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先管理好你自己,才有資格實施逆反(1)
書名: 不會管理上司,你還怎么拼職場作者名: 李宗厚本章字數: 4992字更新時間: 2015-09-18 12:09:20
說實話,若你嘴上沒幾把刷子,腰上沒幾樣武器,你憑什么指望上司稀罕你?綜觀職場上混得好的“香餑餑”們,個個都有幾樣絕活,有的是口吐蓮花會說話,有的是人情練達會辦事,有的是學富五車技術一流,有的是世事洞明人品過硬,有的……總要有殺手锏的,才能屹立不倒。所以,向上管理,也要修煉自己。
1.做下屬的最高境界是:我辦事,您放心
這是發生在臺灣職場的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小助理憑借“我辦事,您放心”的殺手锏麻雀變鳳凰,成為職場勵志的經典案例。故事是這樣的:
幾個月前,臺灣某著名學者的研究團隊來了一位新的研究助理,當時這位資歷頗深的老教授正在籌辦一場著名的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好幾個內地學者訪問團來訪。這位教授有好幾個助理,因為事務繁多,每一個助理都忙得團團轉。有一天,老教授接到電話通知說有一批大陸教授沒有拿到入臺證,來不了臺灣。聽到這個消息老先生就慌了,他快速跑到助理室,問各位助理現在該怎么辦。幾位助理你一言我一語的,意見紛紛,像往常一樣在焦急地等待老先生做出指示。見此狀況,老先生只得理性地說,比較重要的是牽涉到經費的訂房、車輛都先改,趕快去打聽一下改訂的事情吧。話音剛落,只見那位新來的小助理鎮靜地說:“不用打聽了,我都訂好了。”
老先生很納悶,忙問為什么,小助理娓娓道來。當初沒有人跟他明確地說有幾個人要來,只說“大概”如何如何,所以他就自己假設幾種狀況,多問了幾家,分別都做了保留,只要再打通電話就好。這位新助理的氣定神閑的表情,讓學者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麻煩到此并沒有結束,研討會前一天,大陸學者有的從北京直飛,有的從廣州轉香港飛臺灣,帶頭的團長自己卻從昆明一個人過來,接機助理忙得人仰馬翻,最后只好由老先生親自出馬去桃園機場接機,但此時他人在三峽的“國家教育研究院”,車子留在和平東路的師大,又是一樁麻煩事,老先生正憂慮著要如何趕去機場,這時候那位新來的小助理又作出了神一樣的補救:他拿了一個防水數據夾給先生,里面有一沓文件,還有兩張千元大鈔。老先生驚奇地問:“這是做什么呢?小助理交代說,里面有接機的注意事項、訪客名單及接機分工表,那筆錢則是零用金,這個防水資料夾他準備了好幾份,負責接機的人都有一份,先生您是最后一個領數據夾的人。然后他遞給先生一支筆說,老師,您也要簽名以示負責。先生又問,那么里面那張臺北縣地圖是做什么用的呢?小助理說是給訪客了解臺北用的,讓他們可以去除環境的陌生感。老先生心悅誠服地點點頭,稱許他做事周到,然后就搭出租車趕去機場,結果到了機場翻開皮夾卻沒有足夠的錢支付車資,想到防水夾里有零用金,恰好解除了當下沒錢付賬的窘境。資歷頗深的老教授在心里默默感謝那位小助理,確實能夠替自己分憂解勞,他簡直太偉大了。
這時候,老教授腦海里想起一句話:你辦事,我放心。這句話,是多年前他的一位師長畢業前給眾弟子的贈言。師長說,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成績不再重要,能力也能培養,最難能可貴的是能讓人信賴,最難做到的是知所進退,拿捏份際。如果哪一天你的老板對你說”你辦事,我放心“,那你就離成功不遠了。而誰能做到替上司分憂解難,那就是成功的向上管理。
這次接待工作完成后,老教授就提拔小助理為高級助理。很多老助理都不服,但教授在總結會上高調宣布原因:他辦事,我放心。
是的,無論在任何性質的職場,上司最喜歡的下屬永遠是這樣子的:他辦事,我放心。領導喜歡解決能力強,順境時能錦上添花,逆境時能雪中送炭的下屬,這些職員能想上司所未想,急領導之未急,只要有他們在,就不會出亂子,一切都四平八穩的。這樣的下屬,換你是領導,你也視為珍寶。
領導也是凡人,需要被”管理“
但凡有點管理學常識的人都熟悉”管理“的定義,不外是對于所賦予的任務進行規劃、組織、領導、控制來追求效率與成果,但是”管理“一詞向來是指上對下的影響歷程與結果,很少有人會想到管理也可以是部屬對上司的主動影響。可是上司主管其實也是凡人,你看他高高在上,但是內心可能比你還低落。當你能為上司主管分憂解勞之時,除了拉近彼此的關系與交情,更重要的是也替他分擔了管理職能,因為你做到了替他規劃、替他組織、引導主管決策并能掌控全局,這是做人部屬的最高境界。
管理上司從”向上規劃“開始
管理的第一個功能是規劃,因此部屬對于上司的影響也可以從規劃做起。一般在職場常見的是部屬對于上司言聽計從,即使對上司的規劃不以為然,也很少有部屬能夠勇敢地對上司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多采取虛與委蛇的態度但又暗自不爽在心里。如果部屬能夠預先做好功課,適時提出方案,即使部屬的想法不見得比上司來得好,但是已經足夠讓他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像上述案例中新來的小助理,總是會比教授多設想一些,比他的同事們做得更仔細一些,幾個月下來,確實讓教授對他信賴有加。平日里,他經常對教授說,”老師,這件事您不必費心,只要簽名就好“,”老師,這件事我已經處理了什么什么了,現在您還要做什么做什么喔!“比較復雜的狀況則像選擇題,像是:“老師,您若要怎樣的話,我就會去怎樣,但您若要那樣的話,我則會怎樣,現在老師您想怎樣?”,老師通常就按照他的建議或幾個選擇做個決定,事情就可以順利往下走,這是其他老助理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同事做不到的,所以他成功了,而那些同事只能原地踏步。說白了,拼職場,不就是拼個誰比誰更能讓領導放心嘛!
2.做個有自我成長意識的好員工
先來共享一下小付的職場故事。
在A企業已供職多年的小付,最近內心處在極度郁悶當中,她不停地捫心自問:“我是一個好員工嗎?”然而卻沒有肯定的答案。已經連續五年都是公司的“先進”,難道這還說明不了問題嗎?可為什么升職加薪卻總與自己失之交臂!到底我還有哪些沒有做到?一天到晚兢兢業業,像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節假日加班就如家常便飯,真是又紅又專。而且是一畢業就進入到這家公司,從第二年就開始當“先進”,到今年算起來小付在公司整整待了六年整,可細細想起來,再看看一路走過的腳印,到目前為止卻好像是在“原地踏步”。
對于前途,小付從沒有為自己的職業做過什么宏偉規劃,她只是簡單地認為,只要我做工作不出大錯,聽領導話,與同事友好相處就夠了。小付甚至于在進入到A公司六年當中,從沒有遲到過,雖然工作上偶爾因沒有亮點而受到相關領導的點名,但并沒有因沒完成或是出大錯而受到領導的批評。上下級關系也沒什么問題,她從不和領導有分歧,凡事領導說什么,就是什么。在平時工作中不愛發表個人見解,總用張三或李四的話來轉述自己的觀點,在領導和同事眼里她是個內向、很好說話的人。而且在個人待遇方面,她從沒有與領導溝通過,只是一味地接受公司每年增加的一百元“忠誠津貼”,她怕將這個“最敏感”的話題找領導談了,年終“先進”就會旁落他人。
陷入沉思與回想中的小付,“很糾結!”作為一個80后的女孩,在職場中奔波了多年,卻仍然不能有一點“成就感”,連個基層主管都沒“撈著”,陷入“僅僅是所謂先進”怪圈。職場的前景與光明,職場的上升空間又在哪里,六年來小付沒想過,可這次她仔細地想了,連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難道自己真的不是一位“好員工”嗎?
在這個例子中,小付童鞋的確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優點,而“好員工”卻不等于是企業中的有價值員工,同時也并不是成就職場曲折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樣的上班,為什么有的人幾年后當上了經理、總監或總經理,而有的人還是一名普通員工呢?孫子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就解密了“小付現象”——想讓領導喜歡,就要做到與領導愿望一致,同心同德。做不到,那你只能原地踏步,平凡終老。
職場中的“小付現象”非常之多,他們一味屬于被動行為在職場進行工作,他們是個“好先進”但卻并不是個“好員工”,不能獨當一面,只適合“泡”在基層工作,卻不能委以重任。為什么呢?
因為“先進”的員工不是“卓越”的員工
你要知道,職場從來都不是“一團和氣”和“安于現狀”能夠做出成績的,職場人在企業或單位組織中的“先進”僅僅說明你相較于其他員工遵紀守法聽領導話,是“優秀”的,但并非“卓越”的。這也僅僅是從一個比較小的側面體現出你的品行綜合判斷上是被大家認可的,但它離成為你職場競爭的砝碼還相距甚遠。因為決定一個員工是否升級,關鍵在于員工為企業所創造的價值,所以,員工在關心位子、票子、面子之前,先要想好如何提高工作價值。因為工作強度不等于工作價值,勤勞程度也不等于工作價值,學歷高低也不等于工作價值,甚至經驗多少也不等于工作價值。衡量工作價值的標準就是工作業績、工作貢獻。一個人要想提高工作價值,就一定要以企業為中心,以業績為導向,為企業作貢獻,這才是價值的體現。
試問,你在某企業或單位組織中像小付一樣被看作是“先進工作者”或是領導認為的“好員工”,你若跳槽到另一個組織,讓職場挪挪窩,還會同樣被認為是這樣的嗎?起碼不同的領導,不同的組織單位判斷標準和審視角度是不同的。小付的職場“停滯不前”,也正是基于沒能增加“長期價值砝碼”,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比較模糊,大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之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鐵飯碗”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誰也不能保證在某企業、單位或組織中一勞永逸,抱守終身。
而在任何時期、任何地方都能凸顯出職場中的“長期價值”,真正去考慮你想事物改變,就得為改變做點事情。因為機會都是給予有準備的人,你不準備,職場也就會像小付一樣,只有小范圍的“工作成績”,卻無法達到職場中的“價值成就”。那么,如果真想成為一名好員工,成就職場,那你起碼應該做到如下幾方面:
做個有夢想的員工,讓目標與執行啟航
要想在任何一家企業或單位組織中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好員工”,讓自我升華,必須先要敢想,有一個夢想,在夢想階段,要用倒著思考的方法,然后正著去做,最后再想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才能達到這一點;其次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有了夢想、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后,計劃就非常重要。工作每天都在做,但是如果當成完成任務來干工作是做不好的,要把工作當成是自己的責任,分解到每一天,每一天都做到卓越。最遠的距離是知和行的距離,除了要牢記這些道理,關鍵是要付諸行動。擁有強烈的責任感,責任就是對自己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就好比談戀愛,對著自己喜歡的人,怎么都不會厭倦。責任是第一領導力,熱情是一種品質,學習是一種品格。學習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掌握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精髓。做好一件事的方法是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書,然后按計劃實行。
當我們帶著夢想,確認目標,用可行的計劃,然后持續地行動,最后完成想要做的事情。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有障礙,會有挑戰,會有挫折甚至會有失敗,但價值已啟航并在路上。
學習+專長讓你獨當一面
職場上,對于價值員工的成長來說,學習十分重要。當一個員工工作勤奮刻苦、心無旁騖時,他才會真正鉆到工作中去,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成功自然也會慢慢向他靠近。一時一刻不放松業務學習,并且要做到學有專長,成為某一方面的骨干或“尖子”。如果放棄對新知識的學習、新技能的掌握、新問題的研究,即使你是個“老職場”,也會落伍。
在企業里工作,大部分員工們干的都是“小事”,而業務專長的精準把握會轉化成你成為“獨當一面好員工”的重要保障。在本職崗位上工作出色并能獨當一面,無需讓人操太多心,會一絲不茍地把事情做到最好。要學會成為領導的希望和助力,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你自己要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把遇到的問題留給領導。領導有其自身的工作和責任,而員工要做的就是要幫助領導分憂解難,而不是拿一些瑣事去增加領導工作。那些不論領導是否安排任務、自己主動促成業務的員工,交付任務、遇到問題后不會推脫的員工,能夠主動請纓、排除萬難、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員工,是老板最需要的員工。“聽命行事”不再是優秀員工模式,積極主動獨當一面的員工,才是最需要的。
其實,好的工作本身就是合作,好的就業本身的就是創業,好的職業本身就是事業。職場當中有兩種人,一種是主動改變自己的人,一種是別人要求他改變的人。大多數是別人要求才愿意改變,所以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了完成別人交給他的任務,而另一種人,他們是主動請示工作,主動承擔責任的人,他們做事從來不等待別人來分配工作,而是自動、自發、自覺、自愿地工作。因為他們是為自我成長而工作,是為了體現自身價值,發揮自身潛能。他們在職場中則會成為成長最快、業績最好,也是最受單位組織和企業老板歡迎的“好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