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 竇存
  • 胡式鈺
  • 4940字
  • 2015-11-27 18:08:08

醉心: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謂迷惑于神巫季咸之道

氣蓋:言氣象可蓋一切也。項王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季布列傳:布弟季心氣蓋關中,遇人恭謹,為任俠大司馬寮屬,名曰鄧遐,字應元,平南將軍之,子勇力絕人,氣蓋當世。東坡書孟德傳后:是人非有以勝虎,而氣已蓋之矣

體面,殆本司馬溫公請貢院逐路取人云「朝廷所差賦官,率皆兩制,三館之人,其所好尚,即成風俗。在京舉人追趨時好,易知體面。」

魁梧:留侯世家:魁梧奇偉梧去聲,即悟

按梧亦借讀平聲,陳子高詩:府中賢尹計魁梧。杜子美詩:魁梧秉質尊

嗾,慫慂也,隱假人泄其私忿也。如宋韓侂胄欲逐趙汝愚,嗾胡纮劾之;葉李上書詆賈似道,賈嗾林德夫告李泥金飾扁不法之類。然嗾實使犬,左傳宣二年:公使嗾夫獒焉。則任嗾者亦猶犬已。

抯,則加切,音渣,又上聲,同揸,取也,摶撮也墨子:抯格人之子女。方言:南楚之間,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抯。張平子西京賦:揸佛猬。

掐,音苦洽切,說文:爪刺也。玉篇:爪按也世說:顧雍以爪掐掌。魏程昱傳:邊人搯之。晉郭舒傳:搯鼻灸眉頭。顏氏家訓:搯摘供廚

攦音列,折也。莊子胠篋篇: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打呼若摘,歐陽公集古錄:打字以音義言之,當為丁歷切。摘音丁歷反,槌也,擊也。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摘鼓

毆,人言摏,猶沖也。左傳:魯敗翟于咸,獲長狄僑如,富父終甥摏其喉,以戈殺之。

投擲曰敦,呼如答。詩:王事敦我。音堆。今呼入聲,誤。

物用充足曰夠,音遘,亦作夠左太沖魏都賦:繁富伙夠,不可單究。俗作彀,非。

<匚敡><亻肴>音遏肴 ,<匚敡>大呼用力也,見集韻。<亻肴>,痛而呼也。顏氏家訓原注下交切音羽罪反,北人痛呼之;于耒反,南人痛呼之。

阿癐癐音威,喊聲也。輟耕錄載:淮人寇江南,齊聲大喊阿癐癐以助軍威。又引朝野僉載:武后時滄州南皮縣剝開郭勝靜,每巡鄉喚百姓婦,托以縫補而奸之。其夫至,縛勝靜鞭數十,主簿李懋往救解之。勝靜云「忍痛不得,口唱阿癐癐。」勝或作務

失色:鬻子曰「武王率兵車以伐紂,紂虎旅百萬,三軍之士靡不失色。」莊子曰「見夫子之失色。」

放出:貢禹傳:放出園陵之女。

掿音搦,以手掿物也,見篇海。

掩埋曰盦音諳入聲,亦作酓。博古圖:周有交虬,盦蓋鼎之盍昔闔也。瑣碎錄:海棠花欲鮮而盛于冬至日,早或以盦過麻屑糞土壅培根下

凡物轉面上而面下伏者為盍,說文云「覆也」。

斥人委靡不光采為遁人。楊朱曰「生民之不得休息,為四事故,一壽,二名,三位,四貨,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謂之遁人。」

與人優謔呼窮囝,音蹇,閩人呼兒曰囝,音若宰。顧況云:囝別郎罷,心摧血下。今吳中呼若曖平聲,亦呼兒童也三水小牘:湖南觀察李庚女奴名卻要,美容止,巧媚才捷。李四子皆年少狂俠,欲烝不得,嘗于清明節夜,卻要遇長子,持之求偶,卻要曰「可于廳中東南隅竚立。」又逢二郎調之,紿令東北隅相待。遇三郎,令待西南隅,遇四郎握手不可解,亦紿令待西北隅。少頃卻要密然炬,疾向廳事,豁雙扉照之,曰「阿堵貧兒,爭敢向這里覓宿處?」四子皆掩面而走。貧兒即窮囝,此亦調之也。古諺云:春寒四十五,貧兒市上舞。貧兒且莫夸,且過桐子花。又諺云:霜淞如霧淞,貧兒備飯甕。北史:齊后主于華林園立貧兒村

罵人游手好閑曰蘭了,非也。列子說符:宋有藺子,以燕戲干宋元君,元君拘而擬戮之,經月乃放。注云「凡物不知生謂之蘭。」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游,義與闌同。據此,則蘭子者,游民無常業,國之所禁也。今稱蘭了,子誤為了耳。

客作,罵語也。然三國時焦光饑則出為人客作,飽食而已。是不過傭工之謂。

平者,美詞。乃謂之平平,則無奇也。漢和帝時西域都護班超年老乞歸,乃征超還,以任尚代。尚請教,超曰「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下和,宜蕩夫簡易。」尚私謂所親:班君所言平平耳。尚后竟失邊和。陸士龍與平原書:頃得張公封禪事平平耳世說:王右軍郗夫人謂二弟曰:吾家見二謝,傾筐倒篋。見汝輩來,平平耳

無墨水,言文理不通也。北齊選舉,多沿后魏之制。課試之法:中書策秀才,集書策進士,考功郎中策賢良,天子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對。字有脫誤者呼起立席后,書有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奪席脫容刀。

老實,輟耕錄:許魯齋欲雇一仆,能應對,嫻禮節者。卻之曰「特欲老實耳。」

不趨邪挾詐為正經。詩君子陽陽章,譜云「路寢之常樂,風之正經」。宋馬端臨曰「夫子所贊之春秋,世不多見。自漢以來所編古經,俱自三傳中取出,故名曰正經。」按此,則以目人似不類。顧別無可證孟子:經正則庶民興,豈取而倒言之?

腐儒:子華子:此腐儒之所守,而污俗之所以相欺者也。荀子:鄙夫好其實,不恤其文,是以終身不免埤音婢污傭俗。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黥布列傳:上折隨何之功,謂何為腐儒

僧謂之方外人,莊子大宗師: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某游方之內者也。」 黃潤云:方矩也,出于矩之外,所謂離方遁圓也

世俗延僧炷禳,鐘魚梵唄,瑯瑯終日,謂之做佛事。三字佛家恒言,如維摩經:維摩居士遺言眾香國,愿得世尊所食之物于婆婆世界,施作讀做佛事。于是香積如來以眾缽盛飯與之。傳燈錄:六祖大師慧能母娠六年,乃生,有僧來語曰「此子可名慧能,以法慧濟眾,生能作佛事也。」 酉陽雜俎菩提樹云:此日國王人民大作佛事,收葉而去,以為瑞也。東坡十八大阿羅漢頌第九尊云:我作佛事,淵乎妙哉,空山無人,水流花開。東坡且屢用此三字

事體:難蜀父老文:斯事體大。抱樸子外篇:明見事體。通鑒續編:宋神宗時太后曰「事體至大」,孝宗曰「恐如東漢,激成黨錮之風,深害事體。」

刀筆,古云刀筆吏,不過刀以削簡筆以書之之義。后漢王充傳:戶牖墻壁各置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又宋楊太年有刀筆十卷,劉子儀有刀筆二卷,何圣從亦撰刀筆五卷。當時楊劉以文章齊名,何為詩稱簡重淳厚,其命名刀筆,亦可思矣。乃者人有訟屈于理,為出其詭算,揮空成有,轉白為黑,奮毫書狀,娓娓入聽,長官蒙焉,盆底冤不少,人遂目之曰刀筆。蓋鄧思賢之流也。是筆以為刀,正以殺人,斯義兇甚也。嗟乎,彼徒以賄賂故,而甘于剝喪天良如是。

關節:輟耕錄引杜陽雜編:元載寵姬薛瑤英,英父兄與英母相遞出入,以構賄賂,號為關節。又引李肇國史補總敘:進士科造請權要,謂之關節。

關子,言緊要處也。唐書:李逢吉用事,所親厚者張又新、李仲言、李續之、李虞、劉棲楚、姜洽,及拾遺張權輿、程昔范,又有從而附麗之者,時人目之為八關十六子。注云「逢吉親厚者八人,而傅會者又八人,皆任要劇,有所求請,先賂關子,后達逢吉,無不得所欲也。」

色目:記纂淵海:唐太宗以來禮部發榜,歲取二三人姓名稀僻者,為色目人,亦曰榜花。按此,非今所云蒙古色目人之為官者,多不能執筆花押,見輟耕錄。猶中朝故事云「長安豢龍戶,觀水知龍色目」,乃今之謂色目也。

錢財:莊子徐無鬼:錢財不積則貧者憂張儀有爭。

書套曰封筒,李太白集有桃竹書筒,元微之以竹為詩筒,故今用紙,猶謂之筒。

若干,見曲禮投壺,及管子輕重等篇干,個也。若干,設數之言,又未定之言

二十為念,以吳王女名二十,故諱之。見兼明錄。

曰足錢,曰八十當一百,曰出底錢。梁武帝時錢陌減,因有足陌之目。唐末八十為陌。漢王章又減三錢,有省陌之目。省陌,今串底錢也。

曰折錢,曰折頭錢。宋時請俸料錢,有見音現錢折支之例。折支每貫或折錢四百,或七百,不一。

奯音豁,大空也。元包經:豐晴之奯。路史禪通紀:太昊伏戲氏,山準日角,奯目珠衡。

緡縫緡音冺,合也。縫去聲之緡,莊子:雖死邱陵草木之緡。

薄切曰批,批削之義。清異錄:夜有急,苦作燈之緩,有知之者,批杉條染硫黃,置之待用,呼引光奴今京師名取燈兒

事多乖舛不濟曰糟,京師又有糟酵之語。糟則空,酵則浮。金泰和四年定糟酵錢。酵,苦孝切,京師訛呼平聲。

亂說:朱子曰「字書音韻是經中第一事,先儒多不理會,枉費了無限亂說牽補,而卒不得其本義。」

盲話:班叔皮王命論:距逐鹿之瞽說。

打渾:宋袁質甫甕牖閑評云「內宴優伶打渾,惟御史大夫不預。」蓋始于唐李棲筠也。又作打諢,諢去聲。遼史伶官傳:打諢得不是黃幡綽

塞責:項羽紀:陳余遺章邯書曰「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依樣葫蘆:宋時翰林草制皆檢舊本,謂之依樣畫葫蘆。陶谷書壁云「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自相矛盾:見詩常棣傳。案尸子:楚人有鬻矛與盾者,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

也」。或曰「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酒囊飯袋:金樓子立言篇:禰衡云「荀彧強可與言,余人皆酒囊飯囊。」荊湖近事:馬氏奢僭,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論衡別通篇:腹為飯坑,腸為酒囊

鼠竊狗偷:秦二世時陳涉起兵,上問叔孫通,對曰「羣盜鼠竊狗偷,不足憂也。」

捕風捉影,始谷永說,牟融本之,有云「聽之則洋洋盈耳,求其效猶握風而捕影。」漢成帝好鬼神,谷永說上曰:奸人左道,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捕影,終不可得

笑里藏刀:唐書李義府與人語,必嬉恰微笑,而狡險忌刻,人謂其笑里有刀。又謂之李貓。柔而能害物也

老奸巨猾:李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窺其際。雖老奸巨猾,無能逃其術者。

怒發沖冠:藺相如奉璧上秦王,視王無意償趙城,乃曰「璧有瑕請示王」,王授璧,相如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吳越春秋:孫子大怒,兩目忽張,聲如駭虎,發上沖冠,項旁絕纓

語言發乎自然曰沖口而出,東坡思堂記云:「言發于心而沖于口。」

驚天動地、昏天黑地、歡天喜地、哭天喊地、黑漆皮燈籠:宋至正間,江右儒人黃如征邀駕上書,指數散散王士宏等罪狀云「閭閻失望,田里寒心」,歌曰「九重丹詔頒恩至,萬兩黃金奉使回」。又曰「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卻啼天哭地。」又曰「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

青天白日:宋袁質甫曰「余曾祖與蘇東坡賦祈雨詩云『白日青天沛然下,阜蓋青旗猶未還。』」元方國珍以

溫臺慶元三郡附于明太祖,以次子關為質,太祖曰「今誠信來歸,當推誠相與。青天白日,何以質子為哉?」

改頭換面,變樣也。朱子云「少時讀禪學文字,見杲老與張侍郎書云『左右既得此欛柄,入手便可改頭換面。』」

掩耳偷鈴,即淮南子掩耳竊鐘之謂。唐書:突厥相活寂等請立代王,改易旗幟以示之。帝曰「可謂掩耳偷鈴。」

斯文掃地:班固漢書贊曰「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盡矣。」任彥升策秀才文曰「衣冠禮樂,掃地無余。」唐中宗時,國子祭酒祝欽明自請作八風舞,搖頭轉目,備諸丑態。吏部待郎盧藏用曰:祝公五經掃地盡矣

刮地皮:或曰「今閭閻號寒啼饑,目掊克之害為括地皮,是否括字?」予曰「手取之不能盡也,當從刀。司馬長卿子虛賦:軍驚師駭,刮野掃地。注云『禽獸殺獲皆盡,野地似乎掃刮也。』輟耕錄:金方所詩兩觀番成。」

巢穴:后漢逸民傳:襄陽龐公字辛民笑謂劉表曰「鴻鵠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于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而已。」

沈頓,猶言滯留也。吳季重與魏太子箋:小器易盈,先取沈頓。沈俗呼若人。

業產:管子輕重丁篇:桓公曰「寡人欲復業產,此何以洽產業?」鬼谷子內揵篇:治名入產業。

傅子傅孫:史孝山名岑出師頌:傅子傅孫,顯顯令聞。東漢

事物相若曰兄弟,孔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列子楊布曰「有人于此,年兄弟也,言兄弟也,才兄弟也,貌兄弟也,而壽夭父子也,貴賤父子也,名譽父子也,愛憎父子也。吾惑之。」

平常:漢書:王渙為洛陽令,喪,經弘農,設祭者塞路,咸曰「平常持米過洛,半為司卒所鈔,自王公下車,此輩斂跡。」曹子建送應氏詩「念我平常居。」

平素:鬼谷決篇:有以平素之者。鄭康成注儀禮喪服章:素食,平素所食。曹子建任城王誄:心存平素

揮霍:張平子西京賦:跳丸劍之揮霍。孫興公天臺賦:騁神變之揮霍。

輕訬:音抄,亦讀去聲說文:訬,擾也。左太沖吳都賦:其鄰則有任俠之靡,輕訬之客。

一塊為一坺音跋又伐。坺,發土也,與垡同。周語:王耕一坺。韓退之詩「予朝拜恩后,謝病老耕垡」又同墢,耒耜經:耕之土曰墢

薍音亂子:小蒜根也,見集韻。今世俗凡物塊磊而小者曰薍子,即此。

像意:淮南覽冥訓:居君臣父子之間,競載驕主而像其意。像隨也

適意:抱樸子:接之適意。世說:張翰在洛,見秋風起,思吳中莼羹鱸膾,曰「人生貴適意耳。」乃東歸。

目不識丁: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阳市| 连平县| 赫章县| 赣州市| 乐安县| 闽清县| 连云港市| 阳谷县| 遂川县| 汤阴县| 林州市| 克东县| 托克逊县| 淳化县| 嘉禾县| 鱼台县| 芦溪县| 吉木萨尔县| 南皮县| 密云县| 吴旗县| 平山县| 乐山市| 稷山县| 湟源县| 临邑县| 高雄县| 乐陵市| 仲巴县| 鄂托克旗| 贺州市| 略阳县| 景谷| 连江县| 苏州市| 会同县| 固原市| 湘西| 敦化市| 小金县|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