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通過處理人際關系提升領導能力(1)
- 領導能力最佳實踐手冊
- 未然
- 4954字
- 2015-08-21 18:30:02
人際關系在任何組織機構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名領導者工作開展得好壞,前途是否光明,往往取決于他在職場上能否理順各種人際關系,這樣,才能夠贏得上級的認可、同級的肯定、下屬的擁護,使領導能力得到提升。因此,領導者必須明確處理人際關系中的諸多問題。
1.人際關系的作用
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的人際關系既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也是實現領導職能的重要條件。良好的人際關系主要有以下作用。
(1)促進人才作用發揮
領導才干是領導者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承擔領導任務的必備條件。在國外,有人把領導者所應具備的能力分為三大類:第一,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第二,有效地進行人際交往和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第三,技術和業務能力。其中第二種能力在各級領導者的能力構成中,所占比重為25%~45%。這就清楚地說明,在領導者的能力中,領導者的人際關系具有重要地位。
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之所以在促進領導能力發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就在于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在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以及領導成員之間形成互補關系。所謂互補就是領導者從與其相關的人們中取長補短,實現領導能力的躍進和增值。互補的基礎是互異。互異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這種差異通過人際交往顯示出來,并產生互補行為。領導者如果能充分地認識別人的長處,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取眾之長,補己之短,那么,他就會自覺地、積極地改善人際關系,與相關人員交流思想和感情,從而產生積極的互補行為。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都是對人們互補行為的生動說明。
因此,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可以增強領導者個人的才干,促進領導能力的發揮,而且還可以促進領導班子結構的合理搭配和整體領導水平的提高。這樣,就可以給社會群體中的每個成員帶來創造的活力,以保證領導職能的充分發揮和事業的蓬勃發展。
(2)拓寬信息渠道
決策是領導者為了實現某種既定目標對其未來行動所作出的決斷和選擇。決策是領導活動的核心。領導者的決策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正確的決策使事業走向成功,而錯誤的決策則會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造成惡果。怎樣才能減少決策失誤,提高決策的正確性呢?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要求領導者必須擁有數量大、質量高的信息。信息是決策的前提和依據。領導者在決策前應擁有大量的有效信息。
在社會生活中,信息的交流或傳播是人們相互聯系的重要形式。信息的交流總是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的。人際關系就是一種基本的渠道和方式。這是因為,人既是信息的源泉,又是信息的傳播者和接收者。人際關系包括領導者的人際關系,都具有交流信息、獲取信息的功能。例如一個社會組織,它的成員經常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同時又把這些信息傳遞給別人,乃至使一些有說服力的信息材料在人們中間廣為傳播。可見,人際關系具有交流信息的功能。作為領導者,只有通過良好的人際關系,全面、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把握客觀事物的狀態及其變化趨向,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和經驗,通過各種渠道和信息網絡,綜合來自各方面的信息,才能提出新的見解和主張,以便進行成功的決策。
(3)增強組織活力
一個企業單位只有生機盎然,蓬勃興旺,才能不斷更新和發展;反之,如果死氣沉沉,僵化保守,這個群體就不能存在人際吸引力。領導者的能力越強,對人的吸引力也就越大。這是因為,與能力強的人交往,不僅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能力,還會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較高的社會評價。可見,領導者素養的提高,是優化領導者人際關系的重要條件之一。
2.怎樣處理與上級的關系
領導者與上級之間的關系是領導者人際關系中的重要方面。協調上級關系應遵循的原則是,尊重而不崇拜、服從而不盲從、局部服從全局。處理上級關系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講方法藝術,努力把原則性與靈活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如果不堅持原則就會陷入庸俗關系學的泥淖之中;而只講原則,不注意方法藝術,也很難協調好上級關系。
(1)處理上級關系的原則
如何搞好與上級的關系,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原則和要求。一般來講,處理上級關系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有以下幾點。
①尊重但不崇拜的原則
人人都需要尊重,尊重是溝通雙方情感、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前提條件。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這里說的就是尊重在建立人際關系中的作用和人們需要尊重的心理特點。要知道,人人都希望獲得他人的承認,受到尊重;人都有榮譽感,要求社會能給予公正的評價;人都希望受到禮遇,要求別人對自己有禮貌。
對于上級來說,需要別人尊重的心理更強,因為尊重是提高領導威望,增強領導控制力、駕馭力,保證工作順利開展的精神力量。任何一個領導者如果失去了下級對自己的尊重,那就不可能有較高的威望和較強的號召力、凝聚力,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發揮領導者的作用。
尊重是相互的,下級尊重上級不僅是上級的需要,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也是下級獲得上級尊重的需要。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做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
作為下級,自覺尊重上級,應當以事業為重,堅持組織原則,絕不能有任何不良動機。尊重是顧全大局的表現。上級領導者是在更大范圍內負責全局的工作。尊重上級領導就是尊重上級的人格和工作,承認上級的存在價值。一般說來,下級容易做到尊重上級。問題是當上級有明顯的弱點或業務不熟,甚至工作能力不如下級時,下級如何對待,這是對下級的一個考驗。如果下級缺乏對上級領導者的尊重,就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瞧不起上級、貶低上級的情緒,不分場合,不講方式,不負責任地發表一些不利于團結的議論。這不僅有損于領導的威信,傷害上下級關系,而且對全局工作也不利。
每個人能力大小不同,專長亦不同,如果上級領導者明顯不稱職,下級可以按照組織原則,通過正當渠道,向更上一級組織提出意見。但在上級領導者未離開現崗位之前,仍然要維護他的威信,尊重他的人格,支持他的工作。這才是下級應持的正確態度,是顧大局的表現。
崇拜是一種愚昧落后的意識。下級對上級領導應當尊重,但絕不應該崇拜。崇拜來自宗教迷信。遠古時代,人們對未被認識、難以駕馭的自然力、外在力感到恐怖和困惑,為了從精神上得到解脫,才出現了將日月星辰、風火雷雨作為偶像加以崇拜的現象。后來又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圖騰崇拜,對權力化身帝王將相的崇拜,以及后來又出現了金錢崇拜、個人崇拜等。崇拜是不科學的,是愚昧落后的意識。對領袖人物搞個人崇拜,會使國家、民族、事業蒙受嚴重損失。
對上級領導不應該崇拜,是因為上級領導也是人。盡管他們相對而言有較高的才能,有遠見卓識,有過人的膽略,但絕不是“完人”,缺點錯誤也在所難免,不可能跳出歷史的局限。搞崇拜必然要美化領導者,文過飾非。這樣做不僅違背組織的原則,不符合實際,而且還會對上級領導者起腐蝕作用。對上級領導者搞個人崇拜,容易滋生庸俗低級的人際關系,如阿諛奉承、拉攏投靠、結派營私等。庸俗的上下級關系是政治腐敗、社會腐敗的一種表現,是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腐蝕劑。崇拜會給上級幫倒忙,使上級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有損形象。一個高明的上級領導者是不贊成下級對自己搞崇拜的,而且還要對搞崇拜者進行批評糾正。
對上級的尊重和搞個人崇拜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但從尊重滑向崇拜卻比較容易。區別就在于個人的目的動機,在于是否堅持原則,在于把握尊重的分寸。
②服從卻不盲從的原則
沒有服從就沒有領導,沒有服從就形不成統一的意志和力量,任何事情都很難成功。樂隊演奏員不服從樂隊指揮,軍隊不服從指揮員的指揮,工人不服從廠長的指揮,民眾不服從政府的指揮,其后果不堪設想。社會是各種組織各類人員有機結合的整體。從統一意志、統一步調的角度看,社會就是在領導與被領導、權力與服從的矛盾運動中發展的。
我們講服從是對組織高度負責的理性行為,意味著服從的大前提就是確認上級的指示、決定是正確的。這就要求領導者在堅持服從原則時,注意把服從上級領導同服從事業大局統一起來,把對上級負責同對組織負責統一起來。當發現上級指示、決定有問題時,要及時向上級反映,并要堅持按照正確方針、政策指導自己的工作;當發現上級的指示、決定不符合客觀實際,執行起來不利于事業時,也應積極向上級反映,申述看法,敦請上級領導修改指示、決定。下級領導自覺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這不僅需要智慧、才能,而且更需要勇氣。
堅持服從原則還應注意:當對上級的決議、指示有不同意見時,不能因自己有不同意見而不執行。正確的態度是一方面積極向上級反映自己的意見,另一方面在上級領導者未采納自己的意見修改決議、指示之前,仍要按原指示、決議執行,在執行中積極采取措施,把可能造成的損失減到最低程度。當然,執行的結果證明上級指示是錯誤的,責任應由上級領導者承擔。
服從但不盲從。盲從是對上級的批示、決定在不理解、不領會的情況下一味附和、一概聽從、一律執行的盲目行為。對上級的盲從行為往往是以對上級的崇拜為思想基礎的。對上級的崇拜必然導致行為上的盲從。盲從往往給上級幫倒忙。盲從也最容易被某些心術不正的人用來結幫拉派、謀取權力和私利。正確處理上級關系應堅持服從原則,但絕不提倡盲從。即使上級領導的指示是正確的,也要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不做“傳達室”“傳話筒”式的領導者。
③竭力服從大局的原則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全局和局部兩個方面。全局是指事物的整體及其發展的全過程,局部是指組成事物整體的一部分及其發展的某個階段。全局和局部是對立的統一。在全局和局部的關系上,全局統率局部,局部隸屬全局。全局和局部的關系反映在領導關系方面就是上級與下級的關系。作為下級,在處理與上級關系時必須牢固樹立服從全局的觀點。毛澤東對樹立全局的觀點有過深刻的闡述:“……必須懂得以局部需要服從全局需要這一個道理。如果某項意見在局部的情形看來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來是不可行的,就應以局部服從全局。反之也是一樣,在局部的情形看來是不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來是可行的,也應服從全局。”
識大體,顧大局,使局部服從全局,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小原則服從大原則,這是領導干部應有的品質,也是下級領導者在處理上下級關系時應遵循的原則。處在不同層次上的領導者負責和關注的全局有大小之別,越往上層越大。遵循照顧大局的原則,就是要積極支持上級的工作。首先,想問題辦事情不能只顧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把局部、眼前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應從全局出發。當局部利益與大局利益發生沖突時,應顧全大局利益,要有“舍車馬保將帥”的精神。其次,要努力做好自己所領導的工作,以局部工作的良好業績為上級領導全局工作創造有利條件,推動全局工作。其三,要正確維護上級的權威。權威是上級實施領導的必需條件。維護上級權威要從思想到言行舉止體現尊重上級。對上級的指示,只要沒有原則錯誤,都應當貫徹執行。要正確對待上級的缺點和錯誤,絕不背后議論上級、貶低上級。要積極支持、熱情幫助能力比自己弱的上級。只要他沒有離開領導崗位,就應從全局出發,執行他的正確指示,尊重他的領導權威。
(2)處理上級關系的方法
領導者處理上級關系,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講究方法藝術,把原則性與靈活性緊密而巧妙地結合起來。不堅持原則去協調上級關系會陷入庸俗關系學的泥淖之中;只講原則,不講方法藝術,也很難協調好上級關系。具體方法很多,需要特別注意的有以下幾種。
①及時溝通,增加了解
作為一級領導干部,首先應知道上級的優缺點、工作方式、工作意圖以及特長愛好、生活習慣等。只有這樣,才可以比較準確地提供上級所需要的情況,滿足其工作和領導心理的需求,避免反映情況抓不住要領,避免在宏觀與微觀、整體與局部上產生過大的“認識誤差”與“行為誤差”。其次,要主動匯報,使上級了解自己。了解下級是上級分內的事,但上級面對許多下級,不可能了解很透。因此,下級要主動、及時地向上級匯報自己的工作意圖、工作進展、工作成績、存在的困難和遇到的問題,使上級對你的工作有較全面的了解,爭取上級的支持和幫助。匯報要講究形式、場合和方法,而且要重點突出,證據實在,層次清楚,掌握分寸。其三,要多提供信息。面對面的系統匯報雖然重要,畢竟次數有限。而工作信息的傳遞可頻繁進行,通過各種渠道及時向上級傳送自己的工作信息,使上級及時了解你在每個時期的工作情況,以取得上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