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處世:萬法圓融,方圓相濟走天下(2)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從社會人際關系學的角度講,人都處在兩個層面的社會關系之中:一是每一個人都歸屬于一定的民族、階級或黨派,生活在一定的國度,處于人際間的宏觀關系之中;二是每一個人都有親屬、同事、上下級和業務聯系等關系,處于人際間的微觀關系中。每個人總是要同時以“宏觀身份”和“微觀身份”,來對待和處理人際間的各種關系。不管是國家同國家之間的沖突與聯合,階級同階級之間的抗爭與妥協,還是個人同集體的對立與協調;不管是人們痛苦的離別,還是快樂的團聚;是深深的思念,還是暗暗的詛咒;是善意的勸告,還是惡意的挑撥;是殘酷的爭斗,還是友好的合作;是虛偽的應對,還是真誠的共處;是冷漠的相待,還是熱情的交往……所有這些,都在人際間發生、發展、變化。也正是這些人際間的悲歡離合,冷暖親疏,才構造了紛繁復雜的社會。

每個人離真正的成功都差一步,卻需要窮極一生去“修行”。

“財富只是表象,思想才是根基;財富也是陷阱,經歷才是資本;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再孝治天下。我所追尋的一直是探索與超越自我,實現自身的平衡,從中帶來永恒積極的心態。”

即使現在擁有成功、擁有財富,我依然如此看待自己的人生。一直以來在我心中有一個縈繞心頭的夙愿——完成“我的祖國·宏愿”工程。

伴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我作出了一個決定:從2012年開始,上海金業集團將每一年在一個省區捐建一所希望小學。我希望用這種方法讓更多的企業家更早意識到企業家的作用就是“從無做到有,從有做到無”的最高境界。上海金業在發展初期就把企業的發展與關心社會、關心時代、關心人類緊密聯系。過去幾年就是如此,所以我們有理由自豪。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集團先后攜手中華兒慈會推出上金寶業務、聯手西南財大成立實習基地與上海金業獎學金計劃、啟動四川安岳貧困生助學行動,每年拿出20萬元定向幫助有志貧困生完成學業,以“上海金業增愛專項基金”的名義捐款30萬元支持四川省安岳縣“天馬鄉聚寶村12社道路建設”項目,結合建黨90周年活動,開展井岡山紅色旅游并拜訪慰問當地敬老院老紅軍,追憶革命傳統與老戰士齊唱紅歌等活動。

此外,通過籌建金業慈善基金會(簡稱“金慈會”),發起國內企業首家佛學俱樂部——“上海金業佛學俱樂部”開展“日行一善、商而好禮”的愛心教育與慈善義舉。在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上探索屬于上海金業自身企業文化發展道路。實踐中,我們更加意識到,思考發軔于腳下,更在心,見于行。

“善緣、智慧、心態”,從財商到佛商,我一直追求的就是這種“大徹大悟大愛”的境界。

確定自己的角色就是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給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定位。

卡耐基曾經這樣總結自己的教訓:當我由密蘇里州的鄉下到紐約去的時候,我進了美國戲劇學院,希望能做一個演員。我當時有一個自以為非常聰明的想法——一條到達成功的捷徑,這個想法非常之簡單,非常之完美,所以我不懂得為什么成千上萬富有野心的人居然沒有發現這一點。這個想法是這樣的——我要去學當年那些有名的演員怎樣演戲,學會他們的優點,然后把每一個人的長處學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集所有優點于一身的名演員。多么愚蠢!多么荒謬!我居然浪費了很多時間去模仿別人,最后終于明白,我一定得維持本色,我不可能變成任何人。

這次痛苦的經驗,應該能教給我長久難忘的一課才對,可是其實不然。我并沒有學乖,我太笨了,希望那是所有關于公開演說的書本中最好的一本。在寫那本書的時候,我又有了和以前演戲時一樣的笨想法。我打算把很多其他作者的觀念,都“借”過來放在那本書里,使那一本書能包羅萬象。于是我去買了十幾本有關公開演說的書,花了一年時間把它們的概念寫進我的書里,可是最后我再一次地發現我又做了一件傻事——這種把別人的觀念整個湊在一起而寫成的東西非常做作,非常沉悶,沒有一個人能夠看得下去。所以我把一年的心血都丟進了廢紙簍里,整個兒地從新開始。這一回我對自己說,“你一定得維持你自己的本色,不論你的錯誤有多少,能力多么地有限,你都不可能變成別人”。于是我不再試著做其他所有人的綜合體,而是卷起我的袖子來,做了我最先就該做的那件事——我寫了一本關于公開演說的教科書,完全以我自己的經驗、觀察,以一個演說家和一個演說教師的身份來寫。

卡耐基取得了成功,是因為他終于明確了他自己的社會角色,從他自己的角度來從事社會活動。

人對自己角色的確定,一方面是自我評價,一方面是他人的評價,同時也是由社會分工確定的。所以,人的社會角色也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每個人都要根據角色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夠在社交中受到歡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現在有些人在臺上的時候,很得意,一旦下了臺,就灰溜溜地不知所為。相反,有些人自以為很能干卻得不到領導的賞識,整天牢騷滿腹,一生就在這種牢騷中度過。這些人都是不能正確面對自己的社會角色,難以做到方圓做人,難以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當然也難以圓滿去做事了。

其實,人對自己角色的認同,就能使人保持一個平常的心態,在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與周圍的人建立友好的關系。

方圓智慧

當今社會,做成一件事大多需要與人合作完成。在合作共事中,有時即使對方錯了,請注意一定不要表現出來你的輕蔑態度。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在雅典一再地告誡他的門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無所知。”

給他人留面子,自己就有面子

在社交過程中,人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雖然不要求你去喜歡他們中的每個人,但至少也應學會給他人留面子。你給他留面子,他也同樣會投桃報李給足你面子。所以說,要想自己有面子,就要給他人留足面子。

人,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說他錯了,他就會很惱火,反而更加固執己見。人,有時也會毫無根據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會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維護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有多么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

在一家著名的高級酒店里,一位客人吃完最后一道菜,順手就把精美的象牙筷子悄悄地插進了自己西裝內側的口袋里。恰巧這一幕被服務小姐看到了,她不動聲色地迎上前去,雙手捧著一只裝有精美象牙筷子的小盒子,對那位客人說:“先生,我發現你在用餐的時候,對本店的象牙筷子愛不釋手,非常感謝你對這種精美筷子的賞識。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經請示餐廳主管批準,授權我代表酒店,將這雙經過消毒的精美的象牙筷子送給你,并按照酒店的‘優惠價格’記在你的賬上,你看好嗎?”這位客人自然聽出了服務小姐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一番謝意后,說自己多喝了兩杯,頭腦有些發暈,誤將酒店的筷子插入了口袋。然后,客人借此下“臺階”,說:“既然這種筷子沒有消毒就不好用,那我就‘以舊換新’吧!”說完,取出內衣口袋里的筷子,恭恭敬敬地放回餐桌上。

其實,面子和尊嚴是一對很難分清的“雙胞胎”,在人們心中總有這樣一種感覺,面子即尊嚴,尊嚴也就是面子。所以,當你給了別人面子,那結果就會大不一樣。

李強家裝修房子,不得不到附近一家很清凈的小旅館去住幾天。但是這家小旅店的環境簡直是糟糕透了,晚上竟然會有老鼠竄來竄去,搞得李強一整個晚上也沒有睡好。

第二天一早,李強對打掃房間的女服務員說:“這間房里有老鼠,膽子很大,吵了我一夜。”

女服務員說:“這旅館怎么會有老鼠?而且所有的房間都剛剛清理過。”李強下樓時對電梯司機說:“你們的女服務員倒真忠心。我告訴她昨天晚上有只老鼠吵了我一夜。她說那是我的幻覺。”

電梯司機說:“她說得對,這里絕對沒有老鼠!”

李強的話一定被他們傳開了。柜臺服務員和門衛在李強走過時都用怪異的眼光看他:此人只帶一瓶酒來住旅館,偏又在絕對不會有老鼠的旅館里看見了老鼠!

第二天晚上,那只小老鼠又出來了,照舊跳來跳去,活動一番。李強決定采取行動。

第三天早晨,李強到店里買了只老鼠籠和一包咸肉。他把這兩件東西包好,偷偷帶進旅館,不讓當時值班的員工看見。第四天早上他起身時,看到老鼠在籠里,既是活的,又沒有受傷。李強不準備對任何人說什么。只打算把它連籠子提到樓下,放在柜臺上,證明自己不是無中生有地瞎說。

但在準備走出房門時,他忽然想到:“慢著!我這樣做,豈不是太無聊,而且很討厭?是的!我所要做的是爽爽快快地證明在這個所謂絕對沒有老鼠的旅館里確實有只老鼠,從而一舉消滅它。我這樣做,是自貶身價,使我成為一個不惜以任何手段證明我沒有錯的器量狹窄、迂腐無聊的人……”

想到這兒,李強趕快輕輕走回房間,把老鼠放出,讓它從窗外寬闊的窗臺跑到鄰屋的屋頂上去。

半小時后,他下樓退掉房間,離開旅館。出門時把空老鼠籠遞給侍者。這時大廳中的人都向李強微笑點頭,看著他推門而去。

人就是這樣,都愛面子,你給別人面子就相當于承認別人比自己尊貴,比自己有面子,他一旦領了情,日后也一定會對你做出相應的回報。可以說,這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規則。反過來,一個蔑視的眼神,一種不滿的腔調,一個不耐煩的手勢,都有可能造成極為不利的后果。而且永遠都不要說這樣的話:“看著吧!你會知道誰對誰錯的。”這和直接說我比你聰明差不多。這樣說,實際上就是在挑戰,在你還沒有開始證明對方的錯誤之前,他已經準備要與你一爭高下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很沒有面子。與其這樣,我們為什么要給自己增加困難呢?為什么不肯把自己的面子扯下來奉送給對方呢?

方圓智慧

在社會上,我們的行為處世都要懂得以圓補方,尤其是在一些小事情上,即使自己對了也千萬不要急著證明給別人看,甚至是指責他人,這才是一種善于生存的智慧,一種做人、做事的高明境界。

做事認真,處世不較真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太認真了,就會對什么都看不慣,連一個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會隔絕開。

無論從事什么工作,認真是前提。只有認真去做,才能保證工作的質量和進度。但是,做人卻不能夠太認真,太認真了,就會斤斤計較,眼里就會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優點。

所以,做事和做人是不能用同一種態度的,人做好了,事情自然也好做。但是,怎樣做人卻是一門學問,甚至是一門用畢生精力也未必能勘破個中因果的大學問,多少不甘寂寞的人窮究原委,試圖領悟人生的真諦,塑造輝煌的人生。雖然人生的復雜性使人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的里洞明人生的全部內涵,但人們又能從局限的事件中獲得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比如:處世不能太較真便是其中一理,這正是有人活得瀟灑,有人活得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較真,認死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太認真了,就會對什么都看不慣,連一個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會隔絕開。鏡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鏡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巒;肉眼看著很干凈的東西,拿到顯微鏡下,滿目都是細菌。試想,如果我們“戴”著放大鏡、顯微鏡生活,恐怕連飯都不敢吃了;如果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恐怕那人也罪不容誅、無可救藥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與人相處就要互相諒解,經常以“難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能容人,你就會有許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揉不進半粒沙子,過分挑剔,什么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容不得別人,人家也會躲你遠遠的,最后你只能關起門來“稱孤道寡”,成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人。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種優秀的品質,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大多數人。他們胸懷豁達而不拘小節,大處著眼而不會鼠目寸光,并且從不斤斤計較,糾纏于非原則的瑣事,成大事、立大業,使自己成為不平凡的偉人。

不過,如果要一個人真正做到不與人計較,也不是簡單的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養、善解人意的思維方法,并且需要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和處理問題,多一些體諒和理解,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和諧、多一些友誼。比如,有些人一旦成為某一個部門的主管,便容不得下屬的缺點,動不動就拍桌子、罵人,使下屬畏之如虎,時間久了,必積怨成仇。想一想,沒有人是完美的,何必因為一點點毛病便與人生氣呢?可如若調換一下位置,挨訓的人也許就理解上司的急躁情緒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墨玉县| 和顺县| 郯城县| 五大连池市| 抚顺市| 绿春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天祝| 新邵县| 昌吉市| 同江市| 普格县| 石林| 永定县| 张掖市| 曲阜市| 海南省| 安庆市| 平湖市| 洛宁县| 长寿区| 鹤山市| 永昌县| 望谟县| 石屏县| 梅州市| 古田县| 忻州市| 彭水| 鹤庆县| 武定县| 信丰县| 宜黄县| 营口市| 岐山县| 新建县| 夏河县| 上蔡县| 冀州市|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