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的管理能力
人際關系的管理能力,也就是指一個人的社交能力,即能夠建立和管理關系網絡,能夠找到共同的立場和親善關系的能力。這一能力在工作生活中十分重要,也是一個人情商高低的直接體現。
高情商者,就是充分掌握這項能力的人,他們善于洞察并理解別人的心態,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領悟對方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見等。因此,他們善于人際溝通與合作,人際關系融洽,在復雜的人際環境中游刃有余。
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就是一個善于運用人際關系技巧的人。有一次,李兆基身邊一位任職多年的下屬因自己炒樓炒股失敗,血本無歸,又被證券經紀行強行平倉,搞得欲哭無淚,走投無路。李兆基知道了這件事,不等對方開口,馬上叫來會計,囑咐說:“替他還債吧。”
當時李兆基的恒基集團也欠下銀行很多的債務,可以說是自顧不暇,而市場又不景氣。會計便忍不住問了句:“在這個時候還幫他嗎?”李兆基說:“就是在這個時候,我不幫他,還會有誰幫他?”
這一做法自然是讓那位下屬感激涕零,做起工作來更加勤懇賣力了。
無疑,李兆基就是一個高情商的人。他充分掌握了人際關系的管理能力,如果我們也能夠像李兆基一樣,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技巧,我們也會成為讓別人喜歡和尊敬的人。
高情商對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有這些高情商的表現,那么他也就擁有了高情商的優勢,這個優勢能夠使他在生活上幸福快樂,在事業上成功卓越!
你的人生,情商來決定
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愛情、婚姻、學習、工作、人際關系以及整個事業。
——柯云路
如果你看過《阿甘正傳》,那么你一定忘不了那個智商只有75的傻小子——阿甘——無論在體壇、戰場、商界,還是愛情上,成功總伴隨著他。
或許你認為他只是個“虛構的傳奇”,不過,如果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例如,達爾文曾被老師和家長認為是“平庸無奇的兒童,智力也比一般人低下”,但他成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自述其弱點是“智力不好,特別苦于記單詞和課文”,但他成為了世界級的科學大師;亞歷山大·馮·洪堡上學時的成績也不好,在一次演講中他提到:
“我曾經相信,我的家庭教師再怎樣讓我努力學習,我也達不到一般人的智力水平。”可是,二十多年后他卻成為了杰出的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和政治家……
其實,這就是情商在發揮著作用。它為人類開辟了一條事業成功的新途徑,使大家終于擺脫了過去只講智商所造成的宿命論。
在一篇名為《一個智商低的孩子》中,美國作家奧斯勒就以一個母親的語調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雖然杰克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可他卻是最值得我驕傲的孩子。
上學時,杰克的成績很差,尤其是數學成績,從來就沒有及格過,為此老師已經跟我說過很多次了。而杰克也為此經常受到同齡孩子的嘲笑,他們經常在他的背后貼上“傻瓜”或者“蠢人”的字條,杰克只是把字條撕去,從不反抗也不讓我知道,直到我在一次偶然中看到,他一直都是默默地承受著。
我知道他是怕我為他傷心,可是,不管他怎么笨,甚至蠢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嘲笑他,但是他是我的孩子。
很多時候,看著他苦惱的表情我總是很無奈,因為我不能直接勸慰他,那樣就等于承認了我也認為他確實很笨。我只能總是對著他笑,告訴他你也很棒,只是你和別人不一樣罷了。我帶著他去老人院做義工,去照顧沒有主人的被遺棄的小動物,做這些的時候他總是能做得很好。
杰克三年級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杰克的外公出了車禍。我無法控制自己的痛苦和難過,因此就忽略了杰克的存在,直到葬禮結束了,我才從悲傷中緩過來,開始尋找他。杰克很愛外公,一定也很難過,我要安慰他一下。當我終于發現杰克的時候,我看見他幼小的身影正在一群人中間若隱若現,那些是前來參加葬禮的老人,年齡和痛苦的原因讓他們很虛弱了,杰克就站在階梯邊上,一個一個地扶著他們走下階梯,時不時地還幫一些老太太提起她們笨重的裙角,同時,他還要不時地抽出一只手擦去自己臉上的淚珠。
我又一次流淚了,為了杰克,我可愛的孩子,他真讓我覺得驕傲。后來杰克開了一個很大的養老院,專門照顧一些沒有兒女的老人,當然他成功了,成了整個街區最有名的人,他后來還做了理事會的主席呢!
智商上的不足沒能阻止杰克獲得成功,毋庸置疑,情商在此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看看你的周圍,是否也有這種現象:有的人明明看上去腦瓜聰明,但生活卻一直不盡人意;有的人看上去智力平平,但卻生活得很幸福。如果將人生比做一輛全速行駛的列車,那情商不僅能為列車提供足夠的動力,而且決定著列車的前行方向。一個人要想把握生活中的幸福、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往往需要正確的思想和理念來指引方向,而那些真正具有建設性的精神力量,則大多蘊藏在左右人生命運的情商中。
下面簡單列舉情商在幾個方面的作用。
情商在人際關系中的作用
在成功的道路上,我們最大的敵人并不是缺少機會或資歷淺薄,而是缺少對自己情緒的控制。
憤怒時,不能控制自己的怒火,使合作者望而卻步;消沉時,放縱自己萎靡不振,使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無端錯過。要想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成功,就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掌握好基本的交際能力,這就是情商的作用。
情商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
無論什么工作都離不開情商,良好的情商能促進工作的發展,尤其在日常的繁瑣工作中,更能發揮它的最佳作用。
情商不高的人,往往因為一點小事便會陷入消極的情緒之中,或垂頭喪氣,或憂愁煩悶,或大發雷霆,或三心二意,或動搖不定,從而使自己具有的智力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其塵封的潛力更是難以激發,在工作中自然就會覺得很吃力,從而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其實,他們只要利用自己的情商,就能有效地調控自己的消極情緒,讓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情商在問題處理中的作用
情商在人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影響認知的效果。
情緒的波動可以幫助人們思考未來,考慮各種可能的結果,幫助人們打破定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茫然的情緒會打斷正在發生的認知活動,但人們可以利用這種情緒,審視和調整內部或外部的要求,重新分配相應的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于最重要的部分,從而抓住問題的關鍵,解決問題。所以情商能激發動機來解決復雜的智力活動,充分發揮情緒在解決問題中的積極作用,這樣一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商在溝通與協調中的作用
你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反映了你情商的高低,反過來,情商也能促進溝通與協調工作的發展,能幫助你更好地與別人互動。情商高的人在溝通和協調中如魚得水,情商較低的人在溝通和協調中總是縮手縮腳。
總之,情商的作用和影響早已貫穿于我們的生活、工作之中。正如丹尼爾·戈爾曼所說,“婚姻、家庭關系,尤其是職業生涯,凡此種種人生大事的成功與否,均取決于情感商數的高低。”
你無法控制智商,卻可以提高情商
提升情商,使得我們能夠用有限的知識去運作無限的世界,更適合當前壓力過大的生存環境。有助于我們獲得陽光心態,締造和諧快樂,享受幸福人生。
——吳維庫
也許有人會說:“沒有辦法,我天生情商低。”如果你有此想法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教育體系里,情商教育已經“登堂入室”,成為幾乎所有學校的必修課程。雖然到現在,我們仍算不準多大比例的情商是與生俱來的,但可以確定的是,比起智商來,情商更多是由后天培養的。
改變思想,改變情商
一切外在行為的改變,都源于內在思想的改變。因此,要想改變情商,你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思想。
茫茫宇宙,萬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這種普遍聯系實際上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吸引”。同樣,當你的思想專注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特別吸引你的眼球。所以正確地使用你的思想,就可以將自己想要的東西吸引過來為你所用。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于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這些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
林林因病住院,可是令他更加痛苦的是第一次手術居然失敗了。因為主刀大夫是個實習生,第一次握刀,可能由于緊張或者技術不精而導致這個結果。林林的家人和朋友去醫院看望他時,都對醫院的行徑感到忿忿不平,有出主意狀告醫院的,有要求轉院的,也有要求賠償的。林林心情沉重,躺在病床上一言不發,眉頭緊皺。
這時,卻有一個朋友對林林說:“沒關系,就在這里做第二次手術吧,第一次手術失敗了,醫院肯定要高度重視,派一名業務骨干給你主刀,對你肯定會特別精心護理,手術肯定能圓滿成功!”林林聽了,眼睛一亮,微微點頭,同意了朋友的建議。
果然,醫院在第二次手術時請來了省里著名的專家來親自主刀,結果非常成功。
高情商者往往都會隨著時間、社會、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思想。每當一個使你感到沮喪或者消極的念頭潛入你的思維時,應該馬上提醒自己將想法轉移到使你感覺良好或者充滿能量的事情上去。只有這樣,你才能做正確的選擇,實現吸引力這一宇宙正法則,獲得正確的行動指引和動力。
修正習慣,修正情商
人按習慣做事,而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的習慣助人成功,壞的習慣使人受挫。所以,要想提高你的情商,就十分有必要建立好習慣,克服壞習慣。
有一個馬戲團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演出結束后,訓獸員把大象隨意地用一條細鐵鏈拴在帳篷外的石柱上。大象竟然乖乖地待在那里,沒有一點反抗和逃跑的意思。
一個小孩注意到了,于是問馴獸員:大象那么有力氣,為什么它的腳上只系著一條小鐵鏈,它真的掙不開那條鐵鏈嗎?
馴獸員笑了笑,解釋道:“沒錯,大象是掙不開那條細細的鐵鏈。在大象還小的時候,我們就是用同樣的鐵鏈來系住小象,那時候的小象,力氣還不夠大,小象起初也想掙開鐵鏈的束縛,可是試過幾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氣不足以掙開鐵鏈,也就放棄了掙脫的念頭。等小象長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條鐵鏈的限制,不再想逃脫了。”
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可悲嗎?其實我們每個人從生下來也被許多肉眼看不見的鏈條系住了,而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也就自然將這些鐵鏈當成習慣,視為理所當然。于是,許多本該屬于我們的美好,就這樣被我們自己在習慣中抹掉,并開始向環境低頭,甚至于開始認命、怨天尤人、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所以,為了有更好的成功與未來,有必要克服不好的習慣,建立起好習慣。而行為科學的研究表明,如果每次你都能按某種方式行事的話,那么就會出現這樣的情形:你如今的行事方式將慢慢占據你的腦海。重復次數越多,你過去的行事方式就越來越模糊,而新行事方式將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久而久之,當你改變了自己的習慣,你就改變了自己的行為,也就改變了自己的情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增長知識,增長情商
培根曾經在《論讀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歌德也說:“人不只是靠他生來就擁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顯然,知識的增長對于智商和情商的提高都是有很大意義的。
方方與圓圓是一對孿生姐妹,家境貧困,姐妹倆高中沒有畢業,就同時前往廣州打工。姐姐方方有了錢,大部分用于買時裝和化妝品了,她說,青春不美,到老后悔。而妹妹圓圓每月一發工資,首先去的場所卻是書店。兩年后,圓圓自學考上了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家報社的記者。如今,圓圓與一個工程師小伙子結婚了,過著優雅而恬靜的生活,讀書依然是她生活的組成部分。而她的姐姐,與一個打工的小伙子結婚了,婚后一直在市場賣菜,曾經的美麗已經走出了她的生命。
沒有知識(包括資訊、心態、目標等)的準備,你不會失去什么,但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在書和時裝只能選擇其一的時候,圓圓選擇了書籍,博學讓其貌不揚的她成為“顏如玉”。她一直不停地用知識豐富自己蒼白的人生和簡單的青春閱歷,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然,知識的準備和積累,不僅僅是書本知識,而應該是廣義的知識。具體說,就是心態的準備、目標的準備和行動的準備,這些不僅可以改變你的內涵,而且還會提高你的情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情商的培養也會因人而異,對于有些人來說,它的某些特質或許很容易培養,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尤其是這些特質與他們業已形成的基本信念相左時,可能就更難培養。但只要你決定去做就一定能達到目標,那么情商就可以培養,良好的生活技能也將盡在你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