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我們不要沉靜絕望的生活
里奇·羅爾|Rich Roll
熱愛和平的素食主義者
大約在七年前,我四十歲生日前夕,忽然驚覺自己處于絕望之境。
表面看來,一切似乎都完美無缺——順利擺脫酗酒惡習,成為一名娛樂業律師;有幸結識了我美麗的太太,攜手步入婚姻殿堂;在風景秀麗的加州馬里布市安家落戶,共同建造屬于我們的夢想家園,甚至還擁有一輛保時捷跑車。
從各方面來看,我已經完全實現了每個美國人都夢寐以求的“美國夢”。
我應該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自豪。過去,我曾經認為幸福就是擁有穩定的未來,這是我一切努力的成果。為了這份穩定,我刻苦學習,考取最好的學校,謀得一份美差,加班加點工作以求晉升。
然而,就內心而言,我感覺自己正在步步邁向死亡。除開過度肥胖與不當的飲食習慣之外,我覺得自己就像頭困獸,困在名為“生活”的牢籠里,而這卻并非出于我自己的選擇。毫無疑問,我深愛我的妻子和孩子,但是為何我會如此沮喪、抑郁呢?又為何對這份人人艷羨的生活失去興趣,感到不滿呢?
粗略看來,本書內容是一個男人經歷的重要人生轉折。首先,健康問題迫使我作出改變,擺脫長期困擾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接著,伴隨著一系列不可思議、出乎意料的事件,此次變化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身體健康素質與運動水平大大提高,這些都是我過去從未想到的。
然而,最為重要的是,本書字里行間所展現的是個人精神狀態的變化——這是一次尋找個人生活意義的生命之旅,一場最完美最真實的自我之戰。
亨利·大衛·梭羅是我最喜歡的一位詩人,他曾說過,“男人們在沉靜的絕望中生活”。這是梭羅那個年代的真實寫照,也可能更加適用于描繪當代生活。其實,我的生活也毫無例外,完美體現了這句箴言。
不論你是生活在加利福尼亞還是北京,男人面臨的共同現實就是:科技全球化與發達國家形式多樣的現代的便捷生活方式所促生的一種文化——男性優勢削弱,沉溺于短暫幸福的男性心情更加抑郁,體重逐步超標,面臨壓力增加,消極懶惰怠工,依賴藥物治療。總體來說,男性的不幸福感與無成就感,已經達到了人類歷史最高點。
隨之產生的結果難以改變,形成了困擾廣大男性的惡性循環。這迫使男性選擇逃避,利用不良飲食、電視節目、電腦游戲、酒精、違禁毒品與藥物、購物、賭博或婚外情等方式來安慰自己因為空虛、一事無成的生活幻境破滅而產生的苦悶之感。毫無疑問,我們永遠無法填補這種空虛感,相反,內心空洞逐漸擴大,渴望逃避之心愈發急迫。無窮無盡的空虛、悲慘之感牢牢束縛著我們,而我們卻甘之如飴。梭羅認為這是一種屈服于幻想需要的表現,是一種極端的精神失常行為,正在摧毀人類靈魂,殘害地球生命。
首先,我們都病得不輕——無論是個人還是地球,都比過去更為脆弱。如果我們再不懸崖勒馬,人類和地球的未來將前景黯淡,令人堪憂。
事實上,人類正在經歷一次無法言喻、無法持續的全球醫療危機與環境危機。每年美國人花費220億美元購買風靡一時的節食產品與減肥產品,即便如此,仍有70%的美國人過度肥胖,其中兒童肥胖率再創新高。在美國,1/3的人死于“頭號殺手”——心臟病。預計到2030年,約有30%的美國人會患有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為此,人們不得不“受命”于醫藥行業,制成藥品可以有效治標,但對于預防或治愈根本的慢性疾病作用甚微甚至毫無作用。與此同時,工廠、農場正在破壞土地肥力,而這種破壞是無法逆轉的。大量食用牲畜肉類,使得人類攝入過多造成血管堵塞的飽和脂肪酸、性激素、農藥,還有轉基因組織,這些成分不僅會影響人類身體健康,同時也會以難以估量的速度破壞生態環境。
但是,這些并非美國所獨有的問題。快速的城市化發展促使中國“復制”了西方國家曾遭受的各種疾病。研究表明,中國約有34%的人口罹患心臟病,有一億多人患有二型糖尿病,憂郁癥患者人數也在增加。
奇怪的是,按理說,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中,一切都是為了人類更加舒適安逸地生活而服務。我們的文化環境要求人類克服所有困難,安逸閑散的生活才是最大的成就——一種不受任何壓力、痛苦、困難與斗爭困擾的生活。與此同時,我們重點關注物質積累,多數都是為了讓生活更加便捷舒適。經過洗腦,我們錯誤地相信平板液晶電視、移動設備、高速網絡、快餐,以及治療任何所知疾病的想象或已經出現的藥物對于我們身份與幸福感至關重要。
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公民普遍追求消費主義。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公民的首要任務就是尋求此類物質的積累,越多越好,最起碼要比鄰居或朋友多。購物就是最大的幸福。
但是我們真正買了些什么呢?
真正的健康與幸福是內在追求。這種健康與幸福,只有通過打破自我保護的社會偽裝,誠實深入地挖掘內在追求,才能釋放;只有經歷斗爭、挑戰與失敗獲得個人成長,了解自我,才能塑造;而最終只有通過無私奉獻他人,遵循內心真實想法,才能獲得。其實,這種說法屢見不鮮,但是踐行者少之又少。
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其中的內涵,但是最終多數人都會選擇逃避,退守安逸的幻想陣地,像癮君子一般沉迷其中,拒絕接受現實。這是一個滿足社會期望的世界,你要按照慣例行事,購買物品,保持沉默。
我深諳其道,因為我也曾深陷其中。過去十幾年,我一直嘗試用各種可以想到的方法擺脫空虛無力之感——快餐、藥物、酒精,等等。這是一條讓我走向黑暗與絕望的不歸路,為此我甚至屢次成為被抽查檢驗“酒駕高手”。但是,最終通過超越自身力量的堅持,我成功走出了困境。
好消息是,現在已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解決辦法可以說“成也在食,敗也在食”。就個人而言,我發現這條路艱辛坎坷。
2006年,我是個典型的電視迷,挨著沙發就不想動彈,體重超標40斤,加班時間過長,消極倦怠,心情抑郁,幾乎天天靠著“窗口飲食”生活——之所以稱之為“窗口飲食”,是因為通常都在快餐店的車行窗口買快餐然后吃掉,完全不用下車。
當然,我也為此付出代價。
后來,在40歲的時候,我開始實行以蔬菜為主的飲食方式,完全是出于擔心絕望,害怕將來不久罹患心臟病,痛苦不堪。當時,我的目標微不足道,僅僅希望自己可以活下去,減減肥,健健身,像孩子一樣充滿活力而已。那會兒我個人并不認為這種方式可以起到作用,在這個世上,我是最不可能成為“素食主義者”的那個人,在我看來,“素食主義者”這5個字簡直糟透了!
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小小的改變讓我踏上了一條完全未曾預見過的道路。這不僅僅是一次運動健身之旅,同時也是一次自我發現之旅,讓我找到了生活的真正意義與目的,讓我了解到了如何做人——一個真實的人。
飲食習慣的轉變不僅改善了我的健康狀況,而且讓我渾身充滿活力,難以想象。感覺到體內充滿能量,我決定重新開始健身,減掉超標體重。沒過多久,我的體重就從190斤減到147斤,也就是我高中時期的體重。驚訝之余,我開始嘗試加大運動量,腦海中不停想著這個問題:如果幾十年過度服用藥物、酗酒、吃快餐造成的身體不適可以被短暫的運動與飲食變化消除,并讓我重新恢復精力,那么人類身體的適應能力該有多強呢?
人們總是提醒我,如果沒有攝入動物蛋白,我不可能擁有運動員般健康的體魄。但是我的身體告訴我的卻恰恰相反。僅僅兩年之后,我就發現自己與世界上一些耐力最為持久的運動員表現不相上下。
雖然過去從沒有參加過自行車比賽或跑步比賽,但是在2009年的奧特曼世界超級鐵人錦標賽(Ultraman World Championships)中我卻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比賽為期三天,包括圍繞著整個夏威夷島511公里的鐵人雙項項目和三項全能項目,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比賽是世界上最考驗耐力的比賽之一。第二年,我繼續參加比賽,雖已步入中年,但卻突破人類極限,成為第一位參加“史詩之戰”比賽的選手(和同為素食主義者的賈森·萊斯特一起)。這是一種超耐力的冒險比賽,一周不到的時間內,我在夏威夷5座島嶼上完成了5個超級鐵人三項,當時我已經44歲了。
我的疑惑也已得到解答——人類身體的適應程度遠遠高于人類的想象程度,只要合理調整,身體蘊含的能力完全可以讓人震驚。
這些成就為我帶來榮耀,我接受過CNN的采訪,也登上過包括《男士健身》在內的各大報紙雜志,《男士健身》曾經授予我“世界上最健康的25位男士之一”的稱號。最終,歷經多年,我開始著手寫書,致力于宣傳健康的生活。
前行之路磕磕絆絆,幾乎自己前進的每一步都充滿著嚴峻考驗與巨大痛苦。我沒有打算詳細講述自身成就來滿足自我陶醉的心理,我也絕不會站在基礎成就之上,止步不前。相反,我舉出個人成功案例只是為了強調一點,即自我開始成為素食主義者之后,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是每個人都想要成為一名超級耐力運動員,這點我可以理解。重點在于,所有人體內都鎖著一個更加完美、更加健康、更加真實、更加渴望表現的自我。既然我可以徹底改變,那我就完全有理由相信每個人內心都住著這么一個自己。
以素食為主的飲食方式不僅僅改善了我的健康狀況,更重要的是開啟了我內心的大門,促使我踏上瘋狂之旅,釋放自己從未想過的內在個人力量,實現最好、最真實的自我。
援引梭羅的一句話“我們不需要沉靜絕望的生活”,你完全可以打破束縛的枷鎖,掌控自己的健康和命運。不論身處何地,境況如何,改變永遠不晚。
那些繼續不良生活方式的人,心臟病、糖尿病、過度肥胖和癌癥一定會如影隨形。但是,90%的疾病都是可以通過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而實現預防或逆轉的。對個人以及地球而言,素食是唯一通往可持續健康的正確道路。
這不是一種時尚。朋友們,素食威力變革已經來臨。這是實實在在的,每個人都可以改變,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決定。
作為一位歷經“九死一生”的幸存者,本書只是一本入門級別的書,目的是為了修正我們自上而下的文化重點。它也是一份路線圖,為了指引人們過上意義豐富、值得回味的生活。它還是一次呼喚,呼吁所有人立即行動,成為個人健康與生命的掌控者,釋放最完美的自我,為短暫而珍貴的生活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拋開過去先入為主的觀念吧,讀讀這本書,開闊視野,大步向前。向自己和猜想發起挑戰,放棄那些不良習慣,盡情接受未知的斗爭,實際上,要全身心的接受斗爭。不要畏懼斗爭,回到原點,勇敢的直視未來,最為重要的是,要心懷大大的夢想。
不論結果如何,抓住機會,好好了解自己。嘗試改變,獲得成長吧。不久,你就會發現生活變化是如此美好。
謹以此譯本獻給我的家人和帶我走上跑步之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