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防病保安康,祛除濕熱很關鍵
說到“毒素”,人人都畏懼,尤其是當它潛藏于人體組織中時。因為它是一種可以干預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并破壞機體功能的有害物質,會使人的身體健康受到危害,并滋生百病。所以,那句“排出毒素,一身輕松”才會被人當成養生保健、護膚養顏的法寶之一。但是我們人體都有哪些毒素呢?先拋開現代醫學所說的對人體有害的血脂、膽固醇等不說,只是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講,我們身體中的毒素就有兩大類,一類是濕毒,另一類是熱病。它們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相互“勾結”。
說到濕毒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患有皮膚病的人,在很多情況下醫師都會告訴說這是由于濕毒引起的。中醫有句老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在風、寒、暑、濕、燥、火這致病的“六淫邪氣”中,最讓醫患煩惱的就是濕邪。難除是一個方面,易滋生是另一方面,人如果淋雨涉水或在潮濕的環境中,它就會通過呼吸道、皮膚毛孔等入侵體內,在各個臟腑組織之中“安營扎寨”,并“長期居住”,久蘊成痰濕或濕熱。另外,現代人生活富足,飲食上多以肥甘厚膩居多,同時經常久坐,并以車代步,運動量越來越少,也是形成內濕或濕熱的主要原因。而且人們由于生活與工作上的壓力,十分容易生火,當內火、內熱與濕邪相遇,它們就會“情不自禁”地相互“勾結”在一起,在身體里蔓延泛濫,狼狽為奸,損害人體健康,讓人百病叢生。濕熱損害健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損形象。在以前,痤瘡、痘痘都是青春期男女的專利,但是現在我們舉目望望,身邊有很多人明明早過了青春期,甚至已經30多歲了,還長一臉的青春痘,其實這多與體內有濕、有熱或有濕熱有很大的關系。當然,面色灰暗、油光,毛孔粗大,眼袋,色斑,酒糟鼻等面部問題以及身材走形等,濕、熱或濕熱都難辭其咎。
二、易上火。體內有濕熱的人,特別容易上火,引發各種不適癥狀,如失眠、頭暈、頭痛、眼睛紅痛、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便秘等。如果發現自己上火并有一系列的濕熱癥狀時,只有用清除濕熱的方法才能徹底降火。
三、脾胃疾病。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濕熱起于脾胃。首先,過食肥甘厚膩之品,脾胃不能完全將其消化和運化,食物營養就會因為得不到正常利用和代謝,變成濕或濕熱,蓄積在脾胃里或擾亂脾胃功能,使得脾胃不和,導致脾胃疾病的發生,如腹痛、嘔吐、腹瀉、便秘等。另外,外在的濕熱之毒入侵,也會使脾胃的消化和運化食物的功能失常,導致脾胃疾病。
四、肝膽疾病。都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當濕熱蔓延至肝膽時,急、慢性肝炎,以及膽囊炎、肝硬化、肝腹水等疾病就會不請自來。當然,它們多會發出“黃疸”的信號,即眼黃、面黃、渾身皮膚黃等。
五、腸道、泌尿及生殖系統疾病。當脾胃中的濕熱下注于下焦中的腎臟、膀胱、腸道和泌尿、生殖系統時,疾病也會發生。腸道疾病如瀉痢、便秘等,泌尿系統疾病如小便不利、熱淋及腎炎、膀胱炎,甚至腎結石、膀胱結石等。當然,男性還要面對遺精、陽痿等苦惱,而女性則免不了要承受帶下等婦科病癥的折磨。
六、富貴病。中醫臨床表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脂肪肝等也是因為濕熱內阻,氣血失調、紊亂所致。
另外,濕熱型咳嗽、濕熱型心臟病等,仔細追究起來,都與濕熱這個大毒素脫不了干系。因為濕熱不但會平行蔓延和下注,還會上犯上焦,擾肺和蒙心。
濕熱是危害現代人健康,使人百病叢生的大毒之一,想要防病保安康,祛除濕熱非常關鍵。但是如何才能做到“祛除濕熱,一身輕松”呢?針對這個問題,本書從日常生活入手,詳細闡述了濕熱與人體臟腑的關系。同時,圍繞日常養生、美容養顏、上火、疾病等方面,總結和精選了9個應注意的日常行為習慣,9個古方奇方,57個飲食方案,10種經穴按摩方法,來幫助大家祛除濕熱這個禍害健康、讓人百病叢生的“幕后黑手”,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收獲健康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