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紀念你曾來過的天空(1)

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說起哥倫布,三毛一定會想起一個身影,只可惜此哥倫布非彼哥倫布,三毛腦海里浮現的一定不是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而是一只肥肥的大花貓,差點把鳥兒安東尼吃掉的貓,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安東尼就是這只名叫哥倫布的貓的新大陸。

如果沒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恐怕就沒有以后三毛的中南美洲之旅,畢竟,西班牙與中南美的關系實在很微妙。哥倫布的這次尋夢航行,將西半球的隔離狀態徹底打破了。同時,哥倫布對美洲的發現也順應了歐洲資產階級掠奪新財富,以及發展資本主義的迫切要求世界市場也因此而形成,大量金銀流入歐洲,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被擴大了,于是,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被推動了,這也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崩潰。所以,這次發現在人類整個文明進化史上的地位絕對是無可取代的。

走向新大陸的浪潮被掀起來了,這都是由于哥倫布的航行與發現,這次發現向歐洲殖民者與探險家們吹響了第一聲號角,從而開啟了人類全球化的過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意大利、英國以及荷蘭等的探險家們紛紛出動,他們的足跡很快踏遍了整個新大陸。緊跟哥倫布足跡的麥哲倫開始進行環球航行,這一航行便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一偉大結論。哥倫布的首次遠航也為西歐國家向新大陸擴張,侵略,直至征服鋪平了道路,新大陸的門戶被強行打開了。西班牙等國家立即開始向美洲進行大舉的擴張以及侵略,經過此一役,西班牙很快成為了第一個日不落的殖民帝國。

哥倫布首次遠航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由于航海者的位置變化進入西半球而出現的磁針偏西現象,由于在意,哥倫布對此做了仔細的觀察測量記錄以及初步的具有實用意義的解釋。因此,哥倫布首次遠航在航海天文以及地球物理方面的意義也是不容忽視的。另外,在歷時220多天行程8000多海里的跨洋航行中,哥倫布的船隊沒有損失一人,這也創造了航海史上的一個新記錄,標志著人類的航海技術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然而,偉大并不代表沒有缺憾,哥倫布等人并不是帶著和平的目的來拜訪美洲的,而是作為一名殖民主義者和征服者的急先鋒來美洲尋找和掠奪財富的。歐洲在拉美的殖民奴役制度的建立,讓美洲印第安人開始陷入殖民地的苦難深淵和被屠殺的血泊之中。哥倫布與其他同時代的基督徒一樣,專制而蠻橫,認為不信奉基督教的一切民族,都沒有天然權利可言,對于他們是要采取最堅決的手段,來迫使他們皈依基督教;如果頑固不化,就可以采取最嚴厲的手段加以懲罰,包括處以極刑和殺害。哥倫布在海地就是這樣“傳教布道”的,到了1496年,也就是哥倫布來到海地的第4個年頭時,海地的土著泰諾人從之前的30萬人銳減到20萬人,有些人是被驅趕而累死病死的,有些則是被西班牙殖民主義者殘忍屠殺的。

但是,無論如何,哥倫布這一創時代的舉動所帶給人類社會和文明的影響,無疑在人類歷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他開創新時代的影響也是不容置疑的。

世上最后一個騎士

他是被譽為西班牙文學世界里最偉大的作家,他一生的經歷,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險生涯,他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他的名字和他的文字一樣享譽世界文壇,在世界文壇上,他可以代表西班牙,他就是塞萬提斯,世界名著《堂·吉訶德》的作者,有評論家們稱《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寶貴瑰寶之一。

為了紀念塞萬提斯,西班牙政府特別設立了一個“塞萬提斯文學獎”,這是西班牙政府最早設立的文學獎,凡是以西班牙語進行的創作,只要作品足夠優秀,無論是什么國籍,都可以成為“塞萬提斯文學獎”的候選人。授獎儀式每年舉行一次,地點是在塞萬提斯的故鄉阿爾卡拉德埃納雷鎮(在首都馬德里附近),整個儀式由西班牙國王親自主持,這個獎項也被譽為是“諾貝爾西班牙語文學獎。”1990年,新一屆“塞萬提斯文學獎”的獲得者出爐了,那就是三毛,這是一項極大的榮譽,而這個獎項三毛是當之無愧的,只可惜,獲獎的第二年三毛就香消玉殞了,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塞萬提斯出生于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16世紀的西班牙,這是西班牙盛極一時、風光無限的時代。當摩爾人被驅逐回北非,西班牙從地域到宗教都得到統一。在西班牙王廷的資助下,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為殖民掠奪提供了源地,同時也強行開辟出市場供資本主義萌芽茁壯成長;航海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殖民主義的興盛,對美洲的掠奪刺激了國內工商業的發展,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一些城市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萌芽。西班牙擁有一千多艘船航行在世界各地,成為當時稱霸歐洲的強大封建帝國。但是西班牙的強盛如同曇花一現般極為短暫,專制君主菲利普二世對外發動的多次失敗戰爭,極大地耗盡了國庫資產,從此,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在國內,封建貴族與僧侶依舊保持著特權,各種苛損雜稅繁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煎熬之中,貧富分配不均的現象尤為突出,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盡管專制王權與天主教會勾結在一起,利用宗教裁判鎮壓一切進步思想與人民的反抗,但人文主義思想仍然尋找到機會得到傳播,因此在這時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作家。

23歲的塞萬提斯來到了意大利,年輕且充滿激情的他在一年后,終于因為不肯安于現狀的性格驅使他報名參加了西班牙駐意大利的軍隊,準備對抗來犯的土耳其人。塞萬提斯參加了著名的勒班多大海戰,這次戰斗中,以西班牙為首的聯合艦隊的二十四艘戰艦重創了土耳其人的艦隊。帶病堅守崗位的塞萬提斯在激烈的戰斗中負傷三次,以至被截去了左手,此后被人稱為“勒班多的獨臂人”。經過了四年出生入死的軍旅生涯后,他帶著基督教聯軍統帥胡安與西西里總督寫給西班牙國王的推薦信踏上返國的歸途。

歸國途中塞萬提斯不幸遭遇了土耳其的海盜船,在被擄到阿爾及利亞后,由于懷揣這兩封推薦信的關系,土耳其人把他當成了重要人質,準備向西班牙勒索巨額贖金,但是西班牙皇室卻沒有為一個普通人破費重金。做了奴隸的塞萬提斯策劃了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卻均以失敗的結果而告終,但是他的勇氣與膽識卻意外地得到俘虜們的信任和愛戴,就連奴役他們的土耳其人也為他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折服。1580年親友們終于努力籌資把他贖回,回到家鄉的他已經是三十四歲了。

塞萬提斯回國之后并沒有因為他的英雄身份得到菲利普國王的重視,因此,他依舊終日為了生活而奔波。他一面著書一面工作,什么樣的工作他都做過,他不止一次因為無法上繳稅款而被捕入獄,甚至遭受無妄之災。就算入獄他也不忘寫作,《堂·吉訶德》有一部分就是塞萬提斯在監獄里構思并寫成的。1616年他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之后塞萬提斯去世的日期——3月2日,被西班牙政府定為“讀書節”,并最終得到承認。在天堂的塞萬提斯應該感到欣慰了吧!同樣作為寫作之人,在這方面三毛與塞萬提斯倒是極為相似。

塞萬提斯自幼愛好文學,在生活窘迫的條件下,他只能靠賣自己的文字來養活一家妻兒老小的生活。他用文學語言給商人寫一篇篇的廣告文案,他寫過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也數不清的抒情詩、諷刺詩,但是遺憾的是都沒有引起多大反響。他也曾應劇院的邀請寫過三四十個劇本,但上映后并未取得預想的成功。1585年他出版了田園牧歌體小說《伽拉泰亞》(第一部),雖然作者自己很滿意,但是文壇并不買他的賬。塞萬提斯五十余歲開始創作《堂·吉訶德》,最終為世界文壇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書中堂·吉訶德在游俠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抨擊教會的專橫跋扈,揭示出人民生活的困苦。而堂·吉訶德以及桑丘,則一躍成為西方古典文學中的兩個經典形象,聞名于世界。

著名長篇小說《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的代表作,當《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面世時,立刻風靡全國,創造了一年之內再版六次的神話。這部小說雖然沒有讓塞萬提斯擺脫貧困,卻為他贏得了不朽的榮譽。小說全名為《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德·拉·曼卻》,共2卷,書中主要描寫一個瘦弱的沒落貴族吉訶德因為過度迷戀古代騎士小說,竟然學著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駑馬把自己裝扮起來,把丑陋的牧豬女當作美若天仙的貴婦加以崇拜,再讓矮胖的農民桑丘·潘札作為自己的侍從,吉訶德3次出發周游全國,去創建扶弱鋤強的騎士業績,荒唐的行為和打扮鬧出不少笑話與誤會,而碰壁受辱則成了家常便飯,最終,不是被打成重傷就是被當做瘋子遣送回家。小說中出現的人物將近700個,描繪的場景從宮廷到荒野遍布全國各地。小說深刻地揭露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用幽默的筆調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腐朽,展示出了人民的痛苦和斗爭,觸及了政治、經濟、道德、文化和風俗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小說塑造的吉訶德是可笑、可悲但又可敬的,而求實膽小卻聰明公正的農民桑丘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塞萬提斯為世界文學成就了兩個經典人物,同時,這部小說也將現實主義以及浪漫主義巧妙結合在一起,書中既有樸實無華的真實生活,也有滑稽夸張的虛構情節,在反映現實深度與廣度的同時,又近乎完美地塑造了人物的典型性,這使得這部小說一瞬間從眾多書籍中脫穎而出。

心心相通的情人

三毛是如此欣賞畢加索,甚至愿意以身相許,在畢加索的畫中,三毛找到了知音的感覺,剎那間的心心相通,那種感覺妙不可言。

“我看的第一本畫冊,一巨冊的西班牙大畫家畢加索的平生杰作……看見畢加索的畫,驚為天人!噯!就是這樣的,就是我想看的一種生命,在他的桃紅時期、藍調時期、立體畫、變調畫,甚而后期的陶藝里看出了一個又一個我心深處的生命之力和美……而我,也想有一個愿望,我對自己說:將來長大了,去做畢加索的另外一個女人。急著怕他不能等,急著怕自己長不快。他在法國的那幢古堡被我由圖片中看也看爛了,卻不知怎么寫信去告訴畢加索,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女孩子急著要長到十八歲,請他留住,不要快死,直到我去獻身給他。這一生,由畫冊移情到畫家身上,只有專情地對待過畢加索。他本人造型也美,而且愛女人,這又令我欣賞。藝術家眼中的美女,是真美女。畢加索畫下的女人,個個深刻,是他看穿了她們的骨肉,才有的那種表達。那時候,我覺得自己也美,只有藝術家才懂得一種美。”

三毛是極愛畢加索的,可以說畢加索是三毛的第二個單戀對象,她極度狂熱地崇拜著才華橫溢的他,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盲目崇拜了,甚至很小的時候就興起了要做他“另外一個女人”的念頭,不敢斷言當時有這種想法的三毛是過于成熟還是非常幼稚,只知道在三毛的心里,畢加索的形象是很高大的。畢加索,是三毛兒時的一個夢想,遙不可及的夢想,所以,三毛只能通過欣賞畢加索的作品來慰藉自己了。

出生在西班牙的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具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加索一生作品無數,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達到了37000件,其中包括一千多幅油畫,七千多幅素描,兩萬幅版畫以及六千多福平版畫。

跟一生窮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畢加索的一生輝煌至極。畢加索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在世時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在1999年12月的時候,法國一家報紙通過一次民意調查中顯示,畢加索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

對于作品,畢加索曾經說過:“我的每一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后人在總結他的繪畫路程時,試圖劃分出畢加索一生的幾個創作階段,分別是“藍色時期”、“玫瑰紅時期”、“黑人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主義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以及“抽象主義時期”。

也許是因為對世事無常的敏感,也許是因為家境不佳而早熟,畢加索早期的作品風格充滿了早熟孩子所特有的憂郁之感,所以早期畫作多是以表現派為主題;在求學期間,畢加索努力研習學院派的技巧和傳統的主題,創作了像《第一次圣餐式》這樣以宗教題材為描繪對象的作品。畢加索十四歲那年同父母一起移居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在那里他進入了一片嶄新的天地,見識到了當地的新藝術以及新思想,他感到他的思維變得清明而開闊起來;然而,正當他躍躍欲試、想要嶄露頭角之時,卻碰上當時西班牙與敵國搶奪殖民地失利,政治激烈的變動使得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重點城鎮的巴塞羅那則首當其沖,于是在這種興奮與絕望的雙重刺激之下,在潛意識里畢加索開始不知不覺地孕育著“藍色時期”的憂郁動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巧家县| 龙游县| 昂仁县| 从化市| 长武县| 桐乡市| 胶州市| 张掖市| 五原县| 铜梁县| 锦屏县| 台南市| 海安县| 巴彦淖尔市| 溧阳市| 永康市| 嘉兴市| 鲁山县| 汉川市| 原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邯郸市| 图片| 读书| 静宁县| 常德市| 凤台县| 大洼县| 同德县| 安吉县| 东乌| 滕州市| 昌江| 崇义县| 合阳县| 邹平县| 铜川市| 依安县| 峨眉山市| 乾安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