運的事。這也是我一生學(xué)術(shù)生涯的開始。所以,我很感謝馮先生和金先生。
——張岱年
有一句話說:“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是的,感恩是一種寬容和豁達(dá),是一種偉大的情操。我們只有懷有感恩的心,我們才能讓快樂相隨,才會生活得更加美好。為了將大家的感恩之心發(fā)揚光大,人們便發(fā)明了“感恩節(jié)”,下面這個故事就是感恩節(jié)的由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1620年,一群飽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船去北美新大陸尋求宗教自由。路途艱辛而又遙遠(yuǎn),他們在海上顛簸折騰了整整兩個月之后,終于在酷寒的十一月,到達(dá)了現(xiàn)在的馬薩諸塞州的普里茅斯。
當(dāng)時,那里的天氣十分寒冷。清教徒剛?cè)ツ抢铮譀]有糧食可吃。因此,他們大多數(shù)都死于饑餓和傳染病。幸存下來的人們生活十分艱辛,他們在第一個春季開始播種。為了生存下來,整個夏天他們都在祈禱上帝保佑并熱切地盼望著豐收的到來,因為他們深知秋天的收獲決定了他們的生死存亡。
也許上帝也聽到了他們的祈禱聲,那年秋天,莊稼獲得了大豐收。大家非常感激上帝的恩賜,便決定要選一個日子來永遠(yuǎn)紀(jì)念。感恩節(jié)由此而來。
上面的故事便是感恩節(jié)的由來,當(dāng)?shù)氐娜藗冇米约旱姆绞接肋h(yuǎn)地感激上帝的恩賜。這便是一種感恩的心理。
有一句話說:“一定要忘記的是你對他人的好處,一定要記住的是他人對你的幫助。”我們只有時常對別人的幫助心存感激,才能讓自己的心靈時時感受到溫暖和鼓勵,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別人。下面就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子為了積攢學(xué)費,便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然而,上天并沒有眷顧他,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幾乎沒有一個人買他的商品。傍晚時分,他疲憊萬分,感到饑餓難耐,幾乎想放棄一切。
在這種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這個男孩子敲開了一戶家庭的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
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和著眼淚把這杯牛奶喝了下去,重新對人生鼓起了勇氣。在他的不斷努力下,許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yán)重的婦女被轉(zhuǎn)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yī)院。這位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shù),救了她一命。無意中,這位大夫發(fā)現(xiàn)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于是,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么。
當(dāng)一直為昂貴的手術(shù)費發(fā)愁的婦女硬著頭皮去辦理出院手續(xù)時,竟意外地發(fā)現(xiàn)手術(shù)費用單上寫著七個字:手術(shù)費——一杯牛奶。
故事中的男孩子就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許多年后,在自己有能力回報他人時,將自己的感激之情回報給那位美麗的女子。有一句話說:“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所以,我們應(yīng)該時常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生活,坦然接受命運的挑戰(zhàn),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坎坷,那么我們就會在“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時,體會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感謝傷害你的人吧,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感謝中傷你的人吧,因為他砥礪了你的人格;感謝欺騙你的人吧,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謝鞭打你的人吧,因為他激發(fā)了你的斗志;感謝遺棄你的人吧,因為他教導(dǎo)你應(yīng)該獨立;感謝絆倒你的人吧,因為他強勁了你的雙腿;感謝斥責(zé)你的人吧,因為他提醒了你的缺點。所以,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吧!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是道義上的凈化劑,是事業(yè)上的原動力和內(nèi)驅(qū)力;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是平凡生活中的小小期待,是人生奮斗的遠(yuǎn)大目標(biāo);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是生命之舟的原動力,是補充能源的加油站……
中華民族向來是一個重視人情的民族,大家在家里重視親情,夫妻之間重視愛情,而對于那些沒有家庭維系的人來說,我們注重的則是恩情。
所以,不管是對親人、朋友,還是同事,只要是給了我們恩惠的人,我們都應(yīng)該懷有感恩的心理。我們的生命、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天享受著的空氣陽光水源,都應(yīng)該在我們的感恩之列。
如果人與人之間一旦有了恩情,就仿佛一雙雙無形的手在呵護著我們彼此,那么整個社會就會被溫暖與情誼包裹起來,成為有愛的天堂。
人生哲理諍言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是的,如果你感恩生活,那么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如果你不感恩生活,只知道一味地埋怨,那么終將一事無成,淪落成憤世嫉俗!
4.貪婪猶如鴉片,讓你欲罷不能
太貪容易,太膚淺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朱光潛
朱光潛曾擔(dān)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中國美學(xué)家、文藝?yán)碚摷摇⒔逃摇⒎g家。
法國杰出的啟蒙哲學(xué)家盧梭認(rèn)為現(xiàn)代人物欲太盛,他說:“10歲被點心、20歲被戀人、30歲被快樂、40歲被野心、50歲被貪婪所俘虜。人到什么時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
是的,很多人都被貪婪吞噬了心智,他們一心想填滿內(nèi)心的不滿。可是,他們越是努力,就越填不滿,而越想要填滿。最終使心境失去了平靜,生活失去了平和,整個人生長河就像老式座鐘上的鐘擺,永遠(yuǎn)不得安寧地在兩極情緒間起落掙扎。
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欲望。除了生存以外,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fā)展和實現(xiàn)自我的動力。可是,欲望是無止境的,如果一個人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任它隨心所欲,在行走時,就會因為身背重負(fù)而寸步難行。
托爾斯泰說:“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這句話不僅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還是人生寶貴經(jīng)驗的寫照。有一則寓言也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同樣的道理。
從前,有個特別貪財?shù)膰酢S幸惶欤裾f:“請教給我點金術(shù),讓我伸手所能摸到的都變成金子,我要使我的王宮到處都金碧輝煌。”
神說:“好吧。”
因此,第二天,國王剛一起床,他伸手摸到的衣服就變成了金子,他高興得不得了。然后他吃早餐,伸手摸到的牛奶、面包都變成了金子,他這時覺得有點不舒服了,因為這樣他就吃不成早餐,得餓肚子了。他每天上午都要去王宮里的大花園散步,當(dāng)他走進花園時,看到一朵紅玫瑰開放得非常嬌艷,他情不自禁地上前撫摸了一下,玫瑰立刻也變成了金子,他感到有點遺憾。
這一天,他只要一伸手,所觸摸的任何物品都變成金子了。后來,他越來越恐懼,嚇得不敢再伸手了,他已經(jīng)餓了一天了。到了晚上,他最喜歡的小女兒來拜見他,他拼命地喊著不讓女兒過來,可是天真活潑的女兒仍然像往常一樣徑直地跑到父親身邊,伸出雙臂來擁抱他,結(jié)果女兒變成了一尊金像。
這時,國王大哭起來,他再也不想要這個點金術(shù)了,他跑到神那里,向神祈求道:“神啊,請寬恕我吧,我再也不貪戀金子了,請你把我心愛的女兒還給我吧!”
神說:“那好吧,你去河里把你的手洗干凈。”
國王馬上跑到河邊拼命地搓洗雙手,然后去擁抱心愛的女兒,這時,女兒又變回了天真活潑的模樣。
“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婪的國王,因為貪,他嘗到了窮得就只剩下金子的滋味。他所及之處全都變成了金燦燦的一片,就連自己的親人都變成了金的。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可怕。因為他雖得到了財,卻將要失去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些東西。
古往今來,被難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貪婪者,多得不計其數(shù)。可以說,一個“貪”字讓人們吃盡了苦頭,為了貪求財富、名聲、美色……往往蒙蔽了自己的良知與智慧,做出種種惡事,最終為自己的貪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人之求利,人之常情,但君子愛財,亦應(yīng)取之有道。如果我們無視社會法律、規(guī)則、道德,一味地貪婪豪取,那結(jié)果必定會連自己想得到的那份都得不到了,而且最后還會背上被人唾棄的罵名。
從前,有一個專做老紅木家具生意的古董商。一次,他在一處偏僻的小山村里,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十分珍貴的老式紅木舊柜子。他驚喜萬分,但過后不久,古董商開始動了心思。
他先是與柜子的主人閑扯聊天,然后又假裝在不經(jīng)意間小心翼翼地扯到了柜子上。隨后,開價500元人民幣準(zhǔn)備購買。
山里人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錢,他把古董商看得直發(fā)毛。最后,山里人同意了,古董商的一顆“怦怦”亂跳的心也穩(wěn)了下來。
但他馬上又開始后悔了。原來,當(dāng)他看到山里人這么爽快地答應(yīng)下來時,他就覺得自己吃虧了,并尋思道:“根本就不應(yīng)該出500元,也許300元足夠了。”但是,已經(jīng)說好了的事,也不能反悔,不然就會被對方看出破綻。于是,古董商不死心地圍著房前屋后細(xì)細(xì)琢磨。
真巧,居然找到了一把臟兮兮的紅木椅子!他對主人說:“這個柜子實在太破了,拿回去也修不好,只能當(dāng)柴火燒。”
山里人喃喃道:“要不,你就別要了。”
古董商非常大度地一揮手:“說出的話,怎能隨便咽回去?這樣吧,你干脆把那把椅子也送給我算了。”
山里人本來就有些自感慚愧,聽他這樣說,當(dāng)然感激地連忙點頭答應(yīng)。
古董商笑道:“那我明天早上再來取這些柴火吧。”
第二天一早,當(dāng)古董商帶著車來裝運柜子和椅子時,他看到門前堆著一堆柴火。山里人走出來說:“你大老遠(yuǎn)的來一趟不容易,我已經(jīng)替你把柴火劈好了。”
“后來呢?”有人問古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