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先管理好你自己,才有資格實施逆反(2)
- 不會管理上司,你還怎么拼職場
- 李宗厚
- 4894字
- 2015-09-18 12:09:20
3.一定要讓上司放心你的人品
小高在一家大公司做司機,日常負責財務總監的外出工作,月薪3000元。
剛到公司時,單位規定公司用車每月的費用是5000元標準,如果不夠可以再到財務室支取,但一切消費都必須開國家正規發票。對于這項明文規定的紀律,小高全記在心上,嚴格恪守。
一個月過后,公司用車的費用合計是3000元,足足剩下了2000元。小高心想,標準是5000元,那么剩下的這些錢怎么辦,是交給財務,還是歸為己有?思前想后,小高還是決定上交給財務。財務核實了發票后,又支付了下個月的5000元。這個月,小高因為技術過硬被老板欽點出了兩次遠門,回來后已到月底。小高把這個月的費用算了一下是4000元,于是還剩下1000元,他沒有猶豫便上交了剩余款,又領了下月份的費用。很快一個月又過去了,又剩下1500元。小高心想,單位規定的標準是5000元,可每個月都達不到這個數字,以后在開發票時可以多開點,自己也好從中賺點錢。但一個月過后,小高有心沒膽,還是把剩余的錢款上交到財務室。
對于他的做法,公司內的其他同行都非常反感,覺得他死心眼,假清高,不合群。因為其他人都覺得工資太低,多是通過多開發票的形式賺取點灰色收入。對于月薪3000元的工資,小高也覺得低,但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服從和接受,不接受,你可以走,所以他不像其他人那樣抱怨,遵守自己的職業操守。
令小高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個月的工資漲了1000元,并且被提升為司機班班長。而其他幾個自作聰明的司機卻都因為費用報銷問題而被辭退。
回想起之前的私念,小高現在不免緊張,幸虧之前沒有做,今后也不會再想。
你看,那些“聰明”的司機,一直試圖通過各種努力來向上管理領導給他們增加薪水,先是來明的,明的不行就“曲線救我”,通過虛開發票的形式給自己增加灰色收入,卻最終被辭退。而小高坦坦蕩蕩本本分分卻無心插柳柳成蔭,成功向上管理,獲得了升職加薪。
小高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想保住飯碗進而得到重用,必須人品過硬。
職場上,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樣東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很多開公司的朋友都說,招聘員工,人品靠得住最重要,相對于能力,他們更看重人品。在他們看來,人品,才是人真正的最高學歷。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單有能力,沒有人品,人將殘缺不全。能力合格的人不一定是上品,而人品不合格的人就是危險品。沒有人會愿意重用一個成績合格但人品有問題的危險人物。一個人人品不好,即使有天大的才能,他也可能會在關鍵的時候給組織帶來傷害,并且,能力越大所造成的損失也會越大。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品其實決定著整個組織與個人的方向與前途。提高、錘煉員工的人品素養已成為當前各類單位、組織的重要使命。
既然人品是人的能力施展的基礎,是當今社會最稀缺而珍貴的品質標簽,那么,意圖向上管理,那就要過好人品考驗這一關。你要放棄一切心存僥幸耍偷耍滑搞小聰明的念頭,千萬別拿領導當傻子,既然人家職位在你之上,那無論論情商智商財商等一切商都應該不會輸于你。
一般而言,比能力更重要的品格具體表現在以下這些方面:
忠誠——是職場人對待工作的一種態度,對自己服務機構的一種職業態度,站在公司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自覺維護公司的利益,在獵才挖人誘惑面前經得住考驗,能夠始終堅守承諾,忠于雇主。
敬業——職場人不論工作有多么困難和艱辛,始終抱有一份敬業的態度,這是職業經理人良好品質的重要表現,看透工作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報酬,提供超出報酬的服務,樂意為工作作出一些貢獻,往往你的收獲會讓你意想不到。
自覺——職場人不斷成長獲得晉升的唯一途徑就是不論老板在不在都一個樣,自覺工作,主動積極地做好分內工作,不要事事等人交代,從“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動做一些事務,先做后說,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小事。
負責——負責任,敢于承擔工作賦予的職責,這是作為當下職場人必須具備的人品,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責任的核心在于責任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懂得一諾千金,絕對不找借口,責任到我為止,主動積極地工作,認真對待工作責任。
高效——心無旁騖,專心致志,量化每一天工作,拖延是最狠毒的職業殺手;注重事務輕重緩急,100%的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項工作。
結果導向——我們在做什么工作時,都要把效率與結果作為首要考慮條件,開始就要想怎樣把事情做成,辦法總比問題多,創造條件去完成任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把任務完成得達到預期結果。
溝通——職場上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這是保障下達工作指令執行力和配合協作的關鍵。遇到事情時學會與人溝通,可以得到更多伙伴的支持與幫助,也會讓自己積累更多的人脈。
合作——當今職場是一個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進的時代,也是組建團隊的前提。個人融入團隊,服從組織安排,遵守紀律才能保證職場戰斗力和團隊目標達成;不當團隊的“短板”,多為別人考慮,讓能力在團隊中施展,打造自身職場魅力。
積極進取——永遠跟上企業的步伐,跟上老板的思想,以空杯心態去學習、去汲取職場精華,用好時間快速充電,發展自己的“比較優勢”,不斷提升自己的支持戰斗力。
低調——為人低調,不會變成眾矢之的,鋒芒畢露只會讓自己變得落后,才高不自傲,克服“大才小用”的不良心理,不擺架子耍資格;謙恭、合群一定是職場人成功的條件,別把榮譽看得很重,也要學會用與時俱進的視覺眼光看待職場發展。
節約——不要因為老板有錢、單位有實力就拼命浪費辦公資源,任何一位老板都不愿意看到有人在浪費公司的資源,別把老板的錢不當錢,要誠信不耍小聰明,不浪費每一張紙,不浪費每一分鐘;花公司每一分錢,都要花得有價值:為企業盡可能減少浪費出分力,你會成為老板眼中的委托人。
感恩——不論你現在身居何位、處在什么職業發展階段,一定不要忘記感謝周圍的人,感恩之心會使我們學會珍惜和愛,想想是誰成就了你的現在?公司給了你工作,工作給你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同事給予你幫助和支持,客戶幫助你獲得業績,對手讓你知道只有努力才有明天,批評者讓你辦事學會錦上添花,因此不論友人還是競爭對手都值得我們去感恩。
各位職場小伙伴,當明白了以上為人做事基礎的12條職場人品表現后,我們需要的不單是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實踐,任何智慧和經驗都是在實踐檢驗的基礎上才能真正看到其中的價值,有認知、有踐行,才能夢想成真。
4.一定要讓上司器重你的解決力
某單位最近新來了一個實習生,做主管小楊的助理,每天上午10點上班,晚上10點才能下班,看上去很辛苦。上班時間,她每隔一會兒就會跑過去問小楊:“領導,客戶說這樣不行,要那樣,我怎么跟他說呀?”“領導,有個網友說我們的產品沒有效果,我要怎么回復?”“領導,財務說那張報銷單不標準,我該怎么辦?”原本楊主管還指望她能分擔點工作呢,結果不夠麻煩的,上班時間屢屢被她各種各樣的問題打斷,有點兒不耐煩,但礙于她是副總的一位親戚,是副總親自安排過來并叮囑他好好帶帶這個小朋友,所以他不能發脾氣,再說了表面上看來勤學好問并沒有錯呀。但這位實習生的工作能力實在是太糟糕了。這是個問題,一定要想法子解決一下。
某天下午,小楊找這位實習生好好談了一次話,細細地梳理了一遍目前她身上存在的問題。
首先,他問了這位實習生一個重要的問題:你來實習究竟是為什么呢?
小姑娘不假思索地給出了標準答案:我是來鍛煉自己的能力的。
接著小楊又問她:“你知道職場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嗎?”
小姑娘愣住了,腦海里快速地過濾著她所能想起來的各種力:溝通力、理解力、判斷力、談判力等等。可是還真拿不準什么力最重要。
見此狀,小楊告訴她說:員工最重要的能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和家長安排你們實習的目的就是讓你們逐步具備在復雜局面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做苦力、做小秘書、做小跟班的能力,或者提出問題并且把問題丟給別人的能力。如果遇到問題,你首先要想到的是依靠自己去解決,而不是不假思索地來問我,你可以試著想出三個解決方案再去找領導商量,也許你的想法都不成熟,但長此以往,總有一天你會總結出其中的經驗和規律。
其次,小楊告訴她,職場是一個凡事要結果不要過程的地方。遇到問題,一定要有這樣的想法——這是領導交給我的任務,無論如何都要給他一個結果。下次再遇到問題,你“怎么做都行,只要做完就行,我就要結果。”
最后我要告訴你的是,職場上的升職加薪永遠靠的是你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熬夜加班次數的多少。其實你要明白一個道理,公司付給每個員工薪水,都是因為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看誰加班加得狠,誰半夜不回家。
跟實習生談完之后,小楊很快就從她身上看到了變化。那天安排她幫忙訂一束花,她很快搞定,還協調了快遞時間,并且在送達后進行了確認——再不是那個做一步問一步的小孩了。
三個月的實習期很快過去了,實習生已經快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助理,小楊主動給老板申請留下這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領導答應了他的請求。不僅如此,小楊也因為出色的解決力被提升為部門經理。
因為對解決力的重視,小楊一箭雙雕,不僅救贖了實習生,也抬高了自己。
從古到今,職場浮沉,歷來都是解決力說了算。很多企業老總都這樣說:三流員工無視問題,二流員工上報問題,只有解決問題的才是一流員工!我們心甘情愿被這種一流員工控制。
一個總經理帶著他年輕的助理陸濤和客戶談生意,陸濤優秀的表現讓客戶印象深刻,由于私交甚好,客戶于是對總經理說:陸濤是個好助理,不過,以他的能力絕對不止僅僅做一個助理。
經客戶這么提點,老總開始盤點起這位助理的“功能”來:他可以幫我分析形勢,提可行性建議,而這些分析和建議往往都是對的,我可以據此做重要、正確的決策。不僅如此,他的執行力也很強,很多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的決策,他都給我化解了。所以,他既是我決策時的智囊團,又是執行過程中的左右臂,這樣的人才完全可以替代我。
可是在這之前,他一直沒覺得陸濤有這么多的突出之處。現在,他意識到了,于是告訴他的客戶:你對我助理的評價很中肯。他的很多能力不僅不在我之下,甚至超過我,他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自嘆不如,他應該勝任更高的職位。
這件事情過后沒多久,總經理把位子讓給陸濤,他另外又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進軍文化產業了。
可見,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變幻莫測的職場環境中,解決力是在競爭中勝出的利器,是反向管理的神器。如果你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整天像個沒有生命的按鈕一樣,只做老板吩咐的事情,只為了讓老板挑不出毛病,這樣的你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單位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迅速把問題解決掉的員工。這樣的員工,才會迅速成長,成為單位的頂梁柱。而這,就是你要奮斗的目標。
至于解決力的提升辦法,只要你抱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態度,致力于解決問題,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5.“時運不濟”,是你缺乏讓領導看到你的能力
混跡職場肯定會存在一些“時運不濟”的人,他們往往工作得比別人努力,得到的卻并不多,甚至有時候,明明事情是他做的,功勞卻算到了別人頭上。當我們抱怨老板不公平時,或許并沒有意識到,職場成功與否是由三個要素組成的,即專業表現、個人形象、能見度。其中能見度所占比重為60%。從某種意義上說,職場考驗的不是你是否做得好,而是是否恰到好處地亮出自己,清晰地進入領導的視野范圍。
下面我們通過對比蘇珊和瑪麗的職場表現進行分析。
蘇珊對自己的要求是做好事情再說話,因此她每天總是在辦公室埋頭苦干,既不會出現在茶水間的閑談中,也不會出現在上司的午餐桌前。開會時,她幾乎從不發言,因為擔心自己的見解不夠優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想法,使她總是沒有機會開口。蘇珊覺得自己像高貴的畫眉,而坐在對面的瑪麗則像聒噪的喜鵲。
瑪麗總是喜歡在午餐時湊到主管的桌前,告訴他自己讀了一本什么書,或者剛剛學過的管理學課程,而她所說的那些,蘇珊在幾年前就已經很熟悉。她還特別勇于在部門會議上發言,有時候甚至將蘇珊私下跟她探討的那些不甚成熟的想法拿到會議上去講。
蘇珊暗暗嘲笑瑪麗的虛榮和無知無畏。意想不到的是,“喜鵲”小姐很快升職,而“畫眉”小姐還兀自清高著。蘇珊實在看不出瑪麗究竟有何過人的能力,可是主管卻很欣賞她,認為她積極向上、富有魄力、敢說敢做,具備可貴的領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