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地之卷(2)
- 兵法藏書
- (春秋)孫武 (日)宮本武藏 (德)克勞塞維茨
- 3973字
- 2015-07-16 14:46:55
無論干什么事,人都有偏離正道的可能。就算是你日日苦修于自己選擇的路上,只要你沒有順著事物的本性去做,即使你自認為自己所用的方法是如何如何的正確,但如果要以真率之心去評判,就會發現這已經偏離了正道。假如你所追求的目標不是能夠達到最高境界的真正之道,其結果就必然會差之厘毫,謬以千里了。
世人在兵法與劍術之間劃等號是很平常的事,沒什么大驚小怪的。但是在我的兵法中,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與此有著根本的不同。我之所以要在風之卷中詳述各個流派的兵法,就是為了讓世人能在比較中領悟真正的兵法。
空之卷是本書的第五卷也是最后一卷。“空”的本義是沒有,它是無始無終、無內無外、無所不在的,因而本卷被稱為“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當你能有所悟時,卻又不被這個悟所束縛,這就是“空”。只有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才能把兵法的作用發揮出來,才能洞悉一切,在最恰當的時間出招,一招制敵。這就是“空”的境界。在空之卷中,我會告訴大家如何能從自然之道走向真道。
“二刀流”的來歷
作為武士,上至將軍下至普通士兵,都佩帶兩把刀。在以前它們分別被叫做tachi和katana--太刀和刀;如今則被稱為katana和wakizashi--太刀和脅差。武士為什么要佩戴雙刀,在這里沒有討論的必要。在整個日本,不管武士是否明白為什么要佩帶雙刀,都會這樣佩帶。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就把自己兵法的流派稱為“二刀流”。
至于槍這類的武器,我們通常把它們歸入大兵器,這些也是武士使用的兵器。
要學習“二天一流”首先既要學習掌控雙刀的技巧:一只手緊握長刀,另一只手緊握短刀。等你命懸一線時,你就會明白充分運用身上一切武器的必要性了。任何一個武士都不會放棄自己的兵刃而坐以待斃。但是,當你緊握雙刀時,如不能運用自如是一件致命的事。因而,我會在一開始教你如何緊握雙刀,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習慣于單手揮刀劈砍。
對于槍這樣的大型武器而言,它不會讓你有任何的選擇余地,你必須用兩只手來握它。而刀和太刀,卻可以只用一只手就能輕松而靈活地使用。
假如你是騎在馬上,或是在快速奔跑中,或是在泥濘的濕地中,或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或在擁擠不堪的人群里時,用雙手使用長刀會是一件令人煩擾的事,沒有任何好處。
當你右手持弓、長槍或者其他什么武器時,你就只有一只手空下來握刀了。因而,用兩只手握刀并不是最佳的選擇,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推薦采用的。
可是,如果要單手握刀,那它的力量就很難保證砍倒敵人,到這時,你就會自然而然地雙手握刀了。就是因為這樣,我才不建議大家做太多的雙手握刀練習。“二刀”的實質就是練習如何單手握刀,讓人們能夠熟練地單手運刀。
在練習單手運刀之初,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刀太重了,又不是很好掌握。但是做任何事不都是先易后難的嗎?萬事開頭難嘛,在初學之時,弓箭不好射,長槍不好使。但是,等你入門以后,你就會發現一切都變得容易了,學習單手運刀也是這樣的。等你掌握了用刀的技巧,你很快就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那樣簡單。
過分地強調大力劈砍并不是正確的用刀方法,我將會在水之卷中詳細加以闡述。用刀要求因地制宜,在地形開闊的地方,選用長刀是適宜的;在地形狹窄局促的地方,就需要選用短刀。這在學刀之前就要充分了解。
在我的“二刀流”中,無論用太刀取勝還是用短刀取勝都是一樣的。因而,我認為太刀可長可短。總而言之,“二天一流”的核心就是必勝的精神,無論用什么武器、使用什么手段能獲勝的就是最合適的,獲勝是最重要的。
當你單刀赴會,面對一群敵人時,雙刀是最好的選擇,這比單刀更有效。假如你下定決心要活捉對方時,雙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文字永遠也無法比實踐更能說明這些。但是,等你明白了兵法的真諦以后,對于這一切就會不言而明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刻苦修煉和學習。
兵法常識
在現代社會里,人們常把使用刀劍的宗師稱為兵法家。而對使用其他兵器的高手的稱謂卻又與之不同,弓箭高手被稱為射箭師,火槍高手被稱為火槍師,長槍高手被稱為長槍師,都是直接以兵器命名。
如果按照同樣的道理,劍道高手就應該被稱為太刀師或擊劍師。因為弓箭、火槍、長槍等等都能被武士所用,那么論述它們的理論也就應該屬于兵法。但是,人們常說的兵法特指的都是刀法。因為整個社會的一切都處于刀的統治之下,正因為如此刀法才被稱為兵法。
如果你明白了刀的真諦,以一當十不在話下;而一個武士如果能夠在以一對十中獲勝,那他也就能以百勝千、以千勝萬,這中間所蘊含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因而,對于我的兵法來說,用于一個人跟用于一萬人其效果都是一樣的。關于武士的一切學問都屬于兵法,沒有任何例外。
對于其他諸道,比方說什么儒道、禪道、茶道、歌道等等都是與武士之道并列的。雖然它們是并列的互不統屬,但是它們都有相通之處,沒有廣博的知識是很難對自己的道有所領悟的。因此對于兵法家來說,遍涉諸藝,以修養心性,使兵法與世事共進步,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選擇武器
武士所用的兵器各種各樣,各有長處和短處,所以要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兵器。
如果地方狹窄或是近身格斗,則使用佩劍或短刀是最合適的。就一般情況而言,太刀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適用的。在戰場上,筄刀所起的作用要弱于長槍。一般而言,先鋒兵裝備長槍,后衛兵裝備筄刀。如果訓練一樣的話,長槍兵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長槍和筄刀能發揮出什么樣的作用也是要視戰場環境而定的;如果是在一個擁擠不堪的地方,長槍和筄刀都不會產生太大的作用。至于抓俘虜,它們都不適合。長槍和筄刀都屬于野戰必不可少的武器。假如你一直都是在室內學習如何使用它們,你總會發現自己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問題上夾雜不清,這就很難掌握正確的方法,也就更加難以證明長槍和筄刀都是有用的了。
在戰場上,弓箭也是一樣十分有效的武器,因為無論是在發起猛攻或撤退時,它都可以給予長槍隊有效的掩護;又特別是當戰斗發生在開闊地帶時,弓箭就顯得特別有效了。但是,弓箭的射程是有限的,當與敵人之間的距離超過四十丈時,或是攻城時從城下往城樓上射時,弓箭的威力就大大削弱了。
到了今天,不僅僅是弓道,很多技藝都是這樣,只開花卻很少結果。到了參加實戰之時,這些技藝都變成沒有用的廢物了。
在巷戰時,火繩槍的威力是其他任何武器都無法比擬的。就算戰斗發生在開闊地帶,火繩槍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威力。但是,一旦戰事發展到肉搏戰時,它的威力也就比不上太刀了。
與火繩槍相比弓箭有一個明顯的優點,那就是箭被射出以后可以看見它的運行軌跡,而火繩槍卻不然,你根本無法看清子彈的軌跡,這是火繩槍的一個缺點。
選擇戰馬,最重要的標準就是耐力好,脾氣好。
選擇武器也一樣。戰馬要動若奔雷閃電的,太刀和刀要鋒利無比的,長槍和筄刀要刺殺有力,弓箭和火槍要百發百中的。
因而,不能偏好任何武器。也不要為了模仿別人而選擇武器,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上至統帥下至普通士卒,都不能偏愛某種武器,選擇武器的唯一依據就是合適、實用。
兵法的節拍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節拍,兵法也有自己的節拍。假如不進行艱苦的修煉,普通人是很難掌握兵法的特殊節拍的。
有些事的節拍是外露的、顯而易見的,不需要花多大工夫就能掌握,比方說舞蹈、音樂等等就是這樣的。
兵法有節拍,它的各個組成部分,比如說箭道、柔道、馬術等等也都有自己的節拍。節拍無處不在,學習諸“藝”也不能忽視它們節拍的存在。
就算是空,也擁有自己獨特的節拍。
在武士的生活中,不論是邁步前行時還是拔刀相向時,不論是信心十足時還是垂頭喪氣時,也都是有自己的節拍的。
在商界,有時的盈利,有時的虧本也是一種節拍。
不管什么行業,都存在著和諧的以及不和諧的節拍。能夠辨別事物興衰成敗時的節拍,是一個所擁有的特別重要的能力。
兵法中所蘊含的節拍種類繁多。要弄清楚兵法的節拍,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樣的節拍才是正確的,什么樣的節拍是錯誤的,要有能夠從各種大小、快慢不同的節拍中分辨出正確的節拍的能力。不但要對“空拍”有所了解,對“反拍”一樣要有所了解。
這些節拍都是兵法所特有的。假如對于“反拍”不能理解透徹的話,對于兵法真諦的領悟也就不要存在什么奢望了。
根據兵法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敵人的節拍,而后對敵人使出令他們打破腦袋也想不到的節拍,從“空拍”中拍出“智慧之拍”,這樣就能克敵制勝。
只要有恒心,按照我上面所提到過的“二天一流”大綱勤修苦練,心胸自然而然地就會變得很開闊了。我的兵法不但包含個人之間的劍法,也包含戰陣之學,我把它們全都記述在“地”、“水”、“火”、“風”、“空”五卷之中。
要學習我的兵法,就必須遵守一些原則,現錄于下:
1.心術要正;
2.學習要刻苦,要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
3.學習要遍及各個學科,戒除任何修煉的障礙;4.要能認識到不同行業的要旨;5.要能夠分辨出世間的得與失;
6.要具有良好的眼力和鑒別力;
7.要能洞悉一切;
8.不放過任何細小之事;
9.對于任何沒有意義或不會產生效果的事堅決不做。
一般而言,這是學習兵法所必須遵循的原則。對于兵法這樣一門很有特色的學問來說,假如你只從小的視野去認識事物,那你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兵法大師。明白了這一點,就算是單挑二三十個敵人,也會獲勝。
如果你能通過刻苦修行將兵法原則牢記于心,那你不但可以用雙手擊敗敵人,就算是用眼神也能擊敗敵人。當你的修行更進一步,你的技藝與你的身體完美地融合,那么你用身體的任何部分都能戰勝敵人。同時,隨著你兵法學習的加深,你的心智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你甚至可以不動手僅用意志就能戰勝敵人。一旦你的修行達到了這樣的境界,你就無敵于天下了。
運用于戰爭的兵法也同樣如此。它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制勝之道;是運用大量人力的制勝之道;是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制勝之道,是維護正義的制勝之道……也就是我的兵法之道。無論在何種的競爭中,明白怎樣才能不敗給別人,怎樣才能自立自強,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實力,這些都屬于兵法。