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一日中的靜心之道——每天都是一個開始,“修煉”的一圈輪回(1)

頭腦使人冷靜,有透徹的判斷力;心使人柔軟,使人愛,使人慈悲;身體則讓人感受生命力,享受生命的喜悅。每個部分都有其美好的特質,只有當三者協調到平衡,才能夠品嘗到三合一的甘美,而不是失衡的損耗和疲累。

靜心無法使你的年歲倒退,卻可使你的心靈回春;靜心可以使你的身體加速更新因為壓力疲勞而干癟退化的細胞,也可以使你倦怠至極的五臟六腑和心靈在放松之后,重新伸展對生命敏銳的觸角;還可以使長期只使用腦部而完全忘記身體和丹田的你,重拾與自己生命之根的聯結?,F在,請讓我們一起品味靜心之道。

1.給自己沏一杯靜心咖啡

睜開雙眼,頭腦還處于半清醒的狀態時,身體、心、腦袋,便開始應對一天忙亂繁雜的工作和生活:處理堆積如山的檔案、接過嘟嘟響個不停的辦公電話、應對突發的事件、參加重要的決策會議,下班后,家里還有沒完沒了的家務等待著……一天下來,雖然我們做了數不清的事情,但睡覺前回想起來,卻一樁也沒有記在心上,精神處于茫然空虛的狀態之中。

這是大多數現代“大忙人”的生活寫照,用時下流行的說法概括之,便是“窮忙族”:忙著最多的事情,頭腦卻最混亂不清,成為名副其實的身心疲憊、精神萎靡的“心靈窮人”。

為了改善做事紊亂無序、來者不拒地隨境而轉的狀態,建議做一個簡單實用的大忙人靜心法。只需要在清晨花10分鐘的時間,這個“晨坐靜心法”,便能讓人理清雜亂如麻的思緒,以平和自在、神清氣爽的心態,去迎接每一天,還能有效地提升專注力,做起事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選擇一處相對較安靜、噪音少的地方作為每天晨坐靜心的固定場所,重要的是自己感覺舒適、自然。靜坐時無需局限于盤坐,或靜坐指南上介紹的標準盤坐姿勢,而只需要結合個人的狀況,選擇自己感覺最舒適的姿勢,原則上能讓身體的任何部位不感到壓迫緊繃,能全然放松為最佳。

開始進行靜坐時,可以閉目或睜開眼睛,初次靜坐的人建議選擇閉目為佳。一旦選定了姿勢,開始靜坐時,身心都要保持靜止不動。要保持身體的不動可能不難,但對于初期嘗試此靜心法的人,或許很容易出現下述狀態:因過于舒服而昏昏欲睡;或者腦海中連續出現起伏不斷的想法和思緒問題。

面對這些狀況,常見的應對方法是:如果靜坐時腦袋昏沉,禁不住昏昏欲睡時,只需要挺直腰桿,保持肩膀放平,想睡覺的感覺便會自動消失。而倘若初期晨坐靜心進行時,腦海中浮現出一連串的想法與思緒:比方說今天早上沒有吃早餐,禁不住想起家里冰箱里的泰國菜,好像是幾天前買的,有沒有發出異味了呢?我是在哪里買的呢,是和誰一起去的?噢……我干嗎胡思亂想,我在靜坐,為何要靜坐?靜坐有什么技巧?怎么想不起來……我的腰桿挺直了嗎?……不管腦海里閃過多少思緒或想法,不必逼迫自己非得停止所有的思考不可,讓其像行云流水一般掠過便可,而絕不要糾纏于某個思緒深入鉆研,以免陷入思潮里。如此,思潮就會慢慢地和緩下來。一旦意識到自己分神的那一刻,要試著收回心來,把當下的念頭打住。但是沒有必要刻意地阻止自己的想法,這會讓思緒變得更糟糕,只需要觀察自己的感受,而不要去判斷這種感受是好是壞。讓想法和思緒保持自然,通過觀察,自會漸漸減弱而消失,直到進入心無雜念的狀態。同時,注意保持自然、順暢、平穩的呼吸,不必為了靜坐而煞有介事地制造什么特殊的呼吸方式,或道聽途說,運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呼吸方式,只需要聽任身體本能的需要而自然呼吸即可。

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時間點,堅持做這個靜心法,只需要保持10分鐘不動,如此便能讓身心歸零,讓心在這10分鐘的靜心中,得到充分的安穩和調整,為一整天帶來意想不到的清新:心的能量增強了,煩惱、消極、壓力等負面的能量被清除了,隨之體驗到更多的喜悅、安穩與從容。此時,你會感受到陽光是那樣的溫暖燦爛、眼前的花草是那般的宜人芬芳,內心里充滿了能量與專注力。

“晨坐靜心法”是一帖無價的心藥,是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的簡易靜心法,練習過此法的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美妙體驗:10分鐘的靜坐,讓生活變得更單純、清凈、有序了。

這種靜心法可以單獨進行,而倘若能同一群朋友或同事一起靜坐,效果會更佳。雖然只是短短的10分鐘靜止不動,但嘗試過此法的人就會發現,這并非一件簡單的事,靜坐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去練習。

因此,倘若能夠同朋友、家人或同事一起靜坐,不僅可以互相勉勵、提醒自己每天都定時、定點地進行靜坐,若遇到問題,還能夠互相幫助、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不論是在公司、小區或是辦公樓里面,一處小小的寧靜平和之處,都能宛如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在共同靜坐的時刻為我們帶來無限的清涼,撫慰彼此的身心,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堅持練習晨坐靜心法三個月后,會發覺自己的身心開始有了小小的轉變。比方說,身體變得柔軟了,以前可能費盡全力彎下腰來只能是指尖觸地,現在卻能輕松地用手掌觸地了。而內心里也在練習此法后產生了改變:沖動易怒的情緒不容易發生,心也不像脫韁的野馬一般,遇到突發事件時,也能比較冷靜地予以處理。

心,仿若平靜的湖,本然是平靜、清純的;每天的雜念,如同我們長年累月往湖內扔進亂石、臟污,讓湖水變得混濁、起伏。每天10分鐘的晨坐靜心,則是一種沉淀,讓內心的湖水重新恢復清純的本然。

2.大腦與心的分工妙法

這種靜心方法,推薦給覺得自己需要和心連接的人。

大部分腦力勞動者很少有機會與心聯系,腦袋在工作時需要高速運轉,而且通常工作時間越長的人,在休息時,大腦越會停不下來,比如看電視、瀏覽網頁時,大腦卻依然還在不斷地接收信息。一個人過分地偏向于頭腦的使用,整個人就會變得冷漠,并缺乏愛心。

如果覺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太過于側重于腦部工作,是一個極度使用頭腦、過分理性,甚至于不喜歡太感性的感受,那么這種靜心方法,可以幫助你找到頭腦與心之間的平衡。如果渴望自己能為生命的多彩多姿所觸動,或者覺知自己內在里其實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因而需要心的支持,以找到更多的愛和溫暖,那么這個技巧也適用。

從思考轉換到感覺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從心”來呼吸。

在日?;顒訒r,隨時可以來一個深呼吸,感覺它流進了胸部的正中央,仿佛整個存在都灌注至體內,進入胸部正中央的地方,既不是左邊也不是右邊,而是正中間,這里恰恰就是心的中心所在。它不是一個器官,也和心是截然不同的。它,屬于微妙體。

至少持續做夠五分鐘一次深呼吸,把氣吸進來,填滿心,然后到感覺在中間存在而且正往心灌注:活力、生命、神性、自然……一切都灌注進來了。然后“從心”吐氣,把氣吐到盡;吐氣時,就像把體內所有的垃圾全部傾倒出去那般棄舍。

堅持每天做幾次,人將會變得愈來愈敏感,更能覺知許多東西。嗅覺、味覺、觸覺、視覺、聽覺,一切感官都將變得敏銳而細膩。而心,也變得愈來愈柔軟,人會開始感到生命的能量在體內如活水般地流動著。

我們總是會忘記自己。這種遺忘,并不是忘記自己的需要,而是忘記自己的存在。忘記自己在呼吸,忘記現在坐在這里,忘記正在走路,忘記此刻吃著飯……人會忘記自己,就是因為不夠清醒、不夠專注,似乎活在夢中而沉睡著。

在每一個當下都記得自己,人就“覺醒”了,幻象也就結束了??梢噪S時隨地活在片刻里,不再神游過去、不再為虛無飄渺的未來架空現在,而是完完全全地活在當下,每一個細胞都清醒地活在當下,意識清明,覺知彌漫于全身;于是,感到十分安定、沉穩、不受擾動,這是極致的放松、寧靜與幸福,仿佛從內在連接到整個宇宙……

這個技巧是“分散的注意力”,一般來說,大家都想“集中注意力”,當我們集中注意力時,往往是把一切交給“頭腦”接管,比如:專心地想事情、集中精力把一個企劃案做好等,這一部分就屬于頭腦工作的范疇,我們把一切的注意力聚焦在頭腦中,間接地忽略了身體的其他部分的一幕,所以就常常上演“忘記了自己”,但其實根本就是一種出神的狀態。集中注意力的頭腦工作,當然是必須的,有它完美的功能,不過,頭腦的集中注意力也許可以給人帶來清晰度,把事情能夠事前周全地計劃安排、執行好,卻不能給人帶來愛、寧靜和生命力,然而,那些往往才是我們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渴望。

這個靜心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選擇一個合宜的時間段,讓自己練習這個技巧,不需要復雜花哨,但是要具體。比如:吃早餐、洗衣服、掃地、去買熟食、洗澡的時候……剛開始時,選一個時段就可以了。決定了什么時候要練習這個技巧,就開始練習“分散的注意力”。

分散的注意力就是:同時做兩件事情。剛才我們舉例去買熟食,這是一件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記住自己的呼吸。即使在去買熟食的同時,也要記住自己在呼吸,這就是讓注意力走向兩個方向,要分散注意力。

總之,不管決定做什么事,另外一件事就是“記住自己在呼吸”。剛開始的時候選擇一個簡單而具體的事情,切實地練習兩個方向的注意力,這樣就夠了。太貪心反而不切合實際,目標訂得太高,遇到挫折后,放棄得也比較快。

當然,我們難免會忘記自己正在做著的兩件事。忘記了就算了,回頭時,再把注意力拉回來,千萬不要對自己的頭腦使用暴力。這個忘記是必經的過程,畢竟我們都忘記自己太久了,只要持續而切實地練習,就會在記憶與遺忘之間不斷地往返,漸漸地,記得的時間就會增加;在某些片刻里,我們會清楚地感覺到記得自己的身體,而不會只困頓在頭腦里或情緒里,那么寧靜即會漸漸地在日常生活中愈扎愈深。

比方說,當人悲痛傷心的時候,雖然在哭,但仍然記得呼吸,丹田有順序地運作著,這份覺知讓人有了一份支撐自己的力量;打字的時候,雖然看似只有在用腦、用手、用眼,可是如果記得自己正在呼吸,精力就不會耗竭得那么快,不會迅速迷失在頭腦的混亂之中。當人們意識到前方有明確的方向、有清晰的光明,甚至明顯感覺到自己所有的感官都是敞開的,360°地透明開放著,可以輕松地感受并且響應身邊的一切,而不是忐忑不安地予以防御。漸漸地,在走路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在走路;記得自己正在走路,同時能聞得到路邊的花香、覺知到陽光的溫暖、察覺從身邊走過的路人……一切都伴隨著一份安然、安定,敞開又放松、純真又喜悅的氛圍。

在你吃早餐、洗衣服、掃地、洗澡或者隨便挑選一個時段,試著同時做兩件事。選擇做一件具體的事情——無論做什么事的同時,記住自己在呼吸。

3.身處地鐵的靜心之道

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地鐵里那么多人怎么做靜心???靜心不一定是要在獨處或安靜的空間里做的,而是要學會在需要靜心時,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做到。地鐵里通常有很多的顏色,無論是指示牌還是廣告牌,五顏六色。這些顏色不但能吸引人們的視覺,我們還可以利用其來做靜心。

事實上,每一種顏色都可以給人帶來能量:

(1)紅色。第一個能量中心(位于生殖器。與生命力、沖動的性欲有關)。

(2)橘紅色。第二個能量中心(位于下腹部。與童年的情緒、感性的性欲有關)。

(3)黃色。第三個能量中心(位于胃部。與權力、力量有關)。

(4)綠色。第四個能量中心(位于胸部正中。與心、情愛有關)。

(5)水藍色。第五個能量中心(位于喉嚨。與表達、溝通、創造力有關)。

(6)靛色。第六個能量中心(位于兩眉間,第三眼。與直覺、信息的吸收有關)。

(7)紫色(或白色)。第七個能量中心(位于頭頂。與宇宙意識、提升靈性有關)。

在地鐵里看到這些顏色的時候,可以選擇一種顏色,想象著自己把這種顏色呼吸到相對應的能量中心里,如此將滋潤這個能量中心,同時也使得自己的雙眼更為敏銳。

所謂的能量中心,是源自于印度的一個人體結構理論。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七個能量中心,每一個能量中心有各自的運作、掌管的范圍。比方說:感到愛一個人,或者看電影很受感動,將會發現這種感覺來自于胸部的正中間,也就是人的心;當有話說不出來時,就會感覺到喉嚨緊縮,甚至沙啞,這就是和人的第五個能量中心有關。這些能量中心的運作,和身體的機能動作是不同層次的,有時候情緒上的反應,會讓人覺得身體上的某個部位有某種感覺,這就是身體反映出能量中心的狀態,或者它正在運作時的表現。

這種靜心并不能解決人的能量中心的問題(比如:人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力量,所以就拼命地呼吸黃色——事實上,并不是這般運作的)。它只是一種滋潤,是一種溫柔的支持,讓自己感覺到有一股清澈的氣息,而和生命有更多的連結。

選擇地鐵里的一種顏色,想象著自己把這種顏色呼吸到相對應的能量中心里,感受這個能量中心的滋潤。注意吸收某種顏色的光度,并不能解決能量中心的問題,只是一種滋潤和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安阳县| 泾阳县| 宁阳县| 彭山县| 平原县| 新余市| 荃湾区| 常州市| 南丰县| 公主岭市| 比如县| 武隆县| 莱州市| 迁西县| 民权县| 鞍山市| 鹤庆县| 高青县| 娄烦县| 遂平县| 乌审旗| 平南县| 洛隆县| 芜湖市| 隆子县| 屏山县| 华池县| 泰州市| 淮南市| 图们市| 佛山市| 南投县| 惠安县| 云霄县| 宁都县| 睢宁县| 台州市| 会泽县| 高台县| 湘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