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夏娃”理論

從20世紀開始,人類一直在尋求人類起源問題的科學答案,并形成了許多理論。最近,國外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現代人起源理論,被稱為“夏娃”理論,從而引發了一場頗為熱烈的討論。

“夏娃”理論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發展的產物。20世紀,人們發現了細胞中的線粒體,1963年,又發現線粒體中也有DNA。線粒體DNA 在許多方面不同于細胞核DNA。最重要的是,線粒體DNA 的遺傳方式十分獨特,即嚴格的母系遺傳。脊椎動物精子中的線粒體DNA 不會進入受精卵,即使個別進入,也會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線粒體DNA 只來自母方,父方的線粒體DNA 不會遺傳給子代。

20世紀80年代,人們運用10多種限制性內切酶,確定了人類線粒體DNA 的基本順序。人類的線粒體DNA 共有441個限制性切點,其中63%個位點是恒定的;37%個位點則是可變的。80年代,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威爾遜遺傳小組研究了世界不同種族居民的線粒體DNA,他們發現全人類的線粒體DNA 基本相同,差異很少,平均歧異率為0.32%左右,而線粒體DNA 又是嚴格的母系遺傳,因此,從邏輯上說,現代世界各種族居民的線粒體DNA 最終都是從一個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兒遺傳下來的。威爾遜小組通過追溯不同種族線粒體DNA 的原型,確定了現代人類線粒體DNA 的發展譜系。他們發現,現代人類的線粒體DNA 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類僅見于一些非洲人中,第二類則分布于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內的所有種族中。而第二類線粒體DNA 的最終源頭也在非洲人中。也就是說,現代人類的線粒體DNA 均來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類各種族的共同祖先。威爾遜等人說:“我們可以將這位幸運的女性稱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續至今。”這一理論因此被稱為“夏娃”理論。同時,在現代各種族中,非洲人之間的線粒體DNA 的差異最大,這表明非洲人線粒體DNA 中所積累的突變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種族,從而也證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現的現代人類。

威爾遜等人認為,當時的非洲也許有幾千個男女同“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并沒有生下女性后裔,所以她們的線粒體DNA 譜系也就斷絕了,只有“夏娃”的女性后裔代代繁衍,日益昌盛。威爾遜小組認為線粒體DNA 的進化速度為每100萬年2%~4%,據此推算,這位人類的共同祖先“夏娃”應當生活在14萬至19萬年之前。大概在9萬至18萬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離開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當時,世界各地已有許多古人類在生息,如歐洲的尼人、中國的北京人等。威爾遜小組認為,“夏娃”的后代們,也就是現代人的祖先來到世界各地后,并沒有與當地土著的古人類混合交融,而是“完全取代了”他們。這是因為,如果現代人的祖先與土著古人類混合的話,那些古人類就會將自身的與“夏娃”不同的線粒體DNA 遺傳下來,現代居民中也就會出現許多種線粒體DNA。可事實上,現代各種族居民的線粒體DNA 是高度一致的,都來自同一個女性祖先“夏娃”,除此之外不存在著其它來源的線粒體DNA。據此推斷,那些古人類都滅絕了,被現代人類的祖先完全取代了。世界各地的現代人類不是從當地的古人類發展而來的,而是來自非洲。

“夏娃”理論提出后,在科學界及社會公眾中引起了較為強烈的反響。一些古人類學家堅決反對這個理論,他們認為,化石材料表明世界各地區的現代人類是從當地的古人類發展而來的,并不存在著“完全取代”。一些分子生物學家也堅決反對“夏娃”理論,并指出了其在計算機程序及計算方法上的錯誤。面對來自各方的猛烈批評,“夏娃”論者不斷提出新材料論證自已的觀點,并修改了某些說法,他們正準備提出更有力的材料。這場討論至今仍激烈進行著,無論結果如何,都將有助于更進一步認識人類的起源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邛崃市| 湾仔区| 日喀则市| 黔东| 卢湾区| 新晃| 随州市| 邓州市| 象州县| 衡阳县| 铁岭县| 明水县| 永平县| 石渠县| 凉山| 和平县| 舟曲县| 玉门市| 五常市| 延寿县| 宝坻区| 静宁县| 乌审旗| 衡阳县| 桑日县| 页游| 凤翔县| 莎车县| 班戈县| 嘉禾县| 读书| 荥经县| 万年县| 遵义市| 龙口市| 原阳县| 通州市| 彰化县| 石阡县|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